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蜕变 升华</p><p class="ql-block"> 这几日,我总往新蒲新区跑,因为农民朋友罗建华丁启梅家里的事。</p><p class="ql-block"> 1月16日下午,应邀去参加罗丁夫妇“红粉之家文昌书屋”揭牌仪式。一看“红粉之家民宿”的命名,就知道他们俩是红色文化的忠实粉丝。因此时恰逢1935年15-17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于是长征学学会决定将纪念遵义会议座谈会与文昌书屋揭牌仪式组合在一起。于是,那天下午,长征学学会的几位前辈老师全都到位,用丁启梅的话说是老师们的到来使陋室蓬荜生辉!那一刻,满屋欢声笑语,比过年还闹热!</p><p class="ql-block"> 文昌书屋是建华夫妇用自己的资金为本社区居民打造的一间小型图书室,此时看见书屋的书架上摆满了老师们赠送的各类书籍和字画,书画已将书屋装饰一新,满屋飘逸书香。耳旁正听着曾祥铣老师在挖掘农民办民宿建书屋的重大意义,心里就浮现出与建华夫妇相识相交的一些往事来。</p><p class="ql-block"> 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建华夫妇以遵义市长征学学会会员的身份,完成了全国首例农民夫妇骑马走长征的壮举。我有幸与另几位老师一道参与其中,从出发之初送他们到江西瑞金、于都开始,到2018年年10月学会组织更多老师一起到吴起镇去迎接他们胜利归来,历时一年。当时的遵义晚报追寻他们的足迹,对这一事件做了全程分期报道。过后,有新华社记者、长江日报记者对他们的事迹都有专题报道。</p><p class="ql-block"> 践行了“骑马走长征”归来以后,他们将自己这一路走来的多种体会,特别是对当年红军在长征中克服困难勇于牺牲的多种感悟汇成故事,走进学校、机关、社区,对长征精神再次传播,感染了很多人。我曾经陪伴罗丁夫妇一道,走进遵义市第32中、第15中学,为广大师生讲授他们骑马走长征的感人故事。</p><p class="ql-block"> 2021年6月,“《农民夫妇的长征日记》首发式”在遵义医科大学道德讲堂隆重举行。日记由丁启梅执笔,将他们俩对革命先烈的无比崇敬付诸笔端。我想起自己曾经最初修改丁启梅写的的日记时发出的感慨,觉得她有基础、有能力可以把走长征的全过程记录下来,在许多老师的关爱和鼓励下,他们完成了这一重任。看着眼前农民夫妇出的这本书,真为他们感到自豪!</p><p class="ql-block"> 3年疫情期间,在全国几乎各行业都被按下暂停键的时候,罗丁夫妇奔向田野,与土地一起,在劳动中坚守了3年!小丁曾私下对我说过,这三年所经历的,所付出的大大超过了“骑马走长征”的所有付出。劳动,锻炼了他们的筋骨,经历,冶炼了他们的意志。</p><p class="ql-block"> 2023下半年,他们因得到政府的部分还房,又从乡里撤回,开始策划装修房屋的大事,装修历时10个月,到今天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具有大小14个房间的红粉民宿”和“文昌书屋”,他们所做的这一切再一次让大家叹为观止!</p><p class="ql-block"> 难怪老师们所说的话语全是赞美,因为他们值得!</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一对农民夫妇能在这7年的时间里默默做了这么多大事,都是一般的人很难完成的事?因为他们身上有许多闪光的美好品质一直支撑着他们,从践行长征到走在自己的长征路上,他们一直在实践中磨砺。“夫唱妇随”不只是口头语,而是一个做事有魄力,另一个全力支持;一个在前面骑着马儿跑,另一个在后面开着汽车追;一个在田里挥汗如雨,另一个在房里烧饭送茶。他们身上有太多的传统道德在发挥作用:尊重,感恩,信仰,相亲相爱,齐心协力,他们有太多很朴实很珍贵的优势。</p><p class="ql-block"> 想起毛泽东的一句名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罗丁夫妇是农民,却是21世纪有道德讲情怀的新型农民。也许今天他们还只是农民群体中的小部分,但谁会不相信他们一定是那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的火种呢!乡村振兴,文化为魂。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有理想,有文化的农民是乡村振兴的财富。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特点是,需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当广袤大地上到处高楼矗立时,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p><p class="ql-block"> 1月3日,罗建华的妈妈突然患重病去世了,我去了新蒲新区,为丁启梅的婆婆上了一炷香。当时我脑海里浮现出的是罗建华妈妈为他们走长征路千针万线赶制出的几双布鞋……</p><p class="ql-block"> 十几天以后,“红粉之家民宿、文昌书屋”的揭牌仪式就开启了,再过几日,到本月22日,罗丁夫妇的儿子、儿媳结婚仪式即将开启,这些喜庆的鞭炮声一定会惊醒他们已逝的长辈,长辈的在天之灵一定会无比欣慰……</p><p class="ql-block"> 城里人的家庭多空巢,各有各的残缺,也算正常,因为生活不会完美。有一句话这样说,不完美不可怕,那些生命的缝隙正好是阳光可以投进来的地方。光在哪里?那一束光就在罗建华丁启梅这里,学一学他们的实干,学一学他们追求理想生活的所有付出,你的心,也许会跟着晴朗起来。</p><p class="ql-block"> 预测社会的发展,可以史为镜,那么对微小的人而言,可以人心为镜,那种干净、淳朴的人,那种内心美好的人本身就是一面镜子,所有的违和感都会相形见拙。</p><p class="ql-block"> 纪念遵义会议召开89周年座谈会在文昌书屋里开得很热烈,大家谈转折,谈乡村振兴,谈传统道德,谈信仰的力量,罗建华很兴奋,饭桌上频频敬酒,有些昏昏然,我们终归要离开他们热闹的家,谁开车?女红军,上!</p><p class="ql-block"> 乘着夜色,我们坐在丁启梅驾驶的车上,结束了这一次有意义的活动。</p> <p class="ql-block">2017年10月启动仪式!</p> <p class="ql-block">叩拜湘江红军烈士</p> <p class="ql-block">遵义晚报的报道</p> <p class="ql-block">三年奋战田间</p> <p class="ql-block">“红粉之家民宿”“文昌书屋”揭牌仪式现场</p> <p class="ql-block">活动合影</p> <p class="ql-block">继续长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