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孔子七十一岁,鲁国发生饥荒。这一年,仁兽麒麟的死让孔子黯然神伤;安贫乐道的弟子颜回长期发奋,积劳成疾,抱病而亡,更是让孔子无比哀痛。<br> 十四年春,西狩于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锄商获麟,以为不祥,以赐虞人。仲尼观之,曰:“麟也。”然后取之。(《左传•哀公十四年》)<br> 鲁哀公十四年(前481)的春天,在大野这个地方狩猎。叔孙氏的车夫鉏商猎获了一头怪兽,他们以为不吉利,便赠送给管理山林的人。孔子看了受伤的异兽后说:“这是麒麟。”于是便将它取走了。<br> 麒麟终于伤重而死,孔子黯然神伤。<br> 麟者,仁兽也。有王者则至,无王者则不至。有以告者曰:“有麕而角者。”孔子曰:“孰为来哉!孰为来哉!”反袂拭面涕沾袍。<br> 西狩获麟,孔子曰:“吾道穷矣。” (《公羊传•哀公十四年》)<br> 麒麟,是代表仁善的神兽。当天下有圣明的君主时,它就会出现;如果没有圣明的君主,他就隐而不现。有人告诉孔子说:“猎获了一只像獐子但长着角的动物”,孔子深感麒麟的出现不得其时,叹息说:“你为谁而来?为什么要来?”孔子撩起衣袖,擦拭脸面,涕泪沾湿了他的长袍。<br> 子贡问曰:“夫子何泣尔?”孔子曰:“麟之至为明主也,出非其时而见害,吾是以伤焉。”(《孔子家语•辩物》)<br> 子贡问:“先生为什么哭泣?”孔子说:“麒麟出现,原因是天下有明主。这次麒麟出现,时机不当还遭到杀害,我是为此而哀伤。”<br> 孔子的内心所感为“西狩获麟”所触发,联想到自己一生的追求和遭遇,不禁悲从中来,沉痛地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论语•子罕》)凤凰不再出现,黄河中也没有龙马负图而出,我这一辈子就这样完了,没有什么希望了!据传说,伏羲王天下,龙马背负河图洛书出来;舜帝在位时,凤凰来仪;周文王治政,凤鸣岐山。孔子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是借用典故,感叹当时缺少舜、文王这样的圣君明主。世上无明主,像孔子这样德才兼备的贤能志士也就无人赏识,也就没有用武之地,岁月蹉跎,一生也就完了。<br>年迈的孔子自知来日不多,面对历史的滚滚洪流,感怀自己生不逢时,不遇明主,壮志难酬,不禁发出一种穿越历史,至今都让人黯然神伤的悲鸣哀叹:“我的主张到了穷途末路了!”<br>孔子内心的孤独和凄苦让他感叹。<br>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论语•宪问》)<br> 孔子说:“没有人理解我啊!”子贡说:“为什么没有人理解您呢?”孔子说:“不埋怨天,不责备人,下学人事而上达天命。理解我的大概只有天吧!” <br> 他匡扶天下的宏愿,是上天赋予他的天命,所以他说,能够理解他的,大概只有天吧。<br> 《周易乾凿度》记载:<br> 仲尼,鲁人。生不知《易》本,偶筮其命,得《旅》。请益于商瞿氏,曰:“子有圣智而无位。”孔子泣而曰:“天也,命也!凤鸟不来,河图不至。鸣呼!天命之也。”叹讫而后息志,停读《礼》,止史削。” <br> 仲尼,鲁国人。生来不知道《易》的本义,偶然筮算了自己的命运,得到《旅》卦。于是请商瞿氏解卦。商瞿氏说:“你有圣人的智慧而无尊贵的地位。”孔子哭泣说:“天哪!命啊!凤鸟不来,河图也不出现,我这一生算是完了吧!呜呼!这是上天安排的命运。”孔子哭诉叹息以后,志向没了、不读《礼》了、也不削竹修史编订《春秋》了。<br> 苦闷中的孔子觉得大概只有上天能够理解他。孔子闲来为自己卜过一卦,得到显示火山《旅》卦。商翟氏帮他解卦后,孔子就落泪了。因为《旅》卦的卦象下单卦为艮,为山;上单卦为离,为火。两单卦相合表示山上有火,结合卦名,就表示人在有火的山上旅行。旅人出外旅行,急于赶路,颠沛劳苦。卦辞上说:旅,小亨,旅,贞吉。意思是说虽没有什么危险,但在路途上一直颠沛流离,终无所成。卦象恰恰印证了孔子的经历。凤鸟来、河出图是祥瑞的征兆,象征圣王将出,国家迎来兴旺。孔子由此卦联想到“凤鸟不来,河图不至”的现实,哀伤天下周礼不兴、自己壮志难酬,承认这是“时也,命也”。天命如此,人力难以扭转,从此不再追求做官,只做好自己作为一个礼的爱好者和尊奉者应做的事情就满足了。<br> 麟之惨死给孔子打击很大,孔子觉得自己好像突然苍老了许多,满头的白发也更加稀疏,体力和精神也大不如从前,他甚至感觉有点心灰意懒了。从此以后,孔子停读《礼》,绝笔《春秋》。放下世俗的纷争,放下过多的欲求,孔子感觉自己终于活明白了,所以他在概括自己的一生时说:“吾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话说得很自豪,很有底气,就是因为孔子精通了《易》理,故言行随心所欲却不会违仁悖礼。<br>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br> 孔子说:“我衰老得很厉害呀!我已经好久没有再梦见周公了”<br> 蓦然回首,孔子发现自己已经步入迟暮之年,而梦想却依然渺茫,不自觉发出悲凉的感叹。<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