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南望

两池春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老友中有位画家,当年他是从内蒙迁来南京的,落户城南老门西,和我成了街坊邻居。初来乍到时,他对这里的一切充满兴趣,什么民间传说、历史典故,事必打破砂锅问(纹)到底。不出三年,其一幅描写明代十里秦淮风土人情的工笔重彩长卷问世,轰动画坛。这幅作品被各种刊物丶邮票、磁卡不断出版,画展展到了国外,一时风头无两!让我这个老南京第一次对南京历史文化底蕴的魅力刮目相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许是“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的缘故,我从没认真感觉脚下这片藏着“吳宫花草,晋代衣冠”的土地有“六朝烟水”气息,也没体会到“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的磅礴气势。只有家常里短,市井巷陌,伴随着生活,像落叶飘浮在平静的水面,悠哉悠哉任意东西。</span></p><p class="ql-block">近日,南京日报报导:《<span style="font-size: 18px;">“长干古城”现身!南京建城史前推600多年》。权威历史考古学者认为,在南京中华门西街遗址发现的始建于3000多年前商周时期的“长干古城”,南京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取得了重大进展。这</span>则新闻如轻风拂过,在平静的水面泛起一丝涟漪。激起我重新认识老城南的兴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著名画家戴学彦先生的代表作《十里秦淮》长卷局部图选四</p> <p class="ql-block">截自《学彦说画》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出了南门尽是事(寺),老城南的名胜古迹“逮之哩”(非常多的意思)!选择从老门东登城墙到中华门是条有故事、看点多的路线。城南老门东因为包括了夫子庙、白鹭洲等景点在内,所以这片老旧居民区率先得到打造成历史文化街区,现在已是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中的重要景区。“市井坊间尽染六朝烟水气,布衣将相合书千古大文章”。甲辰龙年将至,老门东的“龙腾盛世”灯会己经拉开序幕。彩灯高挂,巨龙飞舞一派传统节日喜庆气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门东年代最久远的人文胜迹要数“周处读书台”。《晋书·周处传》记载,周处折节读书,拜文学家陆机、陆云为师,才兼文武,终成一代名将。周处是除三害故事的主人公,是古代浪子回头改邪归正的样板。周处台在老门东边营的东头。这里始终是历代文人墨客经常光顾凭吊驻足之地,并且留下了许多文章和诗篇。</p><p class="ql-block">清代文学家吴敬梓寓居南京时,曾登读书台,留下了“昔者周孝侯,奋身三恶除。家本罨画溪,折节此读书”的诗句,对周处斩蛟龙射猛虎、报效国家的高风亮节进行了赞美。周处台早已颓败荒凉,现正在围挡修建,不日将“顿还旧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门东最热闹处在三条营,是从周处时代就存在的三条古老街巷。紧靠城墙的巷子叫边营,登城口就设此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里原是冶金系统的一个工厂。1972年年底,我插队回宁后就入职该厂当炉前工。未及半年,冶炼硅钙合金出炉时遇水爆炸,造成一死八伤的重大事故。我不幸首当其冲,被炸得面目全非。菩萨保佑侥幸保住一条小命,苟延残喘至今。有诗记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挟风裹雨占春先,砥砺人间日如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乍暖还寒家国泪,水深火热命途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神融四美心常醉,笔乱两池梦未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负东风相厚意,金陵南望入寒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在工厂早已消失,这里遍植杜鹃花。每到春天远远看去杜鹃花在水雾中怒放,姹紫嫣红,如火如荼,沿着城墙根层层展开灿若太阳升朝霞。杜鹃花又名映山红,江西丶贵州等山区多见。花开时节,漫山遍野,蔚为壮观。但是映山红开在古城墙边的景观很少见。映山红鲜美娇艳,古城墙厚重古朴,二者一刚一柔丶一静一动,对比强烈,相互衬托,成为老门东一道特色景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登上明城墙向左100米,城墙转角处是南唐伏龟楼遗址展厅。伏龟楼创筑于南唐(951~953)年间,其楼基应为南唐都城东南隅的敌台(俗称“马面”),是城墙的附属建筑。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有诗云:“偶上伏龟楼上望,一环碧玉缺城西。菰蒲深处拓重城,城上立楼龟唤名。…”其中“城上立楼龟唤名”一句,也证明了伏龟楼建于城墙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伏龟楼在南宋时期,曾有过一次大规模的重建。《伏龟楼遗址展》,主要展出了大量的建筑遗迹,配以城砖铭文介绍和部分实物展出,让尘封已久的伏龟楼展示在世人面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时站在伏龟楼南唐城墙遗址之上,透过城楼上的灯饰,隐约可见南门外雨花台上的烈士纪念碑和雨花阁。阳光穿透乌云向雨花台方向洒下耶酥光。光的下面,紧挨在雨花台后面的就是牛首山和南唐二陵景区。<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 千里江山寒色暮,芦花深处泊孤舟…<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离开伏龟楼遗址,从城墙上向南行,老城南内外风景尽收眼底。