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梅里雪山、 丙中洛、老姆登、热海国家公园、腾冲银杏、芒市、大理10日采风摄影活动,这个行程对你有诱惑力吗?反正我是完全动心了,又是夏子仪老师带队,且有先生的支持,不犹豫,马上报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下午3点浦东机场出发,到达丽江已是晚7点多。丽江只是借道,我在2008年曾随女儿到摩梭人聚居地做过经济学的乡野调查,来过丽江,攀上过玉龙雪山的4580米的观景台,也就无心在晚上再逛丽江古城,早休息保持体力,去看早已神交的梅里雪山。</p> <p class="ql-block"> 车过丽江城,远远望见玉龙雪山,油然生出曾与之接触过的亲切感。 </p> <p class="ql-block"> 行程中另一诱人之处,是我们一路要见到并与之伴行的有云南的三大江流: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p><p class="ql-block"> 三条大江都在云南西北部,自北向南奔流而。最东边的是长江上游的金沙江,最终注入东海;中间的澜沧江,流入东南亚改称湄公河;最西边是怒江,流出国境后称萨尔温江,最终注入印度洋</p> <p class="ql-block">金沙江第一个与我们相遇。</p> <p class="ql-block">金沙江</p><p class="ql-block"> 作为长江的上游河段,起于青海省、四川省交界处的玉树州直门村,止于四川省宜宾市合江门的长江干流河段。故而从宜宾开始始称长江。</p> <p class="ql-block"> 金沙江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称为黑水,随后称之为绳水、淹水,泸水,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首次对金沙江水系做了详细描述,但未能言明金沙江与长江干流的关系。沿河盛产沙金,宋代因为河中出现大量淘金人而改称金沙江。</p> <p class="ql-block"> 诗人陈志岁《金沙江口号》曰:“江人竞说淘工苦,万粒黄沙一粒金。不识官家金铸槛,几多黔首失光阴。”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经过实地考察后提出“推江源者,必当以金沙为首”,从而确认了金沙江作为长江上源而纠正了自《禹贡》以来“岷山导江”延续两千年的谬误。</p> <p class="ql-block">迪庆县三股水,金沙江上游。</p> <p class="ql-block"> 香格里拉纳帕海</p> <p class="ql-block"> 香格里拉的康巴汉子边歌边舞,当然还不忘推销自己,展现他的爽朗豪放。</p> <p class="ql-block">噶丹松赞林寺</p><p class="ql-block"> 被誉为小布达拉宫,地处偏远,海拔较高,是云南省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也是康区有名的大寺院之一,还是川滇一带的黄教中心,在整个藏区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依山而建,外形犹如一座古堡,集藏族造型艺术之大成,又有藏族艺术博物馆之称。</p><p class="ql-block"> 该寺又称归化寺,距香格里拉市5公里,是一座古镇规模的古堡群建筑。于公元1679年兴建,公元1681年竣工。五世达赖喇嘛亲赐名噶丹松赞林。</p> <p class="ql-block"> 寺院建筑荟萃了藏族宗教文化的精华,建筑金碧辉煌,造型丰富多彩的镀金铜瓦,殿宇宝角兽吻飞檐,扎仓大殿宽敞恢宏殿,殿中供奉的诸多佛像:昆塔高大神圣,两侧西厢的壁画雕饰精美琳琅。</p><p class="ql-block"> 此次无缘入内参观,但只是远观足以让我们为它的宏伟繁复震撼。</p> <p class="ql-block"> 金沙江第一湾观景台</p><p class="ql-block">这是上层观景台,观金沙江大拐弯全景,更为壮观雄伟。其下还有一层观景台,距江面更近。</p> <p class="ql-block"> 金沙江第一湾,位于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德钦县和四川得荣县交界处,又称"大湾"或“月亮弯"。</p> <p class="ql-block"> 金沙江第一湾,穿山越谷而来的金沙江,由此水势更加浩荡,峡谷逐渐开阔,在即将冲出这川滇要塞之时,它似乎想先舒缓一下长途奔波的疲劳,于是放慢脚步,围绕着金字塔般的日锥峰潇洒地画了一个“Ω”字形的大拐弯。孰料这不经意的即兴之作,竟成就了一处奇观。</p> <p class="ql-block"> 湾里的山体(日锥峰)位于川滇藏三省区结合部的四川省得荣县子庚乡境内,而大拐弯本身,河东属四川子庚乡,河西属云南奔子栏镇。