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离开长洲岛,大巴车驶向广州站,八日粤港澳之旅结束,相聚总是那么的短暂。我们六人在中途下了车,继续我们的广州之行。</p><p class="ql-block">我们之所以留下,一是会会校友学姐,二是多逛广州几个景点,更多的了解广州,获得更多的知识点。</p> <p class="ql-block">广州市的老三区是指越秀区、荔湾区和海珠区。这些区域在广州的历史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越秀区,它是广州市历史最悠久、底蕴最深厚的区域。荔湾区则是著名的“老西关”,而海珠区则位于珠江南岸,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因此,这三区通常被认为是广州传统市中心的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刚到广州那天,我们去的永庆坊就是在荔湾区“老西关”。</p><p class="ql-block">12月9日上午,我们乘公交车前往越秀公园。</p> <p class="ql-block">越秀公园是广州市最大的综合性公园。越秀公园主体越秀山以西汉时南越王赵佗曾在山上建“朝汉台”而得名。是广州客家山歌、咏春拳、越秀山故事等非遗项目的重要传承传播阵地。</p><p class="ql-block">园内有清代所建一座石牌坊,上面刻着“古之楚亭”四字,不少史籍将“楚庭”(或“楚亭”)视为广州的雏型。</p><p class="ql-block">园内还有镇海楼、古城墙、四方炮台、中山纪念碑、孙中山读书治事处碑、伍廷芳墓、明绍武君臣冢、海员亭、五羊石像、五羊传说雕塑像群、球形水塔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大门两侧各有一棵大榕树,红灯笼挂满了枝头。</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摆放着盆花,《第二届中国(广州)公园文创大会》的标志立在那里。</p> <p class="ql-block">南秀园是个植物园,树木丛生,百草丰茂,虽已初冬,依然绿绿葱葱,花开如夏,广州花城之名真乃名副其实。</p> <p class="ql-block">我们乘电瓶车前往五羊雕像</p> <p class="ql-block">五羊石雕是广州市的一座重要文化景观,完成于1960年。</p><p class="ql-block">这座雕塑由著名雕塑家尹积昌、陈本宗和孔繁纬共同设计,用花岗岩雕刻而成,整体高度达到了11米,体积约为53立方米。</p><p class="ql-block">五羊石雕以其独特的设计和优美的造型成为了广州市的标志性雕塑,象征着“五羊奉祥”,即吉祥如意。五只石羊各自展现出不同的姿态,主羊位于高处,口衔谷穗,眼神深邃而威严;其他四羊则围绕在主羊周围,有的戏耍,有的吃草,形象生动且栩栩如生。五羊石雕不仅是一件艺术品,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意义,反映了广州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对美好生活的期望。</p> <p class="ql-block">广州被称为"羊城"和"穗城",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据传,在周夷王八年(公元前887年)广州遭遇连年灾荒,土地荒芜,人民生活困苦。一天,从南海的天空传来悠扬的音乐和五朵彩色祥云,接着有五位身着五彩衣、骑着五只山羊的神仙降临广州。神仙们把嘴里的六束谷穗赠予当地居民,并祝福这片土地永无饥荒。之后,五位神仙驾祥云离去,而五只山羊化为了石头,永远留在了广州的土地上。这个传说使得广州成为了岭南最富庶的地区之一,并被人们美誉为"羊城"和"穗城"。这个称呼代代相传,至今仍被广泛使用。</p><p class="ql-block">在五羊石像的背后,有一条名为“五仙门”的门洞,这是五羊降福的通道。门洞高4米,宽3米,传说是五位仙人骑着羊降临广州时所留下的通道。在门洞上方,刻有“五仙门”三个大字,字体雄浑有力,充满古韵。</p><p class="ql-block">同学+战友在此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我这身行头很像南粤的女装。</p> <p class="ql-block">1984年,我在五羊雕塑留念。</p> <p class="ql-block">五羊雕塑石阶下,一块大石头刻有《广州好》的诗</p><p class="ql-block">广州好</p><p class="ql-block">城古越千年</p><p class="ql-block">饱阅沧桑消劫烬</p><p class="ql-block">缅怀缔造接前贤</p><p class="ql-block">山立五羊仙</p><p class="ql-block"> 朱 光</p><p class="ql-block">一九五九年十月</p><p class="ql-block">此诗作者朱光,老一代革命家,1954年任广州市第二任市长。</p> <p class="ql-block">刻在大石头上的“五羊石景小志”。</p> <p class="ql-block">草地上的小羊雕塑。</p> <p class="ql-block">五羊雕塑对面的山坡上是明古城墙。</p> <p class="ql-block">粗细不一的树根伸展着,紧紧包在城墙的砖上</p> <p class="ql-block">城墙下广场的舞者</p> <p class="ql-block">多人围一个圈踢毽子</p> <p class="ql-block">在古城墙下帮助一位老者拍了照片,也为我先生拍了一张,寓意长寿健康。</p> <p class="ql-block">广州古城墙 City Wallof Ancient</p><p class="ql-block"> Guangzhou</p><p class="ql-block">城墙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至今已600多年历史,被公认是广州三大明初地面古迹之一。该城墙是在红砂岩石的城基上,用特别厚大的青灰色砖与灰沙砌筑而成的,现仅余越秀公园内1000多段。它既是广州城垣北扩的历史遗物,还是广州准城市的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越秀山水塔[Yuèxiùshān Shuitǎ]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光塔街道辖内。因建在越秀山上,故名。</p><p class="ql-block">广州最早的水塔是1908 年建于长寿路的西关水塔,第二座水塔是1928年建于扬箕村(今称杨箕村)的东山水塔,第三座就是1930年建造的越秀山水塔。前两座水塔已先后被拆毁,仅越秀山水塔保存至今,成为广州目前最老的水塔。</p><p class="ql-block">越秀山水塔1932年启用,塔顶与城区地面高差达约50多米,水塔为钢制球形,造型美观,塔基座高2米,球形塔身高14.6米,内径12米,容积约 1100立方米。