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果树滑石哨的人文情趣

张智海

<p class="ql-block">2020大疫之年,夏日避暑贵阳。9月8日驱车128公里,去安顺镇宁看黄果树大瀑布,在临近瀑布的滑石哨停留约1小时。大瀑布的自然景观名扬天下值得一看,而滑石哨的人文情趣也让人印象深刻。</p> <p class="ql-block">黄果树1982年列入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名录,2007年获评5A景区,被誉为贵州世界级旅游名片。平常年份游客有百万之多(据《贵州日报》报道,2023年当年截止11月7日,景区已接待游客500.13万,同比增长200.58%;比疫情前的2019年增长15.92%)。</p><p class="ql-block">这是在行驶的车内拍到的黄果树景区大门。当时处于疫情期间,而黄果树景区正按新一轮总体规划实施改造升级。从图片可见,尽管是旅游旺季却游人稀少,一旁塔吊高耸,房建正在施工。</p> <p class="ql-block">景区周边有许多民宿,环境卫生,设施齐全,水准不低。</p> <p class="ql-block">从这处雅致而有民族风情的民宿餐厅和菜肴,亦可见一斑,比之大城市的高级酒店并不逊色。</p> <p class="ql-block">滇黔公路横贯景区。路旁有一些经营餐饮住宿的店家,但都已停业、腾空。看来是有待按新的规划方案处置。</p> <p class="ql-block">路边的一个自然村落。远山连绵叠翠,田园生机盎然,房屋错落有致。据说这里也纳入了整治范围。</p> <p class="ql-block">前行几公里,一个别有风情的小村寨出现在公路旁,引起了我们的兴趣,于是停车在周边和村里转悠了一阵。这是一处布依族村寨。村口的牌楼上“滑石哨”三个红色大字格外显眼,上面还有一行靛蓝小字“中国第一个布依民族保护村”,表明它的特殊“身份”。</p> <p class="ql-block">牌楼后面是一栋二层楼房,正门上有“滑石哨民俗客栈”店牌,下方门牌为“大坪地村滑石哨组15号”,已人去楼空。门边挂着三块牌子:中共白水镇大坪地村滑石哨组党支部,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和谐家园示范工程建设滑石哨驻点办公室,白水镇2017年棚户区改造项目滑石哨指挥部。表明滑石哨只是大坪地村的一个组,为景区和谐家园建设示范点和棚户改造项目。</p> <p class="ql-block">滑石哨,名字有点怪,乍看还以为是“哨卡”。其实是布依族语言,意为“一块大的扁石板”,因村寨建在几处大小相连的扁石板上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滑石哨村寨虽然只有二三十户人家,历史却很久远。相传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朱元璋“调兵南征”,由赣入黔,战后驻兵留守繁衍生息,延续至今。</p><p class="ql-block">这是村中的一条小巷。</p> <p class="ql-block">小巷里一间又矮又破的石头房,内置农具和杂草,外墙木牌上竟然写着“本建筑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算来距今已有四五百年,使人匪夷所思,觉得有些滑稽。不禁想起前几年在山海关长城景区内,看到一块可移动的木牌上写着“孟姜女哭倒长城处”而感到好笑。糊弄游人,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p> <p class="ql-block">滑石哨的民房,都是石头垒的。这种“干砌”石块的做法,是一种传统建筑技术,在农村并不鲜见,只是这里在选料、砌筑上更讲究。你看这栋二层小楼,外墙平整犄角方正,可见工匠技术之高。</p> <p class="ql-block">这栋房屋的山墙边是过往通道,墙上表现布依族百姓生活的浮雕,也是在石头上创作的,雕工精细,人物生动,堪称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房前小广场边的台阶上,是主题为“全家福”的组塑,布依族一家五口老幼三代在拍“合影”。这种工艺美术作品应刻上创作单位和姓名,以显艺术品位,但没有。</p> <p class="ql-block">小广场右边有一座土地庙,水泥墙上刻有“纳四方福禄”“保一方平安”“有求必应”字样。这里是供奉土地爷的地方。旁边的牌子介绍说,土地爷是最小的神,所以庙也小。逢年过节、初一十五和麦收打场,人们都要来烧香祈福。土地庙各地农村都有,说明布依族作为56个民族大家庭的一员,这个民俗与汉族和其他民族是一样的。</p> <p class="ql-block">滑石哨地处白水河边,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多年来,先后有《芦笙恋歌》《西游记》《天下粮仓》和《致我们失去的青春》等电影和影视剧,来这里拍摄取景,使村寨声名远扬。