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

~lyf~

<p class="ql-block">腊八节</p><p class="ql-block">在我老家蔚县,腊八节。和别的地方有不一样。蔚县的习俗是要早早起床吃“腊八粥”,而别的地方是晚上吃,还是稀的粥。我们蔚县所说的粥可不是喝的稀饭,而是干饭。</p><p class="ql-block">又逢一年腊八节!</p><p class="ql-block">心依旧、情依旧,往事如昨回忆在心头。记忆中儿时的腊月初八这天,一大早吃着香溢满屋的腊八粥,那年月吃一碗甜滋滋又有枣的米饭,那是人间至上的美味。我和哥哥姐姐那满足开心的品味美食的心情难以言表。给忙碌辛苦的父母亲脸上增添了幸福的笑容,他们苦也甜累也甘,我们好快地吃完红豆粥,互相看看对方的眼,哄骗对方你的眼红了,然后说笑着迎接新的一天的日出天明,小院子里充满了我们欢笑的幼稚声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可长大了却最怀念小时候的时光,怀念那浓浓的腊八粥的味道,怀念那深深根植在心底的腊八情,更怀念那洋溢在父母脸上的笑容……</p><p class="ql-block">我们小时候,八宝粥其实就是老三样,是小米大芸豆和红枣,不像现在放的食材种类很多真的七八种,甚至更多…,今天我的腊八粥是十种以上素材,花红柳绿的。我们老家的腊八粥早晨必须在天亮前吃完,那种弥漫在空气里的香气和那锅大烩菜香蹋了脑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另外,蔚县过腊八吃腊八粥,第一口要先喂给窗户的框和门的环儿,感谢它们一年来对家的“守护”,我觉得当时还应该喂给我的父母,感谢她们一年的辛苦劳作!你猜我当时能吃几碗?说出来有点不好意思😅。</p><p class="ql-block">相传腊八是佛祖释迦牟尼佛成道纪念日。古代十二月祭祀“众神”叫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传说释迦牟尼在这一天得道成佛,因此寺院每逢这一天煮粥供佛,以后民间相传成俗,直至今日。起五更要做腊八粥,那个豆子前一天我妈妈早就泡好了,起大早开始熬制那香甜四溢的腊八粥,站在那灶台前重复她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三餐。听着她稀稀碎碎的传放柴草和拉那韛的声音,那拉推一来一去,就像生活,有推力有阻力有摩擦力有耐力也有无奈之力,更有力不从心…而他们就是那么得无怨无悔的努力向上向高推举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除了吃八宝粥要配冻豆腐烩豆芽菜、炸豆腐等配菜,祈求根深叶茂、子孙繁衍。讲究在太阳出升之前吃完饭(特别是小孩和年轻人),不然有生“红眼”的说法。大意是鼓励年轻人和孩子们早早起床、勤劳,谁家吃的早,来年时运好。</p><p class="ql-block">蔚县过腊八还有吃腊八冰的习俗,初七下午到河里刨冰,小时候我哥哥领着我们去北边壶流河玩滑冰车,然后刨点冰,滑冰时把我们冻得,哥哥是身上冒汗耳朵脸鼻子却冻得通红,那顶帽子呼扇呼扇地兜着风帽沿边是雪霜,就像林海雪原里英勇的战士,我躲在他身后,享受冰上丝滑滑行的快感,手冻得拿不出来,放到他的胳肘窝里取暖。哥哥说我都快热死了你却冷的发抖,咆哮的冰丝把我的鞋子都湿了冻僵了,那我也不下冰车,靠在他的身后享受他带给我的欢乐时光。尽兴玩过之后凿点子冰抬筐冰高兴地回家了。妈妈用融化的冰水还能做饭,也有的人家是晚上自家冻的冰。“吃了腊八冰,一年不肚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过了腊八在我老家就是进了年货节了,孩子们高兴地掰着指头盼望过年,能吃上一年到头也碰不上吃一顿的好茶饭,而父母却开始愁的咋过这个年?他们的情绪在当时我们还很困惑,他们算计的是过年这笔开资的出处,拮据的生活哪有过年的兴奋感,只是愁上加愁,而我们却不能理解她们复杂的心情!少年不知愁滋味,懂了已不是少年。那种经历过的生活是永久都不能遗忘的,过了腊八节,农村人们就开始赶大集办年货,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p><p class="ql-block">祝大家腊八节喜乐安康,万事粥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