</p> <p class="ql-block">水塔建于1931年,1999年停用。</p> <p class="ql-block">路标指示下,前往孙中山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广州起义史迹,1927年12月观音山战斗遗址。越秀山原为观音山。</p> <p class="ql-block">中山纪念碑[Zhōngshān Jinià nbēi] 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洪桥街越秀山社区内。</p><p class="ql-block">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去世。1926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修建中山纪念碑,以资敬仰,故名。</p><p class="ql-block">1929年1月正式动工,次年竣工,占地面积 228平方米。 纪念碑坐北朝南,高37米,由花岗岩石砌成,碑呈方锥形,下大上小,尖顶。</p><p class="ql-block">碑身正南面镌刻《总理遗嘱》,碑座刻“中华民国十八年一月十五日孙中山先生纪念碑经始筹备建筑委员会李济深等立石”、“建筑师吕彦直,承造人林佐”。碑座平台上四周筑有石栏杆,正南面有一圆拱门,进入碑内,沿着平坦斜坡式的盘旋梯而上可达碑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2023年1月,入选《广州市地名保护名录(第一批)》。</p> <p class="ql-block">我拾级而上,从不同角度拍摄纪念碑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总理遗嘱镌刻在碑身南面</p> <p class="ql-block">古之楚庭牌坊位于越秀山南麓百步梯一侧,是一座由两根花岗岩石柱支架起来的牌坊。牌坊兴建于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同治六年(1867)又重新修建。</p><p class="ql-block">楚庭是广州的别称,通常被认为是广州建城之始。据方志记载,古代南越“臣服于楚”,故广州有楚庭之名。至今,广州市越秀山头尚有清代建立的“古之楚庭”石牌坊存在。</p> <p class="ql-block">牌坊高5.2米,宽2.7米。牌坊的两根石柱由4块石鼓石夹护着。坊额东西两面均有篆体文字石刻,东面为“粤秀奇峰”,西面为“古之楚亭”。坊额上为石雕庑殿顶,坊脊刻以鳌鱼宝珠。牌坊地近观音山顶,伫立其间,越秀诸峰一览无余,城中街衢如在脚下,历史上为“羊城八景”之一“越秀奇峰”的景点即为此处。</p> <p class="ql-block">“中山纪念碑”原址是“观音阁”,在纪念碑前的百步梯旁,一座“佛山”的石牌坊,始建于清朝道光六年(1826年),后到光绪三年(1877年)重建。</p><p class="ql-block">现“中山纪念碑"的位置,在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是观音阁,到后期改为佛寺,故此越秀山旧称“观音山”。</p><p class="ql-block">“中山纪念碑”下的两牌坊,是清代扩建“观音阁”时所建,而“佛山”牌坊是观音阁佛门圣地之意。</p> <p class="ql-block">镇海楼边的路标</p> <p class="ql-block">广州博物馆,位于越秀区镇海路99号(越秀公园内),总建筑面积7600平方米,镇海楼总建筑面积4386平方米。是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民国十八年(1929年)2月11日,正式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1941-1945年,称为广州市立图书博物馆。</p><p class="ql-block">1946-1949年,称为广州市立博物馆。</p><p class="ql-block">1950年,称为广州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截至2019年末,广州博物馆馆藏文物有43767件(套),其中珍贵文物1067件(套)。</p><p class="ql-block">2017年1月2日,广州博物馆入选”第三批国家一级博物馆”。</p><p class="ql-block">2021年12月23日,广州市文物博物馆学会、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越王博物院、广州博物馆联合在广州举行发布会,正式公布“广州考古百件文物精品与十大重要发现”评选结果。</p> <p class="ql-block">广州博物馆是2020年迁入镇海楼的,参观需要提前预约。我们站在门外看了许久,等了许久,还是没能进去参观。记得1984年来这里,就是因为已经到了不允许进馆的时间。看来镇海楼和我是没缘分啦!</p> <p class="ql-block">镇海楼,又名望海楼、五层楼,位于越秀区越秀山小蟠龙冈上,始建于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 历史上曾五毁五建;2020年,广州博物馆迁入镇海楼内。</p><p class="ql-block">镇海楼整体高28米,为歇山顶,复檐五层;首层面宽31米、深16米;东西两面山墙和后墙第一、二层用红砂岩条石砌筑,三层以上为砖墙,底层石墙厚3.6米,以上逐层递减。《镇海楼记》和《重修镇海楼记》碑刻分别在五层楼前东西两侧;镇海楼被誉为“岭南第一胜概”,先后以“镇海层楼”和“越秀层楼”列为清代和现代的羊城八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在清朝时期,镇海楼一直是广州最高的建筑物。登上楼顶,远眺珠江水波荡漾,波澜壮阔,蔚为壮观;近抚云山层峦叠翠,羊城锦绣,尽收眼底,气象万千。</p><p class="ql-block">清初著名诗人屈大均盛赞镇海楼山海形胜、玮丽雄特,虽黄鹤、岳阳不能超过它,实“可以壮三成之观瞻,而奠五岭之堂奥”。</p><p class="ql-block">1989年6月,镇海楼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镇海楼作为“镇海楼与广州明城墙”的组成部分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广州镇海楼的对联是由清朝的两广总督彭玉麟的幕僚李棣华所作。</p><p class="ql-block">全文如下:</p><p class="ql-block">千万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p><p class="ql-block">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p><p class="ql-block">这副对联表达了彭玉麟的爱国之情和对历史的感慨,因此一直受到广州人民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在镇海楼的碑廊旁边有一批古炮,是明清时期广州城防大炮,其中4门由佛山所造。