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人的社会定律:荷花定律,竹子定律,金蝉定律唐诗宋词元曲 2024-01-18 20:02 发表于江苏

OK

<h3>来源 :京博国学(ID:jingboguoxue)</h3></br><h3>关于成功,有很多定律,比较有名的就是荷花定律、竹子定律和金蝉定律。<br></br></h3></br><h3>无论是荷花定律、竹子定律,还是金蝉定律,他们都有共同的意义:</h3></br><h3><strong>成功,需要厚积薄发,</strong></h3></br><h3><strong>要忍受煎熬,要耐得住寂寞;</strong></h3></br><h3><strong>坚持,坚持,再坚持,</strong></h3></br><h3><strong>直到最后成功的那一刻。</strong></h3></br><h3><strong>同样,学习道路更需要坚持。</strong></h3></br> <p data-original-title="" title="">1</h3></br><h3><strong>荷花定律</strong></h3></br><h3><strong>哪有什么人生开挂,不过都是厚积薄发。</strong></h3></br><h3>荷开满塘,美不胜收。你可知,这诗意满塘,背后也有着动人的故事。</h3></br><h3>季羡林老先生喜荷,他见楼前清塘寂寞,便特意投下几颗洪湖的莲子,翘首以盼。</h3></br><h3>不想这一盼就是三年,种荷人都不抱什么希望了,湖中才稀稀拉拉地长出五六个叶片。</h3></br><h3>但到了第四年春,奇迹发生了:</h3></br><h3>在去年飘浮着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h3></br><h3><strong>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strong></h3></br><h3>其实,这就是著名的<strong>“荷花定律”</strong>。</h3></br> <h3>池塘里的荷花每日以前一天的两倍数量开放,到第30天开满池塘。那么,当荷花遮蔽半个池塘的时候,是第几天?</h3></br><h3>是第15天吗?不是!是第29天。</h3></br><h3>最后一天的圆满,等于此前所有努力的总和。</h3></br><h3><strong>没有积累和沉淀,就没有最后铺天盖地的成功。</strong></h3></br><h3>正如季羡林老先生说:<strong>“人和花一样,有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strong></h3></br><h3>也有人一开始努力盛开,却在时光的消磨中,渐渐感到枯燥甚至是厌烦。</h3></br><h3>在第10天、第20天、甚至第29天的时候,选择了放弃。这个时候的放弃,往往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h3></br><h3><strong>甚至可以说大多时候,人能获得成功,关键在于毅力,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勇气。</strong></h3></br> <h3>谷歌一个著名的工程师马特·卡茨,给自己列了一份30天挑战计划。</h3></br><h3>完成四个任务:骑车上班;每天步行1万步;每天拍一张照片;写一本5万字的自传。</h3></br><h3>克服四个习惯:不看电视;不吃糖;不玩推特;拒绝咖啡因。</h3></br><h3>最开始,很难坚持,成效也甚微。马特·卡茨没放弃,他坚持了下来。</h3></br><h3>30天之后,他几乎完成了脱胎换骨的改变。他从一个计算机宅男变成了一个爱骑自行车去工作的阳光男孩。</h3></br><h3>他变得更加自信,还爱上了挑战新事物。他甚至向在非洲最高山峰乞力马扎罗山发起冲击:“在开始这30天做挑战性的事之前,我从来没有这样爱冒险过。”</h3></br><h3>中国有句老话,行百里半九十。就是说走一百里路,走九十里才算走了一半,因为很多人坚持到九十里就放弃了。</h3></br><h3><strong>人拼到最后,拼的不是运气和聪明,而是毅力。</strong></h3></br><h3>哪有什么人生开挂,不过都是厚积薄发。成功需要积累沉淀,没有谁能随随便便蜕变。</h3></br> <p data-num="2">2</h3></br><h3><strong>竹子定律</strong></h3></br><h3><strong>你必须拼尽全力,才能看上去毫不费力。</strong></h3></br><h3>竹子用了4年的时间,仅仅长了3cm。</h3></br><h3>从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cm的速度疯狂地生长,仅仅用了六周的时间,就长到了15米。