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篇荐读:《致自己》【法】·罗曼·罗兰

锐 知

<p class="ql-block"><b>【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年1月29日-1944年12月30日),出生于法国克拉姆西,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史学系,法国著名作家、思想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作为作家,他创作了《约翰·克里斯多夫》《母与子》等作品,除此之外还获得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小说特点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也是传记文学的创始人。作为社会活动家,他一生坚持自由真理正义,为人类的权利和反法西斯斗争奔走不息,被称为“欧洲的良心”。1944年12月30日,罗曼·罗兰去世,享年78岁。</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致自己》</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法】罗曼 •罗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总以为自己还年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却忽略了岁月的脚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当身边的一道道风景</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变成了回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才忽然发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风景依然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人已非少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起初</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我们揣着糊涂装明白</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后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span class="ql-cursor"></span>我们揣着明白装糊涂</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脚下的路不断延伸</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路上的风景变幻莫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只有脚知道路的长短</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只有心明白坚持的意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愿你</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一切皆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愿你</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坦途一片</b></p> <p class="ql-block"><b>【品读经典】:</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1、《贝多芬传》</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贝多芬传(名人传)》是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著名的人物传记之一。这是一颗受伤后近乎窒息的心灵勃发而出的一曲激昂的交响乐(贝多芬本人正是这样的经历),是对音乐艺术大师贝多芬一生的真实素描。</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贝多芬所处的年代,正值旧的毁灭与新的勃发交加,他的成功掩隐着无可言说的苦痛,他的一生就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与多难的命运斗争的过程,那是“苦难铸成的欢乐”。</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体验痛苦,品尝快乐,这是作者对贝多芬,还有每一位读者衷心的劝慰。读完这本传世巨作,相信你一定可以获得思想和艺术方面的双丰收,并在潜意识里酝酿着永远的思考和感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2、《米开朗基罗传》</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米开朗基罗传》,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于1906年完成的一部关于米开朗基罗的传记,该传记分上下篇,上篇《搏斗》,下篇《舍弃》和结束语《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米开朗基罗传》讲述了米开朗基罗的一生经历,米开郎琪罗,永远是少数最高尚喷泉艺术大师之一,他与莎士比亚或贝多芬一样,最深刻也是广泛地表达了人类的悲剧体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他是无与伦比的画家,雕塑家、建筑设计师。他留下的艺术杰作,400多年来一直使观众蔚然惊叹。忧愁是他的乐趣,苦难是他的依托。千般欢乐也不比一番苦恼更有价值。他使我们离永恒更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3、《托尔斯泰传》</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托尔斯泰传》是法国思想家,文学家罗曼·罗兰著,《托尔斯泰传》讲述了托尔斯泰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青少年时代的托尔斯泰,不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托尔斯泰传》的主要内容: 1、托尔斯泰1828年8月出生于图拉省克拉皮文县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他家是名门贵族,远祖从彼得一世时获得封爵。托尔斯泰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1841年他的监护人姑母阿·伊·奥斯坚—萨肯去世后,改由住在喀山的姑母彼·伊·尤什科娃监护。于是他全家迁到喀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2、托尔斯泰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东方系,攻读土耳其、阿拉伯语,准备当外交官。期终考试不及格,次年转到法律系。1847年3月退学,回到亚斯纳亚·波利亚纳。这是他母亲的陪嫁产业,他的漫长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在这里度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3、1849年11月在图拉省行政管理局任职,实际上却周旋于亲友和莫斯科上流社会之间。渐渐对这种生活和环境感到厌倦,1851年,托尔斯泰来到高加索,俄土战争期间,托尔斯泰曾亲临战场,在危险环境中,他写出了《塞瓦斯托波尔纪事》那样令人激赏的作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4、1851年4月底随同服军役的长兄尼古拉赴高加索,以志愿兵身份参加袭击山民的战役,后作为“四等炮兵下士”在高加索部队中服役两年半。在各次战役中,看到平民出身的军官和士兵的英勇精神和优秀品质,加强了他对普通人民的同情和对农奴制的批判态度。</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5、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少年》,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从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场主张自上而下改革而在自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6、1862年托尔斯泰结婚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够时间与精力创作出了震动19世纪整个小说界的巨著:《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7、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说艺术已达炉火纯青。</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8、托尔斯泰是苦恼的:他拥有地位和财富,但他时常为自己的富裕生活感到羞愧难安。他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因此,他厌倦自己的生活,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独的。八十二岁的时候,他选择了出走,并病死于一个小火车站上。</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4、《约翰·克利斯朵夫》</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约翰·克利斯朵夫》(Jean-Christophe)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于1912年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该小说描写了主人公奋斗的一生,从儿时音乐才能的觉醒、到青年时代对权贵的蔑视和反抗、再到成年后在事业上的追求和成功、最后达到精神宁静的崇高境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1915年,罗曼·罗兰凭借《约翰·克利斯朵夫》一书获诺贝尔文学奖。</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5、《母与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母与子》又名(《欣悦的灵魂》),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长篇小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书中主要讲了一个坚毅的女性的灵魂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主人公的姓氏“李维埃”象征她的生命如同一条漫长的永不静止的河流,布满生气和希望,克服着自身的弱点和缺陷,永远不屈不挠,排除一切障碍向前奔流。</b></p> <p class="ql-block"><b>【经典语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1,问题在于用事实证明有理。没有事实,有理也不值一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2,为了高尚的目标,多大的代价我也愿付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3,生命是弓,弓弦是梦。</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4,凡是个性强的人,都像行星一样,</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5,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6,天才免不了有障碍,因为障碍会创造天才。</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7,生命很快就过去了,一个时机从不会出现两次。必须当机立断,不然就永远别要。生命的第一个行动是创造的行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8,一个懂了爱情的人,看不见爱人的真面目。</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9,伟大诚实是雄辩的利斧。</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10,希望至少是穷人易于得到的快乐。</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文本图片来自于网络向作者致谢!</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