当年,林则徐到广州禁烟,为加强广州城的防务,特意命令佛山炮工铸造一批大炮,这些大炮便是当年所铸的。</p><p class="ql-block">大铁炮原安放在越秀山炮台,曾在1841年和1856年的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作为广州人民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武器。鸦片战争失败后,这些铁炮和炮台一同遭遇侵略者的严重破坏,炮身两侧的炮耳被打断,点火的炮眼用铁钉钉死,使大炮失去了作用。</p> <p class="ql-block">清初诗人陈恭尹的赞扬诗:</p><p class="ql-block">清尊须醉曲栏前</p><p class="ql-block">飞阁临秋一浩然</p><p class="ql-block">五岭北来峰在地</p><p class="ql-block">九州南尽水浮天</p><p class="ql-block">陈恭尹(1631~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p> <p class="ql-block">越秀公园很大,风景很美。去五羊雕塑一路台阶上去,再下来。对面的古城墙,也是台阶步步登高。继续前行是越秀山的盘山路,走走停停拍照片,到了孙中山纪念碑。抬头望去,又是台阶连连,人称“百步梯”。他二人决定坐下休息,我一人继续登山拍片。正值周六,游人很多,拍照得避开人多的时机,抓紧拍照,还好如愿以偿。乘电瓶车回到大门口,已是中午时分,我们决定休息一会儿,然后去参观南越王博物馆。</p><p class="ql-block">越秀公园门口的小店,早上我们就是在这儿用的早餐。我们在小院儿里围桌而坐,喝水闲聊。她在刷手机,大忙人哟!我自拍照片,也给他们拍。南秀园传来歌声,我赶过去看看,顺便拍了一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有几位在唱歌,自带的家伙什儿(功放、麦克、音箱)很全,激情满满的唱着老歌、红歌,展示出广州市民安定祥和、积极向上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公园里的宣传栏,展示着广东最美奋斗者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何镜堂</p> <p class="ql-block">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p> <p class="ql-block">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19所名誉所长、原所长黄旭华</p> <p class="ql-block">原91708部队副司令员麦贤得</p> <p class="ql-block">广东省台山市上川岛气象站站长杨万基</p> <p class="ql-block">南越王博物院,是以南越国重要考古遗存为依托的大型考古遗址类博物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隶属于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成立于2021年9月8日,分为王墓和王宫两个展区。王墓展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解放北路867号,前身为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王宫展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北京路374号,前身为南越王宫博物馆。 </p><p class="ql-block">我们到达的是王墓展区,就在越秀公园附近(马路对面)。</p> <p class="ql-block">南越王博物院总建筑面积达4万平方米,展示南越文王墓、南越宫苑、南汉王宫等考古遗址,设有“南越藏珍”“岭南两千年中心地”及“杨永德伉俪捐赠藏枕专题陈列”等常设展览,并不断举办各类临时特展。南越王博物院承载着岭南文化两千余年的历史底蕴,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见证,是公众读懂广州,感受人文湾区的文化窗口。</p><p class="ql-block">截止2021年末,南越王博物院藏品有</p><p class="ql-block">6605件/套,珍贵文物1518件/套,开展社教活动148次,举行陈列展览28次,年度观众总数达537587人。</p> <p class="ql-block">2004年,南越王博物馆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公布为国家 AAAA级景区。2008年,南越王博物馆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国家一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南越武王赵佗(?-前137年),恒山郡真定县人,南越国创建者。汉高祖三年(前204年)至建元四年(前137年)在位。</p><p class="ql-block">原为秦朝将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开始着手前进岭南、百越之地。赵佗与任嚣南下攻打百越。秦末大乱时,汉元年(前206年),任嚣病亡,赵佗即向岭南各关口的军队传达了据险防守的指令,并借机杀了秦朝安置在南海郡的官吏。秦朝灭亡后,汉高祖三年(前204年),赵佗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在岭南建立南越国,号称“南越武王”。南越国建立伊始,赵佗实施“和辑百越”政策,引入中原农耕技术与先进文化,同时又将异域文化和海洋文化引进岭南。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夏,刘邦派遣大夫陆贾出使南越,劝赵佗归汉。在陆贾劝说下,赵佗接受了汉高祖赐给的南越王印绶,臣服汉朝,成为汉朝藩属国。高祖十二年(前195年),高祖崩而吕后临朝,开始和赵佗交恶。吕后七年(前181年),吕后发布对南越禁令,后赵佗称帝。文帝元年(前179年)后,吕后已崩,赵佗去帝号。</p><p class="ql-block">赵佗葬在哪里?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说法。在石家庄市新华区赵佗公园有赵佗的衣冠冢。</p> <p class="ql-block">南越王博物馆(王墓展区)有五大参观区域。