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踏莎行·候馆梅残</p><p class="ql-block">欧阳修·宋代</p><p class="ql-block">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p><p class="ql-block">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p><p class="ql-block">【题解】《踏莎行》,词牌名。双调五十八字,仄韵。“莎”字,读音suō。</p><p class="ql-block">赏析:</p><p class="ql-block">这是一首抒发离愁别绪的词作,可以说,这首词很好的体现了欧阳修词作中雅的一面,情深意远,柔婉优美,深婉中和。本词写法特别,不是只写游子的离愁或思妇的离愁,而是结合了两者,上片写行者的离愁,下片写闺中思妇的别恨。</p><p class="ql-block">上片写游子在旅途中的离愁。“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开头三句描绘了一幅早春行旅图。梅残、柳细、草薰、风暖点明时令,即早春。“候馆”点明事件,即行旅。首三句以实景烘托离别,而三、四两句则直接抒写离情:“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这两句为全词之眼目,以不断之春水暗喻无穷之离愁,化抽象为具象,比喻贴切。用蒙太奇或者是曲笔、悬想的写法。</p><p class="ql-block">下片写想象中闺中少妇的离愁。陌上游子忧愁到极点,进而想象对方的相思情状:“寸寸柔肠,盈盈粉泪。”“寸寸”、“盈盈”两词写出了女子思绪的缠绵深切。“楼高莫近危阑倚”,这是行人的劝慰之辞,深情而体贴。希望她不要登高眺望他的踪影,因为“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即便她凭栏远眺,看到的也不过是一片杂草繁茂的原野以及原野尽头的春山,更进一步说明行人离愁的无穷。以乐写愁,托物兴怀。</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欧阳修(1007-1072年),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1030年(天圣八年)进士。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历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政治上曾支持过范仲淹等的革新主张,文学上主张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有《欧阳文忠公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