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〇二三 年七月二十三日,我 和先生开启了一场自驾游的旅程。这是二零二零年疫情以来的第一次自驾出行 ,行程路线经过多次磋商修改 ,最终敲定把甘南作为此行的目的地。 甘南地处甘肃省西南部,青藏高原东北部,被誉为“中国的小西藏,甘肃的后花园,”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评为“西部最具魅力的旅游景区,”被中国国家地理等评为“人生要去的50个地方之一,”被联合国人居环境发展促进会等评为“中国最具民族特色旅游目的地”。在此之前,我们也曾两次途经甘南的几个县区,但由于时间仓促,都与它擦肩而过。这次前往,时值七月,正是甘南草原丰美、气候凉爽的黄金季节,趁着这难得偷来的几日闲暇,带着对旅途中许多未知的期许和憧憬,我们上路了!</p> <p class="ql-block"> 第一天 7月23日(晴) 早6点15分,我们打点行囊,整装出发。在洪洞境内上了高速,途径霍州、汾西、隰县、永和,陕西省的延川、延安等县市,中午时分到达陕西的志丹县。志丹县原名保安县,1936年6月为纪念民族英雄刘志丹将军更名为志丹县。在这里我们品尝了正宗的志丹特色美食羊肉剁荞面,肉质鲜嫩的羊肉与清香爽滑的荞面完美融合,让我们的舌尖味蕾妥妥的过了一把瘾。期间因为看错了价格还窃喜这里的物价如此便宜,最后导致多破费了几十元。当然这些小插曲,更为我们的旅途增添了许多乐趣。像每次自驾出游一样,经过一个地方我们都喜欢买一些当地的土特产回去,这次也不例外,买了荞面挂面、沙棘汁等,便又踏上了旅程。一路上,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连绵不绝的贯穿着我们的视线,植被也逐渐稀少。车过定西、盐池等地,窗外的风景已转换成了一眼望不到头的茫茫戈壁。近年来由于当地政府的大力治理,如今已是沙漠变绿洲了。进入宁夏境内,成千上万的风车如同千军万马的将士整齐有序的排列着,随着无数只巨大的风叶时快时慢的转动,耳畔充斥着震耳的呼啸声。茫茫戈壁,将我们的视野扩展到唯有天地二物,仿佛天的尽头是地,而地的尽头是天。 </p><p class="ql-block"> 晚上七时许,我们到达了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宁夏中卫市。孩子们已在网上为我们预定了酒店,接下来就是寻找当地美食了,寻了几条街也没找到心仪的饭菜,最后在一家小店看到一种扁豆子面,倒觉稀奇,果然风味独特,不负期待。</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 7月24日(多云)</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眼里,中卫是一座极富魅力的城市。这不仅仅是因为在它境内有久负盛名的五A级景区沙坡头,也不仅仅是因为它地处黄河的第一个套头。几年前我们前往青海湖的途中,到沙坡头游玩,曾在此短暂停留,那时我便被它的美丽深深吸引。一座身处塞外大漠的城市,居然处处绿树成荫,花开遍地,少了几分西北地区的硬朗和粗糙,却兼具了江南的婉约秀美,‘塞外江南’的确是名不虚传。不过我们这次却不单单是故地重游,而是为了打卡那条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中卫66号公路。去往66号公路途中,有一段路程几乎与黄河并肩而行,这一段的黄河水流不大,流速缓慢,全无波澜壮阔、浩浩汤汤的气势。但是能如此近距离的贴近我们的母亲河,心中还是不免有些激动。我们装了满满一塑料瓶黄河水,决定把它带回家。走上这条吸引了无数游客的66号公里,只见道路两侧时而是广袤的沙漠,时而是绵延的戈壁,时而又是峻峭的山峦,有些地方笔直的道路延伸到一眼望不到头的荒漠尽头,一派西部大片的苍凉与壮阔。一路上,果然游人不少,人们在标志性的路标前纷纷拍照留影,甚至把这里当作婚纱照的外景地。在66号公路尽头,我们造访了黄河岸边的古村落“北长滩村”,这里完好的保留了明清时代的传统建筑,置身其中,恍如穿越时空,回到了某个古老的时代。</p><p class="ql-block"> 告别了这条神奇壮美的公路,我们一路向西南方向进发,经过景泰县,又向南经过白银、兰州、临夏等地,下午5点56分到达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的桑科草原。其实进入夏河境内,沿途已是一派草原风光了。绿毯般平缓的草甸,五颜六色的小花,蜿蜒流淌在草原上的河流,远处飘荡的经幡以及牧民放牧的毡房和户外露营的各色帐篷都在伸出热情的双臂,迎接八方来客。桑科草原以它70平方公里的面积向人们展示着它的辽阔与博大。适逢旅游旺季,草原上到处散布着车辆和游人,沿着栈道登上最高处的观景台,草原风光尽收眼底。