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诗词欣赏《跟我学唐诗(下)》</p><p class="ql-block"> 唐·张籍《夜宿黑灶溪》:“花下红泉色,云西乳鹤声。”</p><p class="ql-block"> 唐·刘长卿《寄会稽公徐侍郎》:“老鹤无衰貌,寒松有本心。”</p><p class="ql-block"> 南宋·洪咨夔《山行纪事》:“游鸿得嘉客,健鹤随老仙。”</p><p class="ql-block"> 全诗大意:元八的居所正对着溪谷,那边山岚迷蒙、烟树重重。临水的栏杆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居所的周围。晚秋的花圃中还开着红色的杜鹃花,秋池中白色的荷花也刚刚盛开。晚餐时,夕阳斜照,五老峰的影子落在了酒杯中。夜晚就寝时远处传来了老鹤的叫声。愧受主人的殷勤招待,今天的晚餐鱼肉新鲜、米饭精细、酒香醇厚。</p><p class="ql-block"> 诗评:庐山是古代文人雅士喜欢去的地方,那里有钟灵毓秀仙人洞,翠柏苍松五老峰等名胜。传说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曾留下过足迹;五老峰下有诗仙李白曾经读书的地方。“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白居易此诗,首联令人入仙境。或许是仙灵气浓郁,应该孟夏开的杜鹃花,季夏开的荷花,在晚秋时节还在开放。颈联对仗乃神来之笔,“声来枕上”对“影落杯中”;“千年鹤”对“五老峰”;不仅对仗工整还绘声绘色。末句“鱼鲜饭细酒香浓”补足了色、香、味;让人分不清楚,这里到底是仙境还是红尘?</p><p class="ql-block"> 《松鹤图》。(国立故宫博物院提供)</p><p class="ql-block"> 2、鄂州寓馆严涧宅</p><p class="ql-block"> 唐·元稹</p><p class="ql-block"> 凤有高梧鹤有松,偶来江外寄行踪。</p><p class="ql-block"> 花枝满院空啼鸟,尘榻无人忆卧龙。</p><p class="ql-block"> 心想夜闲唯足梦,眼看春尽不相逢。</p><p class="ql-block"> 何时最是思君处,月入斜窗晓寺钟。</p><p class="ql-block"> 注释:</p><p class="ql-block"> ①鄂州:今湖北省鄂州市。</p><p class="ql-block"> ②严涧:元稹的友人,生平事迹无从可考。</p><p class="ql-block"> ③江外:江南。因鄂州在长江中游南岸,故称。</p><p class="ql-block"> ④尘榻:指为好友或贵宾特设的床榻,以表示敬重或礼贤下士。</p><p class="ql-block"> 据《后汉书·徐稺传》载,陈蕃为南昌太守,在太守府不接待其他宾客,只为徐稺(字孺子)来访,便于联床夜话而特设一榻,去则空置,其他人不能使用。徐稺如果长久不来则灰尘积于榻。后因以“尘榻”为优礼宾客、贤士之典。唐·王勃《滕王阁序》:“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也是说这件事情。</p><p class="ql-block"> 读音及平仄说明:</p><p class="ql-block"> ① “宅”读音“泽,入声”。</p><p class="ql-block"> 《康熙字典·宅》:“《唐韵》场伯切《集韵》《韵会》《正韵》直格切,音泽。(陌韵)”②“看”读平声“刊”,本诗第六句格律是“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实际音律是:仄平平仄仄平平(韵)。第一个字本该用平声字的,实际用了仄声;第三字本该用仄声的,实际用了平声。我们只要记住,本句第一字、第三字,音律上可平可仄就行了。近现代的一些“专家”讲什么“拗救”、“可救可不救”等等。在规则上增加新名词或条条框框,都不利于初学者学习及记忆,因此我们不搞这一套。