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羊和缴税

石康

<p class="ql-block">草原插队往事</p><p class="ql-block"> <i>这篇回忆是许多年写的,记述了在草原插队时的一段真实经历,也抒发了撰写时的一些真实想法。现略作调整,发布于此。</i></p> <p class="ql-block">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从家长和老师那里得到受益终生的教诲,还从朋友、同学、同事那里得到价值千金的忠告。这些忠告,有时只是几句话,有时甚至是连说话人都没有注意的一句话,却对听话人的成长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现在我已经步入老年,回首往事,就有这么几位草原上非常普通的人给我的忠告,在我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而有益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国家需要,没有什么可计较!这是我们队老队长色楞讲给我的道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大约在1975年初冬,生产队领导班子让我负责当年向旗食品公司出售肉羊。此前,我只知道放羊,从来没从事过卖羊这项工作,甚至对如何卖羊都没听说过,只感觉卖羊的收入,应是队里的一笔重要收入,因此这是一项重要的工作。</p><p class="ql-block"> 队里卖羊的通知很快传达到牧民。牧民都很守时,在规定的时间,陆续把准备出售的羊集中到生产队队部,大约有2000只左右。我在队部接收了这些羊之后,第二天和几位牧民一起赶着这群羊向公社出发,去那里卖羊。</p><p class="ql-block"> 这天天气晴朗,初冬的阳光照在我们身上很暖活。我们跟在羊群后面慢慢走着,看着羊群边走边吃草的样子,不由的想起放羊生活的艰苦。春天是收获羔羊的季节,也是辛苦的季节。从清明开始的一个多月,羊群中的母羊们陆陆续续开始下羔,羊羔们不分昼夜,不分地点地降临到世上,牧民只能不分昼夜、不分地点地照料母羊和羊羔。这段时间,牧民们没有正常的睡眠,也没有规律的饮食,没完没了的忙碌,那个困,那个乏,真称得上是生命的煎熬。夏秋季是羊长膘长肉的季节,需要丰沛的水草。如赶上旱年,草长的不好,羊群还可以凑合着放,但饮羊就成了问题,大小水泡子(季节性的小湖或水洼)干涸,水井抽空,成百上千只羊渴得不停地叫,真让人心焦。如果雨水正常,蚊子就会成群地向羊群和牧羊人进攻,蚊虫密集的象下雨,最厉害的是夜晚,羊群为了躲避蚊虫叮咬,一夜不停地顶风走,放羊人只能一夜不停地往回赶,不论多累、多困,也不敢在一刻放松,生怕羊群跑没了。天凉了,蚊虫躲起来了,日子刚好过几天,草原的冬天就到了,与风雪严寒的博斗,成了经常的事情。正是在牧民无数的辛苦中,小羊羔们终于长大了,可以出栏了。可以说,我们准备出售的每只羊,都是牧民和知青千辛万苦的劳动成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u>老队长色楞(摄影张以诺)</u></p> <p class="ql-block">  大约上午十点多钟,我们赶着羊群到了公社,找到供销社的领导,与旗食品公司来收购羊的人接上头。简单寒喧几句后,食品公司的人叫我们把羊群赶进羊圈。</p><p class="ql-block"> 羊群进了圈,却不见食品公司的人了。我们守在圈门口,左等不来,右等不来,等了将近一小时,才见食品公司那个人和另一位内地农民打扮的人一起,一边聊着一边向羊圈走来。到了羊圈门口,他们也不与我们打招呼,竞直走进羊群,在羊群中越聊越欢,一会儿站着面对面的聊,一会儿手牵着手聊,一会儿又蹲下身子,一边用草棍在地上划着一边聊。我们守在门口看着他们,也听不到他们在说些什么。</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经过二三十分钟,他们还没谈完,我有些着急,就走近他们,问食品公司那个人,你们在干什么?这是我们的羊群,有事要与我们商量的。食品公司的那位说,和你们没关系,说给你你也不懂。他说话的态度中明显地表现出一种不耐烦。我没有再说什么,又回到圈门那里,与同来的牧民一起看着他们,心里开始有些不高兴。</p><p class="ql-block"> 又过好一会儿,二人似乎谈好了什么事,高高兴兴地从我们面前走出羊圈,走向供销社办公室。</p><p class="ql-block"> 又过了十多分钟,供销社的一位同志过来通知我说,你们队的羊已经卖了,过来结帐吧。我非常惊讶,心想,我们什么都不知道,羊群怎么就卖掉了?于是,我让同来的牧民把好羊圈的门,并告诉他没有我的同意,谁也不能赶走羊群。</p><p class="ql-block"> 我到了供销社,会计给了我很厚一大罗布票。在那个凭票供应的年代,布票是很珍贵的,那时每人每年只能凭布票购买几尺布,根本不够牧民制作蒙古袍,而草原牧民的生产生活又离不开蒙古袍,于是国家每年根据卖羊的数量,奖励牧民布票,以满足牧民的特殊需要。我接过布票,问会计,谁把羊卖了?我们怎么不知道?会计说,就是食品公司的人,他己和赶羊的人商量好了。我又问,卖了多少钱?钱在哪里呢?会计说,钱都缴税了,只剩下奖励的布票。我又问,怎么卖的,什么价钱?他说我也不知道,这是食品公司的人定的事,你操什么心?我越问,心里的火越向上冒,这时终于压不住了,向会计大声喊道,这是我们的羊,什么价线都不和我们商量,钱也不给一分,就把羊给卖了,这叫什么卖羊!不卖了。我把布票往桌上放,转身就走,一边走,一边喊着,不卖了,这叫什么卖羊!到了羊圈,我向同来的牧民说,不卖了,也不和他们解释,就把羊群往圈外面赶。</p> <p class="ql-block">  就在我们往外赶羊时,食品公司的人急急忙忙地跑过来,向我喊着,别赶,别赶,现在是我们的羊了,你不能赶走。我向他们吼着说,你给钱了吗?什么时候成了你的羊?我听也不听他说的话,骑上马,用套马杆抽着羊群往队部赶去。一路上我的气也没消下去。同来的牧民见我正在气头上,也不好劝我。</p><p class="ql-block"> 我们赶着羊群快到队部时,食品公司那位老兄骑着马追了上来,凑到我身边说,兄弟别生气,你如果觉得价钱不合适,我们可以再加点吗。