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18、131、311是我在大学的宿舍。在这里,我和我的室友们,共同度过了四年难忘的岁月和快乐的时光,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我们的宿舍</p><p class="ql-block"> 1978年金秋时节,我们怀揣着录取通知书,满怀喜悦和憧憬走进了大学校园。我们的宿舍楼位于东院西北面,外观青砖红顶,是一个两层转角洋楼,中间有一大门进去,两边各有一小门连通,均为拱形。地面铺有红色地板,特别适合皮鞋行走。据说此楼是当年北洋大学时的老楼,看起来十分洋气,很有沧桑感。118室也就是1层18号,是我们住过的第一个宿舍,其窗外便是当地著名的“眼镜湖”。其“眼镜梁”很窄,却是去院部的捷径,平时有红男绿女在上面来往行走,下雨时节烟雨朦胧,像国画儿一般。一次见一骑自行车的哥们儿,歪歪扭扭,晃晃悠悠,呱唧掉到了湖里,还没等路人相助,自己便爬了上来,可见水不是太深。平时经常看见有穿着皮裤的人们站在水里捞筛鱼虫。一入冬便可看见湖面滑冰的人们,像燕子一样上下翻飞。后来学校体育部索性把冰场圈了起来,定期泼水修复,还拉上灯光,出租冰鞋等,实行正规管理,本校师生凭证便可进去,我去过几次,方便的很,可惜时间有限,春节前得复习备考,春节回来后那冰差不多已经融化了,所以始终也未学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当然,一分为二讲,118室也有缺点和差距,首先是老楼下水不太好,去水房往往得垫砖才能迈过去。二是临水而居,蚊子便多,入学前学校通知说需买蚊帐,当时也没当个事,岂不知天津的蚊子个儿大,一闭灯,便像轰炸机一样,满屋横冲直撞,狂轰滥炸,把人折腾得像烙饼一样,根本睡不着觉!有一次在我们宿舍、我的床下,居然发现了一条蛇,它在一个小洞里瞪着眼睛,吐着须子,幽幽地看着我们。三是不久学校扩招、班里又来了五位同学,我们宿舍又分进来两位,屋子便显得有些狭小。四是阴面房间不见阳光,比较潮湿。大门口有几棵大树,好像有榆树,也有梧桐,平时大家都在此拉绳晒被子晾衣服(记得有一位校工,成天早上锻炼,坚持撞树,乐此不疲,把那棵树撞得无可奈何,半死不活的)。有一次,大家来回进出,看见一件衣服总是搭在外面,都问这是谁的衣服咋没人收?我也附和说是啊,都晒好几天啦!后来要换衣服,找了半天,才突然想起来,那衣服感情是我的!本来衣服就少,真是雪上加霜。 </p><p class="ql-block"> 118后,可能是为了躲避那蛇的缘故,再加之暖气不热,经申请我们被调到了同楼大门口的131,条件虽然有所改善,但还是存在瑕疵,老楼道地板腐朽,且不太齐全,再加之灯光昏暗,有一次舍友贾云良差点没掉下去,还干碎了一只暖瓶,场面十分的惊险。后来此事件还被电机系的同学编成了相声。后来隐患整改,进行水泥硬化,方才告一段落。在131虽然时间不长,却还曾发生过一件事,一天中午下课后,我们要回宿舍,却看到有警车停在大门口、实行警戒,原来131也就是我们宿舍被盗了。这小偷也太没眼力见了,偷东西事先也不调研调研,起码应该找个富裕点的房间啊!</p><p class="ql-block"> 但无论是在118还是在131,有件事情让人十分难忘!每天中午在食堂打完饭、端着饭盒就往老孙、老许屋里跑,去听评书《岳飞传》,听《杨家将》,还有魏巍的广播小说《东方》,直到“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方才恋恋不舍地回屋休息(我们宿舍当时还没有收音机)。老孙和老许均为老三届,两人占有一间小屋,我们邻里关系十分的融洽! </p><p class="ql-block"> 国家重视教育,加大投资建设速度,几天就是一层,不久我们便搬进了新楼,住进了新居。我们的房间号为311,也就是3层11号,和131数字差不太多,虽然没有118吉祥,条件却大为改观。大楼坐北朝南,记得有六层之高,居高临下,能俯瞰大道那面的西沽公园。