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岁月 礼敬青春——福州一中扎根队的50年(3/3))

中國結

<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扎根队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b></h1> <p class="ql-block">顺昌县知青雕塑《风华正茂》</p> 克宁同学解析纪念封内涵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缅怀岁月、礼敬青春》 宋克宁</font></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代纪念封设计说明</div> 手机的微信响了,打开<br> 看,是长明同学把返乡筹备组的活动初步安排发到群里了。<br> 今年是扎根队上山下乡五十周年,为了纪念这特殊的日子,去年底大家就提议组织一次返乡活动,一块去看看那片始终让我们魂牵梦萦的土地和对我们关爱有加的乡亲。为此,扎根队成立了活动筹备组,开展了相关的准备工作。几天前,远东同学主持召开了筹备组第一次会议,会议讨论并议定了返乡时间、队员组织、活动日程安排、文章和照片的纪念专辑制作及后勤保障等相关事项并在人员任务上做了分工,就此,各项准备工作次第展开。<br> 为了给活动增添仪式感,筹备组决定设计一份邮政纪念封。<br> 很快,我们的设计方案出来了。纪念封的封面用甲辰龙年图案衬底,在封首“福州一中扎根队上山下乡五十周年纪念封”一行烫金主题词的下边是两枚邮政日戳,一枚显示为74年扎根队下乡日、另一枚为这次集体返乡当日,让人感叹的是,这并列的两枚圆戳颇似时间之飞轮,虽位于方寸之间,却分明驮着我们驶过了五十年的漫漫星河。<br> 封面还钤上了两方篆刻印章,这是多年前一位篆刻家朋友为我所刻的闲章,这里用上它挺应景的,可称之为设计之眼,我觉得可以用这种艺术形制和诗的寓意浪漫地定义我们的过往。这两方印中一方为“曾经芳华”,另一方为“宝石”,我想借它再一次让大家深情回眸逝去的青春岁月、并珍惜队员之间如宝石般历久弥坚、纯洁而珍贵的友谊,再者,它也是对我们这次采用集体返乡的庄重的形式来缅怀岁月、礼敬青春的一种赤子情怀的表达。<br> 纪念封还特地设计了内页,选用的照片是扎根队于74年7月18日在母校的大楼前、在扎根队的队旗下与老师合影的毕业照,也就是在这次合影的一周之后,队员们就离开了母校奔赴征程,难忘那告别时的情境,那对理想的赤诚、对远方的向往并㚒杂着一丝豪迈与悲壮,多少年过去了,还清晣地镌刻在心底。记得之后我还写过首小诗《蒲公英在飞翔》:蓝天下蒲公英在飞翔、\在飞翔,\离开母亲的怀抱,\张开小伞,\乘风去远方,、我要到那海角天涯,\去实现妈妈绿色的理想……<br> 这张照片已微微泛黄,是岁月的包浆哦,此刻它穿越了半个世纪的滚滚红尘又一次来到我的案头。归来仍是少年呵,看着熟悉的兄弟姐妹、看着自己,那是一水的稚嫩纯真,当年的队员们,眸子里写的分明都是青春的无邪与纯粹,当年,这群少年就能以这样的赤诚坦荡、怀揣着父母家人的深情嘱托、肩负着彼此间的信任毅然走向了社会、他们将面对未来、面对着许多生活中的未知,他们将努力在岁月蹉跎中坚守本心、在泥泞曲折里找寻大道,这需要怎样的勇气呵。今夜的星辰依然闪烁…,我想,这场景若放在今天重温,也依旧还是会让自已、让观者心生敬畏和感动。<br> 照片的下方设计了签字墙,我认为,如果说一个人的签名字迹是他心气的外化,那么一个团队的签名则是集体的互动和交流、是其气场的展露、也是一种团队精神的艺术化呈现,让大家的气息在相互交错的字迹中贯通流动,笔下生姿、纸上共舞,这岂不美哉!<br> 这几天集中读了许多篇队员们的文稿,大家的文字于各地发至群里,一篇篇接踵而至,连珠成串,读了后真感觉过瘾,让人整个地在故事中沉沦,随着主人公一块呼吸、一块心跳。说的虽已是半个世纪前的事了,但气息却是新鲜的、是当下的,从成规模的队员们的文字和集体的叙事这个角度来审视自身、重返过往岁月,这种体验过去少有过,因而愈发感受到这个集体的丰满厚重、感知它独有的生命力和它的色彩斑斓。