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河东区太平街道长春路小学是一所洋溢着书香的校园。学校以“从乡村走向世界”的开阔视野,以“教师幸福、学生快乐、社会满意”为办学宗旨,摸索出一条“借世界的车,走自己的路;走出一条路,大家一起走”的学校发展路径,办出了一所具有现代化理念的乡村学校。</p><p class="ql-block"> 多年来,师生扎根农村,放眼外界,不断学习和探索,逐渐形成了“自主多元诗意,同研同学童心”的教学特色,教师和学生海量阅读,开拓创新,打造了一所自主多元充满诗意又焕发着活力的教育桃花源。学校在阅读与创作方面,学生百余篇作品在《兴趣阅读.少年诗刊》、《快乐作文与阅读》、《农村孩子报》、《童心里的诗篇》、《华文童诗》等报刊平台发表,并有多首童诗获得奖项,其中张洪斌同学的《小鱼做梦》获得第四届“童心里的诗篇”全国一等奖。《故事天地》杂志为我校学生开辟了“数学故事”专栏,每期刊登学生数学故事佳作。彭辉老师参加首届“中国(盖苍山)童诗节”暨全国语文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中国教师报》、《山东教育》、《语文主题学习》、《现代教育》等杂志报刊报道了我校师生成长故事。学校被评为“山东省传统文化体验教育实验学校”,国学教育片《不一样的一天》被中央电化教育馆评为全国一等奖;每年,有数十人次的教师去省内外的学校、教育论坛去讲他们的教育故事。学校被全国知名教育专家称为“童话学校”“孩子的乐园”和“教育的桃花源”。</p><p class="ql-block"> 现就我校创建“书香校园”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p><p class="ql-block">一、学校层面</p><p class="ql-block"> (一)五个“学科阅读馆”,让学生沉浸于书香</p><p class="ql-block"> 1.创造阅读条件。学校创建了全学科绘本馆、语文阅读馆、数学绘本馆、英语绘本馆,读物内容丰富,涵盖全科内容,绘本馆全天向学生开放;建立班级图书角,充实班级图书资源。</p><p class="ql-block"> 2.营造阅读氛围。利用文化长廊,展示优秀阅读创造成果;各班利用图书角、黑板报、班队活动课等形式多样的活动阵地,让学生时时处处沐浴在读书的氛围中。</p><p class="ql-block"> 3.好书选进来。组建全科阅读读物编写小组,编写《长春路小学全科阅读特色读本目录》,为全阅读与全创作的全面开展提供条件。</p><p class="ql-block"> 4.搭建平台展成果。利用国旗下演讲、教师论坛、学生论坛,给学生和教师展示交流的机会;通过校公众号平台的每周创作、数学思维每周一讲等系列活动和刊印班级文集,推广宣传优秀成果。</p><p class="ql-block">(二)“全阅读+全创作”课改</p><p class="ql-block"> 1.开展“全阅读+全创作”课程研究,创造了极具特色的课程改革体系。各科教师,探索并构建读物推荐课、阅读指导课、阅读欣赏课、读书汇报课、创作与表达课等基本课型。 </p><p class="ql-block"> 2.阅读进入各学科课堂,改变课堂结构,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丰富课堂知识结构和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二、教师层面:打造读写结合的幸福教育生活</p><p class="ql-block"> 1.成立“常春藤”读书共同体,提升教师专业发展。</p><p class="ql-block"> 2.每学期开展一次教师读书交流会,相互交流读书感悟和见解。</p><p class="ql-block"> 3.鼓励教师通过博客、美篇,书写自己的教育生活、见解、感悟等,让读书与写作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p><p class="ql-block"> 4.开展“全阅读+全创作”小课题研究。</p><p class="ql-block"> 5.学校每学期组织全学科教师外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发展。</p><p class="ql-block"> 6.搭建师生阅读成果展示平台。鼓励教师参与各级读书竞赛及征文评选活动。</p><p class="ql-block">三、学生层面:形成书香学生的快乐阅读策略</p><p class="ql-block"> (一)坚持每日“三读”,每周“三读”,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p><p class="ql-block"> 每天坚持三读---早读、午读、课后读。早读读国学经典,《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午读读教师推荐书目,师生共读。课后服务时间,学生自主阅读优秀的童诗童话、名家名著、科普、历史、地理等读物。每周每个班级安排至少三节课到校综合绘本馆、语文阅读室、数学绘本馆、英语阅读室进行阅读。</p><p class="ql-block">(二)开展系列活动,让阅读与创作像呼吸一样自然。</p><p class="ql-block">1.不定期举行经典名著演讲、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人物评论会、读书心得交流会、美文诵读会、优秀诗文朗诵赛、读书辩论赛、读书笔记展评、手抄报展评等活动。</p><p class="ql-block">2.开展“阅读节”系列活动,如长春路童诗童话节,数学阅读节、英语读书节等。</p><p class="ql-block">3.丰富班级阅读活动,鼓励教师在班级内自主开展“读书漂流”“阅读之星”“书香少年”“创作明星”等活动。</p><p class="ql-block">(三)开展有效评价,培养学生自我成长能力。</p><p class="ql-block">学校建立促进学生“全阅读+全创作”的评价体系。采用活动评价、作品展示、读书记录卡等形式评价学生的阅读与创作水平。</p><p class="ql-block">(四)建立家校共同体,激发家长的读书理念。</p><p class="ql-block">1.引导家长制定读书计划,每天陪伴孩子进行有效阅读,养成孩子自觉读书的好习惯。</p><p class="ql-block">2.定期开展亲子读书活动。</p><p class="ql-block">“全阅读+全创作”对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学科学习能力、丰富学生精神世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与自主创作,在感知丰厚语言的同时,还会增加语言积淀,拓宽知识面,形成他们自己的文化,并内化为一个人的情感、素养和思和思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底色。我们将在“全阅读+全创作”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让校园的书香永远飘荡在希望的原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