由北向南纵贯全境的定曲河,在先后接纳了玛伊河和硕曲河之后,携三江之水投入了金沙江的怀抱,在江水汇合处,形成“三壁夹两江”的奇景。</p> <p class="ql-block"> 这一带也曾是滇茶入藏的“茶马古道”重要路段之一。近处有一渡口,1936年红军长征时即由此渡江入川。</p> <p class="ql-block"> 白马雪山遂道。</p> <p class="ql-block"> 车行途中远远望去,已经看到梅里雪山群峰以及那座白云绕顶的主峰"卡瓦格博"峰了!</p> <p class="ql-block"> 在风中猎猎飘扬的经幡,千百年来,它们一直为藏民守护着这座神山,守护着藏民心中的神圣、虔诚和圣洁。</p> <p class="ql-block"> 站在观景台,不仅能看到梅里雪山群的全景,更能感受到它的雄峻、圣洁和对心灵的震撼。</p> <p class="ql-block">梅里雪山</p><p class="ql-block"> 与西藏的冈仁波齐、青海的阿尼玛卿山、青海的尕朵觉沃并称为藏传佛教四大神山。它是一座南北走向的庞大的雪山群,位于西藏察隅县东部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境云岭乡西部。海拔6740米,是横断山系中一座景色秀丽的雪峰。梅里雪山处于世界闻名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地区,澜沧江和怒江分东西两侧从山脚下流过。</p><p class="ql-block"> 顺河谷而上的暖湿空气与冷空气相遇,常使这里气候变化莫测。雪峰直指蓝天,碧水深切峡谷。四周浓郁的原始森林,林外绿茵上的羊群如白云点缀。当地藏民称它是"雪山之神"。梅里雪山处于世界闻名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地区,</p> <p class="ql-block"> 梅里雪山从北到南,有八座主要的雪峰,分别是缅茨姆峰、吉娃仁安峰、巴乌八蒙峰、卡瓦格博峰、祖归拉卡峰、芒框拉卡峰、奶日顶卡峰、说拉曾归面布峰。</p><p class="ql-block"> 其中,海拔 6740 米的卡瓦格博峰为梅里雪山最高峰,峰型犹如一座雄壮高耸的金字塔,时隐时现的云海更为雪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藏民认为其是统领其它雪峰的"雪山之神″。</p> <p class="ql-block"> 游人中有不少虔诚的藏民。</p> <p class="ql-block"> 这位藏族小伙主动用标准的汉语攀谈,介绍此地的藏族民俗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太阳落山了,只剩山后的余晖。我们等的是明晨最精彩的"日照金山"。</p> <p class="ql-block"> 入住民居旅馆,阳台正对梅里雪山,雪山映射着灯光,比白天多了一层神秘色彩,又好像离我们很近,触手可及。</p> <p class="ql-block"> 梅里雪山禁止以任何理由攀登。自古以来,她在藏民心中是至尊、至圣、至神的象征,她的宗教地位是至高无上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梅里雪山是所有信奉藏传佛教民众的朝觐圣地,</span>被世代藏民奉为八大神山之一。攀登梅里雪山诸峰是对神灵的亵渎和蔑视,是对民族和宗教信仰的一种伤害。党和地方政府吁请各界人士尊重藏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共同保护好梅里雪山的圣洁,为人类留下这一永恒的净土。</p> <p class="ql-block"> 梅里雪山真的没有人攀登过吗?有。下面的纪实文章还原了1991年的世界登山史上第二大山难。</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次由中日两国联合进行的登山行动,起初是由日方提出这个想法,早在1987年,就有日本登山队想要挑战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峰。</p><p class="ql-block"> 梅里雪山地处云南、四川、西藏的交界处,这里有13座海拔6000米的“十三太子峰”,而此次队员要樊登的是最高的主峰卡瓦格博,海拔6740米。</p><p class="ql-block"> 当他们向中方提出这个想法时,恰好一支中国登山队也有同样的想法,双方一拍即合决定组成联合登山队,并且进行了长达四年的准备。</p><p class="ql-block"> 经过长期的精心准备,1991年,联合登山队一行约20人来到了梅里雪山脚下,为了这次登山,队员们等了太久,所有人都跃跃欲试,渴望成为第一个登顶的人。