房间南北通透,阳光明媚,自此,我们又进一步开启了新的幸福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二、我的室友们 </p><p class="ql-block"> 一切都步入正轨,下面咱就介绍一下咱的室友:仇晓永,贾云良,齐洪祥,李敏,谷进山,侯群兰(后来调整到其它宿舍),还有我、老吴。屋子大了,又安排进来两位石化专业的同学,王志强和朱长城。大家来自四面八方,年龄不同,性格各异,共同的目标和缘分使我们走到一起来了,并且<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直保持到1982年8月毕业,实属难能可贵!</span></p><p class="ql-block"> 先说仇晓永,保定望都人氏。在姓氏中,仇不念“chou”,而是念“qiu”。后来我干脆简称其为“球”,且始终未变。晓永中等身材,长得儒雅清秀,再戴副秀朗眼镜,绝对典型高级知识分子的形象。他有追求,爱学习,特别爱上图书馆,其名言为:不吃饭也得买书。别看他平时文质彬彬,关键时刻却能见义勇为。那年去天津西郊周李庄炼厂实习,每天从西站坐火车跑通勤(办的是月票),早来晚走,十分辛苦,上车后便迷糊起来。那天忽听车厢那头一阵吵闹,我们还没明白是咋回事,只见晓永一个箭步冲了上去:不许打人。原来是一个小胡子气势汹汹,正在扭打一个年轻妇女,大嘴巴子抽得呱呱的响。闻听晓永断喝,小胡子愣了一下:你,你管得着吗,这是我老婆。晓永也愣了一下:老婆?老婆?那也不许打!令人没想到的是,那挨打妇女也窜了上来:你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这下晓永被动啦!但通过这件事,确实让人对晓永刮目相看!那时大家实习都穿着学校发的“再生布”工作服,抽抽吧唧,还掉色,大热天一出汗,就会把全身都染得挺蓝。</p><p class="ql-block"> 自打入学,我和晓永便一见如故,可以说四年形影不离。我们有个共同特点,就是稍微有点结巴。我妈有时看我在亲戚面前结巴着急,便说原来也没这么厉害,都让他们宿舍仇晓永给传染的。也不知谁传染的谁。其实倒也无关大碍,贵人语来迟嘛!一次我们中午正吃饭,晓永他爸出差来津,突然来到我们宿舍,晓永呼地站起来,想给大家做介绍,是越激动越说不上来话,最后还是他爸作了自我介绍。他爸当过兵,在县供销社当负责人,晓永穿的大皮鞋就是他爸的军鞋,质量相当的好。</p><p class="ql-block"> 再说贾云良,衡水人,就是出老白干的那个地方。他天资比较聪颖,其特点是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平时很少吃早饭,晚上即使上自习,精神好像也不太集中,可每次考试成绩下来,也总能说得过去。其姑姑家住天津市和平区,他每周前去不仅能改善生活,还能带回不少精神食粮。他爱好音乐,会识谱,当时不少流行歌曲他都会唱,对天津歌唱家于淑珍、关牧村等情况都十分熟悉。每周返校还能及时把流行影讯带回来,什么小花、庐山恋、少林寺,什么追捕、望乡、流浪者等,十分令人羡慕。平时他很爱看我所买美术书籍中的画页,对自己匀称的身材比较满意,经常各方位予以展示。云良善于交际,老乡之间交往活动较多,有时经常会通过他南院老乡候铁乱带来我老乡的消息,本班我的承德老乡却让他发展成了亲密朋友。</p><p class="ql-block"> 齐洪祥,我上铺的兄弟,是个很有故事的人。他是沧州献县人,可能因为个儿高,大家都管他叫老齐。老齐善于白呼,讲沧州功夫,讲沧州铁狮子,讲沧州吴桥杂技,讲沧州金丝小枣,讲的最多的是马本斋回民支队,却很少说林冲发配沧州。他善于思考,站位较高,对啥事都有独到见解(当然,也有人说他是杠头,你说东他非说是西)。当大家都在拼命补习英语短板时,他却独辟蹊径,在市里报名参加了世界语学习。其教材我也看过,却始终没看进去。老齐博览群书,宿舍里《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堂吉诃德》《巴黎圣母院》等都是他从图书馆借来的,这使理工男宿舍始终充满了难得的文学氛围。老齐在河北大街有个远房大爷,有时周末他也到那里去,总会带回一些天津卫的市井消息,马三立“逗你玩”是他的常用语。