因了大家都是亲历者,又因皆是故事中人,故无论文章之长短均感情充沛、细节丰满,其文气通畅,生动活泼似雨后春笋,顶着土泥、挾着清香扑面而来,天真而质朴。所叙之往事因均在胸中经半世纪发酵而熟成,一经开封即喷涌而出、一泻千里。于文字而言,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自笔下腕底流淌出来的,其无意修饰却自是跌宕有致、文采斐然,又经晓宇同学的专业编辑及精心选辑以往相关作品日记等,终成两本二十余万字专集,这于扎根队来说真可谓是又一洋洋大观矣!<br> 今天是谷雨节气,春未央而夏将至,我们已相约五月下旬返乡,那应是在初夏的小满前后吧,那时的洋墩,也该是满山遍野开遍了好看的鸢尾花和丁香花了,这样想着,不禁充满了期待。此时,望向窗外,正微雨淅沥,这院墙边上一簇簇的千里香不知何时已连缀成了葱茏一片,而去年刚种下的那一行芒果树也已然亭亭玉立、舒枝展叶、一树花开了。 纪念封 <p class="ql-block">2024-05-06扎根队代表一行到泉州看望当年带队下乡的林大椿老师</p> <p class="ql-block">2024-05-06向林大椿老师赠送首日封</p> 2024-05-06向林大椿老师赠送克宁亲书的福字漆匾 <p class="ql-block">2024-05-06扎根队代表看望大椿老师</p> <p class="ql-block">2004-05-25知青返乡受到蔡坑村民热烈欢迎</p> 进村的路边和村公园插着欢迎的彩旗、搭起拱门、挂起横幅,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韦妙煌,原县政协主席易才卿、副主席李遂,洋墩乡长黄兴常和一些老乡还专门到3公里外的路马头迎接我们。 蔡坑村为知青返乡制作的签名墙 返乡知青与乡亲们座谈 丛远东发表插队50年感言 顺昌县委书记赵大建专门赶到村里参加座谈会:知青上山下乡,对顺昌来说是互补,是双向的促进,欢迎知青们常回第二故乡看看。 蔡坑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致辞欢迎知青返乡省亲 知青代表向蔡坑村赠送锦旗 知青向村里赠送下乡插队纪念文集《走过50年》、《知青岁月回眸》和纪念图文集U盘 <p class="ql-block">  前排左起:<b>张惠英</b>(原蔡坑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b>董丽萍</b>,<b>夏枫</b>,<b>阮云敏</b>,<b>俞长明</b>,<b>陈再红</b>,<b>陈萍</b>,<b>蒋碧芳</b>;</p><p class="ql-block"> 二排左起:<b>鄢尧荣</b>(南平林委下派的村原第一书记),<b>张修恭</b>(原任大队会计),<b>徐其荣</b>(曾任蔡坑村主任),<b>黄兴常</b>(洋墩乡长),<b>李遂</b>(原顺昌县政协副主席、74年洋墩公社书记谢天寿的女婿),<b>易才卿</b>(原顺昌县政协主席、曾任洋墩乡长、书记),<b>张兴文</b>(75年时任蔡坑大队党支部书记),<b>赵大建</b>(顺昌县委书记),<b>丛远东</b>,<b>韦妙煌</b>(顺昌县委常委、组织部长),<b>徐维学</b>(原蔡坑大队第七生产队长),<b>徐永智</b>(蔡坑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b>徐明水</b>(原蔡坑大队第七生产队长),<b>徐宝清</b>(原蔡坑大队副大队长),<b>谢国华</b>(原蔡坑大队第四生产队长),<b>卢国成</b>;</p><p class="ql-block"> 后排左起:<b>任国进</b>,<b>李爱珠</b>,<b>刘建生</b>,<b>林建</b>,<b>郁榕</b>,<b>施晓宇</b>,<b>隋建威</b>,<b>陈力</b>,<b>宋克宁</b>,<b>张金华</b>(原蔡坑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b>张明富</b>(蔡坑籍企业家、扎二代),<b>谢昌仁</b>(村委会委员),<b>徐燕</b>,<b>徐英</b>(村委会委员),<b>吴彬</b>(村委会委员),<b>林启福</b>,<b>林貞華</b>。