城里老门东市井繁华街巷纵横,青砖小瓦马头墙在修竹绿树掩映下鳞次栉比 ,<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派江南风韵,</span>参差十万人家;城外秦淮河绕城而过成护城河,河边杨柳依依,河面画舫点点。金陵制造局旧址1865艺术街区、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等景点一字展开,令人目不暇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行约4百米来到中华门城堡 。南京中华门(古称聚宝门,民间称南门,民国年间改名中华门),是南京城墙13个城门中规模最大的城堡式城门,是当今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古城堡。城分两层,门有四重,建有27个藏兵洞,可以藏兵3000,它是我国最大的瓮城。中华门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至洪武十九年(1386年)年间,传说在修建时遇到“海眼”,随建随塌,后来“借”来江南首富沈万三的聚宝盆埋了下去才大功告成,故称为聚宝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华门段城墙尽显皇家规格,墙体为条石砌成,墙壁从底至顶均由大块条石修砌,所用条石长1米左右,最大重量可达千余斤,墙芯由城砖堆砌,再经糯米浆和石灰浆混合而成的粘合剂粘合牢固。所以能够经历600多年仍坚如磐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南京明城墙由内到外组成四重城垣,城门有“內13,外18”之称。2016年起,每年春节在13座内城门挂春联,将物质文化遗产明城墙,和传承千年的书法丶楹联丶春节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完美融合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甲辰龙年中华门挂起了宽两米,长15米巨幅春联,上书“梦逐中华,宝聚祥门,五千年龙气蒸蒸上;莺歌大地,燕裁福字,九万里春雷滚滚来。”笔墨苍劲,字体潇洒,出自88岁著名书法家尉天池先生之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right;"><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站在中华门城堡上面看城外,城墙根是古长干里,这里是“青梅竹马”和“两小无猜”两个成语的发生地。跨过秦淮河上的长干桥,桥的西边就是发现“长干古城”遗址的西街考古现场。桥的东边是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和建初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明城墙和大报恩寺遗址公园隔河相望。曾经,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与罗马大斗兽场、比萨斜塔、中国万里长城等一道被称为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并被西方人视为中国的标志性符号。<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可惜,这个中国著名古迹于清朝咸丰年间毁于兵燹。</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15 年,大报恩寺遗址公园重新开放,一座玻璃与钢结构结合的新塔,在塔基上重新修建起来。虽说和原琉璃塔相去甚远,但是有毛不为秃。游人至此可以望梅止渴,登塔远眺发思古之幽情。钟山龙蟠,石城虎踞;江山形胜天下壮,佳气葱葱至今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报恩寺琉璃塔模型和拱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山西洪洞广胜寺飞虹琉璃塔建于明代正德年间(比南京大报恩塔迟建百年形制相似),是目前全国最精美、保存最完好的琉璃塔,被称为广胜寺一绝。飞虹塔屹立于山门的正面,全部由砖砌而成,为楼阁式密宗塔,呈八角形共13层,塔身通高47.31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与之相比,南京<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大报恩寺琉璃宝塔更胜一筹,高达78.2米,通体用琉璃烧制,塔内外置长明灯一百四十六盏,自建成至被毁一直是中国最高的建筑,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被当时西方人视为代表中国的标志性建筑,有“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之誉,被称为“天下第一塔”</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后面,“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在一片断垣残壁树木丛生之中,藏有一座庙宇,就是被誉为江南佛教祖庭的建初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建初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史称"江南第一寺",乃南京佛教发祥地。东吴赤乌十年,西域高僧康僧会大师来到建业(今南京)传播佛法,应吴帝孙权之请,求得感应舍利。孙权为其建造寺塔。赐名建初。是江南地区有宝具足佛寺之始。