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姐的美篇

新姐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4年1月16日 星期二 天气晴</span></p> <p class="ql-block">今日学国学004</p><p class="ql-block">《王阳明心学》004</p><p class="ql-block">你找到那个一以贯之的东西了吗?</p><p class="ql-block">前面讲了核桃原则。每天做事要有排序,要有减法,更重要的是要有正向的思维方式,跳出条条框框,从更高更远的视野看待一切事情,那么,不管做什么事的时候,都能像海绵一样吸收能量。</p><p class="ql-block">也就是说,一旦我们找到了正向的开放的思维方式这颗大核桃,那么,我们生命里的每一个行为,每一件事情,都不会是浪费,都是积累,都是在生长。</p><p class="ql-block">核桃原理本质上是要求我们确立一种正向的思维方式,一般人往往习惯于一种封闭的思维方式,而正向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开放的积极的思维方式。</p><p class="ql-block">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比如,我今天上班的时候,遇到堵车,堵在一个路口,封闭性思维方式的人很容易就埋怨,还有着急,但开放性思维的人会既来之则安之,觉得既然已经堵车了,着急也没用,会利用这段时间欣赏外面的景色,或者思考一个问题。这样一来,堵车的这一段时间也不会是浪费。</p><p class="ql-block">你仍然在享受生活。仍然在积累经验。</p><p class="ql-block">开放的积极的思维方式,并不是凭空的,而是需要一些很具体的原则去支撑。而这些原则,可以让开放的积极的思维方式落实到各个具体的事情从去,就像一条线,把各个零碎的东西串联起来。这就种子法则的第四个原则:一以贯之的原则。</p><p class="ql-block">什么是一以贯之的原则呢?有一个学生问王阳明:曾参的‘吾日三省吾身’的功夫虽然真切,大概还不理解‘一以贯之的功夫。”王阳明回答:“孔子看到曾子没有掌握用功的根本,才告诉他一以贯之的道理。</p><p class="ql-block">学习的人如果真能在忠、恕上下功夫,难道不就是做到一贯了吗?‘一’如同树的根,‘贯’如同树的枝叶。没有种根,哪有枝叶?本体和作用出自同一个源头,本体还没有确立,作用从哪来呢?’</p><p class="ql-block">在这里,王阳明非常明确地把“忠恕”作为一以贯之的东西。立志成圣,高于世俗的人生目标,正向的开放的思维方式,最后都可以用“忠恕”这样一个做人的原则去贯穿起来。</p><p class="ql-block">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想要达到的,我想要建立的,那就要帮助别人也能达到,帮助别人也能建立。</p><p class="ql-block">“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我不想的,也不能够把它施加给别人。</p><p class="ql-block">忠恕之道,实际上就是把个人放到了社会这个大环境里,如何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因为人是不可能离开社会的。所以,所谓做人,并非可以在封闭的环境里自己成长,而一定是在一个社会环境里成长。如何与人相处,就是一个非常基本的能力。另外,忠恕之道确立了私欲和利他之间的平衡原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