</p> 知青合影 看望蔡坑大队长谢乾元的家人 村民热情邀请知青到家品尝米粿 老乡特地为知青返乡包了粽子 知青到扎根队农技顾问吴自亨家看望慰问其家人 送上队员们的一片心意 知青与吴自亨的子女一起合影留念 县委赵书记陪同 县委组织部韦部长,洋墩黄乡长陪同 原县政协易主席全程陪同知青活动 在当年知青宿舍前合影留念 在当年厨房晒谷坪合影留念 蔡坑乡亲们在张罗午餐 知青代表致辞 蔡坑村文物保护点 大家看望了在洋墩乡落户安家的队友赵修鸣,给他夫妇俩送上了慰问与祝福,克宁同学书写并送上了一对藏字联。 在当年洋墩赶圩的地方重修的“餘慶橋” 在顺昌县竹乡广场上《风华正茂》知青雕塑前合影 原顺昌县政协副主席李遂为大家介绍顺昌的发展变化 观静山植物园、顺昌阁合影 三位摄影在自嗨 顺昌县博物馆 参观顺昌县博物馆 专门复原当年的队旗增加活动气氛,活动后签上队员的名字赠送顺昌县博物馆。 将队员们撰写的下乡插队50周年纪念文集和纪念封赠送给县博物馆 参观合掌岩 合掌岩释本圆法师把他亲笔书写的“福”字赠送给大家 扎根蔡坑的知青第二代张明富,把顺昌非遗小吃”灌蛋“变成工业化生产的旅游产品。他现在是福州市顺昌商会常务副会长、福建海御宴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福建家乡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公司董事长。2021年回乡创立家乡味农业发展公司,借助顺昌丰富的物产资源,新建农产品加工冷藏保鲜生产线,生产笋饼成功打开了特色农产品市场份额,为顺昌特色农产品谋出发展新路。2023年扩大规模,新增非遗顺昌灌蛋生产线,通过深加工预制菜的方式让灌蛋走出堂食。目前,顺昌灌蛋已销往福州、厦门、苏州、北京、杭州等城市。 乡亲们送给知青的顺昌特产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插队50年返乡感言》 刘建生</font></b></h1> 曾听过这样一首歌曲,记得其中的歌词:“人们常说,时光会让爱,变得淡忘,变得模糊和破碎......”。可你知不知道,如果时常重温和回顾,它便愈发清新,变得更完美。五十年前不到20岁扎根队知青们,如今都是“奔七”的老人了。这次重返当年度过青春岁月的山乡,重温了当地乡亲们给予的深情厚谊,领受的是一份完整而厚实的爱意,不由得真情流露,难免眼眶湿润,喉头发紧,有时竟激动得说不出话来。<br> 这次五十年返乡活动,完美地体现了扎根队群体的凝聚力,这是我在其它微信群无法体会到的,它反映了五十年来队友之间积攒深情厚谊,巩固和完善了友情、友谊和友爱。活动的筹划和实施,有组织者的奇思妙想,有中坚骨干们的无私奉献,有全体成员的积极配合,使得这次活动完美收关,不留任何遗憾。作为扎根队海外归来的队友,我有幸携夫人一同分享这这份深情厚谊,这份珍贵的友爱。当文字和语言不足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时,我还有招, 用歌唱来呈现:“五彩云霞空中飘,天上飞来幸福鸟。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筹备组》 宋克宁</font></b></h1><div> 看到前面大家提到了筹备组,我想在这儿也为筹备工作说几句话。</div> 在早前充分酝酿的基础上,为了实质性推动具体工作的进展,四月初由远东同学牵头发起成立了返乡活动筹备组,正式开启了一系列筹备工作。筹备组成员为远东、郁榕、晓宇、林建、贞华、长明、徐燕和我,我做为当年的候补队员,有幸参与和见证了筹备组充满激情、富有创意而高效的工作。