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理论第一刊《红旗》

老暴

<p class="ql-block">从报刊档案的视角,</p><p class="ql-block">一一发现历史档案的视野。</p><p class="ql-block">从报刊记忆的维度,</p><p class="ql-block">一一发现历史记忆的深度。</p><p class="ql-block">过去的脚印与往事的记忆,</p><p class="ql-block">一一是必然还是偶然?</p><p class="ql-block">现实的反思与当今的思考,</p><p class="ql-block">一一是当然还是自然?</p><p class="ql-block">未来的梦想与自由的王国</p><p class="ql-block">一一是智然还是悟然?</p><p class="ql-block">曝新闻、晒媒体、晾出版,</p><p class="ql-block">报刊泛人文历史,</p><p class="ql-block">往事并非如烟云,</p><p class="ql-block">历史在这里沉思,</p><p class="ql-block">一一呐喊 “独立之精神! ”</p><p class="ql-block">一一呼唤 “自由之思想!”</p> <p class="ql-block">  《红旗》杂志作为党中央的机关刊物,是在党中央、毛泽东的直接关怀和具体指导下创办的。 主要基于这样三点考虑: 第一,当时我国社会“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如何从中国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进行着全面实践和深入探索。第二, 作为中国对外宣传其政策和理论的窗口,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第三,早在1957年11月莫斯科会议上,赫鲁晓夫提出了要办一个国际性理论刊物的倡议,这一定程度上也启发了毛泽东,首先考虑在国内,全党尝试创办一个理论刊物的想法。</p> <p class="ql-block">  1958年1月,毛泽东在南宁会议上正式提出,创办中央理论刊物的问题。同年3月8日,成都会议召开的第一天,毛泽东就提出25个问题供与会者讨论。其中一个就是关于“出版理论刊物问题”,毛泽东说:“陈伯达写给我一封信,他原来死也不想办刊物,现在转了一百八十度,同意今年就办,这很好。 我们党从前有《向导》、《斗争》、《实话》等杂志,现在有《人⺠日报》,但没有理论性杂志。</p> <p class="ql-block">  原来打算中央、上海各办一个,设立对立面有竞争。现在提倡各省都办,这很好。可以提高理论,活泼思想。各省办的要有特点,可以大部根据本省说话,但也可以说全国的话,全世界的话,宇宙的话,也可以说太阳、银河的话。”创办中央理论刊物的决策,在成都会议上被具体化,在同年5月召开的党的八届五中全会上,正式决定创办《红旗》杂志,并成立36名编委组成的编委会,陈伯达任总编辑,邓立群、田家英、李友九、胡绳为常任编辑。</p> <p class="ql-block">  会后,当年各省委机关刊物,如雨后春笋纷纷创办起来,云南省委的《创造》、河北省委的《东⻛》、黑⻰江省委的《奋斗》、吉林省委的《奋进》、甘肃省委的《红星》、湖北省委的《七一》、山⻄省委的《前进》、北京市委的《前线》、江苏省委的《群众》、江⻄省委的《跃进》、贵州省委的《团结》、内蒙区委的《实践》等等。省委书记带头写文章,学习理论,研究理论的空气空前浓厚。</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为《红旗》杂志题写刊头20余幅,并给总编辑陈伯达的信中说。“报头写了几张,请审核, 如不能用,再试写。”他在题写的刊头旁还注有说明,“拟可用”,“这种写法是从红绸舞来的,画红旗。”编辑部从中选了两个字作为正式刊头,这就是至今仍为大家广为认知、众口称赞的《红旗》二字。</p> <p class="ql-block">  1958年5月24日,在中南海居仁堂由邓小平主持,召开第一次红旗杂志编委会,36名编委悉数到场,他们是中央有关部⻔,各省、市、自治区和部队中理论水平高、写作能力强的同志,以及宣传理论系统的负责人、党內学术理论专家。</p> <p class="ql-block">  《红旗》杂志创刊号,于1958年6月1日出版。发刊词由胡绳执笔,发刊词指出:“中国无产阶级在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的时候,就已经在中国思想界举起了自己的红旗。中国人⺠在这个旗帜的引导下胜利了。