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提到昌黎,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甚至没有想到这是一个地名,而是在脑海中蹦出这些词汇:郡望昌黎、韩昌黎、昌黎先生。韩愈,改变了唐代文风的走向,被冠以唐宋八大家之首,诗文俱佳。所以,驱车行驶在山高岭连的京秦高速上,得知要途径昌黎时,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敬仰,很迫切地想走近这个地方,去追寻和那位百代文宗相关的风物遗迹,去触摸千年之外的中华文脉,去感受他的文人风骨和赤子情怀!</p> <p class="ql-block">二、河北省昌黎县东依渤海,北枕碣石,山水之胜,雄冠京东。而代表昌黎韩愈文化的韩文公祠(韩愈,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坐落在昌黎县城北偏西10华里的五峰山上。五峰山,碣石山十景之一。按照导航的提示,我们驱车驶过碣石山大道,进入了五峰山村的巷道。路虽狭窄,但是很齐整,加上没有别的车辆和行人,通行很顺畅。路两旁青砖灰瓦,老树横亘,在宁静中透着古朴。莫笑至今绿芽少,沧桑虬枝天作画,是的,从眼前掠过的景致,就是一幅幅水墨画。</p> <p class="ql-block">三、五峰山村依山而建,村路曲曲折折,颇有峰回路转的感觉。转了几个弯儿,就到了五峰山景区的入口。问询中我们得知:可以开车上山,这真是意外之喜。进入景区,抬头仰望,五峰山近在咫尺。也许是冬日寒冷,又加上日暮时分,并没有看到别的车辆和游客。一路盘山而上,断崖如削,怪石嶙峋。山路曲折蜿蜒,车子在山间穿梭,忽左忽右,险象环生。回望,碣石山峰峰相连,重重叠叠,连绵起伏,仿佛是澎湃的海浪,涌动在远处天边。眼前,云雾弥漫,霞光缭绕,五座山峰,悠然矗立,如同五指,直插云天。</p> <p class="ql-block">四、车子一直开到了五峰广场,看到游览指示图我们才知道:韩文公祠在平斗峰前峭壁之下、深涧之上。因为五峰山是中国共产党的先驱李大钊同志多次游览、山居并作过政治避难的地方,所以在韩文公祠四周,有很多李大钊活动的踪迹。穿过望海长廊,来到大钊问山处。</p> <p class="ql-block">五、此时,夕阳在山,山间万物,罩上了一层金色。山风袭来,带着丝丝的凉意,沉寂的五峰山,矗立在苍穹之下,像是默默无语,又像是无言地诉说。无论是山路两旁,还是山间峭壁,都生长着罗汉松,在萧索的冬季,那蔓延在天地间的点点绿色,给大山注入了一丝活力。抬头凝望,我仿佛看见韩文公祠若隐若现,亦或是我的错觉。脚下,凹凸不平的台阶向高处延伸,看不到尽头。晚风拂过,松涛阵阵,眼前的一切,在我眼前幻化成一段段气势雄浑的文字:对伯乐与千里马关系的精辟论述,对从师之风深刻剖析,对社会形势的清醒认识……有为而发,不平则鸣,“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韩愈,作为文学家,无疑是封建文人“立言”的楷模。因为心中的一个执念,受着一种思想的引领,明知道时间不允许,我依然固执地做出选择:上山。</p> <p class="ql-block">六、起初,上山的石阶并不难走,山路两旁,有零星的积雪,为五峰山的黄昏增添了几许寒意。循着大钊路,来到“人间奇境”石刻。眼前,一人多高的巨石矗立,巨石旁边,高大的松树张开伞盖遮在上空,像是点缀,又似乎是守护。再往上走,山势更为陡峭。许是常年风雨的侵蚀,石头小径凹凸不平,坑坑洼洼,踩上去总有一种要踏空的感觉。腿开始沉重起来,每上一个台阶,都变得很艰难。我们不再说话,只是专心上山。途径“与时俱进”石刻和“奋青春之元气”石刻,通往韩文公祠的这条路,到处都是李大钊同志在这里工作和生活的印迹,在他的《旅行日记》中处处洋溢着对先贤的敬仰和寄趣山水的情怀。可以想象,在风雨如磐的艰难岁月,避难于韩文公祠的李大钊,隔着千年的时空,与贤哲为伴,冥悟文宗遗风,寻求救国真理。每日里徜徉于秀美的自然风光,心灵上不仅仅是中华文脉的滋养,更有一种信念的坚守吧!</p> <p class="ql-block">七、行至白云乡,已经接近半山腰的位置。“公昔乘龙白云乡,手抉云汉分天章”,五峰山的白云乡石刻记载着大文豪苏轼对韩愈高度的评价。在苏轼的心中,韩愈就是下降到人间的仙人,为混乱的俗世扫除异端。天地万物都披上他的恩泽,承接着他的光辉。