<br> 远东负责全盘筹划、设计项目任务并先后主持了小组共四次的线上线下会议,会议逐项确定议题、项目,指定项目牵头负责人并逐项报告落实上一次会议议定的项目的进展情况。小组同学没有辜负全体队员的信任和托付,勇于承担任务、真诚付出并细心工作,有的整理记录一丝不苟,发个通知、写篇纪要都坚持追求信息精确而前后不厌其烦地修改十多遍;有的负责联系故地故友、整理旧作、编书,大作家重新当回小编缉;有的翻箱倒柜四处寻找老照片,有的自费采购设备、翻拍精修旧照,有的辛苦忙碌于食、住、行等后勤保障的准备,为了能提高性价比、节省些开支,大家几乎把当地旅馆饭店的大门敲了个遍。小组一应工作有条不紊、高效推进,这其间最重要的、也是最让人高兴的是所有筹备项目得到全体队员的热烈响应、全情配合,大家热切关注和期待并纷纷提出建议,这给了筹备组很好的信息回馈、鼓舞了信心,就说在那些天里,队员们从各地、最远的来自大洋彼岸纷纷汇寄而来的回忆性文章,大作、小品、那几十篇美文后来成就了一本书,着实让人欣喜不已。<br> 说真的,这次的返乡活动实为咱这小集体自个的选项,但远东却拿出了主持省直大机关工作的认真劲儿来对待,杀鸡用上牛刀了,大家也都主动献计出力,磨拳擦掌,不落人后。<br> 今天,扎根队五十周年集体返乡活动已圆满收官,在大家的同心协力之下,每个活动安排都顺利完成,各方面配合到位,甚至连老天爷都给力,那两天,天气晴朗,闽北初夏舒爽的暖风穿山越岭轻拂而来、一路伴随着我们。<br> 归来,前方一路坦途,车廂里出奇地安静,我知道此时大家的心中充盈着慰籍,因为,我们共同选择了用这个有意义的活动来作别这生命中的半个世纪,我们用这个自主自发而丝毫没有功利色彩的情怀之举、用这种庄重而美好的形式给历史做了一个交待、为自已已远去的青春行了庄严的注目礼、也对蔡坑故地和父老乡亲表达了我们由衷的敬意,同时,我们还通过了这次集合于队旗之下的返乡之行,再次确认了跨越五十年后这个集体依旧拥有的凝聚力和不衰的精神风釆。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b><br></b></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b>《我们感恩》 宋克宁</b></span></p><p class="ql-block"> 五十周年返乡活动圆满结束了,当我们挥别送行的人群踏上归途,大家再瞧回咱自己,那一种满足感和发自内心的愉悦已爬上了大家已显得沧桑的脸颊。</p><p class="ql-block"> 返乡让大家收获颇丰,尤其在精神的层面上。面对第二故乡的故土、故人,面对父老乡亲,已沉淀了五十年的感激之情在这个平台上得以集体宣泄,这种表达、这种交流对双方都是一种心灵的抚慰,同时也凸显出这次返乡活动的主题:行谢恩之旅、表感恩之心。</p><p class="ql-block"> 洋墩~蔡坑~外黄,一路行来,我们一切记忆都苏醒了,记得,当我们还尚在青涩的青年时代,是他们,坦露出温暖的胸怀接纳了我们;是他们,伸出热情的臂膀拉扯并一路助我前行;又是他们,用慈悲、用善良、用信任、用爱陪伴着我们走过了那些岁月。日落月上、春去秋来,经过了半个世纪的打磨,经过人生的大浪淘沙,或许一切有形和无形之物都在氧化着、粗砺着,但是,就我们这个集体而言,我感到,有一种情愫还依然柔软、鲜活地珍藏于我们心底,那就是拳拳感恩之心。</p><p class="ql-block"> 这段时间以来,读了许多队员同学们的回忆文章,扑面而来的信息量中感恩和感念故旧正是大家着墨的主题。在车上,远东语速缓缓地给我列举了一个个对扎根队恩重如山的人:林大椿老师及种田能手、技术顾问吴自亨、七队老队长徐明水和徐维学、蔡坑大队老大队长谢乾元等等…说他们名字的时候我听出这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声音。在队员的文章中出现最多的是大椿老师,其中晓宇在《峥嵘岁月稠》及长明在《带队老师林大椿》里对大椿老师有长篇的精采描写,一位优秀的带队老师、一个无名英雄、一位一生的兄长、一位对扎根队做出杰出贡献的师长的形象跃然纸上;林建在《我记忆中的老吴》一文中对精明能干、以身作则、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的好人吴自亨感念不已。