</p><p class="ql-block"> 一次,寒假返校,他拿回来一大包“糖三角”,原来在沧州上车时与一老乡一见如故,且越说越近乎,发车时两人仓促上车,相互间就把包给拿串了。时间长了包里的“糖三角”很爱坏,没有联系方式,偌大个天津卫上哪找去?于是,他爸爸就来到了我们宿舍。父子俩特别像,甚至连走路姿势都差不多。他父亲当时是大队书记,很有政策水平,也很有办法。我们建议说反正“糖三角”也不值钱,扔了算了。他爸却说,那还行?人家的东西哪能随便扔掉!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那个沧州老乡、并进行了交换。我和老齐说过相声,先在系里,又被推荐到了院里,在宏伟的院部大礼堂演出,不巧正赶上麦克失灵,虽然传播效果欠佳,但广大观众还是报以热烈的掌声。后来听说演出剧照在院部橱窗里展出过,却始终没工夫去看。</p><p class="ql-block"> 谷进山,石家庄元氏人也。大家都叫他小谷,其实他比老齐我们都要大点。小谷象棋下的好,有时茶余饭后便会来他一盘,可以说杀遍全层无敌手。我向他认真学了四年,却始终不得要领。有一次,他挺神秘滴说,我教你一招儿保准管事,我信以为真,马上讨教,他说你把老将揣进兜里我就将不到你啦。以前我有个很不好的口头语,相当于现在流行的“我靠”,其实也没啥意思,也就是个感叹助词而已。小谷有时接茬会说,你靠,你靠下狗。我闻之无语,之后慢慢也就改了。毕业后那次到沧州出差,是他陪我去吴桥看马戏,很开眼界。他和云良、老孙、营生、银华我们曾一起登过抱犊寨,但见一座高峰拔地而起,一副天梯直挂云端,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回来曾趁热写了一篇游记,遗憾的是存盘找不到了,想再补写却已时过境迁!记得那次云良还是犯懒,不愿费劲,在山下等了我们好几个钟头。</p><p class="ql-block"> 李敏,班里的生活委员,是我们宿舍唯一的班干部。他比我们大几岁,曾挖过海河,做过买卖,有着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对天津也很熟悉。记得刚入学时,我信封落款写“河北省天津市”,他笑着纠正说,河北省算什么?!他年龄大,格局也始终比较大!他每月都把饭票换好领出,之后再发给我们,坚持四年很不容易。每次放假前,还给我们发副食票,有恒大、墨菊、郁金香烟、香油、花生等,有时还有小站米、富强粉等,带这些东西回家过年都挺像样儿。还有一件事令人记忆深刻,那一天贾云良正给我理发,老李说推个光头得了,我说那我推你也得推,老李说好呀,那怕啥?他本以为我不敢,岂不知云良拿过推子从前往后就给我来了一推子,于是石炼七八一那阵子就出来两个秃脑亮,成为当时一道亮丽的风景。贾云良坏水不少,开始脖子后还给我留了一撮毛,打饭回来才发现,真是岂有此理!毕业后有一次老李来大连,由我陪同去西太炼厂学习,他仍然保持着那股雷厉风行,求真务实的劲头儿。还有一次我正在北京党校学习,他周末拉上我,来大连慰问曾在沧炼工作过的老干部,路途辛苦,也算是一段难忘的历程。他老家好像是新城人,现在叫高碑店市。</p><p class="ql-block"> 老侯是当时我们宿舍里唯一成家的人,他家在邯郸永年农村,有3个孩子,上学很不容易。别看他年龄较大,心思却很细致。后来他就被调到其他宿舍去了。毕业时,有一个长庆油田的分配名额,据说可以安排家属并转户口,于是老侯便报了名,也不知后来办成没有?后来,他曾写信给我说想要调大连来,我和主管部门说了,但未办成。毕业后我们再未见面。找了半天,除了毕业照外,也没见他的照片。</p><p class="ql-block"> 王志强是石化78的团支部书记,也是衡水人。他带资上学,是当时少有的学生党员。他说话十分幽默,甚至可以说妙语连珠,说完自己却不笑,效果就更加功倍。他后来成了上边挂号重点培养的干部,可惜毕业后就再无联系。朱长城,小伙儿长得挺精神,记得穿件咖啡色皮夹克,藏蓝色迪卡裤子始终很垂。最后一年快毕业时,头发洗的更加“朝气蓬勃”,“三接头”皮鞋也擦得更亮啦。据说那时他正在搞对象。