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伽利略”涅槃

老兮头 9074603

木星及其卫星木卫二(本文照片均选自网络科技图片) “伽利略”号探测器作为地球的科技代表,在太空马不停蹄地奔波了14年,终于在帕萨德纳的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操控人员的指令下,壮烈地扑向木星厚密的大气层,化作一道光亮、一点热情,融入外星体。<br>  “伽利略”号探测器在1989年10月18日由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抱上太空,被释放后便撒欢加速,以不断伸长椭圆形轨道长短轴的绕地飞行,迂回式地朝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迅跑,直至进入它的引力范围,被木星揽入怀中,成为地球人造的“木卫”。“伽利略”以人类最先进的航天综合集成技术,长驱数十亿公里,在太空深处拍到了人类第一张近距离的小行星照片,与木星的主要卫星谋面35次,传回了“木卫—2”等3颗卫星存在地下液态水的证据和“木卫—2”可能存在地下海洋的信息。它还绕木运行34圈,代表人类第一次对木星进行系统考察,通过释放木星探测器,第一次测量了木星的大气。<br> “伽利略”设计寿命为两年,可它在木星周围却辛勤工作了8年,实际寿命比设定的“终生”延长了3倍,是名副其实的老寿星。本来,“伽利略”还有较长的晚年,可继续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发挥余热,但是美国的科学家们在发现“木卫—2” 地表下可能存在海洋的迹象后改变了主意:由于“伽利略”原来的使命不是在外太空寻找生命,所以未经严格消毒,未清除其身上可能携带的地球生命物质。为了不影响人类今后在“木卫—2”可能的海洋及其周边环境中寻找当地生命或生命物质,避免地球生命与“木卫—2”可能存在的生命之间相互影响,混淆特定环境下生命存在和演化的真相,决定让“伽利略”在烈火中“永生”。<br><div>  于是,相隔361年的时间和7.78亿公里的空间,两个伽利略的形象在科学与真理的隧道中重合。</div><div> 避开了鲜花广场火刑的科学家卡里洛·伽利略,仍因“地动说”违反符合宗教利益的经典著作的“真理”而被判信仰“邪教”罪,锁进锡耶那城毕考罗米主教的修道院,8年多后奄奄一息。科学大师最后在佛罗伦萨郊外的阿尔切特里山的林中小屋,用最后的一丝游气喃喃地对世界宣言:“我脚下的地球仍然在转动!”伟大的科学家直到临终还懊悔不已:真理在谬误面前本应具有它独特的受难形象,况且,如果借助枢机大主教残暴的火刑柱,地球公转的科学真理会传播得更快、更远,进而激励更多的人探索彼岸世界。科学家的心是相通的,为了纪念“世界物理学之父”伽利略,特别是他对木星卫星的发现,成就他探索木星的遗愿,以他的名字命名了木星飞行探测器,使这位世界物理学的奠基人有了跨越20世纪和21世纪交汇点的化身,在酣畅淋漓地周游木星及其卫星系统之后,“伽利略”最终以未来宇宙空间科学事业的名义,化作一团烈火燃烧自己,也许正好了却了伽利略361年前的夙愿。</div> <p class="ql-block">太阳系示意-最大的那颗行星就是主要由氢、氦构成的气体星球木星</p> “伽利略”探测器所负载的,当然不是一群最优秀的天体物理学家的思古之幽情,而是一种古往今来经久不息的对地外天体的好奇心,是对获得新知识的快感的追求。由于亲密接触地外天体的活动,目前还只限于太阳系之内,所以,当登上月球、窥探火星之后,揭开木星神秘的面纱,就是一个新的制高点。如何认识宇宙、认识人类、认识生命,不同的视角会有不同的镜像,不同的高度会有不同的景深。这些镜像和景深对人的思想、思维方式、传统观念造成的冲击也大相径庭。当人类的视野摄入了木星及其卫星们的风景,并通过“伽利略”从7·78亿公里之外的世界回望地球,就进入了认识客观世界的新境界。由此,在一系列天体物理学新知识之上将会逐渐隆起新的生产力大厦,科学发现也会潜移默化地渗透进社会、文化、观念、思想领域,化作新的要素,推进人类社会前进的事业。这些结果当然不都是天体物理学家的初衷,却确确实实是盛开在客观世界田园里自然科学与人类社会相得益彰的灿烂花朵。 宇宙空间的黑洞及其吸积盘外的“相对论性”辐射示意 在探索木星系统这个认识的制高点上,科学家们在决定“伽利略”最终命运的时候,主要考虑的是探测活动必须符合自然科学研究的规律。然而,科学家对未来探索工作的深思熟虑,对遥远的小星体环境的负责态度,对一切生命甚至仅仅是可能的生命现象的虔诚,都崭露出与尖端科学研究项目的学术水平等高的或者说是相适应的人文精神,这是支撑科学家群体向高处登攀的神圣情怀。于是,在探索木星的高地上,我们看到了伽利略对真理负责、对人类负责之精神的延伸,读出了科学家人文精神在新世纪的标高。这或许是在攀登科学高峰的长途上除了学术水平之外的又一种资格,或许是自然科学与人类社会相得益彰的又一种花朵。<br><div>  我想,在中国,特别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科学研究的中心城市,某些领域的研究水平离“诺贝尔”已非常接近。如果有一天早晨醒来听到中国获奖的消息,我可能会感到惊喜,却不会感到意外。但是,若要成批地摘取科学知识的王冠,则一定要待到科学研究的中心城市人文精神大树的长成乃至全国人文精神的绿树成荫。</div> 哈勃望远镜镜像:壮丽的“蝴蝶”星云 (这是我的一篇科技散文,原载中国科学院《科学时报》&lt;现已恢复原报名《中国科学报》&gt;2005年2月7日科学与文化版;后收入我的散文随笔集《对人类文明的诚意》&lt;红旗出版社2012年4月北京第一版&gt;;曾被治学严谨的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院士在学术报告《浅谈现代物理学与工程技术—献给2005世界物理年》中列为“参考文献”。这次在“美篇”贴出又作了几处文字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