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圣马可广场(意大利语:Piazza San Marco)在历史上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节庆中心。作为威尼斯的地标,圣马可广场至今是该地区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广场周围的文艺复兴建筑群,如行政官邸大楼、钟楼、圣马可教堂及总督宫等建筑精美绝伦,是威尼斯的华彩篇章。</p> <p class="ql-block">19世纪初期,法国皇帝拿破仑曾称赞其为“欧洲最美的客厅”,和“世界上最美的广场”。在威尼斯,圣马可广场是唯一被称为“Piazza”的广场,其他的广场无论大小皆被称为“Campi”。</p> <p class="ql-block">2023.11.25日清晨,我们乘船来到圣马可广场。首先要通过圣马可广场南侧的小广场,这里南临威尼斯大运河的泻湖,河边有两根威尼斯著名的白色石柱,一根柱子上雕刻的是威尼斯的守护者圣狄奥多,另一根柱子上雕刻有另一位守护者圣马可的飞狮,这两根石柱是威尼斯官方城门,威尼斯的贵宾都从石柱中间进入城市。这里也曾经是威尼斯执行死刑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圣马可广场是威尼斯的地势最低点,下大雨时,雨水从广场的排水沟直接流入威尼斯大运河。这是理想的排水渠道,但是到了冬天经常涨潮,海水就通过排水管从圣马可广场的地下涌出,形成一潭潭的积水,每年还会出现几次潮水铺满广场甚至水淹广场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我们去的时候正好赶上涨潮,眼看着海水从地下渐渐涌出,开始浸润到广场中,我还担心会淹水,但1个小时左右水就退了,地也干了,也就看不到这么美妙的倒影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淹水搭起的临时走道</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圣马可教堂前拍照的一对新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圣马可钟楼(意大利语:Campanile di San Marco)是威尼斯的地标之一。钟楼高98.6米,构造简单,下半部是由砖块构成的柱状建筑,每边长12米,高50米;上方则为拱形钟楼,共放置了5座钟,拱形钟楼的上方是方形建筑,外墙由狮子与正义女神装饰。</p> <p class="ql-block">钟楼的最上方则是金字塔状的尖塔,而尖端上则放置了一个金色天使形状的风向标。钟楼在1514年建造,但在1902年突然倒塌,现在的钟楼是在1912年重建的。</p> <p class="ql-block">圣马可广场上看钟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钟楼上俯瞰圣马可广场:</p><p class="ql-block">圣马可广场是由总督宫、圣马可教堂、圣马可钟楼、新、旧行政官邸大楼、连接两大楼的拿破仑翼大楼、圣马可教堂钟楼和圣马可图书馆等建筑和威尼斯大运河所围成的长方形广场,长约170米,东边宽约80米,西侧宽约55米。广场四周的建筑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精美建筑。</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两条运河的交汇处的安康圣母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远处的圣乔治马焦雷岛教堂:</p> <p class="ql-block">圣马可教堂和总督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圣马可广场上的行政官邸大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797年拿破仑攻占威尼斯后,下令把广场边的行政官邸大楼改成了他自己的行宫,还建造了连接两栋大楼的翼楼作为他的舞厅,命名为“拿破仑翼大楼”。现在是科雷尔博物馆(Museo Correr)里面还有一个餐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趁着排队进入圣马可教堂的时候,回顾一下它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马可是圣经中《马可福音》的作者,威尼斯人将他奉为圣人。公元828年两个威尼斯商人从埃及亚历山大,将受难的耶稣圣徒马可的遗骨偷运到威尼斯,并在同一年为圣马可兴建教堂安放他的陵墓,大教堂以圣马可的名字命名,大教堂前的广场也因此得名“圣马可广场”。</p> <p class="ql-block">圣马可教堂顶上的绘画表述的就是这个故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圣马可教堂(意大利语:Basilica Cattedrale Patriarcale di San Marco)是威尼斯的天主教宗圣殿,座落在圣马可广场东面,与总督宫相连。最初它是威尼斯公爵的专用教堂,1807起它成为天主教威尼斯宗主教区的主教堂。它是拜占庭式建筑的著名代表,有“金色圣堂”(Chiesa d'Oro)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现今的圣马可教堂重建于1094年,在13世纪的上半叶,教堂的前厅和新的立面修建完成,大多数马赛克的镶嵌画也是同时代完成的。</p> <p class="ql-block">在威尼斯共和国的鼎盛时代,他们四处劫掠,从东方的古代建筑上取下材料,添加到教堂里外。在圣马可教堂可以看到各种色彩和款式的大理石柱和雕塑,其中一些装饰品的年代远超过建筑物本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进入教堂大门</p> <p class="ql-block">顶上的绘画讲述的是:亚当和夏娃被上帝逐出伊甸园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圣马可教堂顶部和<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天花板</span>覆盖着明亮的马赛克,包含金、铜和各种华丽的石头。