我也不理他。羊群在队部附近散开吃草时,我和同来的牧民回队部吃饭喝茶去了。那位老兄跟着我们也到了队部,我们喝茶吃饭时,他坐在我身边,喋喋不休地劝着我,我始终没理他。就这样僵持到傍晚,他见我没有改变主意的意思,就骑马回公社了。</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一边在队部旁看护这群羊吃草,一边想着下一步的办法。没想到,食品公司那位老兄又来了,继续缠着我,劝我。说实话,我没卖过羊,没有这方面经验,这时还真不知下一步该怎么办,但一想起昨日受的屈辱,气就往上冒。因此,无论食品公司的人怎么劝我,我也不理睬他。这位老兄见劝我无效,也就不再缠着我了,打马去队部找别人去了。这样,我安安静静放着羊,想着办法,一天很快过去了,办法也没想出来。</p> <p class="ql-block">  第三天一大早,我刚起床,羊群还没有出去吃草,老队长色楞就风尘扑扑地骑着马赶来。他坐在我身边,微笑着问我,昨天怎么了?出什么事了?我把卖羊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他,他微笑着听着。当我说到食品公司的人不和我们商量价钱就把羊群卖了时,老队长说,年年都这样,从来不和我们商量,确实不象话,以后得和他们说说这事。</p><p class="ql-block"> 当我说卖羊的钱都缴税了,一分钱也没拿到时,老队长微笑着对我说,缴税是牧民的义务,国家建设需要资金,就靠大家缴税。没关系,国家需要,咱们就缴。队里还有其他收入。我没有想到老队长,一位牧民出身的最基层的生产队干部,能够讲出这么高境界的话,更没有想到他说这几句话时,非常理性,没有丝毫怨气。他的这几句话,把平时讲的大道理,一下子变得非常具体、非常真实,非常生动。国家需要,没有什么可计较的!这种认识和态度让我非常震惊,真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我羞愧的无言以对。老队长见我低头不语,就笑着对我说,别生气了,你休息一下,我去卖羊吧。今年冬天可能下雪早,食品公司收购了羊以后,还要赶着羊走几百里路。下大雪封了路就不好走了。我起身,送走老队长,看着他把羊群朝着公社的方向赶走了。</p><p class="ql-block"> 从此以后,我再也没卖过羊,也没问过卖羊的事,但这段经历,不论是卖羊时那种受屈辱的感觉,还是老队长让我震惊的话,都深深地记在心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行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u>色楞全家福(摄影张以诺)</u></p> <p class="ql-block">  30年后的2006年,国家终于取消了农业税,包括牧业税。这时我离开草原也快30年了,但当听到这个消息时,我不由自主地想起当年卖羊和不愿意缴税的事情。我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牧业税是农业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税是我国唯一针对特定行业征收的税种,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也可以说农业税是只有农牧民才缴纳的税赋,千百年来,农牧民已经把缴税纳粮当作为国家作贡献的天经地意的事情。但是,对于我这样从城市到牧区插队的知识青年来说,虽然会讲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奉献的大道理,但根本没有为国家纳税的意识,特别是在纳税时遭遇到委屈和不公时,哪里还会想到国家、义务!</p> <p class="ql-block">  当我进入老年,再看当年发生的这件事时,似乎对“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这句话,有了进一步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初期,每年农业税占全部财政收入40%左右,我们插队时,这个比例仍然比较高,是国家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但是,农牧民对国家的贡献又何止是农业税这一项呀!他们还要缴纳依附在农业税上、名目繁多的其他费用;要接受工农业产品价格上的“剪刀差”。那时,在城里由财政负担的医疗、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和牧区许多都是由农牧民和集体经济承担;他们每年还要出钱出劳力完成国家下达的义务工任务,以及其他许多城镇居民不用承担的任务,当然,还包括承担了安置城镇知识青年的任务。可以说,没有农牧民作出的牺牲和贡献,新中国就不可能在成立不到30年的时间内,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正是有了这个基础,再加上改革开放,以及农牧民在新的历史时期作出的新贡献,国家的面貌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才有了今天国家的强大实力和人民的幸福生活。</p><p class="ql-block"> 这期间,政策上的城乡“二元结构”带给农牧民的不平等、不公平,他们心知肚明,但当国家需要的时候,他们总是给予理解、支持。我们这些知识青年,只是在人生的一个阶段,过了几年类似农牧民的生活,经历了一些他们经受的困苦。当我们回到城市后,这样的生活就结束了,但对于广大农牧民来说,这样的生活还在继续。</p><p class="ql-block"> 当然,城乡“二元结构”的状况目前已经开始改变,反哺农业,补尝农民的机制正在建立和完善之中,农牧民的生活比以前好过多了,但是,要完全消灭城乡差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与农牧民相比,我们有资格报怨什么呢?在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进程中,我们能为他们作点什么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