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三陵——明代王朝厚重历史的缩影

毅然

<p class="ql-block">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北部天寿山麓,是明朝13位皇帝的陵寝所在地,也是中国古代皇家陵墓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工艺最精湛的陵墓群之一。明十三陵自明永乐七年(1409年)开始营建,及至清代顺治初年,前后长达230多年。陵区内共计葬有皇帝13人、皇后23人、皇贵妃1人,以及数十名殉葬贵妃,陵域面积约为40万平方千米。除皇帝陵外,陵区内还有明朝妃子园寝七座,太监墓一座,以及神宫监、祠祭署等若干附属建筑,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成为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帝王墓葬群之一。</p><p class="ql-block"> 1957年,十三陵被列为北京市第一批重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经联合国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目前,十三陵只有少部分陵园和神路开放,其余都处于封闭保护状态。本人虽多次前往游览,但因条件所限仍然未能获得完整印象而留有遗憾,这次重游后,挑选了一些新老照片进行编辑 (老照片均为首次发布),留作记录、回味并提供给大家分享。图集中各陵照片按陵寝修建顺序排列。</p> <p class="ql-block">  长陵,是明朝在北京营建的第一座皇帝陵寝,是十三陵中的祖陵,它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墓。长陵为成祖皇帝在位时就开始建造,其规模最大、工艺最精、地面建筑保存最为完好,占地面积达120万平方米。长陵前还建有十三座陵寝共用的神路,全长7000米,建有石像生、棂星门、五孔桥、七孔桥以及石牌坊、大红门、大牌楼等。 </p><p class="ql-block"> 明成祖朱棣(1360~1424),年号“永乐”,1402年即位,在位23年。</p> <p class="ql-block">以下长陵照片拍于2015年。</p> <p class="ql-block">长陵裬恩殿中的文物展览和成祖坐像。</p> <p class="ql-block">  献陵,是明朝第四位皇帝仁宗昭皇帝朱高炽和皇后张氏的合葬墓。献陵建于洪熙元年(1425年),正统八年(1443年)完工,用时18年,占地4.2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明仁宗朱高炽(1378~1425),年号“洪熙”,1424年即位,在位1年。</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拍于2010年</p> <p class="ql-block">景陵,是明朝第五代皇帝宣宗皇帝朱瞻基与皇后孙氏的合葬陵寝。景陵占地约2.5万平方米。清代有过改建。</p><p class="ql-block"> 明宣宗朱瞻基(1398~1435),年号“宣德”,1425年即位,在位11年。</p> <p class="ql-block">以下两张照片拍于2015年。</p> <p class="ql-block">  裕陵,是明朝第六位皇帝英宗朱祁镇和皇后钱氏、周氏的合葬陵寝。</p><p class="ql-block"> 明英宗朱祁镇(1427~1464),年号“正统”、“天顺”,分别于1435~1449,1457~1464两次即位,在位23年。</p> <p class="ql-block">以下四张照片拍于2010年。</p> <p class="ql-block">  茂陵,是明朝第八代皇帝宪宗纯皇帝朱见深和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茂陵清初时保存尚好,裬恩殿陈设也保存较多,至清末和民国已残坏。</p><p class="ql-block"> 明宪宗朱见深(1447~1487),年号“成化”,1464年即位,在位24年。</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拍于2010年。</p> <p class="ql-block">  泰陵,是明朝第九代皇帝孝宗敬皇帝朱祐樘及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p><p class="ql-block"> 明孝宗朱祐樘(1470~1505),年号“弘治”,1487年即位,在位19年。</p> <p class="ql-block">以下两张照片拍于2010年。</p> <p class="ql-block">  康陵,是明朝第十代皇帝武宗毅皇帝朱厚照和皇后夏氏的合葬陵寝。该陵建于正德十六年(1521年),占地2.7万平方米。建陵用时一年。明末曾遭烧毁,,清乾隆年间曾被整修。</p><p class="ql-block"> 明武宗朱厚照(1491~1521),年号“正德”,1505年即位,在位17年。</p> <p class="ql-block">此张照片拍于2010年。</p> <p class="ql-block">以下康陵照片拍于2018年</p> <p class="ql-block">  永陵,是明朝第十一代皇帝世宗肃皇帝朱厚熜及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永陵也是皇帝朱厚熜生前所建,因此规模宏大,其裬恩殿规制仅次于长陵,而超过献、景、裕、茂、泰、康六陵制度,其后仅定陵与之同制。</p><p class="ql-block"> 明世宗朱厚熜(1507~1566),年号“嘉靖” ,1521年即位,在位46年。</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拍于2013年。</p> <p class="ql-block">  昭陵,是明朝第十二代皇帝穆宗庄皇帝朱载坖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陵园建筑面积为35000平方米。清代时部分重建,但尺度都有缩小,有的建筑(如神功圣德碑)不仅没有重建,而且残垣断壁也被拆除。此后200年间一直没有修缮,最后只剩残坏的明楼和陵墙了。现在,昭陵经过大面积重修已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 明穆宗朱载坖(1537~1572),年号“隆庆”,1566年即位,在位7年。</p> <p class="ql-block">  定陵,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的陵墓 ,这里还葬有他的两个皇后。陵墓建于万历十二年至万历十八年(1584~1590年),为神宗皇帝在位时所建,占地18.2万平方米。1956年在相关人士的积极建议和报请下,国务院同意了对定陵的发掘 ,但由于当时技术和知识的落后,包括帝后棺椁在内的许多文物在出土后被损毁。“文革”期间,“造反派”进入定陵库房,把“明神宗朱翊钧”、“孝端显皇后”及“孝靖皇后”三具尸骨拉出来在定陵门前“批斗”,最终付之一炬。定陵是十三陵中唯一被发掘的陵墓,地宫可供人参观。</p><p class="ql-block"> 明神宗朱翊钧(1563~1620),年号“万历”,1572年即位,在位48年。</p> <p class="ql-block">  庆陵,是明朝第十四代皇帝光宗贞皇帝朱常洛和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占地约2.76万平方米。天启元年(1621)营建,天启六年(1626)完工。</p><p class="ql-block"> 明光宗朱常洛(1582~1620),年号“泰昌”,1620年即位,在位1个月。</p> <p class="ql-block">以下两张照片拍于2010年。</p> <p class="ql-block">  德陵,是明朝第十五代皇帝熹宗悊皇帝朱由校和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也是明朝营建的最后一座皇陵。</p><p class="ql-block"> 明熹宗朱由校(1605~1627),年号“天启”,1620年即位,在位8年。</p> <p class="ql-block">  思陵,本是思宗宠妃田贵妃之墓,明朝灭亡后,李自成命人将思宗朱由检及皇后周氏合葬于田贵妃之墓并改名思陵。清朝灭亡后,思陵屡逢劫难,残毁十分严重。地下墓室曾两次被土匪盗发。1947年,国民党军队为修炮楼,又大规模地拆毁陵园地面建筑,只有坟冢、楼殿遗址、石雕五供保存下来。</p><p class="ql-block"> 明思宗朱由检(1610~1644),年号“崇祯”,1627年即位,在位17年。</p> <p class="ql-block">以下思陵照片拍于2010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