文集中还有很多队员们写的故事,我觉得,能让人们深怀感恩的人和事,都自有美好和撼动人心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为了表达扎根队员对蔡坑父老乡亲的集体情感,筹备组以“深怀感激的扎根队全体队员”的名义制作了一面锦旗,当郁榕执旗上前时,掌声四起,我们愿以这种最朴素、最民俗化的形式来表达我们队员最纯的真挚之情,锦旗上书:您是阳光,曾温暖地拥抱了我们生命花开的青春岁月。</p><p class="ql-block"> 懂得感恩是一种人品,也是一种信仰,也正因了有感恩之心,我们才会加倍地珍惜过往、珍惜缘份、珍惜美好的人和事。我们扎根队的姐妹兄弟们自五十年前携手,就一直与时代同行,无论身处何种职业和岗位,都初心不改、与人为善,未来,不论还有怎样的人生际遇,我们仍然还会小心守护并携着那些有恩于已的人们的殷殷期待和爱,心怀善念、敬天爱人,去继续走好我们的人生之路,去拥抱生活的星辰大海、四季花开,这,就是感恩的力量。</p> <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b>——丛远东:</b></span></h1><p class="ql-block"> 老克的这篇短文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50周年返乡活动,不仅是怀旧之旅,更是谢恩之行。五十年过去了,为什么我们对顺昌的山山水水、对蔡坑的父老乡亲,对带队的大椿老师、对教我们农活的老吴,对关心帮助我们一起走过那段难忘岁月的每位乡亲一直心心念念?是因为他们善良,他们真诚,他们用最朴实的爱温暖我们的心。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走了这一趟,我们的内心才会觉得安宁,会得到一次净化,队友们的心也靠的更紧更近。</p> <h1></h1><h1><font color="#ed2308" style=""><b>——宋克宁:</b></font></h1><div> 修鸣同学,看你已将对联挂上了,谢谢你的接受,我再对此联做点说明:这是用你的名字组撰出一个藏字短联,巧的是选用的这两句都是成语,且上下联中的词性也基本相合。</div> “福慧双修”原为佛教用语,后为吉语通用,“福慧”指福德、福报和智慧,佛家认为能够同时具备福德和智慧的人才是成功完满和至为幸福的人;“琴瑟”为中国古代的两种乐器,素指夫妻二人。<br> 上下联意为:福德和智慧双双得以修行,琴瑟合奏,发出和谐动听的旋律。<br><h3> 这表达了队员和同学们对你夫妇俩的真诚的赞美和祝福。</h3> <h3><p></p><p></p><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br></b></div></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福州一中扎根队上山下乡五十周年纪念<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返乡活动</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及筹备工作</b><b><font color="#ed2308">记</font></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事</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丛远东</font></h1><p></p> 1974年7月25日,扎根队的同学跨出校门,来到顺昌县洋墩公社蔡坑大队插队,一晃50年过去了。为感谢顺昌父老乡亲对我们的关爱,为缅怀那段难忘的青春岁月,我们认真筹划和实施了下乡50周年纪念返乡活动。 