路边的宣传牌,介绍了当时的情况(就内容、图片和表现方式而言还可以做得更好)。</p> <p class="ql-block">特别是房前屋后相距不远的十几棵大榕树(其中树龄500年以上的有5棵),见证了滑石哨的兴旺和变迁。路边编号为00001的这棵硕大榕树,枝繁叶茂,粗壮曲虬,盘根错节,要11人才能合围,标明树龄2020年,是黄果树地区最“年长”的树,其生命起源可以上溯到西汉时期。</p> <p class="ql-block">更有意思的是,滑石哨村民把榕树称为“黄葛榕”或“黄葛树”,在方言的口口相传中,“黄葛树”便成为了“黄果树”。原来一直以为黄果树是一种果树,其实是想当然。能够见到两千多岁的古老“树王”且长知识,可谓平生之幸也!</p> <p class="ql-block">布依族是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民族。下面的这张图片(源自网络),再现了昔年盛装的村民在村口列队迎宾的热烈场面。由于景区处于重新规划、整顿、建设期,我们看到的滑石哨有些凋零而少有生气,但她独具的人文情趣仍让人流连和另眼相看。滑石哨的原生态建筑和民俗应该得到更好的保护,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活着的布依族民俗文化馆”,成为黄果树景区的人文“大亮点”。</p> <p class="ql-block">从滑石哨前行1公里,就是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黄果树大瀑布,其实是白水河在两山之间落差最大的一处迭水。瀑布高77.8米,宽101米,这里是黄果树景区的核心景点。</p> <p class="ql-block">据考,黄果树大瀑布成因可上溯到2亿年前的中三叠纪,呈现于世至少有5万年。明代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于崇祯十一年(1638年)四月廿三日来到这里游览,以“游记”使其名传天下。大瀑布水流量一般为8—12立方米/秒,雨季最大时可达110—150立方米/秒,因而景观四时不同。时下夏末秋初,大瀑布水流丰盛,气势磅礴,响声如雷。</p><p class="ql-block">左岸高处有亭曰“发呆亭”。这是在发呆亭栏杆边拍摄的大瀑布全景。</p> <p class="ql-block">发呆亭作为观景台,是眺看大瀑布和远近山川的最佳地点。游人来到这里,被大瀑布的宏伟气势和绝佳美景所震撼而惊呆,我想应该是命名“发呆”亭的本意,但由于欠推敲,“发呆”词不达意,反倒贻笑大方了。</p> <p class="ql-block">上游近百米处还有一座沐雾亭,这里高程稍低离大瀑布更近,不仅能听得见瀑布下墜传来的轰鸣声,还能感觉到瀑布飞溅腾起的水雾,亭子命名“沐雾”,就适得其所恰如其分了。</p> <p class="ql-block">黄果树瀑布古称白水河瀑布,亦称黄葛树瀑布或黄葛墅瀑布,是分布在128平方公里范围内,由18个大小不等风韵各异的瀑布组成的瀑布群。限于时间,我们只在山上居高临下看了大瀑布,而大瀑布里面拦腰横穿半山的水帘洞和下面河滩,都未能前往。</p> <p class="ql-block">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黄果树景区加强生态保护,多年来不惜代价,下大力气拆除芜杂建筑“还绿”,使大瀑布周边生态恢复卓见成效,景象焕然一新。</p> <p class="ql-block">路边宣传栏中的两张照片,分别拍摄于2011年和2016年,同一位置和视角,以“教堂”为相对标志物,可以清楚地看到十年前大瀑布附近街上的杂乱房屋和环境,以及经过整治后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现如今,原先大片杂乱无章的街道建筑早已清除的一干二净,宽敞的柏油路两边是树木花草;唯有教堂留了下来,装饰一新耸立道旁。</p> <p class="ql-block">这座装饰精美的天主教堂,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由西方传教士方济葛筹建并任主教,距今已有120多年历史。内有礼拜堂和住房,还有花园、菜园。作为历史文物建筑,不仅装点美化了景区,也是当年外来宗教文化渗入我国边远地区的物证。</p> <p class="ql-block">白水河“成就”了“大瀑布”自然奇观,继续奔涌向前,只是此段河道变窄,水流湍急了。</p> <p class="ql-block">在大瀑布下游1公里许,河道渐宽地势也平缓了,多级迭水形成又一处瀑布,是为瀑面长350米、宽120米的螺丝滩瀑布。虽说瀑布很大,但由于迭水落差较小,也就不那么有气势了。滑石哨应该就在附近。我想远处再看一眼她的倩影,然丘陵起伏树木葱笼,竟不辨在何方。</p> <p class="ql-block">几十年来,大小瀑布看过不少,如美加尼亚加拉大瀑布,庐山三叠泉瀑布等。而黄果树大瀑布和滑石哨的特有人文,以一种别样的风情和兴味,留在了我的记忆里。(2024.1.18.癸卯·腊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