镶嵌画装饰面积约8,000平方米,这些古老的马赛克作品受到拜占庭和哥特式艺术风格的影响,叙述的是旧约圣经中关于诺亚、亚伯拉罕、约瑟与摩西<span style="font-size: 18px;">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这些马赛克镶嵌画经常需要修复和更换,许多伟大的画家,例如保罗·乌切洛、卡斯塔尼奥、保罗·委罗内塞、丁托列托和他的儿子多梅尼科·丁托列托、提香都参加过镶嵌画的绘制工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央的圆顶则是一幅耶稣升天的庞大镶嵌画,圆顶之间拱顶则是显示耶稣生活的镶嵌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东侧有一个凸起的内殿,下方则是地下墓室。内殿由一个圣坛屏与其他部分分开,圣坛屏由8个红色大理石圆柱组成,上面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14世纪末</span>哥特式雕塑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圣坛的后方是黄金祭坛(Pala d'Oro),上面共有2,000多颗的宝石,包括珍珠、祖母绿和紫水晶。它是现在世界上唯一完整的大型哥特式金匠艺术杰作。</p> <p class="ql-block">这部珍贵作品分为三个历史阶段:</p><p class="ql-block">1. 下半部分完工于1102年-1118 间,侧框上的珐琅画有圣马可的故事。</p><p class="ql-block">2、上半部分表现的六次拜占庭庆祝活动,可能是在 1204 年之后从君士坦丁堡定制的。</p><p class="ql-block">3. 第三次增补发生在 1343 年至 1345 年之间,在丹多洛总督的要求下,两名威尼斯金匠完成了这项任务。</p> <p class="ql-block">在这件珍贵作品的中心,基督祝福的威严形象占据主导地位,周围是福音传道者,他们拿着打开的书,其中圣经的文字用宝石取代,凸显圣经的珍贵。在基督下方,圣母玛利亚正在祈祷,她身边是总督奥德拉福·法利尔和皇后艾琳。</p> <p class="ql-block">我被这些色彩缤纷的宝石迷得挪不动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造型各异的精致吊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层有很多大理石柱和墙面,二楼以上到天花板全是金碧辉煌的马赛克镶嵌画,让人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站在二层可以看到一层和炫目的天花板图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来到阳台上看圣马可广场的全景:</p> <p class="ql-block">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钟楼和四匹骏马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这四匹铜马跨越了2千多年的风雨,它们的历史是人类战争中弱肉强食的劫掠史。历史文物除了它们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更是真实历史的见证,让人类记住自己的来路。</p> <p class="ql-block">它们的作者可能是公元前4世纪希腊雕塑家留西波斯。拜占庭皇帝狄奥多西二世将铜马雕像从希俄斯岛运到君士坦丁堡,这些马在君士坦丁堡竞技场矗立许久,威尼斯公爵恩里科·丹多洛后来将马运到威尼斯,于1254年安装在圣马可教堂的立面。拿破仑于1797年强行将马从威尼斯搬到巴黎,放置在卡卢梭凯旋门。1815年,马回到威尼斯圣马可教堂外墙此处,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空气污染对其腐蚀严重,于是改用复制品代替,原作则存放在圣殿内部展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堂外墙顶部精致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那个拿着一杆秤的女神,<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猜</span>是代表公平正义吧,这是在商业气氛浓厚的威尼斯共和国时代最渴望的人文精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阳台顶上的马赛克镶嵌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站在圣马可教堂的阳台上,左边望见大运河边<span style="font-size: 18px;">威尼斯的“官方城门”——</span>两根石柱,其中威尼斯的标志——飞狮的剪影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右边可以看到这个钟楼,它是文艺复兴早期的建筑,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5 世纪,用以展示威尼斯的财富和荣耀,如今是威尼斯市政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塔楼的下两层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拱门,通向城市的主要街道,这里将政治和宗教中心(圣马可广场)与商业和金融中心(里亚托桥附近)紧密连接起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离开圣马可教堂前,最后看一眼它光彩夺目的穹顶。圣马可教堂绝对是我见过的最奢华的古老教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到圣马可广场,这时潮水早已退去,地面也干了,广场上的人渐渐多起来</p> <p class="ql-block">圣马可广场周围开设有许多咖啡店,桌椅露天摆放在广场上的行政官邸大楼前,是游人用餐、喝咖啡和听音乐好场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720年开张的花神咖啡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咖啡馆之一。