</p> <p class="ql-block">秦汉南疆</p> <p class="ql-block">院藏瓷枕</p> <p class="ql-block">从广州出发</p> <p class="ql-block">南越文王墓</p> <p class="ql-block">南越藏珍</p> <p class="ql-block">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兼并六国后初平天下,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p><p class="ql-block">为进一步完成统一大业,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又发兵岭南,于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平定岭南后设桂林、南海、象郡三郡,以番禺(今广州)为南海郡治,任嚣为南海郡尉,赵佗为龙川县令。</p><p class="ql-block">岭南地区首次纳入中央王朝政治版图,这是岭南开发史中极其重要的一页。</p><p class="ql-block">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进军岭南,开凿灵渠,设立郡县。</p> <p class="ql-block">秦末,为防止中原战火蔓延至岭南,代行南海尉事的赵佗聚兵自守,于公元前203年建立岭南地区的第一个地方政权——南越国,自立为南越武王,定都番禺(今广州)。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赵佗接受汉朝册封为南越王。公元前111年,南越国为汉武帝所灭,历五世共93年。在南越政权的积极经营下,岭南地区实现了跨越式的大发展,为岭南文化最终融入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赵佗立国</p> <p class="ql-block">西汉时期南越国疆土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南越国由秦将赵佗在秦时设立的岭南三郡基础上建立。赵佗一方面接受汉王朝的册封,臣属于中央王朝;另一方面在国内依然“称制与中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因此南越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同制京师”,仿效秦汉之制,并保留一定的地域特色。</p> <p class="ql-block">南越国世系表</p> <p class="ql-block">赵眜(?―公元前122年)史料多作赵胡,南越武王赵佗之孙,赵仲始之子,西汉诸侯国南越国第二任君主,公元前137年―公元前122年在位。</p><p class="ql-block">公元前137年,赵佗去世,赵眜继承王位。公元前122年,赵眜去世,谥号文王,葬于今广东省广州市解放北路象岗山,即著名的“南越王墓”。赵眜死后,由其子赵婴齐继位。</p> <p class="ql-block">南越明王,赵婴齐(?-前115年),中国西汉时期南越国的第三代君主,前122年至前115年在位,是南越国第二代君主赵眜的儿子。赵婴齐的陵墓于226年被孙权派人挖掘,根据古书的描述,应该和1983年出土的其父赵眜的南越王墓形制类似,均发现丝褛玉衣和皇帝行玺等物。</p><p class="ql-block">赵兴(?―公元前112年),南越明王赵婴齐次子,南越国第四任君主。公元前122年,赵婴齐继位后,立赵兴为太子。公元前113年,赵婴齐去世,赵兴继位,是为南越哀王,尊其母樛氏为王太后。公元前112年,丞相吕嘉等人发动叛乱,杀害赵兴以及其母樛太后。</p><p class="ql-block">赵兴继位时年纪尚幼,无法控制曾是三朝丞相的吕嘉,最后在其母樛太后和吕嘉的权力斗争中,致使自己遭吕嘉杀害,也因此让汉朝找到出兵南越国的借口,最终致使南越国灭亡。</p><p class="ql-block">赵建德(?—前111年)[14],南越明王赵婴齐长子,南越哀王赵兴异母兄,西汉时期南越国最后一代王(公元前112年―公元前111年在位)。</p><p class="ql-block">初封高昌侯,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三月被汉朝封为术阳侯。同年,南越国丞相吕嘉发动政变,杀害南越哀王赵兴,拥立赵建德为南越王。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朝派兵攻打南越国,擒获赵建德,南越国灭亡。赵建德被斩,头颅悬挂在长安北阙。</p> <p class="ql-block">番禺地处珠江三角洲要冲,北靠高山,岗峦起伏,南临大海,珠江沿城南而过,襟山带海,地理位置优越。考古发掘表明,番禺城的主体东起旧仓巷,西至吉祥路东侧,北至越华路南侧,南达惠福路,东西宽约500米,南北长约800米,面积约40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南越国都城位置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南越国的建立者为赵佗,他在位期间实施了“和辑百越”的政策,这一政策旨在促进汉族和其他南越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此外,他还引入了中原的农耕技术和先进文化,推动了岭南地区从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南越国在对外关系上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海上交往为其后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南越国在历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它是岭南地区第一个完整的王朝政权,确立了岭南的基本范围。南越国的存在对于岭南地区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南越国的建立还确保了岭南地区在秦末乱世中能够保持相对的社会秩序稳定。</p><p class="ql-block">南越国最终在公元前111年被汉武帝刘彻发动的战争中灭亡。这场战争标志着南越国结束了长达93年的独立统治,岭南地区随后并入汉朝版图,成为其的一部分。南越国的遗迹,如南越文王墓和南越王宫,至今仍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州的历史见证和宝贵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象岗山,位于越秀山的西南边,在两千多年前,象岗山和越秀山是一体的,是越秀山延伸余脉一部分,是最西边的一个小山岗,当时山顶不高,是一座风化石英砂岩的小土石岗,可以俯瞰“番禺”城,景色秀丽,并且距离当年的南越王宫并不远,只有数公里。于是,赵眛的墓室就这里修建起来了。</p><p class="ql-block">南越王墓不但级别高,它最具有“典型性”的意义,充分展现了当时南越国的社会情况。