在同学们的共同重视和积极参与下,返乡活动的酝酿和具体的筹备工作逐项展开:<br> ▲2023年12月20日,队友们在福达商厦花园聚会时,提议在2024年合适时候,组织集体返乡活动,该倡议得到同学们的热烈响应。<br> ▲12月22日,开展筹备工作的通知发出,其间,对部分工作事项做了初步安排。<br> ▲2024年1月19日,林贞华同学负责编辑的《美篇》初稿推出,征求大家意见。同日,扎根队聚会,欢迎从加拿大回榕的董丽娜同学,聚会中再次议及返乡活动事。<br> ▲3月16日,施晓宇同学按筹备工作安排将30多年来撰写发表的知青作品的汇编成《知青岁月回眸》书稿。同时,筹备组向队友们发出征集文字、影像和相关资料的第二次通知。<br> ▲3月29日,做为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队友们前往妙峰山和三山陵园为逝去的队友马亨冰、杨茂容同学扫墓,带去大家对他们的怀念与哀思。<br> ▲4月16日,为了扎实推动筹备工作的落实,由8位同学组成的筹备组正式成立。当日,在福达商厦花园召开了筹备组第一次会议。会议商定了返乡活动时间和准备工作安排。<br> ▲至四月中旬,海内外同学已撰写回忆文章40余篇,提供了数百张照片,会议议定由施晓宇同学负责把同学们的回忆文章汇编成集,由林贞华同学按照下乡、回城、50周年返乡的三集架构继续充实完善《美篇》。晓宇和贞华同学为此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br> ▲4月19日,结合海外队友回国时间,发出返乡活动正式通知。<br> ▲4月25日,队员代表分别探望了因身体不好,长期不便出门的队友赵榕,和因病已卧床数载的队友任尊实,送去队友们的关心与问候。<br> ▲4月30日,筹备组召开第二次会议,对准备工作情况进行会商研究。由宋克宁同学负责设计编印的精美纪念封制作完成,施晓宇著作《知青岁月回眸》印制完工,筹备组两位同学默默伸出援手,促成了纪念文集《走过50年》印刷成书。返乡活动所需的纪念品等,也由筹备组成员分别认領落实,大家都为这次活动用心 出力。在此基础上,会议根据返乡活动食、住、行及看望慰问项目,商定了收支预算标准。<br>当日,筹备组与刘建生夫妇共进午餐,代表全体队员欢迎他们从美国回榕。<br> ▲5月6日,队员代表专程前往泉州看望当年我们的带队老师林大椿老师,送上同学们的感谢与祝福!<br> ▲5月10日,筹备组召开第三次会议,报告筹备工作进展情况,具体商定返乡食、住、行安排及走访参观项目,筹备组成员按照工作分工负责联系落实。<br> ▲5月12日,筹备组再次发出返乡活动通知,并对有关事项细致做出安排:(附通知原文)<br> <br>各位队友:<br> 送别绿意盎然的春天,迎来缤纷璀璨的夏日,5月25至26日的返乡在即。为此,扎根队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组特将返乡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br> 一、返乡行程安排大致为:<br> 第一天,5月25日上午7:30,请返乡队员,准时抵达地处五一广场最南边的福建大剧院乘坐大巴出发,约11:00抵达蔡坑(260公里)后,即与老乡们恳谈,看望慰问已故大队长谢乾元家人。在蔡坑用过中餐后,重返外黄知青点怀旧、到里黄看望慰问吴自亨子女、到洋墩看望慰问在乡队友赵修鸣,夜宿顺昌城关。<br> 第二天,拟参观顺昌县知青广场、县博物馆、张墩知青博物馆(后因闭馆改为参观观静山顺昌阁)、合掌岩万佛洞。中午在城关,邀请关心扎根队的相关县乡老领导共进午餐。根据活动情况,下午择时返回福州。<br> 二、餐饮安排。<br> 1、 5月25日午餐,请蔡坑村委会代办。<br> 2、 5月25日晚餐,安排在洋墩饭店。<br> 3、 5月26日中餐,安排在顺昌城关城南酒家。 <br> 以上用餐安排是我们略表心意,对顺昌父老乡亲50年来的深情厚谊的答谢,费用全部由我们自付。