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苑散文】买书的好处

桐荫居士

<p class="ql-block">读书人买书天经地义,读书人不买书的喝西北风么?漫谈布衣书生、云中子与我</p> <p class="ql-block">买书的好处</p><p class="ql-block">赵苑舒</p><p class="ql-block">读书人买书天经地义,读书人不买书喝西北风么?读书人看见自己喜欢的书,如果不买,那真是食不甘味,寐不安枕。​</p><p class="ql-block">我平生爱书,这是没得说的。知道的都知道,不知道的说了也是嘴上抹石灰——白说。​</p><p class="ql-block">我买的第一本书是《他高高举起雪亮的小马枪》。这是在大尖营上小学五年级时开始的,县新华书店去学校推销,老师们号召大家读课外书才买的。第二本书是《欧阳海之歌》,这是我病后第一次离家出走,在张良供销社柜台里看见才买的。此后,直到八十年代干油漆工、照相,有了钱才开始不间断的买书。去洛阳、开封两次都是成麻袋的往家背。又骑自行车就近去宝丰、平顶山买。只要是有书的地方总会有我的身影。</p><p class="ql-block">我有​两个好朋友,都已经相处近四十年了。不知道是我影响了他们,还是他们影响了我,迄今还是一条书的纽带栓着的三个蚂蚱。虽然,彼此常常互相劝慰:“别在买书了,消化不了。”可面对那些装帧精美,散发着油墨清香的美人总是依依难以割舍。</p><p class="ql-block">先说“布衣书生”吧!他是师范毕业后做了初中语文老师,为了教好学生,参考书是必不可少的。他不满足于学校随课本发的那些“参考书”,而是觉得应该給学生增加更多的营养。他知道乌鸦反哺的过程,必须先把自己的肚皮填饱,才能游刃有余的授学生以真理。由是,除了各种作文书,小说、散文、诗歌、书法……也无不慷慨解囊,用有限的工薪去搜罗自己相中的本本册册。由于他的博学,没几年就从初中晋升到重点高中的高级教师。</p><p class="ql-block">再说“云子”吧!我们是八十年代认识的,那时我比较“走红”,除了报纸上有名,广播里有声,图书馆阅览室还布置了我“自学成才”的板面长期展览。这就把我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不少同龄人去我借住的县医院东家属院“拜访”。云子、中原都是那时候认识的。有天下午,我正趴在破茶几上写一篇徐玉诺的散文《向凤山》,云子牵着他的五六岁的儿子来了。小孩儿感冒了,来本院找刘医生,顺便拜访一下我。交谈之下,知道他住的离我不远,他就邀请我一起去他家认认门。此后我们就成了时相过往的朋友。那时候他开有酱油醋家庭作坊,生意不错,每天用自行车驮着两个大塑料桶东跑西颠,也是很辛苦的,幸亏年轻力壮,干什么都是很起劲。时间久了,才知道他夫人居然是徐玉诺的亲侄女。我们的话题也渐渐的多了起来,三天两头的见面。他的书写能力特强,兜里总是带着笔记本和自己订阅的平顶山日报,或者是书摊上买的《读者》《青年文摘》之类。他的大脑聪明,思维能力很强。他那时好像还不太重视书本,就是对报纸杂志情有独钟。后来我介绍他认识了文化圈的一些朋友,他也开始试着給报纸投稿,常在平顶山日报、平顶山广播电视报上发一些感悟性的“豆腐块”。又渐渐的给县文史资料写稿。那时候我开书店,办《鲁风报》,也是忙得很,我们的交流也不多了。而云子也是风头正盛,不久就当上了县政协委员。但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他却把房子卖了。又在车站买了一套普普通通的三楼,在墨子商场买了一楼一底的商品房。但我觉得终究比不上原来的房屋气派。这应该是他一生最失算的一次交易吧!没几年,他又携家带口远走内蒙,这些我都不大清楚。前几年因为老伴偏了,才又回来。但儿女都在呼市安家落户有了事业。从呼市回来,他带回来四五十箱在那里买的书,加上家里原有的一大架子,也摆置不开了!</p><p class="ql-block">布衣书生和云子都是县城的居民。布衣书生有工资,云子做生意也很能赚钱。唯有我却是乡巴佬进城。我们的书基本都是凭自己一分一毛挣来的血汗钱买的。这比起当官的买书可以报销好不可怜!</p><p class="ql-block">96年我被评为平顶山市十大藏书家“状元”的时候,另外九个人都是市里很有来头的人啊!可他们会有几个人几本书是自己掏钱买的呢?后来我又两次被评为“全国优秀读书家庭”,人民日报还来采访过。这是国家级荣誉,可第一次给了一个书本模型寄到市里,还被他们私自拆开弄坏了,至于有没有其它奖品或奖金就不知道了。第二次500元奖金直接寄我,夫人就捐给龙门书院。至于一个匾和证书至今还在县文化局,没人送,也没人通知去取。我也懒得去要。</p><p class="ql-block">什么荣誉都是虚的,什么都是过眼云烟。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争名夺利的人特别多,许多时候都是被人“近水楼台先得月”了。去年,市里搞了两次都和读书有关的活动,什么“文化大使”……我都不知道,不知道鲁山的虚誉又被哪个㨭取了……罢了!廉颇老矣,尚蹦饭否!</p><p class="ql-block">布衣书生买书虽没得到什么张扬,但得到了实惠,一个高级高中教师一个月工资可不少呢!加上前年退休,又被私立高中返聘,加起来一月上万。这能不是爱书的好处么?</p><p class="ql-block">云子的情况,表面上有点玄,有点落魄,但能够在呼市那样的省会城市給两个孩子安家落户,都有房有车,自己也在全国各地逍遥快活了二十年,这应该很知足吧!</p><p class="ql-block">有书作伴真好!我也不会很懊恼的。我的书大多都是文史哲诗书画之类,其营养价值也是不可同日而语。</p><p class="ql-block">随遇而安,听其自然,敲钟打鼓,且做书奴。</p><p class="ql-block">2024.1.19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