同时,对于研究秦汉时期,广州地区及至整个岭南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汉、越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具有重大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是岭南地区汉代考古的断代标尺。其地位可与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墓和长沙马王堆汉墓相比拟,在全国汉墓考古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国宝”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根据史料记载,南越国是秦末汉初割据岭南地区的一个政权。南越国的建立者赵佗,原是秦朝派遣大将,在秦朝灭亡和大汉建立时,赵佗兼并了今属两广地区的桂林郡、象郡等地,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赵佗在位70多年,活过了百岁,熬死了所有的儿子,死后把王位传给了孙子赵眜。今天,人们还是好奇赵佗死后葬在哪里,墓地两千多年来至今未发现。而今天我们看到的南越王墓的主人,就是赵佗的孙子赵眜,象岗山古墓的真正主人。</p> <p class="ql-block">进南越王赵昧墓室,长长的阶梯斜着向下,让人仿佛穿越回到了二千多年前。这是一个巨大的石制墓地,虽然经历了二千多年,但仍然能看出结构非常坚固。南越王赵昧墓室是仿阳宅建造的阴宅,建筑面积约100多平方米,朝向是坐北朝南。格局是周朝礼制的前朝后寝,分前后两部分,分别用石门隔开。整个古墓由前室和东、西耳室、主棺室、东西侧室及后藏室七部分组成,呈“士”字型分布。</p> <p class="ql-block">根据文字介绍得知,整座墓葬中,除了南越王赵眛本人葬于主棺室之外,其它各个耳室侧室中,有各室总共有15个殉人尸骸,也就是陪葬者。职位包括了四位夫人、宫室官员、仆役、厨师等,除了殉人外,整座墓穴更是出土了1000多套,共万件精美绝伦、价值非凡的陪葬品:从衣食住行、宫廷宴乐、服饰家具、金银美玉,到兵器车马等等,现在都从墓室原址摆到了5个大展厅,彰显了墓主生前过着无比尊崇和奢华的贵族王侯生活,是真正的“事死如事生”。考古专家根据墓中出土的"文帝行玺"金印和"丝缕玉衣"等文物确认,这座古墓的主人是南越国第二任皇帝文帝赵眜。</p> <p class="ql-block">南越王墓挖掘四十周年展,也在这里展出。</p> <p class="ql-block">来到了“象岗史迹碑”的炮台前,在炮台的高点能看到整个西汉南越博物馆。时过境迁,经过多年的铲削和自然作用,今天,象岗山大概只剩海拨约20米高了,而此时周边的早已经完全被城市化,南越王墓博物馆成为了广州一片繁华的区域,周边楼宇林立,商铺环绕。</p> <p class="ql-block">沿着旋转楼梯,登上拱极炮台。</p> <p class="ql-block">静静的铁炮</p> <p class="ql-block">斑驳的老榕树</p> <p class="ql-block">一座辉煌的王都,静静地躺在广州市越秀区的地层里沉睡了2000多年。直到公元1983年的夏天,随着一座王墓的发现,人们惊喜地意识到,一个遥远而绚丽的王朝,正从岁月的深处,翩然向我们走来。</p><p class="ql-block">40年间,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在解放北路旁静候着四方来客。曾经,南越王墓中出土的文物,是广州作为中国古代“海丝”发祥地的有力佐证;今天,新时期下的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将作为广州的文化使者,正在引领着“文化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十四件出土文物</p> <p class="ql-block">“文帝行玺”龙钮金印</p><p class="ql-block">“文帝行玺”金印边长3.1厘米,宽3厘米,通高1.8厘米,重148.5克,含金量是98%,它出土时,就在墓主人的胸部。印面阴刻四个字--“文帝行玺”,专家推测,它是南越文王的官印。</p><p class="ql-block">金印的印钮是一条游龙,成“S”形盘绕,它以龙为钮,用黄金铸成。在先秦时期,只有皇帝的金印才可以称为“玺”,“文帝行玺”金印的出土,打破了这一传统。</p><p class="ql-block">截至目前,“文帝行玺”金印仍然是考古发现的西汉时期最大的一枚金印,也是唯一的汉代龙钮帝玺。它的发现与出土,不仅证实了墓主人的身份,更为研究秦汉时期流行的印玺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p> <p class="ql-block">丝缕玉衣</p><p class="ql-block">在汉代,玉衣又称“玉匣”,是汉代帝王和高级贵族死时穿用的敛服。秦汉时期,非常流行用玉敛装的习俗,他们认为,尸体身穿玉衣,可保尸身不腐。据统计,在满城汉墓、狮子山汉墓等汉代高级贵族墓中,出土了数十套金缕玉衣或者是丝缕玉衣等玉衣。然而,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丝缕玉衣,是我国迄今所见的年代最早的一套形制完备的玉衣。</p><p class="ql-block">第二代南越王的这套丝缕玉衣,共用玉片2291片,长1.73米,有头套、上身衣、袖套、手套、裤筒和鞋六部分。虽然出土时,玉衣已经腐朽,但修复专家仍然花费了3年多的时间用来修整。可以想象,两千多年前,制作这样一套丝缕玉衣,需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财力。</p> <p class="ql-block">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p><p class="ql-block">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用青白玉雕刻而成,出土时位于墓主右眼处,虽然是一件装饰玉器,但却是一件国宝。据测量,该玉佩厚0.5厘米,直径10.6厘米。</p><p class="ql-block">玉佩有内外两圈,内圈雕刻一条游龙,龙尾和后爪伸向外圈,外圈雕刻一只凤鸟,站在龙的前爪之上,凤冠和尾羽巧妙地设计成卷云纹,遍布外圈。整体来看,外圈的凤鸟回眸凝视内圈的游龙,龙凤相对,寓意非常的吉祥。南越王的这件玉佩也因为设计上的卓越表现,跻身汉代玉器中少见的艺术珍品行列。</p> <p class="ql-block">犀角形玉杯</p><p class="ql-block">从外观上来看,犀角形玉杯与犀角很像,在杯身雕刻了一只尖嘴夔(kuí),龙头到龙身,雕刻手法从浅浮雕变为高浮雕,杯子底部又采用了圆雕的技法。这件玉杯采用了多种雕刻技法,在汉代玉器中,它绝不是凡品。</p> <p class="ql-block">错金铭文铜虎节</p><p class="ql-block">在古代中国,节是一种信物,主要用于军事、外交等国家大事中。这件出土于南越王墓的错金铭文铜虎节,正面有5个错金铭文--“王命命车徒”,这说明它是一件调动车兵的信符,应该是墓主人文王赵眛(mò)生前调兵遣将的令符。