<br> 三、5月25日晚住宿顺昌城关山松酒店,拟安排两人一间的标房,房费200元左右。如有需要单住者,也可补房差住单间。<br> 四、活动费用实行AA制分摊。按经费预算,近期由林建通过群收款,向每位返乡队员收取费用1000元,主要用于返乡吃住行和慰问活动开支。纪念文集印刷费、纪念封制作费、扎根队图文集电子版(U盘)、返乡伴手礼及酒水等,由筹备组成员分别认领。活动结束后公布实际收支情况。<br> 五、为便于食宿安排,请返乡队员再进行一次接龙,有带家属的请标明随行人数(与队员同标准交付活动费用)。需要单住的队员请在本人接龙时备注(单住)。<br> 请返乡队员认真关注本通知,并在5月15日前完成接龙报名,以便筹备组联系车辆安排住宿。返乡队员应做好相应准备(如事先备好两天外出所需的衣物、防晒防雨用具、常用药品、特别是身份证或护照等),齐心协力,确保返乡活动顺利进行。<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纪念活动筹备组</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2024年5月12日</div><div><br></div> 返乡活动进入倒计时。<br> ▲5月23日,筹备组召开第四次会议,对返乡活动各项工作的联系和准备情况进行再梳理再检查,确保项项落实。<br> ▲5月25日7:30分,参加返乡活动的同学(包括从美国回来的隋建威、阮云敏夫妇,刘建生、李爱珠夫妇)满怀期待与感激之情,在福州五一广场集合上车,开启返乡谢恩怀旧之旅。(克宁同学上午完成公务后,再驱车赶去)。<br> ▲5月25~26日的返乡活动,受到了蔡坑父老乡亲和顺昌县、洋墩乡领导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我们向蔡坑村赠送了表达由衷谢意的锦旗和纪念品,大家在蔡坑为这次返乡而专门设置的签名墙上签名,拍照留念;看望了当年给扎根队以特别大帮助的农技顾问吴自亨的子女、大队长谢乾元的家人;在徐维学家品尝了刚出笼的米粿,在徐明水家吃了新包的粽子。回外黄扎根队驻地探望、合影。看望了在洋墩落户安家的队员赵修鸣。<br> 26日,我们参观了竹乡广场,在知青雕塑【风华正茂】前合影留念。参观了观静山植物园和顺昌阁,到新落成的顺昌博物馆参观并向博物馆赠送了下乡50周年纪念品。<br> 下午,参观了江南第一石窟合掌岩后,乘车返回。<br> 晚上,返抵福州的全体同学在通湖路的阿弥陀佛素珍馆用餐,刚从美国回来的薛红同学也赶来与大家欢聚。<br> 这次返乡,让我们再次深切感受到顺昌县、乡领导对知青的关爱,感受到蔡坑乡亲们对我们的真情厚意,也给我们一次当面感谢有恩于我们的蔡坑父老乡亲的机会,让我们实地重温当年插队的艰苦生活,亲身感受到顺昌这几十年的发展变化,印象深刻,感触多多,感动多多。<br> 这次活动能顺利完成,是天帮忙,人给力,是因为有全体队友的积极参与与关注,有筹备组全体成员的倾情付出和奉献。愿这份情谊,永远温暖你我的心。<br> 至此,扎根队下乡50周年活动顺利圆满落幕。今天恰逢六一儿童节,经过了50年,回来愿我们都仍是少年。<div style="text-align: right;">(2024、6、1)</div> 二维码可以贴在蔡坑村公园和村委,便于休闲时刻与知青共享。 《知青小屋》为省知青协会成立十周年大会演出配制的LED <font color="#ed2308">第一集:沧海桑田,知青岁月忆往昔</font><div><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二集:情深深似海,相聚难忘怀</span></div><div><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三集:扎根队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span></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