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固城,留下几许回味

SW . M

走进固城,这座曾经的春秋濑渚邑,时光在此凝练,予人几许回味。 <p class="ql-block">循着依稀的子罗城一路向远,走向荒芜的夯土城垣,抵近悠遥的春秋时光,耳畔恍惚着戊角宏亮。那是惨烈的春秋吴、楚、越争锋,你征我伐、纵横博弈,滚滚烽烟升起,掠过了这里的漫漫长空……<br></p> 苍茫风烟逝去,历史在此定格,遗落下尘世春秋的想象,一段传奇伴着英毅凌迈的伍子胥由此登场,在千年光阴里沉淀,随口口相传流远。 依水而行,沿着那条伍子胥开凿的胥溪寻觅,期待一种时光的邂逅。 胥溪仍在执着流淌,西来东去,潺潺而过,依着残存的夯土城垣,携着纷繁的尘世过往,在经年的眼眸中,投下了难解的世道沧桑。 这是源自上古的中江之水,西起长江,东流太湖,穿越悠遥,并未停歇,伴着日出月隐、星移斗转,逶迤在苍茫大地间,淌过了脚下这座古邑,流进了此间一片心田。千年世事转瞬间,却让时光在此凝练! 伫立双全渡,冬寒的萧瑟和苍茫赋予眼前这片沧水些许旷远,牵连着时光,衍生着想象。胥溪水已浸没了这个并不知名的古渡,略显浑浊的水体里,残存的石阶向下延伸,隐约着往昔摆渡的繁忙…… 是的,这里也有曾经。人来人往,上船下船,交织着欢声笑语,在历史长河中,此岸与彼岸,渡人也渡己。船桨划动、渡船离岸,载着男女老幼,载着家长里短,划着千年之水,去向心之所往,一派人间烟火。 这是生活的摆渡,为了生存的奔忙,亦或算一种“肉身”之渡人,带着物质层面的生存意味,在芸芸庶众的人生里来而又往,划过冬夏,划过春秋,划进了悠悠的岁月之河。 <p class="ql-block">来到黄金港,这个带着些许神秘的传说之地,寻觅一段悠遥的时光。</p> 当年,伍子胥在此洒下了三斗三升“郢爰”金豆,以告慰那个年轻的救命恩人,让这条看似平常的溪流以“濑水”之名写进了历史。 “濑水”于我之想象,定然是宽阔沧水,而眼前的它,不过一条狭窄河沟,或许沧海桑田之变迁,一切已然变了模样,唯有想象才能抵近某种真实,只为数千年来口口相传而深入吾心的那种情愫。 望向港湾,枯萎的衰草交错在漫流的溪水间,悠悠的芦荻花在冬寒的风气里摇曳,摇曳着过往,摇曳着经年,仿佛在向世人叙说,叙说着此间发生的那一幕,叙说着那位心地善良、舍身投水的浣纱女…… 一个鲜活的生命就那样过早消逝了!虽然每一个体或许皆有宿命,但她于伍子胥,却有救命之恩,如此决绝而去,未免太过凄怆!也许!她死得其所,将某种义理融入了一方水土,才引来后世之悲悯! 然而,我隐约间感知了一个人真切的哀伤。伍子胥在此洒下金豆,分明在寻求一种慰藉,能让未安之心得以平复,他是在渡己! <p class="ql-block">于任何人性未泯者,这便是一种自渡,自我之救赎,带有精神层面的蕴意,能助人释怀,踯躅中前行,趟过未卜的人生之河。<br></p> 固城就是这样一个所在,虽然曾经的春秋古邑已然荒芜,失去了原有的繁盛景象,渐已籍籍无名,但数千年历史风烟掠过,它积淀了丰厚的人文底蕴,寻求精神慰藉已深入这方水土,融进了此间生活。 前往玉泉寺,穿行于秀丽的山坳小道,看着两旁耸起的连绵山体,心中不免暗暗叫绝,是处有灵气的所在!周遭草木业已枯萎,但一路走来,仍难掩一种曲径通幽之秀美,难怪玉泉寺常被人们提起呢! 这是处清雅的古佛寺,坐落于花山半腰,相传始建于南北朝。因山间长有白牡丹和“峻岭盘旋,飞泉清洌,久旱不涸”而得名。它历经沧桑、屡毁屡建,虽然规模不大,却以地佳幽静、花多泉盛而扬名甚广。 拾阶而上,山门锈刻“玉泉古寺”横额,两旁楹联书:“玉磐金钟敲佛地,泉声风韵锁禅门。”入到寺内,大殿供奉三尊佛像,另有青狮、白象各一对分列两侧,殿内雕梁画栋,蔚为可观。近年再次修缮大殿和东西厢房后,这里已成了一处清幽的世外佳境。 登上后院的牡丹亭,但见整座寺院被左右两峰相抱,左青龙、右白虎,前方则五峰连绵叠嶂、遥相呼应,形似“五虎卧地”,一派“地肖石狮含暖气,峰成五虎卧寒烟”之景,好一个形胜之地! 在牡丹亭望向群山,我能想象此间晨钟暮鼓、香烟袅绕之情形…… 确实,那些神像前的虔诚香客,顶礼膜拜、潜心修为,不断坚定着心灵归处,无疑给世界多了份精彩,让我们能够遇见别样的风景。其实,大乘佛教渡人也好,小乘佛教自渡也罢,佛教归根结底就是一种教化,通过精神层面之引导,促人修行而自律向善,最终得以解脱或普度众生。 作为常人的我们自然难以去渡人,但在平常的生活中,若能常怀一份敬畏,不断自觉修为,即便囿于困顿,亦能秉善自立,在自渡中明了生而为人的自觉与担当,又何尝不是一种值得推崇的人生取向? <p class="ql-block">固城采风之行虽然来去匆匆,但行程转换暗合了某种逻辑,无疑凝练了时光,让我不经意间一次次停下步履,在这个曾经的春秋古邑里回味,由表及里中触及人世之春秋,感知着水土一方,感知着世事经年。<br></p> <p class="ql-block">双全渡旁过河摆渡,黄金港边子胥自渡,玉泉寺里渡己渡人,这几个跨越时空的场景看似无关,其实串联起了人世间的某种逻辑,一种由生存之需走向精神自悟的人生逻辑。时光或已远,回味在心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