此外,它还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的错金铭文铜虎节。</p><p class="ql-block">虎节高11.6厘米,长19厘米,厚</p><p class="ql-block">1.2厘米,造型别有韵味。整体来看,它就是一只昂首挺胸呈蹲踞姿势的黑色老虎,威风凛凛,尾巴卷曲成“8”字形,头、足、甚至是脸部的皱纹,都非常清晰。虎身上用弯曲的金箔片表现了色彩丰富的斑纹。这件铜虎节具有典型的楚文化特征。</p> <p class="ql-block">汉代玉舞人</p><p class="ql-block">两汉时期,玉舞人的造型以片状为主,有的刀法简单,有的刀法精细,但是圆雕很少会同来雕琢成多姿的玉舞人。南越王墓出土了两件玉舞人,都是上乘之作。第一个玉舞人身佩玉璜,有战国遗风。第二个是蹲式的圆雕玉舞人,梳螺髻,穿着汉服,作“长袖舞”,该舞为汉宫廷舞的一种,流行于楚地,是玉舞人中,是非常精致的存在。</p><p class="ql-block">据测量,这件汉代玉舞人高3.5厘米,宽3.5厘米,厚1厘米,雕刻极其精美、细致,是汉代出土玉舞人中首见的圆雕作品。</p> <p class="ql-block">船纹铜提筒</p><p class="ql-block">提筒在古代越族生活的地区非常常见,它是一种储酒的器物。南越王墓中共出土了9件青铜提筒,只有这一件提桶有四组船纹。观察整幅船纹作品,我们发现,甲板、船舱、铜鼓等战利品清晰可见,此夕还有海龟、海鱼、海鸟。所以,有学者认为,船纹反映的是船队在战争结束后得胜归来的场景,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是杀俘虏祭海(河)神。</p><p class="ql-block">船纹铜提筒是目前考古发现规模最大和最为完备的海船图形。对“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有重要意义。上面的羽人船纹,展现的是中国古代的造船技术--水密舱结构。这一技术早在西汉前期就已出现,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科技史上的重大发明。</p> <p class="ql-block">蒜头纹银盒</p><p class="ql-block">蒜头纹银盒出土于南越王墓墓主棺椁的足箱中,通高12.114.8、腹径14.8厘米。银盒盖身相合似扁球形,盖子和盒身上采用锤揲工艺制成对向交错的蒜头型凸纹,每圈各两排,每排26枚,排列紧凑而精致。锤揲工艺起源于波斯。</p><p class="ql-block">在我国,目前已发掘出土了不少秦汉时期的银盒,但这件来自南越王墓的银盒,却是经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舶来品,具有典型的古代西亚波斯金银器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外国人象牙雕像</p><p class="ql-block">外国人象牙雕像虽然出土于南越国宫署遗址,但是,它不是西汉时期或者之前的文物,它是唐朝文化的遗物,因为它来自南越国宫署遗址的唐代文化层中。这个雕像通高3厘米,椭圆形底座,高鼻卷发,具有典型的西亚阿拉伯人的特征。</p> <p class="ql-block">铜印花凸版</p><p class="ql-block">据统计,南越王墓共出土了两件铜印花凸板,大板是主纹板,小板是定位板,它们是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一套织物印花工具。研究发现,在南越王墓出土的丝织品中,有与印版图案相同的纺织品,马王堆汉墓也有出土相同图案的纺织品。</p> <p class="ql-block">青铜骑射俑</p><p class="ql-block">青铜骑士俑虽然出土于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却来自汉代地层。骑士俑长9.6厘米,宽4.6厘米,通高11.4厘米。骑士俑上的人和马是合铸的,马首高昂,眼睛盯着前方,嘴巴张开似乎在嘶鸣,马背上有一个勇士,正在搭弓射箭。</p> <p class="ql-block">“万岁”瓦当</p><p class="ql-block">在南越国宫殿和御苑遗址中,考古工作人员发现了大量的“万岁”文字瓦当,而“万岁”瓦当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两汉时期,瓦当只能用于宫殿、官署、寺庙等级别较高的建筑上。南越王的墓里出土大量的“万岁”瓦当,南越王是有称帝的野心吗?</p> <p class="ql-block">特大方砖</p><p class="ql-block">南越国宫署遗址曾出土了一块特大方砖,它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块方砖。在方砖表面,有很多圆形气孔。</p> <p class="ql-block">雕十六狮柱础石</p><p class="ql-block">雕刻有十六狮的柱础石出土于南越国宫署遗址。柱础石底座方形,边长112厘米,通高56厘米,重约</p><p class="ql-block">1.9吨,用整块石灰岩石雕凿而成,覆盆下层雕覆莲瓣,上层雕刻16蹲狮,圆顶面平整光滑,是罕见的建筑雕刻精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除了上述文物,我们还可以在南越王墓博物馆看到雕刻有鱼身、鸟羽、凤尾、龙爪的黄釉鸱吻、由蝴蝶和花纹组成的蝶恋花纹方砖、龇牙咧嘴的青釉兽面纹瓦当、左右夫人的组玉佩、虎头金钩扣龙形玉佩等文物,它们都是明星文物的成员。除此之外,在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您还知道哪些明星文物?</p> <p class="ql-block">过去曾经认为广州是经济发展的先锋,殊不知她是一座古老厚重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更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三元里抗英的怒潮,广州起义的号角,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农民运动讲习所的灯光,还有七十二烈士墓的黄花岗。周文雍、陈铁军刑场上的呐喊“让我们在炮声中迎接广州的解放”。</p> <p class="ql-block">三元里抗英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p> <p class="ql-block">农民运动讲习所</p> <p class="ql-block">周文雍陈铁军塑像</p> <p class="ql-block">广州,一切都是那么新鲜,无论是花团锦簇的美,还是历史厚重的精,都带给我心灵的震撼。</p><p class="ql-block">我突然感觉到了,我对广州的万分崇敬,不由得想起了满树红彤彤的木棉花。</p> <p class="ql-block">大沙头码头,这个曾起飞过革命的飞机、担当广州水运枢纽角色的地方,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广州滨水风情特色的旅游休闲胜地。