</p><p class="ql-block"> 全诗释义:本诗是元稹因事经过鄂州,来拜访友人严涧,但友人不在家,因此寄居在严涧宅,思念友人并创作的七律。因写作的手法很独特,值得我们在今后的诗词创作中借鉴,所以笔者逐句讲解。</p><p class="ql-block"> “凤有高梧鹤有松”,在古诗文中,龙、凤、鹤都可以用来借喻高人韵士。凤栖于高高的梧桐树上,鹤止息于松。言外之意是说严涧宅也只有高人才配居住。“偶来江外寄行踪”是说,我偶然经过鄂州,当然也要寄居在这里呀(因为这是高人住的地方)。在称赞友人的同时也自夸了一回。我们重新读一下首联,没有一句是在夸奖友人或抬高自己,但却意在言外,这就是古代名家创作手法的高妙之处。</p><p class="ql-block"> “花枝满院空啼鸟”,花枝满院,是说严涧宅景色优美,空啼鸟,是说主人不在,鸟空啼而无人赏音。“尘榻无人忆卧龙”,尘榻,表示主人严涧因敬重及欣赏元稹,也为作者特设一榻。卧龙,比喻隐居未出仕的高人。本诗指严涧。</p><p class="ql-block"> “心想夜闲唯足梦,眼看春尽不相逢”,大意:心想既然主人不在,那我就好好睡一觉;可惜了这个春末,附近的景色这么美,我们却不能相逢共赏美景。言外之意是遗憾。</p><p class="ql-block"> “何时最是思君处,月入斜窗晓寺钟。”最是,这是唐代才出现的词汇,也是唐诗中常见的“情态动词”。它主要表达“应是、才是、肯定是”这三种肯定语气。“斜窗”并不是窗子斜了,而是说拂晓的月亮斜挂在窗外的天空上,月亮与太阳一样的是东升西落。这种用词手法描写的画面感特别的优美,例如,唐·赵嘏《代人赠别》诗:“月自斜窗梦自惊,衷肠中有万愁生。”北宋·黄庭坚《阮郎归》词:“月斜窗外山,别郎容易见郎难。”</p><p class="ql-block"> 古代的儒生之所以特别重视久别重逢,是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的各自修行,重逢切磋的时候,相互交流各种见识及学习儒家经典的体会,双方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3]。</p><p class="ql-block"> 三、附注:</p><p class="ql-block"> 1、五帝:上古五位帝王。黄帝(轩辕)、颛顼(高阳)、帝喾(高辛)、唐尧、虞舜。</p><p class="ql-block"> 2、喜山石榴花开(去年自庐山移来)(公元820年)唐·白居易</p><p class="ql-block"> 忠州州里今日花,庐山山头去时树。</p><p class="ql-block"> 已怜根损斩新栽,还喜花开依旧数。</p><p class="ql-block"> 赤玉何人少琴轸,红缬谁家合罗裤。</p><p class="ql-block"> 但知烂熳恣情开,莫怕南宾桃李妒。</p><p class="ql-block"> “忠州”即重庆市忠县。</p><p class="ql-block"> 3、古代的儒家修行者,特别重视相互切磋,交流心得体会。得益于儒家经典《诗经》的倡导。《诗经·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唐·元稹《戒励风俗德音》:“士庶人无切磋琢磨之益,多销铄浸润之谗。”北宋·王安石《与孙莘老书》:“今世人相识,未见有切瑳琢磨如古之朋友者,盖能受善言者少。”</p><p class="ql-block"> 元稹两句文言大意是:书生及普通百姓如果没有在充满正能量的切磋中受益,那就多会在恶人及谗言中消沉及迷失。“谗”指谗人及谗言。</p><p class="ql-block"> 王安石几句文言大意是:现今世人相互认识之后,没有像古时候的朋友那样相互切磋修行所得,能够接受善言的人太少了。</p><p class="ql-block"> 全文完</p><p class="ql-block"> 编辑:林芳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