“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一封《谏迎佛骨表》,触怒龙颜,韩愈跋山涉水,来到蛮荒之地潮州。虽是已经做好了埋骨瘴江的准备,但是为官一任的韩愈,依然是兢兢业业,造福一方。治水患,兴学堂,扶农桑……当地的人民为了感念韩愈的恩德,把山水改成了韩山韩水,正所谓“不虚南谪八千里,赢得江山都姓韩”,五峰山的“白云乡”镌刻的这一段佳话无疑是对韩愈为政功勋的有力肯定。</p> <p class="ql-block">八、成事不张扬,失意不失志,这也是韩愈为官的大智慧。白云乡石刻旁边有一小块平地,驻足其中,仿佛自己也身在云端。脑海中划过历史上的镇州叛乱,韩愈一人面对骄兵悍卒,即便是兵甲森然环绕,他依然是镇静应付,以理服人,最后,不辱使命,为朝廷平息了一次叛乱。一个文人,展示的却是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和军事家的大义凛然。苏轼称赞他“勇夺三军之帅”,一点也不为过。韩愈,作为一个政治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他堪称封建文人“立功”的表率。</p> <p class="ql-block">九、夜幕开始降临到五峰山,晚霞也掩去了最后一缕光辉。身在白云乡,韩文公祠近在眼前,在悬崖峭壁之下,韩文公祠的门楼显得有些寂寥。踏着斑驳的石头小径,一步一步走近韩文公祠,门楼上“文笔”二字清晰可见,“天成文笔峰”说的就是这里了。站在门口俯瞰脚下,在朦胧的夜色中波光粼粼,一条山涧向山脚下延伸。</p> <p class="ql-block">十、没有导游,亦没有别的游客,除了彼此呼吸的声音,四周一片寂静。我们,带着一种朝圣者的心境走进院中,发现只是简陋的两间小房,没有任何标记,应该是接待室吧,但此时却是房门紧锁。往前,走过一块平地,又过了几个台阶,来到一个较为宽敞的院子,三间正房,房门正中高悬写着“展陈室”三个字的牌匾。从提示牌上得知:这里是韩文公祠的客厅,旁边是李大钊曾经的居室。牌匾两侧,是李大钊写的一副对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是李大钊一生的写照,又何尝不是韩愈的责任担当给予了他心灵上的激励和引领呢!</p> <p class="ql-block">十一、穿过李大钊山居处,才到了韩文公祠的正殿,左右各三扇门,上面牌匾黑底白字,从右到左,“韩文公祠”四个大字非常醒目,两侧是韩愈的治学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紧锁的大门阻挡了我们的脚步,但是挡不住我们心中的敬意。祠堂屋顶,松柏环绕,峭壁林立。几株枯草瑟缩在屋檐之上,在寒风中抖动着瘦弱的躯干,仿佛惊诧于我们的到来。历史,在这里留下点点斑驳的印记,在千年之后,让我可以依山而上,穿过重岩叠嶂,透过青砖灰瓦触摸到一颗伟大的灵魂。宋儒眼中,孔孟之下,便是韩愈。为师,他广招后学;为官,他心系苍生;为人,他刚正不阿。韩愈,他堪称封建文人立德的丰碑。</p> <p class="ql-block">忽然几声凄厉的鸟鸣在头顶划过,在空旷的山间回响,令人毛骨悚然,随着这声音的消失,在心头涌起一股莫名的苍凉。</p> <p class="ql-block">十二、夜色,笼罩着整个五峰山。下山的脚步有些仓促,站在范公洞前,回望韩文公祠,在半山腰巍然矗立,仿佛有一种不可撼动的坚定。门锁,挡住了祠堂屋内的瞻仰,但,这条路我们已经走过。我想到了王子猷雪夜访戴的故事, 东晋名流王子猷雪夜饮酒吟诗,思忆好友戴安道,连夜冒雪乘舟访友,兴起而行,天将亮时到戴安道家门前又抽身返回,兴尽而返。我们虽没有魏晋名流的率真与洒脱,但踏上五峰山,寻着百代文宗的些许印记,携着夕阳上山,披着夜色离去,乘兴而来,尽兴而归,何憾之有!</p> <p class="ql-block">十三、韩文公祠在我们的身后渐渐地掩映在山峦丛林中,那一条崎岖不平的山路,宛若一条巨龙,在巍峨耸立的五峰山上向高处延伸,延伸……前方远处,是昌黎城的万家灯火,路上,是我们两个看似孤独的游客。</p><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寒风飒飒,红旗猎猎,五峰山沉寂着。</p><p class="ql-block"> 2023年1月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