</p><p class="ql-block">大沙头游船码头是广州最大的珠江游码头。地处广州市最大的滨水休闲广场--港湾广场,岸线长450米,拥有12个泊位,能同时停泊12艘珠江游游船。</p> <p class="ql-block">我们早早来到大沙头码头,等待登船。人说到广州一定要参加一次珠江夜游。</p> <p class="ql-block">我们乘坐的中国光大银行号游船</p> <p class="ql-block">我们预购的船票是在三层,就是露天的一层,四人一个小桌子。</p> <p class="ql-block">海印大桥(Haiyin Bridge)是广州市境内一座连接越秀区和海珠区的过江通道,位于珠江北干流之上,是广州城区的主干道路之一。</p><p class="ql-block">海印大桥始建于1985年7月;于1988年12月27日建成通车;于2001年1月停止收费。</p><p class="ql-block">海印大桥北接越秀区东湖路,上跨珠江水道,南接海珠区东晓路;线路全长1130.75米,主桥长416米;桥面为双向六车道的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为60千米/小时。</p> <p class="ql-block">广州大桥[Guǎngzhōu Dàqiáo] 跨珠江的一座桥梁,连接广州市越秀区、海珠区和天河区。因是连接广州大道南北两段的跨江大桥,故名。跨越珠江前航道的主、副航道及二沙岛,南止于海珠区客村立交,南北走向。现桥 1983 年动工,1985 年建成通车。全桥总长 1240 米,宽 24 米,高约6 米,双向 6 车道,单孔跨径分别为 80 米、110 米、80 米,主桥为 3 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桥梁,副桥为 6 跨预应力混凝土 T 型桥,引桥为预应力混凝土简支 T 桥梁及钢筋混凝土简支 T 桥梁组成。</p><p class="ql-block">广州大桥始建于1983年4月,1985年5月建成通车,2017年9月21日完成扩建改造工程,大桥北起越秀区东山街道、南至海珠区赤岗街道,全长约1000米;桥面为双向十车道主干路,设计速度60千米/小时。</p><p class="ql-block">2023年11月,入选《广州市地名保护名录(第二批)》。</p> <p class="ql-block">广州塔(俗称小蛮腰)</p> <p class="ql-block">猎德大桥(Liede Bridge)是广州市境内一座连接天河区与海珠区的过江通道,位于珠江北河道之上,为广州市中心珠江新城片区猎德大道的组成部分,也是新光快速路的北延路段。</p><p class="ql-block">猎德大桥规划于2002年10月,于2005年6月动工建设;于2008年3月完成索塔封顶;于2009年7月30日竣工通车。</p><p class="ql-block">猎德大桥北起天河东路,上跨广州珠江前航道,南至江海大道;线路全长4.3千米,主桥全长480米;桥面为双向六车道城市快速路,设计速度60千米/小时;工程项目总投资额15.4亿元人民币。</p> <p class="ql-block">海心沙(2010年亚运会主会场)</p><p class="ql-block">第16届广州亚运会将从这里起航。</p><p class="ql-block">海心沙岛作为第16届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的场地,以珠江为舞台,以城市为背景,被珠水包围的海心沙岛变身为一艘璀璨夺目的“亚运之舟”,开创了大型国际赛事在城市开放空间举行开闭幕式的先河。海心沙开闭幕式场地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设计范围包括海心沙岛、二沙岛的东端及临江大道南侧场地,包含道路、桥隧、交通、给排水、消防、照明等专业。圆满完成了设计任务,为第16届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安全有力的保障和完美的市政支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双子星塔</p> <p class="ql-block">星海音乐厅星海音乐厅位于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晴波路33号,建于1998年,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演出场馆之一,也是中国音效最好的专业音乐厅之一,音乐厅以中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名字命名,从捷克、德国、日本等国家引进的管风琴、钢琴等大型乐器和先进的音频、视频设备使星海音乐厅的音效蜚声中外。</p><p class="ql-block">这座以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名字命名的音乐厅, 占地1.4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1. 8万平方米,设有1500座位的交响乐演奏大厅、 460座位的室内乐演奏厅,100 座位的视听欣赏室,和4800平方米的音乐文化广场。整体建筑为双曲抛物面钢筋混凝土壳体,室内不吊天花板,做到建筑空间与声学空间融为一体。星海音乐厅总投资达2.5亿元,是我国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功能完备,具有国际水平的音乐厅。</p><p class="ql-block">2023年11月,入选为广州市“文旅体一证通”行政审批改革——穗演通场馆。</p> <p class="ql-block">20:20准时开船,沿珠江45分钟一个往返。途经海印桥一中山立园牌坊一广州大桥一广州塔一猎德大桥一掉头一海心沙(亚运会场)一珠江新城广场(双子星塔)一星海音乐厅一登船码头。</p> <p class="ql-block">八人一起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沙面,曾称拾翠洲,因为是珠江冲积而成的沙洲,故名沙面。沙面位于广州市市区的西南部,南濒珠江白鹅潭,北隔沙基涌,是与六二三路相望的一个小岛,有大小街巷八条,面积0.3平方公里。沙面在宋、元、明、清时期为中国国内外通商要津和游览地。鸦片战争后,在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后沦为英、法租界。</p> <p class="ql-block">沙面是广州重要商埠,历经百年,曾有十多个国家在沙面设立领事馆,九家外国银行、四十多家洋行在沙面经营,粤海关会所、广州俱乐部等在沙面相继成立。沙面见证了广州近代史的变迁,留下了孙中山先生、周恩来总理等伟人的足迹,沙面已成为我国近代史与租界史的缩影,沙面岛上欧陆风情建筑形成了独特的露天建筑“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沙面建筑群的风格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早期的英法亚洲殖民地风格,中期的欧洲流行的新古典主义和仿古折衷主义风格,以及后期的早期现代主义风格。