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题字:画家、书法家刘宝麟</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东汉末年群雄当中,一开始实力、风头最强劲的是袁绍,勇猛无敌、名扬华夏的是吕布。相比之下,曹操集团起步较晚,实力也非常有限。然而,曹操并不惧怕袁绍和吕布,反而担忧只有关张二将的刘备。</p><p class="ql-block">那么,曹操为什么敢跟吕布、袁绍“争雄”呢?这因为曹操有一双毒辣的眼,早早就看破了谁能成势、谁将无所作为。</p><p class="ql-block">兴平元年(194),曹操为报“杀父之仇”,率军攻打徐州牧陶谦。吕布在张邈和陈宫的内应下,趁机占领曹操的领地兖州。各郡县纷纷响应,相继投靠吕布,只有荀彧和程昱保卫鄄城,范、东阿二县各自坚守。曹操无奈放弃徐州战事,领军紧急撤回。吕布率军赶到,攻不下鄄城,就驻扎在西面的濮阳。</p><p class="ql-block">曹操说:“吕布突然轻易地得到一个州,却没有去占据东平,切断亢父、泰山的通道,凭借险要地形来截击我,反而驻扎在濮阳,我断定他不会有什么作为。”于是进军攻打吕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张景峰画)</span></p> <p class="ql-block">建安五年(200),曹操发现刘备与董承的“反叛”阴谋有染,便决意发兵攻打再次占据徐州的刘备,并且还要率军亲征。</p><p class="ql-block">此时,袁绍与曹操大军正对峙于官渡,将领们担忧袁绍趁虚而动,让己方腹背受敌,劝曹操集中力量对付袁绍,暂不出兵徐州。曹操却十分自信地说:“袁绍虽然有远大的志向,但遇事犹柔寡断,一定不会出兵。”郭嘉也支持曹操的判断。结果,曹操打了胜仗,直到回到官渡,袁绍始终没有出兵。</p><p class="ql-block">《孙子兵法·谋攻篇》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知彼重在知人,知人重在知将,知将重在知将首。曹操与吕布、袁绍没有真正交手,就给他们下了定论,足见其知人的功夫了得。</p><p class="ql-block">孙子在《孙子兵法·行军篇》中,提出了著名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相敌三十二”法。其要旨就在于通过周密的战场侦察和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分析推理,对敌人的真实情况和意图做出正确的判断。曹操的“相人”之法,实在是得到了孙子的真传,他精深地把握了《孙子兵法》“相敌”智慧的真谛,通过一个决策、一个举动,便如当今的全身PET-CT显像,迅速筛查出对方“将德”“将谋”上的“癌细胞”,进而精准地作出“诊断”、开出“处方”,让人叹为观止。</p><p class="ql-block">当然,“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曹操也不是智慧“完人”,一生最大的败笔无疑在司马懿身上,这似乎也有损他的“相人”之功、用人之誉。但客观地讲,并不是曹操看错了人、用错了人,而是“惜”错了人!</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路秀儒,军封大校,人封作家,自封学人,时封兵学专家。曾任原济南军区某基地司令员、军区司令部某部部长,现为山东孙子研究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子研究》杂志主编,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出版著作16部,多部获全国性和山东省奖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为文追求:独辟视角,原创深耕!</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