蓝天白云像一座巨大的背景墙,衬托着无边的绿海,白色的毡房和草地上身着鲜艳藏袍的游人也演变成了星星点点盛开的格桑花。此时此刻,我虽然没有范仲淹老先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博大胸怀,但我却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的感慨!当晚由于景区周边住宿紧张,我们又驱车前往70公里外的合作市住宿。</p> <p class="ql-block"> 第3天7月25日(晴)</p><p class="ql-block"> 一大早,我们又从合作市出发去往夏河的另一处知名景点----拉卜楞寺。拉卜楞寺藏语意为活佛大师的府邸,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誉为‘世界藏学府’。拉卜楞寺规模宏大,占地面积86·6万平方米,主要殿宇90多座、包括六大学院、16处佛殿、18处昂欠(大活佛宫邸)、僧舍及讲经坛、印经院、佛塔等,形成一组具有藏族特色的宏伟建筑群,房屋不下万间。我们穿行在各个经堂、佛殿及佛塔间,感受着藏传佛教的浓厚氛围。几乎围绕着每一座建筑,都有藏族同胞朝圣的身影,他们神情专注,旁若无人,低头快步向前走着,口中还念诵着经文。据说他们转经的次数是依自己的心愿和活佛的指点而定。有些经堂前,会看到磕长头的信徒,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匍匐在地,双手举过头顶,前额碰地。从他们专注的神情和坚定的目光里,我看到佛教信仰者对美和善执着的虔诚和追求。</p><p class="ql-block"> 最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拉卜楞寺后山上的一座座红白相间的小房子,这些房子看起来非常小,据说是僧人修行的住所,没水没电,修行年限3—9年,传说进去了就不能出来,难怪有“苦行僧”之说。拉卜愣寺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僧舍众多,每个僧舍都有一个独立的小院,建有大门,这些建筑有些已经很陈旧,有些是新修的,大门上装有现代的门锁,房顶上还有太阳能,和寻常人家的住所没什么两样。</p><p class="ql-block"> 拉卜愣寺有世界上最长的转经长廊,全长3·5公里,有2000多个转经筒,据说转一圈需要两个小时,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前去。</p><p class="ql-block"> 和以往每次一样,品尝美食也是旅行的内容之一。在夏河县城,我们分别在两个清真餐馆体验了不同风味的五种食品,有酿皮子、凉皮面、 粽子、炮仗面和牛肉拉面,尽管有些不大合口味,但重在体验,也算不虚此行。</p><p class="ql-block"> 午饭后,我们继续启程南下,前往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的郎木寺。下午六时,我们到达了位于川、甘、青交界的古镇郎木寺。郎木寺素有东方小瑞士之称,这里山水相依、风景优美,宗教气息浓厚,有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之美。山上植被随海拔高低而层次分明;醒目的红石崖酷似一顶僧人的帽子;两座寺院隔河相望,虽直线距离很近,却分属两省管辖;这里还是白龙江的发源地,在这条清澈的溪流中间,许多美丽的红嘴鸥上下翻飞,翩然起舞,给小镇又平添了一种别样的风情。</p><p class="ql-block"> 我们先去往甘肃境内的郎木寺,又叫赛赤寺,它始建于1748年,距今已有270多年的历史了。寺内有金堂、佛殿、佛宫、僧舍等建筑,寺院依山而建,高低错落,穹顶金碧辉煌,白塔高大巍峨,一派佛国风光。最为神奇的是在这里还有一座天葬台。</p><p class="ql-block"> 我们遵照藏族习俗,按顺时针方向转动了巨大的经筒,祈愿家人平安、健康、遂顺。大门外八座白塔一字排开,白塔在藏传佛教中通常被用来供奉佛像或经文,是佛教信仰中重要的宗教场所,也是藏民对生命、自然和信仰的深刻理解和情感寄托。在这里有好多藏民在转塔,有的老人步履蹒跚,被人搀扶着,还有一个老妇人背上还背着一个孩子。我们无法去探究他们真实的内心世界,也无法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但我们能真切的感受到那种信仰的力量,也许转经途中的每一次轮回都是他们与佛祖对话也是与自己灵魂对话的最好方式。我不由自主的也跟随着他们的脚步去重复这样的轮回,我甚至渴望自己也成为一名真正的信徒去在转山、转水、转寺、转塔的途中虔诚拜谒,完成一次次修行。</p><p class="ql-block"> 四川境内的郎木寺,也叫格尔底寺,我们前去参观时由于时间已近傍晚,寺院已经关门了。