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17年半间,推动地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从习近平同志扎根八闽大地、躬耕实践的丰富经历中汲取了充沛养分,深化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的认识和理解,激发了在新时代财政监管实践中更好担当作为的强大动力。<br>一、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政治品格,始终做到信念如磐、绝对忠诚<br>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关心关怀福建发展,对福建的山山水水和父老乡亲有着深厚感情。我们要怀着特别真挚、特别炽热、特别深沉的感情,把对习近平总书记的爱戴之情,转化为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自觉行动,始终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的丰富实践、深邃思考和探索创新,如倡导“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奋斗精神,七下晋江总结提炼的“晋江经验”等等,这些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实践的先行探索,更是推动福建发展独特的优势、最大的福气。<br>二、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战略格局,始终做到胸怀大局、把握大势<br>上世纪90年代初,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亲自领导、主持编制、推动实施《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科学谋划了福州3年、8年、20年的发展目标,擘画了跨世纪宏伟蓝图。时至今日,“3820”战略工程的思想精髓在历史和实践检验中,展现出历久弥新的强大力量,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我们要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胸怀全局、着眼长远的战略思维,准确掌握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善于从全局角度考虑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又要加强前瞻性思考,发挥贴近地方、熟悉情况优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不断开拓视野、更新观念,提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在更高层次上助力福建高质量发展。<br>三、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始终做到心系人民、情暖民心<br>“人民”在习近平同志心中始终占据最重要位置。在福建工作期间,他三进下党、七下晋江、深入基层,关心菜篮子、肉案子、米袋子,帮助群众挪穷窝、拔穷根,彰显了习近平同志“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子之心和崇高情怀。我们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心系人民、情暖民心的赤诚情怀,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密切关注经济发展、民生福祉、乡村振兴等事关全局的民生大事,让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