</p><p class="ql-block"> 这次登山队员中,日方带队的是著名气象学家井上次郎,除此之外还有10名日本队员,都是40岁以下的精壮青年,而且他们大多数都有着8000米以上的登山经历,可谓是经验丰富。</p><p class="ql-block"> 中方这边实力也不容小觑,领队宋志义是身经百战的老登山家,曾经创造了国内多项登山记录,而跟随他的登山队员同样有过多次登山经验。</p><p class="ql-block"> 为了确保此次登山顺利进行,登山队配备了藏族向导、司机以及完备的后勤保障,尽管卡瓦格博峰海拔高度相对较低,但其攀登难度丝毫不亚于那些名山,甚至能与珠穆朗玛峰匹敌,所以队员们事事小心,力求万无一失。</p><p class="ql-block"> 1991年12月1日,登山队员们先来到位于雪山脚下的雪崩村建立后勤补给站。起初,当地的居民对这些外来人员很是欢迎,但当他们得知登山队要去卡瓦格博时,几乎无一例外的表示反对。</p><p class="ql-block"> 在当地藏民眼里,卡瓦格博是神山不容亵渎,任何想要接近它的人都会白白葬送自己的生命,但藏民们的阻拦是无效的,对登山队来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p><p class="ql-block"> 在正式攀登之前,登山队总共计划了三条路线,每一条路线都有自己的优势,但却地势复杂,充满了未知性,而且不论从哪条路线走,都需要经过危险的冰川,最终在权衡利弊下,登山队选择了一条看起来较为陡峭的路线,不过万幸的是,这条路线中断有很长的一截缓坡,可以让他们作为中转站和休息点使用。</p><p class="ql-block"> 在队员们登山时,当地的藏民们闻声赶来,有人喊咒骂,有人在山脚下叩首膜拜,希望取得“山神”的原谅,但对于这些做法,接受过现代教育的队员们也只能一笑了之。</p><p class="ql-block"> 不过让队员们欣慰的是,梅里雪山一直以气候多变而闻名,但最近几天却是连续不断的大晴天。登山过程较为顺利,队员们原计划建立四个营地,但在第三个营地的选址问题上,中日双方产生了分歧。</p><p class="ql-block"> 中方认为三号营地需要建立在远离雪崩区的位置,最好远离山脊,而急于求成的日方则一心想把营地建立在山脊中部,这样可以减少时间,提高效率。吵来吵去最终双方选择了一个折中方案,将三号营地设在了两队人建议的中点,但也正是这个选择,为之后埋下了隐患。</p><p class="ql-block"> 12月28日上午,登山队凭借熟练的技巧已经登上了海拔6500米的高度,此时他们距离峰顶的距离不到300米,看起来胜利在望。</p><p class="ql-block"> 计划不如变化,区区的三百米,对一路上顺风顺水的队员们来说已经是唾手可得,但正当他们准备全力冲顶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打乱了他们的计划,中方领队宋志义想放弃冲顶下山,但日方坚持再等等,就这样,所有人一直熬到下午4点,暴风雪仍没有停的迹象,无奈大家只能后撤,一直到夜晚11点多才回到三号营地。</p><p class="ql-block"> 到达三号营地后,中方队员张俊按照惯例前往山下的大本营传递信息,因为暴风雪越来越大,峰顶计划不得不再次推迟。</p><p class="ql-block"> 1月4日清晨7点多,从大本营醒来的张俊打开对讲机与三号营地的队员例行通话,然而这一次无论他如何呼叫,始终听不到任何回答,“坏了,出事了!”这个紧迫的想法瞬间从张俊的脑子里蹦了出来。</p><p class="ql-block"> 大本营的工作人员立即向云南体育局,国家体委等多个单位报告了这一情况,由于天气影响,中方派出的救援小队直到1月9号才安全抵达大本营。</p><p class="ql-block"> 从大本营出发,救援队第一个目的地是一号营地,但此时的一号已经完全被风雪掩盖,费尽了好大力气,救援队才挖掘出一些营地物资。</p><p class="ql-block"> 出事前除了下山联络的张俊,其余17人都在三号营地,所以首要任务就是抵达三号营地,在当初规划时,登山队将二号营地放在与三号距离100多米的地方,而且要到达三号营地必须得先经过二号,但由于风雪太大,救援队用了一天时间也没能到达目的地,只能无功而返。</p><p class="ql-block"> 在之后几天,中方动用了一切能用的救援力量,但由于暴风雪越来越大,根本无法靠近失事地点,在经历了近半个月的努力后,1月22日,中日双方联合宣布:鉴于目前已无人员生还的可能,所以救援行动停止,这也意味着三号营地和17名队员都永远地留在了雪山中。</p><p class="ql-block"> 营救行动停止了,但对于这次灾难的讨论愈演愈烈,当地藏民认为是登山队一意孤行亵渎了神灵,这种说法让很多人深信不疑,这也让本就神秘的梅里雪山增添了一份诡异的色彩。