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若用两个词来概括这短短几个月的逻辑学课程,我会选择“严谨”和“有趣”,东哥的课件和讲授总是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这是不必多说的。那有趣呢,这从每次上逻辑课时总会看到几条例如课件上有“哪李贵了”这样的朋友圈便可见一斑(这大概是我唯一可以强忍着瞌睡听完的一门课了)。因为之前参加的是旧高考,所以这是我第一次系统学习逻辑课程,当在为联言选言假言判断否定判断负判断同一律排中律不矛盾律充足理由律种种头昏脑胀的时候,我也真真切切感受到了逻辑能力和思辨水平的提高,似乎真的变“智慧”了。</p><p class="ql-block">“学好哲学,不会自杀;学好逻辑学,可以避免(某些场合的)他杀。”这是东哥让我印象深刻的第一句话,不过若是现在的我设想未来,我更愿意相信是东哥的人生故事会拯救那时想要自杀的我。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那句著名的话,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论起学了逻辑的感想,我还是更想写一写东哥对我的“摇动”。</p><p class="ql-block">【有关“东哥的名言”】</p><p class="ql-block">当日看到那几句话时我内心便萌生出想写点什么的想法,不过我又是一个没什么自控力内驱力的人,所以即便时不时会冒出类似的想法,也很快就被我抛诸脑后。巧的是,东哥留了“学习逻辑学概论的心得”这样一份作业,那便借这次作业,来记下我对“东哥名言”的些许浅薄理解。</p><p class="ql-block">无数偶然塑造今日之我</p><p class="ql-block">东哥几十年辗转浮沉,从理到文,从文学到哲学到逻辑(能学这么多,太牛了!),如此丰富的经历从前我大抵只在小说中看过。</p><p class="ql-block">当时一听到“人生是由偶然构成的”,脑海里首先浮现出的是高中文理分科时自己对班主任说“我决定了,我要学文科”的场景。我是班里最后一个下定决心做出选择的人,起初因为我很不喜欢物理化学,一上课就犯困,还和同学调侃物理老师长了一张让我瞌睡的脸,坚定的说我要学文科!但是由于我的文理成绩其实差不多,如果学理未来可以有更多选择,于是出现了这样的场面:文科老师说她一看就是学文科的,理科老师说这个丫头学理科有优势啊……那几天我的内心摇摆不定,直到班主任向学校提交表格的前一节课,那堂地理课让我看清了自己的心,不仅因为学校文科更强(其实还是带有功利性的),更因为地理老师让我想起了自己十几年来对文学的热爱。从连“哥哥”都叫不清楚的年纪,妈妈教我读“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到小学和好朋友攒下零花钱去书城挑选两本特价小说(即便大多是言情小说),还会因为谁拿哪本争吵;再到中学时因为学校规定熄灯后不能学习,偷偷打着迷你手电筒窝在被子里看《水浒传》连环画,文学好像贯穿了我这短暂的十几年的生命。电影《死亡诗社》中说:“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但诗歌、美丽、浪漫、爱情,这些才是我们生命的意义。”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西北农村孩子,我从未见过沙漠以外的世界,是文字把我拉入了一个又一个或喜或悲亦福亦祸充满无限可能的故事,脚步不能到达的地方,文字载我到达。当时我不知天高地厚的想,无所谓,我喜欢就行,大不了将来转去理科嘛,所幸直到此刻,我都从未后悔过当初的选择。如果人文社科无用,那么我们一生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又何来“可怜一溪风月,莫教琼瑶踏碎”?选择文科不一定是无奈,还可能是热爱。话又说回来,其实填报志愿时每一所学校我的第一顺位专业都是汉语言文学,最后却“偶然”来到南开,来到哲学院,来到东哥的课堂上,这就是缘分吧哈哈。</p><p class="ql-block">碰巧近日在读史铁生先生的《我与地坛》,感触良多,史老说:“命运是无穷的限制。”我们渴望一眼就望穿自己的命运,但倘若一出生便知道了自己这一生的遭遇结局,活着好像便少了些期待动力,变得无趣了,也就失去了努力活着的意义。“开不尽的门前是撞不尽的墙壁”,穿过一堵堵墙的渴望,给了我们无限探索自己生命限阈的动力,上帝不会把门窗都关上,总会留出那么个不大不小的出口,沿着它走,无数的偶然又指向了无数不同的结局,只有不断探索、感受,创造,见一次大海,追一次日出,攀一座高山,如果能遇到几个倾盖如故的爱人朋友,那便更好了,这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p><p class="ql-block">但如果一切都是偶然,偶然又怎么能是偶然呢,小时候我经常会想,如果我的母亲遇到的不是现在我的父亲,命运的齿轮按照其它轨迹转动,那我还会是我吗……其它种种,再说下去就太远了,暂且先不想了。</p><p class="ql-block">生命是个奇迹</p><p class="ql-block">生命是个奇迹,我从不认为这是一句空话,我们每个人都是奇迹。“to live means to suffer”和“人是各种能力的总和”,我想把它们放在一块儿来写。</p><p class="ql-block">to live means to suffer,网易有道词典将它译为“活着就意味着受苦”,但我更愿意把这句话理解为“活着就意味着经历”,是好是坏,且先不论它。每次听东哥讲在国外的各种事迹,我总会幻想那里的一切,说来羞愧,从小因家里比较拮据,我几乎没有外出旅游过,即便后来父亲收入稳定下来,因为父母观念的原因还是没有出过省。高考后和好友决定去四川重庆旅游,都已做好了攻略,却以安全为由遭到双方父母一致反对,哦,后来又打算去太原或者北京(姨姨、叔叔家),我想这下总该同意我去了吧,但偏偏在这个时候,我那朴实默默无闻的故乡的旅游业火爆全网,根本买不到一张外出的火车票,唉!所幸自己已经翻过了高考这座浪浪山,也终于亲眼看到了大唐不夜城、天安门……未来的无数座浪浪山,管他呢,以后再说。</p><p class="ql-block">前面讲东哥说人生是由无数偶然构成的,他面对过无数次分岔路口,但他好像永远能选择更好的那一条路,但细细想来,哪有那么多幸运,只不过还是足够努力的结果。相信大家中学时一定在某次动员大会上听过“人的潜能是无限的”这句话,我们每时每刻都是最老也是最年轻的时候,何不再发掘一下自己的能力呢,生命的意义不就在于我能创造过程的美好与精彩吗,即便这过程中必然也充满了坎坷,拥有无论如何都选择向前奔跑的力量,是件很浪漫的事。</p><p class="ql-block">越长大越觉得时间过的真快,人们常说未来可期,但当下转瞬成为过去,未来也随即接踵而至,我好像只能拥有对过去的完整感知,那我能做的,好像只有to experience。我想,只有见识了山川湖海,见识了人生百态,见识了各种差异,才能真正理解“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摆脱个人狭隘,走向更高的境界,像芝诺圆圈说,我知道的越多,我知道的也越少。山的那边是什么,我想自己去看看。</p><p class="ql-block">有幸成为东哥带的最后一届学生,片纸有尽但感激之情不尽,请东哥原谅我顶着“学习逻辑学概论的心得”的帽子交上了这满篇酸话,祝东哥来日之路光明灿烂,也祝你我未来灵魂更丰盈、笑容更明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开哲学院23级LS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