</p> <p class="ql-block">早期的建筑反映了英、法帝国主义的建筑风格,特点是建筑高两层,带有外廊,砖木结构为主,外墙表面涂以浅白色或浅黄色抹灰。中期沙面建筑则采用了欧洲钢筋混凝土技术,建筑形式多样,包括庄重的西方古典主义柱式和充满动感的巴洛克式元素,同时使用了广州地区的传统陶筒板瓦。而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如沙面一街16、18、20号的印度人住宅,则是沙面南街印度人住宅的标志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沙面一街的印度人的住房</p> <p class="ql-block">沙面岛有众多现代雕塑,体现了一个多世纪以来中西文化的互相交融和渗透。</p> <p class="ql-block">每一座雕塑都有名称和作者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世纪丽人行</p> <p class="ql-block">摄影者</p> <p class="ql-block">2014年11月我们曾经来过这里,与雕塑合影,也是蛮有意思的。</p> <p class="ql-block">沙面的街道市容绿化</p> <p class="ql-block">粤菜即广东菜,是中国四大菜系、八大菜系之一。狭义上的粤菜指广府菜(即广州府菜),广义上又包含潮州菜(潮汕菜)、东江菜(也称客家菜)。在世界各地粤菜与法国大餐齐名。2020年年初粤菜潮汕卤味鹅肝迎战世界级专业美食赛事法国“马士杯鹅肝大赛,并成功挑战法国国菜头牌,一举斩获亚洲首奖。主打粤菜的澳门、顺德和潮州三市是联合国评定的“世界美食之都”。</p><p class="ql-block">粤菜源自中原,传承了孔子所倡导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中原饮食风格,因此粤菜做法比较复杂、精细,如广府菜中的煲仔饭、烤乳猪源自周代“八珍”美食;烧鹅源自宋朝名菜烤鸭;点心从中原传到广东后演变出广式点心。广府菜范围包括珠江三角洲和韶关等地,广府菜是粤菜的代表,自古有“食在广州,厨出凤城(顺德)”、“食在广州,味在西关”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大家两次聚在一起,品尝美食佐餐</p> <p class="ql-block">12月8号我们到达广州的下午,接到通知10号上午有广州马拉松比赛,途经线路正好在我们住的酒店附近。于是我们把游览沙面的安排改为“吃早茶”。而前往早茶店的路上,正好是马拉松比赛的路径,沿途路边已经有志愿者和很多市民、学生在加油助威。</p><p class="ql-block">我们一起加入了啦啦队,为选手加油!</p><p class="ql-block">2023广州马拉松赛吉祥物小羊叻叻。</p> <p class="ql-block">26㎞标志牌</p> <p class="ql-block">42公里195米的路程,跑起来很艰难,还会出现运动极点。通常,运动能力越强的运动员出现运动极点的时间越迟,且克服运动极点的能力也更强。</p><p class="ql-block">例如:在马拉松比赛中,专业马拉松运动员在35~38公里左右,出现运动极点的概率较大。相反,运动能力相对薄弱的大众马拉松跑者进入30公里后,配速下滑明显,甚至会出现断崖式崩盘现象。</p> <p class="ql-block">学姐在高呼“加油”,还挥动着双手。</p> <p class="ql-block">我和学姐相识于2014年校庆的预备会,我们一起参与组织校友们的文娱演出。</p><p class="ql-block">2014年教师节慰问老师的演出。</p> <p class="ql-block">她的指挥够专业吧!</p> <p class="ql-block">谢幕时向师生观众敬礼</p> <p class="ql-block">赵州桥畔臭美一下下!</p> <p class="ql-block">演出登台之前</p> <p class="ql-block">谢幕</p> <p class="ql-block">2018年10月建校70周年校庆,由学姐策划、导演了一台文艺演出。</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友谊源于红色的基因,父辈的功勋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动力。</p> <p class="ql-block">海珠桥作为珠江上第一条跨江桥梁,它不仅是广州的交通枢纽,更是改变“河南地”命运的“引路桥”。</p> <p class="ql-block">大桥于1929年12月动工。1933年2月15日,落成通车。</p> <p class="ql-block">贯穿珠江南北的海珠桥是人们上班的必经之地</p> <p class="ql-block">1984年春,我在海珠桥留念。</p> <p class="ql-block">转眼间,海珠桥已陪伴广州走过86年了。</p> <p class="ql-block">中山大学,是由孙中山先生亲手创立,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p> <p class="ql-block">原国立中山大学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格致诚正修齐治平”镌刻在牌坊的背面</p> <p class="ql-block">2023年12月学姐参加了广州市的情景剧《广州故事》的组织及演出。</p> <p class="ql-block">学姐和她的广州市老干部女声合唱团</p> <p class="ql-block">广州,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她的魅力就像是一杯醇厚的咖啡,浓郁而不失独特。她拥有完善的城市功能,作为中国南方的交通枢纽,不仅有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南站等交通枢纽的存在,更有亚运城、琶洲国际会展中心等一系列城市设施的完善。这一切都使得广州成为了一个综合交通发达、城市规模宏大的现代化城市。而且,广州还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她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址和著名景点,如陈家祠、沙面等,这些都为广州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p><p class="ql-block">广州故事,在广东童谣“月光光”伴奏下拉开大幕……讲述着几千年广州的历史……</p><p class="ql-block">珠江水,日夜流,诉说着广州的过去与发展,憧憬着广州的美好未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