</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起雪山灾难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直到1998年的一天,一位雪山附近的牧民在放牧时有了意外发现。</p><p class="ql-block"> 在路过一处山坡时,牧民发现地上有个闪闪发光的东西,当他一番搜寻后,发现竟然是一堆衣服和白骨,惊魂未定的他立马向当地政府报告,经过专业机构检验后确定,这就是7年前在三号营地遇难的那17名登山队员。</p><p class="ql-block"> 这一消息再次引燃了人们破灭的希望,经过细致的排查搜寻,在山坡附近人们发现了大量的物资装备,还有一名队员遗留的日记本。</p><p class="ql-block"> 在日记里,十分详细的记录着被困几天发生的事情,“她发烧了,嘴里胡言乱语说他们快来了,再不走就来不及了”“帐篷外有人影,能听见女人和小孩的笑声”“他们来了,我们真的完了”,这几段记录让人看了不禁后背发凉,通过文字也能感受到当时队员们所面临的恐慌。</p><p class="ql-block"> 无独有偶,根据山下大本营的后勤人员回忆,他们当时也曾遇到过类似情况,三号营地的队员通过对讲机语无伦次的告诉他们看到在山顶有一座奇怪的寺庙。</p><p class="ql-block"> 这两段经历结合起来让人不禁怀疑,一直流传在藏民中间的山神信仰,以及攀登就要丧命的诅咒或许是真实存在的。</p><p class="ql-block"> 不过对这种说法,一些阅历丰富的登山运动员和专家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是在面对暴风雪时,极度缺氧的状态和回想起登山前藏民诅咒的心理压力,让他们出现了幻觉,但真相究竟如何,已经无法知晓了。</p><p class="ql-block"> 此后梅里雪山禁止攀登!</p> <p class="ql-block"> 冬季梅里雪山日出时间在7:30左右,我们6点半就等在阳台上了。时运不错,天气晴朗,看着山顶上的一抹霞光升腾起来,越来越红、越来越亮……</p> <p class="ql-block"> 看!日照金山!在梅里雪山,卡瓦博格主峰的日照金山!看到它是一生的满足和幸运!</p> <p class="ql-block"> 雪山脚下的经幡。</p> <p class="ql-block"> 雪山下的观景台上,也早有人等着那壮美的日照金山。</p> <p class="ql-block"> 夏领队告诉我们他领的前两个团都没有我们这样幸运,皆遇阴天大雾,遗憾而归。</p> <p class="ql-block"> 这一段是澜沧江,不知为何水比较混浊。</p> <p class="ql-block"> 沿江的这条公路被称为中国最美公路,在高速公路旁伴行着一条彩色道路,供骑行者和行人一路观景拍照。</p> <p class="ql-block"> 此处称怒江石门关</p> <p class="ql-block"> 怒江第一湾位于云南省贡山县丙中洛镇附近。怒江流经丙中洛乡日丹村附近时,被王箐大悬岩绝壁阻隔,江水流向自原来的北南流向改为东西流向,流出300多米后,又被丹拉大山挡住去路,只好再次调头由西向东急转而过,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半圆形的大湾。湾中心有一个村子叫坎桶村,高出怒江50多米,地势开阔、风光绮丽。从贡当山上俯瞰第一湾,会看见湾中的台地和相连的王期山梁如同一只在海中遨游的千年巨人半身像。因怒江环绕,成半岛状,岛上桃花甚多,故名桃花岛。该村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桃花节。</p> <p class="ql-block"> 很欣赏一篇描写她的文章:"怒江第一湾如同绝色美女一样,看到她禁不住的惊艳。第一眼是她的气质:静。安静。娴静。灵动的静。咆哮的怒江到了这里,也变着温柔缱绻,婉转低眉,尽管江水仍是滔滔的黄。怒江把身体婉转成U型,眷恋地环抱着一个绿色的半岛,很依赖很安稳。平缓的山坡上阡陌纵横,浅绿、深绿、嫩黄,新鲜娇嫩,拼成尺寸各异的各种几何形状,好像碎绸缝就的长裙,自由、生动,似乎有风在其中行走。几块田畴的交界处,依稀看见青黑的屋顶、淡蓝的炊烟,原来这恍如世外的地方,也是有人烟的。有谁能拒绝这样静谧的田园?这样慵懒的黄昏?尤其是当奔波千里,风尘仆仆忽然看见炊烟温柔升起的时候?"</p> <p class="ql-block"> 尽管解放初期坎桶村是麻风病患者的集中治疗地,并留下了“麻风湾”的邪名。但随着医学的发达,当年从各地聚集在此的麻风病患者,治愈后陆续返回了自己的家乡,这个村子也因此没有了往日的恐怖。根据易学大师的说法,此地雪山环绕大江依恋,其实是风水绝佳之地,所以名字和风貌一起都换了。过往的人们只会赞叹眼前的壮美,而完全不会知道谷底那些被禁锢者的命运。