相比较那些经殿、佛堂,我们对寺院面前的那一大片草甸更有兴趣。草甸像一条绿色的绒毯由低向高铺展开去,在它的尽头便是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颜色也随之由嫩绿变成了墨绿。几匹马儿甩动着尾巴悠闲的在草地上吃草,远处两个身着红衣的喇嘛被这一片绿茵衬托的格外醒目,不知他们是在配合游客拍照还是在此完成功课。碧绿的草地、红色的岩石、白色的羊群和金色的屋顶,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色彩缤纷的风景图画。</p><p class="ql-block"> 美丽的风景总是让人流连忘返,不知不觉间已是晚上八点多,我们在此吃过晚饭,又驱车前往76公里外的迭部县城住宿。</p><p class="ql-block"> 到达迭部县城已是晚上十点多,顾不上欣赏县城的风光,循着导航找到了网上预定的酒店。没成想由于酒店工作人员的失误,把我们已预定好的房间又定给了别人。这位工作人员连声道歉,并把定金退还给我们。但是已近午夜,又是旅游旺季,县城内的各个酒店客栈早已一房难求,我们遂做好了在车上过夜的准备。酒店老板得知后也深感愧疚,为我们联系了一家郊外的帐篷旅馆,我们遂又前往十几公里外的“草原牧歌”露营地。</p><p class="ql-block"> 不知是机缘巧合还是上天有意为之,出门旅行时女儿就说给我们预定帐篷旅馆,体验一下露营的感觉,我坚决反对,固执的认为帐篷有诸多不好,没想到阴差阳错,还是体验了一次住帐篷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除了没有独立的卫生间,帐篷里基本具备了普通标间的功能,床铺整洁干净,陈设小巧别致,从墙上的挂毯到床头的灯具,都不难看出经营者的用心和品味。这是几天来睡得最舒适最安稳的一晚。这次经历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任何未知的事物面前,永远不要盲目自大、固执己见,常保谦逊,常怀好奇,才会收获更多美好。旅行的过程就是 “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的过程,在旅行中重新认识自己,这也是旅行的意义之一吧!</p> <p class="ql-block"> 第4天7月26日(多云转小雨) 清早起来走出帐篷,才看清这个露营地的全貌。它座落在一处依山傍水,环境清幽的草地,共有三十多座帐篷,还有供露营者做饭、烧烤的公共设施。我们在这里吃了泡面,向此行的最后一站扎尕那进发。这里距离扎尕那仅有20公里,据营地老板娘讲,由于正值旅游旺季,前往景区的车辆非常多,早九点后车辆就会限流,所以我们赶在八点半钟就进入了景区。</p><p class="ql-block"> 晨雾笼罩下的扎尕那就像一位云端里的美人如梦似幻,她款款揭开神秘的面纱,把她醉人的姿容绽露在我们面前:四周巍峨峻峭的石峰像一座巨型的石头城堡,把四个藏族村寨及一座寺庙环抱其中。,藏式风格的榻板房依山而建,由低向高,错落有致;村庄周围则是大片的梯田,层层叠叠、黄绿相间,如同大大小小的调色盘摆满了山坡。所有的一切都如同画家笔下的点睛之笔,多一笔则繁,少一笔则寡,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独特的藏族风情完美交融,和谐共生。难怪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奥地利探险家约瑟夫·洛克来到这里,就被这里神奇的美景所陶醉,他感叹道:“我平生从未见过如此绮丽的景色,如果《创世纪》的作者看见这里的美景,将会把亚当和夏娃的诞生地放在这里。”</p><p class="ql-block"> 扎尕那---藏语意为“石匣子”,这个名字形象的概括了此处的独特风貌。来到扎尕那如果不去走一走“洛克公路”,就好像一首宏大的交响乐少了序曲。这是一条充满传奇色彩的公路,因约瑟夫·洛克曾到此考察而得名。“洛克公路”全长100多公里,穿越了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起点于甘南自治州的卓尼县扎古碌乡,终点是迭部县的扎尕那。沿途有许多壮美的自然景观,包括原始森林、雪山峡谷、高原草甸及藏族村落等,因此成为许多自驾探险者的打卡之地。但因这条道路路况复杂,安全系数较低,我们不敢贸然前行,就只在扎尕那境内的15公里范围内小做体验,也算不负此行。 沿着“洛克公路”到达山顶的达西观景台,在这里可以俯瞰扎尕那的全貌,甚至可以望见身处灰色山峦之间的一片绿草地-仙女滩。</p><p class="ql-block"> 从山上的代巴村开始,我和先生兵分两路,他驾车原路下山,我沿着栈道步行下山。栈道弯弯曲曲,像一条蜿蜒的溪流把山腰的达日村、业日村和山脚的东洼村贯穿了起来。