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文章不是我写的!但它发的釉色正是我烧的!

汝瓷

<p class="ql-block">汝窑瓷器的烧造,是一个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众多窑口组成的,相对比较大的窑系。这一现象已经被陆陆续续的考古发掘所证实。</p> <p class="ql-block">比如张公项窑、鲁山段店窑、文庙窑、临汝窑、清凉寺窑,甚至内乡的邓窑等。在宋代都有汝窑瓷器烧造。</p> <p class="ql-block">就拿笔者这篇文章介绍的三件汝窑花口洗来说,就不是一个窑口烧制的。</p> <p class="ql-block">第一张图片是博物馆收藏的花口洗。第二张到第四张照片是一个藏友收藏的花口洗。第五张到第七张照片,是笔者收藏的花口洗。</p><p class="ql-block">这些不同的汝窑花口洗,釉色尽管都是青色,但是,仔细观察,工艺以及釉的颜色、开片是不一样的。</p><p class="ql-block">第一张照片博物馆藏的汝窑开片是冰片纹饰。第二张藏友收藏的汝窑开片是冰裂纹饰。</p> <p class="ql-block">笔者收藏的这一件汝窑花口洗,没有开片纹饰。与故宫收藏的那个没有开片的汝窑瓷器相互印证。</p> <p class="ql-block">这些汝窑花口洗,显然是不同窑口,不同时间烧制的东西。可是,我们收藏的朋友就是一叶障目,总认为汝窑只有清凉寺是真的。其他出现的汝窑但是仿制的。</p> <p class="ql-block">有人总要设问:汝窑有那么多吗?历史上不是说南宋时期就“尤近难得”吗?其实,那个时候是金朝与南宋两个国家。当然难得了。明代开是出现宋代瓷器收藏热。但是,并没有说汝窑瓷器收藏不到呀。记载说汝窑收藏,是在讨论汝窑开片的现象。什么开“蟹爪纹”,“冰片纹”等,讨论“芝麻挣钉”是真正的汝窑等。</p><p class="ql-block">明代藏家高濂,在其《遵生八笺》中最先提出汝窑“芝麻挣钉”概念:“汝窑,余尝见之。其色卵白,汁水莹厚如堆脂然,汁中棕眼,隐若蟹爪。底有芝麻花细小挣钉。”汝窑,余常见之!知道吗?</p> <p class="ql-block">到了民国时期,卢芹斋外贸出口很多汝窑。但是,显然与清朝宫廷汝窑瓷器不一样。可这些都是汝窑系的东西。现在国外很多汝窑,我们就相信。国内藏友收藏的汝窑,我们就不相信了。</p> <p class="ql-block">信息发达的今天,前些年大开发、大暴露的事实存在现象,已经形成汝窑瓷器大量流散在民间。加之,近几年汝窑遗址陆陆续续的发掘,也充分表明,汝窑窑口是众多的。可就是有人不相信民间有大量汝窑存在。就是有专家胡说“67件半”的事儿。扯几把蛋!</p> <p class="ql-block">早在民国时期,大收藏家、也是大汉奸,曾经为日本人“掌眼“的赵如珍在《古董辩疑》中指出:“杂窑中之唐邑窑、邓州窑及河北窑等完全以仿汝为主,佳者均可乱真。”</p><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的人都知道,汝窑好多地方烧造。现在硬生生让专家洗脑了。让国外拍卖公司炒作的几个亿的汝窑弄的敬畏了。</p><p class="ql-block">你一个老百姓能够收藏到汝窑?真是笑话了。你掏那么几个钱,能够买到汝窑?“打死我都不相信“。咿呀!这汝窑已经成为神话了,已经被洗脑了。民间的汝窑都是假的了!</p> <p class="ql-block">以上五件是我最理想的作品!供大家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