随着中华人⺠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在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中,国内主要的斗争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无产阶级要在这个斗争中取得彻底的胜利,就必须充分地、全面地、 深入地展开思想战线上的斗争,用⻢克思列宁主义的批判的革命精神,破除迷信,厚今薄古,打破旧传统,粉碎資产阶级的伪科学,从而把中国人⺠,从资产阶级思想的束缚下面完全解放出来。”此后,毛泽东一直关心《红旗》杂志的工作,经常向《红旗》推荐文章,并代《红旗》写编辑部按语,还为《红旗》编辑部写过约稿信。</p> <p class="ql-block">  《红旗》杂志有"写作集体”的传统,如写“国际评论”的笔名"于兆力”,是由乔冠华、姚臻、 王力组成的写作集体;写“经济评论”的笔名“许辛学”,是由邓力群、梅行、⻢洪组成的写作集体;写 “思想文化评论“的笔名“施向东”,是由胡绳、王忍之,丁伟志、郑惠组成的写作集体。三个写作集体常外被人⻔戏称《红旗》杂志的”三面红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陈伯达</p> <p class="ql-block">  1962年苏共二十二大后,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苏共中央公开发表了《给苏联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的公开信》,采取歪曲事实、颠倒是非的手法,恶意攻击中国共产党,将两党争论公之于世界。中国共产党为了说明真相,辨明是非,于1963年9月至1964年7月间,以“《人⺠日报》编辑部、《红旗》杂志编辑部”的名义,发表了九篇⻓篇评论文章,对苏共中央公开信加以驳斥,阐述中共立场。“九评”苏共中央公开信,集中阐述了我们对于社会主革命和建设的理论观点,在国际上赢得了广泛的理解和同情,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和尊严。</p> <p class="ql-block">  文化大革命期间,以“两报一刊“的名义(即《人⺠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了许多文章,《红旗》杂志一度代表了对政治和领袖的神化,那种刻板僵化的文⻛,成为当时社会政治的符号,是对人性、对理性的压抑,《红旗》杂志面临着“袪魅"的拷问。</p> <p class="ql-block">  1987年12月16日,《中央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关于中央、国务院关于机构改革方案》出台,其中披露撤销《红旗》杂志社,由中央党校主办一个党内的理论刊物,消息一经传出,既突然又引发了人们的深度思考,《红旗》杂志必竞走过了将近三十个年头,在国内外已有相当的影响,发行达 240万份。新的历史时期,谁又将取代《红旗》呢?</p> <p class="ql-block">  1988年6月16日,《红旗》1988年第12期如期出版。杂志正文没有一字提及停刊,但封底赫然醒目“欢迎订阅求是杂志”的大标题下:“中共中央决定,《红旗》杂志今年6月底停刊,《求是》杂志7月1日创刊”。《红旗》就这样悄然地退出历史舞台,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一本刊物,一个时代,落下帷幕。为人们留下一些很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  1988年7月1日,由中共中央委托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全党理论刊物《求是》杂志创刊。同时,《红旗》杂志停刊。由此,总计出版了544期的《红旗》杂志,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1989年8月起,《求是》杂志改由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办。《求是》杂志作为中共中央的机关刊物,担负着全面系统地宣传贯彻⻢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高全党⻢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促进党的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任务,是党在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阵地。</p> <p class="ql-block">  从“求是”这个新名字就能看出,当年没有参与“真理标准讨论”的《红旗》,熄灭了最后的一道希望之火。在“致读者”当中,也阐述了为何取名为“求是”的原因。改进文⻛,杜绝“假大空”,避免套话,文章力求准确、鲜明、 生动、言之有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