选择游人较少的栈道徒步下山,免去了许多纷扰,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尽情欣赏沿途的风光。掩映在青山绿树中的帐篷酒店,像盛开在山间的各色蘑菇;栈道两旁一块块首尾相连的梯田,种植着即将成熟的青稞和油菜。青稞的麦芒很长,像举着一把把小巧的扫帚;油菜已过了开花的季节,虽然错过了一睹黄花的璀璨热烈,但那遍野的绿仍然令人赏心悦目。游走在这黄绿的色彩间,就如同行走在色彩饱满的油画中,正是“人在画中游,画在景中走。”</p><p class="ql-block"> 村寨里游人不多,非常安静,这与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辆及观景台上摩肩接踵的人群形成鲜明对比。漫步在光滑整洁的石板街上,一座座独具特色的藏族民居吸引着我的目光,旅游业的兴起让原本以牧业和种植业为生的藏民在家门口也经营起了饭店和客栈。在这里可以看到手拿佛珠的老人,虔心转塔的阿妈还有挂着鼻涕的小孩。就这样走走停停,一直下到山脚才与驾车下山的先生会和。简单吃了点东西,我们乘坐景区观光车去往下一景点“一线天”。单听下名字,就知道这个地方的险峻非比寻常。两山夹峙,远远望去只有窄窄的一条缝隙透着天色。车到近旁,只见两岸山峰峭壁千仞,高耸如云,有的山体如同被切割般整齐光滑,有的山峰形似利剑直插苍穹,在这里更能真切感受到“石匣子”的独特与神奇。如果游人还觉得不够惊险刺激的话,那么可以骑马去往更深更幽的地方,这里有很多的藏民专为游客提供这项服务。</p><p class="ql-block"> 从“一线天”返回途中,我们造访了扎尕那的另一知名景点“仙女滩”。“仙女滩”是位于高大群峰间的一片宽阔的高原草甸,它如同镶嵌在山间的美玉,温润碧绿,恬静幽深,游人们尽情地在草地上或坐或躺、或跑或跳,或摆出千般造型万种姿势留下美丽倩影。</p><p class="ql-block"> 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我们告别了扎尕那—这座美丽神奇的“石匣子”。在这里还有许多的美景秘境有待我们去探寻,还有神奇的“洛克公路’等着我们去穿越,就让这些小小的遗憾化成下次旅行的期待吧!</p><p class="ql-block"> 离开扎尕那,我们一路向东,行驶在返程的路上,一路上小雨淅淅沥沥的下着,像是在为我们送行。晚上8时许,我们到达了甘南自治州舟曲县城,晚饭在这里吃了烤鱼,一路上旅途劳顿,便决定在此休息一晚。</p> <p class="ql-block"> 第五天(7月27日)雨</p><p class="ql-block"> 知道舟曲这个名字,还是在2010年8月7日的那次特大泥石流自然灾害中。当时在电视上看到那触目惊心的场面,也曾为那里的同胞担忧和祈福,也曾为参与救援的人民子弟兵的献身精神而感动。没想到今生和舟曲这个地方还会有这样一次交集。这一夜听着外面的雨声,心里总有些忐忑,怎么偏偏在这里住宿,又偏偏赶上下雨天呀!</p><p class="ql-block"> 一大早从酒店出来,迎面看见山上云雾缭绕,恍如仙境。云雾间依稀还可以看到宝塔和村庄的身影。舟曲县城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白龙江穿城而过。酒店不远处就是“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抢险救援纪念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能前去参观。</p><p class="ql-block"> 经过一个水果市场,我们买了一些当地水果,便告别了舟曲,继续向东行进,途径成县、徽县,中午时分到达两当县城。为了找到一家满意的餐馆,我们驾车在县城转了两圈,发现这座小城环境非常优美整洁,绿化的也很好,只是街上几乎不见行人。后来听餐馆师傅讲,两当县人口很少,全县常住人口只有三万多人。在这之前,我一直以为我们居住的古县八万多人口就相当少了,居然还有人口如此少的县,这一次又刷新了我的认知! 当然两当县也同其它地方一样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在现代最著名的就是1932年4月,由习仲勋等共产党人领导的一次武装起义,尽管最终起义失败,但对西北地区的革命武装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餐馆师傅热情的向我们推荐参观两党兵变纪念馆,但我们不敢过多耽搁,就此作别,只等来日有机会再来造访。</p><p class="ql-block"> 继续向东,经过陕西省的凤县、太白、眉县、武功、咸阳、泾阳,晚上住宿渭南。次日又途径华县、华阴、山西芮城、运城、夏县、闻喜、侯马、临汾、洪洞回到古县,旅程圆满结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