我们和以上这两位室友关系都十分的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此为推光头的那张照片,头发差不多已经长出来了!</p> <p class="ql-block"> 三、我们的宿舍生活</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宿舍生活,不管是在118、131,还是在311,始终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用现在话讲那是满满的正能量。总结一下,大概有以下四点:</p><p class="ql-block"> 一是,总体积极向上。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大家总是感觉身上有种责任,始终不敢有丝毫懈怠。当时女排五连冠拼搏精神深入人心,听了李燕杰、邹仁鈞教授的励志报告,李德伦的音乐讲座,更是激情满怀,大家比学赶帮,努力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记得物理化学中一些东西比较抽象难解,大家就会反复交流探讨,好像确实也有半夜起来打手电看书的。做起实验、画起图来,一干就是一天,踏着月色,走在返回宿舍的路上,感到十分的充实。那时化工系每周六晚上,在我们教室旁边大厅里都准时播放电视节目,大家对此都有所克制,即使偶尔看了,之后也会自觉把耽误的时间补回来。一次中午我打完饭,边走边思考,回宿舍坐下吃饭,过一会儿觉得不太对劲儿,原来是无意识多上一层,跑到411去了。411的人对此也纳闷,这老伙计真没拿自己当外人哈!每当我们实习走进炼厂,看见那高耸入云的炼塔、纵横交错的管排,更是十分的激动,大家为即将从事的壮丽事业而自豪,不断养成了有别于其它专业的豪迈气质。我还向华北油田我老叔要了一件竖条棉袄,以便提前进入战斗角色。</p><p class="ql-block"> 二是,团结和谐。虽然大家来自四面八方,性格各异,年龄也相差较大,但总体团结和谐,有何学习心得都能相互共享,有啥好的图书资料都能及时介绍,有啥作业和要求都能相互提醒。宿舍距离开水房较远,大家平时都争着去排队打水。谁做实验脱不开身,其他人就会给捎来饭菜。我在外面爱多管闲事,比如纠正买饭加塞、在走廊白墙踢球等,危机时刻,大家总能及时给足予支持和援助。有一次我看前面有我们一个同学,我上去顺势给了他一个“叮当拱”,再回头一看不认识,多亏大家解围。每次放假归来,大家便自发在宿舍里举办“茶话会”,有沧州小枣、保定花生、深州鸭梨,塞外的榛子,遗憾的是当时天津水不好喝,那时没钱买糖买茶,就倒点醋来调味(等到引滦入津时,我们就毕业了)。当然,时间长了,也有锅碗碰马勺的时候,有时还会争得面红耳赤,甚至会拍桌子。记得有一次周日,晓永一边洗衣服一面听新闻(王志强带资上学,有个收音机,自此大家就不用去其他屋啦),讲到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老齐不太爱听,就把收音机给闭了,晓永也犟,是非听不可,于是两人便撕吧起来了。老齐他爸当大队书记多年,热爱集体事业,这也是有情可原的。我和老齐、云良、李敏等也闹过意见,因为啥?还真忘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此为大家在大连实习时的宿舍</p> <p class="ql-block"> 三是,文化生活丰富。当时有首歌叫“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我觉得说的就是我们宿舍。上面提到,老齐的中外名著、云良的流行歌曲、进山的棋压群芳,都给宿舍增色不少。我练习油画,满屋子都是调色油味,大家也从来没说过什么。每期学校给订阅《大众电影》、《中国青年》等,大家都抢先观看,唐国强,刘晓庆,陈冲,张瑜,郭凯敏,李连杰,高仓健,真优美……一时成了我们当时心中的偶像。天津是曲艺之乡,大家都爱看马三立、常宝华、杨振华等人的相声。记得下棋时,大家总爱说:走啊,向前走啊!