顾客中一直不乏各界名流,其中最著名的威尼斯人应为卡萨诺瓦,他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冒险作家,18世纪享誉欧洲的大情圣,他最重要的作品当属其穷尽晚年精力创作的《我的一生》,这是一部以法语写成的自传体小说。他选择以法语撰写是因为,当时法语是欧洲最广为使用的语言。</p> <p class="ql-block">花神咖啡馆也曾是钢琴名家鲁宾斯坦,俄国作曲家音乐界的巨擘斯特拉文斯基经常光顾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位于圣马可广场的总督宫(Palazzo Ducale),是以前威尼斯最高行政官总督的官邸,并设有刑讯室和监狱。宫殿最早建于公元九世纪,是14-15世纪哥特式建筑的杰作。各个厅都以油画、壁画和大理石雕刻来装饰,使整个总督宫极富奢华、辉煌璀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从大运河看总督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进总督宫的内庭,可以看到旁边圣马可教堂的圆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各个走廊和房间顶都有雕塑和绘画,富丽堂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欧罗巴的掠夺”</p><p class="ql-block">这是威尼斯画派的画家保罗·维罗内塞于 1576 年至 1580 年间的作品,其华丽的装饰和丰富的色彩对后来巴洛克绘画具有开创性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密涅瓦将战神从和平与繁荣中送走”</p><p class="ql-block">这是威尼斯画派的画家雅各布·丁托列托 (Jacopo Tintoretto)<span style="font-size: 18px;">1576年的画作</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人面雕像张开的口被称为“真理之口”,它其实是一个邮箱口,是为<span style="font-size: 18px;">揭发信件开设的,</span>被揭发的人会被送到酷刑室拷问。</p> <p class="ql-block">1755年,有大情圣之称的卡萨诺瓦因被举报参与间谍活动遭到逮捕,虽然证据不足,但仍被判入狱5年,罪名是使用魔术,囚禁于总督宫的监狱里,后来他上演了不可思议的越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宗教裁判所成立于 1539 年,他们使用酷刑和间谍来获取他们需要的信息。这里就是酷刑室,犯人被反绑在这个绳索上吊起来拷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间房间的正上方就是卡萨诺瓦的第一间牢房。就是在这间牢房里,他小心翼翼地在地板上凿一个洞,以便逃走!就在他快把洞凿开之前,不幸被转移到另一间牢房去了,要不然他就会在天花板上这张丁托列托的画上开出一个大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流连于各个气势恢宏的厅堂,被从墙壁到天花板满满的画作震撼到眩晕,最后分不清哪是哪!</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议会厅里这幅<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世界上最大的油画之一,是</span>威尼斯画家丁托列托取材于但丁的《神曲》,名为《天堂》的油画,长22米,宽7米,有700 多个人物,气势极为宏大,占据了大议会厅东面的整个墙壁<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 class="ql-block">天花板上的精美画作是保罗·委罗内塞 于1575 年至 1578 年间完成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杰作</span>,表现威尼斯共和国的善政,以及它所依赖的信仰和美德。</p> <p class="ql-block">在威尼斯画家们眼花缭乱的画作中,最看得明白的是这幅画,就是画的圣马可广场的总督宫当时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出迷宫般的总督宫前,要经过著名的叹息桥。(我在“威尼斯之一:桥”中详细介绍过它,这里不赘述。)走在封闭的桥上,透过花格栅看到两边的风景,当年走在这个桥上的犯人和窗外桥上看风景的人们,心情当是天壤之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15世纪建造的阶梯 ,上立海神和战神的巨大雕像,从1485年起,每一位威尼斯总督都曾在这里加冕就职。</p> <p class="ql-block">1797 年拿破仑的军队占领威尼斯,最后一位总督卢多维科·马宁从这个阶梯走下,离开总督宫,一千年威尼斯共和国的历史就此结束。1887 年,画家维托里奥·布雷萨宁通过这幅画记录了这个重大事件,这是总督宫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幅画。</p> <p class="ql-block">总督沉重的脚步和低垂的目光一方面显示出尊严,另一方面显示出顺从。在这位十九世纪画家的诠释中,我们读到的不是颓废,而是经历苦难时的坚韧,总督成为当时整个社会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当我走出总督宫,离开圣马可广场的时候,那些恢宏的场景仍然在脑海里闪现。威尼斯在我的人生旅行中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感谢您的欣赏陪伴!</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zzfcrkg"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威尼斯之一:桥</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zzjmeeq"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威尼斯之二:古典建筑</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