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吴孙权书法艺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主讲:白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国家一级美术师、著名书画家</span></p> <p class="ql-block"> 著名书画家吴孙权先生简介</p><p class="ql-block"> 吴孙权(1947-2007)福建厦门人,1977年考入厦门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留校从事考古学教学和研究。逝世前为副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厦门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p><p class="ql-block"> 吴孙权自幼爱好书法,曾三年蝉联厦门市中学生书法比赛第一名,得到著名书法家罗丹先生悉心指导,潜心演习篆、隶、楷、行、草等诸字体,采撷众长,成就斐然。作品入选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二届、第五届书法篆刻展,全国首届、第二届中青年书法展,全国第四届正书展等。他结合教学和研究,为考古专业学生开设了《古文字学》《中国书法史》等课程,著文论述古文字学、书法史、书法技法等,发表学术论文九篇,其中《行书结构管窥》入选第七届全国书法展,《楚书风探讨》入选第四届全国正书展,并精心编写了有关隶书、楷书、行书以及《兰亭序》研习的讲义四册。</p><p class="ql-block"> 吴孙权晚年更致力于对失传二千多年的楚篆书风的研究,结合考古的发现,对楚篆的产生、各时期书风的演变、运用的范畴和形式都进行了全面而详尽的探索,打破了人们以往对篆书的研究和学习大多局限于秦朝后的书风,为书法创新探索出一条新的思路,为书法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他自己的努力和贡献。</p><p class="ql-block"> 吴孙权是一位德艺双馨的书法家、学者,他的艺术成就被载入《中国当代书法艺术大成》《中国当代书法家大辞典》《中国现代书法界人名辞典》《中国当代书画家辞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白磊(白锡程)与吴孙权,半个世纪的挚友。</p> <p class="ql-block">此石刻位于厦门三角梅园入口外</p> <p class="ql-block">这两幅书法石刻位于厦门万石植物园内</p> <p class="ql-block">"永不止步"四字位于厦门环岛路马拉松赛道</p> <p class="ql-block">这两块石刻位于厦门书法广场</p> <p class="ql-block">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出口处的"业翔民安""业以翔致高,民以安为本"集自吴孙权书法</p> <p class="ql-block">双十中学校园内多处可见校友吴孙权书法</p> <p class="ql-block">"恭默思道"四字位于厦门市"不争公园"</p> <p class="ql-block">老发小王先生每年都会到书法广场,为孙权纪念罗丹先生的书写描红。</p> <p class="ql-block">为有源头活水来</p> <p class="ql-block">一九九二年,吴孙权与谢澄光先生、林岑先生在上海朵云轩举办三人书画联展</p> <p class="ql-block">多种书体相映生辉</p> <p class="ql-block"> 吴孙权先生晚年致力对二千多年前的楚篆文字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拓古创新,尤其是对篆书的艺术创作开辟了新的境界。</p><p class="ql-block">由于楚篆文字出土较迟,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审美观念的影响,人们对于楚篆的流美,精巧,奇诡缺乏深入地了解,在篆书书法作品创作上大都沿袭较为单一的秦系书法方式,想象极其丰富的审美价值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因而吴先生结合“古文字学”“中国古玺文字”“中国书画”等学科的研究,对楚篆风格的演变,书写方式和表现手法的深入探索,无疑具有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 吴先生结合对楚篆的研究,以他雄厚的书法功力为依托,创作出一大批独具楚篆风貌又具有个人书写风格的楚篆书法艺术作品,令人耳目一新,在书法界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赞赏。</p> <p class="ql-block"> (后记.熊资娜 撰文) </p><p class="ql-block"> 你离开我们十七年了,孙权!</p><p class="ql-block">当年,我使尽浑身解数还是拉不住你,你走了,抛下你钟爱一生的书法艺术和潜心钻研的古文字,抛下深爱你的亲人好友。除了病榻日记末页反复写了四句的“王羲之书法天下第一”,你没有留下片语只言。至大苦痛,至生死别,你牵挂的还是中国字,五千年文明的符号!</p><p class="ql-block"> 虽然你为人恭卑谦和,一生低调不张扬,更不为铜臭所染,但是,你的作品依然香远益淸。鹭岛闽山,大江南北,以至海外,无不留下你的墨迹!“书坛旌帜赖高举翰墨风流鹭岛称雄,嘉德芳馨皆尊颂胸怀坦荡闽山共仰”,悼念的挽联是对你书品人品的最好评价!</p><p class="ql-block"> 整理你如山的遗墨,我才真正走进你,认识你:你身上流淌的不是血,是墨汁,你是为艺术而生!今天,在这里,我又一次感受到你的存在,又一次看到满塘的红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