向前走,不要往两边看……你就会融化在蓝天里。还会唱到:啦呀啦,车没了,你的车没了,啦呀啦,啦呀啦,啦呀啦。每年“五一”“五四”和元旦,学生会都会准备一些娱乐项目,我们宿舍都能积极参加。我的老乡娄志刚多才多艺,每年都自制贺年卡发给大家,有着很好的纪念意义。记忆最深的是,大家聆听完跨年钟声后,便会成帮搭伙,有说有笑地去食堂打饭,之后聚在宿舍里一起吃夜宵,辞旧迎新,共祝新年更加快乐!</p><p class="ql-block"> 四是,保持光荣传统。我们宿舍大都来自农村或县城,一下子进入到了灯红酒绿的天津卫,面对着流光溢彩的和平路,面对着琳琅满目的服装商品,大家始终不忘初心,保持着艰苦奋斗、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我们宿舍都是享受助学金的那部分人,记得我当时衣服都得计划着洗,以免干不了没衣服换,褥单中间破了就剪开后把两头缝上继续使用。后来被褥等都有人上门拆洗,早上收走晚上送回,我们却尽量自己拆洗。实事求是讲,天津的生活是相当不错的,我们学校食堂办的也挺好,一般菜从五分、一毛、两毛,到四毛的,各档次应有尽有。四毛钱的红烧狮子头、红烧刀鱼、红烧茄子、干炸藕合等,都相当的不错啦,而我们仍坚持“有便宜的不买贵的”的原则,很少突破两毛大关(后来大家对食堂有意见,要打破各系食堂壁垒,建立相互竞争机制,我当时就觉得都很不容易,差不多就行了。我这个人心软!)。天津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儿炸糕等相当有名,北洋桥头的煎饼果子也特别不错,一想到家里节衣素食,咽了口吐沫,便打消了念头。记得有次我和老齐在大红桥洗完澡回来,误了食堂饭点,思考再三,每人也只是买了二两富强面饺子,勉强吃了个“三分饱”。记得我们也在宿舍喝过两回酒,没酒杯就拿瓶盖等代替,大家推杯换盏,照样氛围热烈,喝的到位。记得有一次,我喝了酒,按计划坚持要去和平路劝业场对过的新华书店,一路颠簸,去了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听到有人叫我:同志,同志,天黑了要关门了。那也算一段美好的记忆吧!每当放假考完试,大家便归心似箭,连夜往家赶,好帮助家里干点什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四、友谊长存</p><p class="ql-block"> 毕业后,大家各奔东西,要求十五天之内必须报到。我专业不对口,被分到了地方部门,当时很苦闷,晓永便给邮来外语资料、鼓励我考研,老齐找他们当时的厂领导联系给我调动…这都很令人感动,令人难忘!85年,我专业对口调入中石化大连公司,不久企业重组,又把我们单位整体划到中石油,和大家刚刚走近、却又分离了!同学们就我一人远在关外,仿佛孤雁一般!期间,先后出差到各炼厂,承蒙大家热情相待和相助,充分体会到了同学情义无价!同宿舍的晓永,老齐,云良,李敏等也都到过大连,晓永、老齐我们还共同走过滨海路。开始,我给晓永联系调动都差不多了,不想他却调回保定了,遗憾没能过来啦!</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计划每十年聚会一次,开始两次我因故未能参加,转眼四十多年过去,现在大家已全部退休了。有道是“在学校时盼着毕业,毕业后却会经常想起学校”。那一年我去学校买学生,后悔没去宿舍楼看看!</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记性越来越差,前几天和晓永微信聊天,两人怎么也想不起来宿舍的号码了,晓永说要不你问一下贾云良,他肯定知道。于是便有了今天的文字,也算是为了防止忘却的纪念吧!</p><p class="ql-block"> 啊,我们的石炼七八一班,我们温馨的118和311宿舍!</p><p class="ql-block"> 衷心感谢同学兼老乡志刚当年的贺年卡!衷心感谢各位室友的热情关注和校订!感谢营生、志刚的大连实习照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