</h3></br><h3>其实,在前面的四年,竹子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h3></br><h3>做人做事亦是如此。</h3></br><h3><strong>不要担心你此时此刻的付出得不到回报,因为这些付出都是为了扎根。</strong></h3></br><h3>人生需要储备,有多少人,没能熬过那三厘米?</h3></br><h3>什么叫价值?同是两根竹子,一支做成了笛子,一支做成了晾衣杠。</h3></br> <h3>晾衣杠不服气地问笛子:“我们都是同一片山上的竹子,凭什么我天天日晒雨淋,不值一文,而你却价值千金呢?”</h3></br><h3>笛子回答说:“因为你只挨了一刀,而我却经历了千刀万剐,精雕细做。”</h3></br><h3>晾衣杠沉默了。</h3></br><h3><strong>人生亦是如此,经得起打磨,耐得起寂寞,扛得起责任,肩负起使命,人生才会有价值。</strong></h3></br><p draggable="true">看见别人辉煌的时候,不要嫉妒,因为别人付出的比你多。</h3></br><h3>国学大师钱穆说:“古往今来有大成就者,诀窍无他,都是能人肯下笨劲儿。”</h3></br><h3>胡适也说:“这个世界聪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数人。”</h3></br><h3>说起钱钟书的满腹经纶,人们往往归功于他的天分高,记忆力强。<br></br></h3></br> <h3>其实,钱钟书学问博大精深,更多来自后天手不释卷的苦功。</h3></br><h3>钱钟书大学同窗许振德这样描述:在校时,以一周读中文经典,一周阅欧美名著,交互行之,四年如一日。每赴图书馆借书还书,必怀抱五六巨册,且奔且驰。且阅毕一册,必作札记……</h3></br><h3>代表他学术成就的《管锥编》,引述4000多位名家的上万种著作中的数万条书证,汪洋恣肆,博大精深。</h3></br><h3>有些人可能不知道,他进入清华后,目标是“横扫清华图书馆”。</h3></br><h3>他的治学心得是:<strong>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strong></h3></br><h3>“心在一艺,其艺必工,一心在一职,其职必举。”</h3></br><h3>你必须拼尽全力,才能看上去毫不费力。这就叫竹子定律。</h3></br> <p data-num="3">3</h3></br><h3><strong>金蝉定律</strong></h3></br><h3><strong>守得住寂寞,点得亮未来。</strong></h3></br><h3>蝉,要先在地下暗无天日地生活三年,忍受各种寂寞和孤独,依靠树根的汁一点点长大。</h3></br><h3>然后在夏天的一个晚上,悄悄爬到树枝上,一夜之间蜕变成知了。</h3></br><h3>然后期待太阳升起的那一刻,它就可以飞向天空,冲向自由。</h3></br><h3>这就叫金蝉定律。</h3></br><h3><strong>很多人的一生就像池塘里的荷花,一开始用力盛开,但是总感觉自己绽放的不够,所以渐渐感到厌倦。</strong>在第10天、第20天、甚至第29天的时候,选择了放弃。</h3></br> <h3><strong>很多人的奋斗也像生长的竹子,一开始卯足了劲,但是由于前面的大部分阶段都在打基础,所以成效并不那么明显。</strong>在第1年、第3年,甚至第4年的时候选择了放弃。</h3></br><h3>就更不用提蝉的淡定和坚守了。</h3></br><h3><strong>越接近成功越困难</strong>,<strong>越需</strong><strong>要坚持。</strong></h3></br><h3>无论是创业还是人生,我们缺少的不是能力、技巧、模式,需要的是坚持和毅力,只有坚持量变,才能最后完成质变,才能突破成功的临界点,取得最后的成功。</h3></br><h3>马云曾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h3></br> <h3>大部分人都是在离成功一步之遥却放弃了。</h3></br><h3>中国有句老话“行百里半九十”,就是说走一百里路,走九十里才算走了一半,因为很多人坚持到九十里就放弃了。</h3></br><h3><strong>这些定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strong></h3></br><h3><strong>人拼到最后,</strong></h3></br><h3><strong>拼的不是运气和聪明,</strong></h3></br><h3><strong>而是毅力。</strong></h3></br> &lt;strong data-brushtype="text"&gt;END</strong>作者:京博国学,来源:京博国学(ID:jingboguoxue)关注京博国学,读最有格调的国学微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