也是东晋长干寺,北宋天禧寺和明代大报恩寺的前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13年建初寺得到恢复,使绵延千七百年之久的江南佛教祖庭,梵宇重辉,慧灯永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说建初寺是城南最古老的名胜古迹,那么金陵机器制造局旧址应该算城南最年轻的名胜古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金陵机器制造局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中华门外,与大报恩寺遗址公园毗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陵机器制造局是中国民族工业先驱,南京第一座近代机械化工厂,也是中国四大兵工厂之一, 它拥有当时最先进的设备,所生产的新式枪炮的产量和质量均占当时全国之首。素有“中国民族军事工业摇篮”之誉,也是中国最大的近现代工业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865年,李鸿章怀着“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的愿望,创建金陵机器制造局,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难能可贵的是,这个洋务运动中开办的工厂,至今依然保存完好,如今有9幢清代建筑、27幢民国建筑在内,共计60余幢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建筑,占地面积约3837平方米,为国内近现代工业建筑群之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29年6月,改隶兵工署直辖,金陵机器制造局改称为金陵兵工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80年3月,改称南京晨光机器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07年,金陵制造局重开大门,变身"1865创意产业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世纪80年代之后,南京晨光机械厂开始转向,利用铸造枪炮的技术铸造大佛像。<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89年在香港建成的天坛大佛,就是由南京晨光机械厂承制的。从而</span>成了铸造青铜大佛像的“专业户”,高88米的无锡灵山大佛、海南岛高108米的南海观音,都出自晨光机械厂。留置在1865园区的佛手和佛像,就是和<span style="font-size: 18px;">香港天坛大佛同期浇注时的工艺件。</span></p> <p class="ql-block">1865天壇佛手旁有一仿制雕塑《打结的手枪》。原件是卢森堡赠送给联合国寓意不要暴力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厂房具有西洋风格,人字形屋顶,三角析架,门窗上部为拱形青砖清水墙,坚固宽敞。除清朝时期遗留下的厂房建筑外,还有民国时期的厂房及办公用房三十多座(间),仍在使用着。这批活的历史文物,使金陵机器制造局成为名副其实的近代中国工业建筑的“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因为这里离家较近,我常散步其间于薄暮微曦中感受些许旧日气息,很是暇逸(老城南话享受的意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被称为小白楼的兵工专门学校</p> <p class="ql-block">(感谢著名学者金陵石夫先生撰文点评。)</p><p class="ql-block">日照桑榆霞满天</p><p class="ql-block">一一喜读《金陵南望》</p><p class="ql-block">在《美篇》上读到汪传霖(@两池春)先生的新作《金陵南望》,我的心情应当用惊喜、叹服来形容。作者以南京“老城南”的身份,用翔实精当的文字、美仑美奂的摄影和历史与现实有机交融的手法,引领着读者和观众,沿着国家级文保单位南京明城墙(城南段)款款而行,将散落在城墙两侧的历史文化遗迹逐一评介,形象生动,详略得当,使读者既增长文史知识,又得到美的薰陶,一举多得,善莫大焉。笔者也久居城南,自诩对乡土文史还略知一二,读了《金陵南望》,方悟自己所知甚少且芜杂零乱,尤其是被誉为“江南佛教祖庭”的建初寺和金陵机器制造局这一中国近代“洋务运 动”的历史见证,作者着墨甚多,图文兼备,考据周详,对因年深日久,世人知之甚少的东晋周处读书台和南唐伏龟楼遗址,作者也对其由来所自作了生动具体的介绍,填补了包括我在内的大批市民与游人的知识空白,为广大读者深入了解十朝都会南京的历史文化,提供了一份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科普教材。</p><p class="ql-block">“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金陵南望》在对以中华门为中心的城南历史文化深情回望的同时,还以满腔热情拥抱现实生活,以生动的笔触和明丽的画面,记录了古城墙下的历史变迁:昔日衰敝杂沓的穷街陋巷华丽转身,演变成充溢南都风情、名闻遐迩、游人如织的“老门东”;曾经烟尘四起、火光冲天的工厂周边、古城墙下,成了灿若云霞、姹紫嫣红的杜鹃花海;而对中华门巨幅春联的介绍,不但是作者的本色当行,更体现出历史与现实的巧妙揉合,“五千年龙气”和“九万里春雷”(春联语)的自然传承。</p><p class="ql-block">品读《金陵南望》,在跨越千年的城南历史遗迹评介之中,无论是对历史掌故的恰当运用、历代典籍和前人评议的广征博引,还是对文史遗迹的细节介绍,都充分显示了作者坚实的文字功底、广博的文史知识和驾驭素材的能力;而数十幅立意新颖、光影明丽、主题丰满、寓意深遂的摄影作品,与文章珠联璧合,犹如锦上添花,使《金陵南望》成为一件博古通今、雅俗共赏的美篇艺术品。</p><p class="ql-block">“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树新枝,灼灼其华,《金陵南望》的问世,再次证明了这一点。</p><p class="ql-block">农历癸卯年除夕前一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