</p><p class="ql-block"> 坎桶村民族众多,有怒族、独龙族、藏族、傈僳族,虽然每家都不富裕,但这几户人家点缀在这个江湾上,是怒江的一张名片,成就了怒江第一湾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三江并流"中的怒江,比澜沧江更清澈壮阔。</p> <p class="ql-block"> 怒江与同样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金沙江、澜沧江在云南省境内自北向南并行奔流170多公里,穿越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怒山和云岭等崇山峻岭,形成世界上罕见的“三条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p> <p class="ql-block"> 途中卖茶水的怒族小伙穿着单薄,烧水的火盆给了他温暖。</p> <p class="ql-block"> 丙中洛</p><p class="ql-block"> 被称为人神共居之地,隶属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镇下辖三个村。背靠贡嘎等神山,前有怒江环流,动植物、矿产资源丰富,且盛产黄金、羊脂玉石。</p> <p class="ql-block"> 由于地域的特殊位置,丙中洛成了怒江北段重要的集市贸易和商业集散地,又是茶马古道的转口站和商品集散地,从内地来的商贩把商品物资运到这里,有的在当地换成山货药材,有的又经过茶马古道运往西藏。</p> <p class="ql-block"> 丙中洛村的尽头,可以看到另一角度的怒江第一湾。</p> <p class="ql-block">贡嘎神山观景台</p><p class="ql-block"> 日出之前赶到这里,河谷上升腾的山岚像面纱笼罩着丙中洛,似仙境一般,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日月同辉。</p> <p class="ql-block"> 又见日照金山!</p> <p class="ql-block">怒江丙中洛,是最短最险的进藏道路丙察察的起点,这里被人们称为最后的香格里拉。对于许多驴友来说,从这条线路自驾前往西藏,是一生最大的梦想。</p> <p class="ql-block">普化寺</p><p class="ql-block"> 位于贡山县丙中洛乡甲生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已肖五百多年历史,是唯一一座藏传佛教噶举派的寺院。现为第五世朗秋活佛的驻锡地。</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普化寺于经2009年重修,已经恢复了往日的风采。普化寺附近的居民以藏族、怒族、傈僳族、独龙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为主,虽然是不同的民族,但他们都信仰着藏传佛教并有着坚定的信心。</p> <p class="ql-block">雾里村</p><p class="ql-block"> 茶马古道上的一个宁静美丽的小村庄。</p> <p class="ql-block">雾里村</p><p class="ql-block"> 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宁静美丽的小村庄,位于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丙中洛镇北面,去秋那桶村途中的怒江对面。村里约有60户人家,有藏、怒和傈僳族,他们非常纯朴,好客。</p> <p class="ql-block"> 青山绿水木屋田地都被雾气和饮烟笼罩,宛若身处仙境。它远离城镇大道,进出村只有两条通道,少有人来,因此古朴静谧如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 怒族村民。</p><p class="ql-block">村中居民以怒族为主,也有藏族、傈僳族等混居。</p> <p class="ql-block"> 村中房屋多是高脚木屋,以防潮湿。</p> <p class="ql-block"> 村子的出口。沿右侧山脚就是茶马古道。</p> <p class="ql-block"> 感谢朋友们跟随我们的脚步,走进这滇西秘境!</p><p class="ql-block"> 请继续走入秋遇滇西.人间秘境(下集)的后半段路程!</p><p class="ql-block"> 摄影制作 黎华</p><p class="ql-block"> 配乐:《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葫芦丝演奏</p><p class="ql-block"> 完成 2024年元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