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质量如向标,如高山,如产品之脊骨魂魄,如企业之根基命脉,价值最为关键的支撑也。<br>质量之责,系于胜算生命;质量之任,重于保家卫国。<br>质量,使命所在,担当所就。如何以待,诚议五条。<br><br>一、自主的而非被动的<br><br>质量是管理所索求的,是产品所必须的。我们不会抱怨“质量是‘刻板’的要求”;我们不会误认“质量是‘被动’的所迫”。<br>有质量,行动才有意义。<br>我们须信仰质量、忠于质量,将“我要抓质量”发乎于心,贯穿于行,遵循程序、严格工艺、精益求精,确保所有过程、工序、操作结果满足要求。<br>心之所往,行之所趋。我们以质量为关注,积极参与,主动施为,不仅将创造质量,也会享受到质量所带来的收获感、成就感。倘若像根发条,拧一拧、转一转,情有不愿地被动而做,不仅工作干的没起色,还会为质量埋下诸多隐患。<br></h3> <h3><br>二、进步的而非守常的<br><br>万事绝无守常之理。<br>质量发展从检验把关到全面管理、从风险预防到六西格玛,从来没有停滞进步。我们要与时俱进,遵循工作一流、过程一流、结果一流 宗旨;把握不放过疑点,不放过隐患,不放过问题 原则;践行操作零差错、过程零失误、质量零缺陷 要求,进步思想,进步认知、进步方法。<br>进步需要紧随发展,始终保持朝气、活力,以开放思维,扩宽认知之境界;以优秀理念、更新质量之活动。确保产品实物、产品包装、记录“软件”、售后服务,以行业发展为导引,以顾客期许为目标,实现从“符合性”向“满足性”质量、“卓越性”质量的本质转变。切不可使“一直就这样”成为进步提升的“拦路虎”,将“这也非必须”作为进步贯新的“挡箭牌”。<br><br>三、进取的而非满足的<br><br>逆水行舟,不进则退。<br>质量不能原地踏步、满足现状,而是必须以质量体系要求为“道”,不断创新适合自我的“术”。<br>虽然“人机料法环测”质量要素没变,但是其表现方式、组合模式变了,这就要求我们革新应变。<br>虽然一直来也没有发生什么纰漏问题,但是行业水平为螺旋式上升趋势,这就要求我们持续进图。<br>之前的先进不代表现在先进;原来的有效不见得今日有效。墨守成规、遵循“旧制,就不能解决新问题;固步自封、不求思变,就不能堵截新隐患。<br>质量持续提升,唯思强、思胜,执念当排头兵、做开拓者,力行进取之作为。<br></h3> <h3><br>四、实效的而非形式的<br><br>为了文化引导,我们口号、标语宣传质量;为了提升意识,我们组织专题培训、警示教育。<br>形式是要有,但必须见真章。<br>质量来不得半点马虎,要重实际、重实效,从源头抓——资源输入要符合、从过程抓——工艺控制要严格、从操作抓——杜绝错误有方法、从激励抓——奖优罚错有效用……总之,一方面从预防抓——将风险隐患消除于事前;另一方面从结果抓——保实物质量百分百可靠。<br>我们反对“两张皮”,也反对“两面派”——讲质量、铿锵有力,干质量、软绵松塌;搞形式、花里胡哨,看结果、事倍功半。<br>重实效已是潮流,也是最为光芒的行动。求真务实、躬行力耕,以严慎细实,筑牢质量关,才能冲浪新时代潮头、步入高质量发展。<br></h3> <h3>五、严谨的而非想象的<br><br>质量形成于过程,是设计、采购、生产、验收等一环扣一环链接的结果,更是“人人工作一百分”的最终体现,须自始至终、从上至下严谨以待。<br>“严”指严格,“瑾”意谨慎。<br>质量需要严格标准、仔细把关,需要求证详实、验证充分。切不可 以为是惯常操作,忽视细节;更不能 以继承借鉴,盲目自信。<br>质量,处处得科学规范;质量事事得有理有据,不能想象“应该没问题”,就放任自由;不能想象“差不多,能行”,就得过且过。<br>严谨是质量的壁垒,是消除质量隐患的“后防线”、“杀手锏”。任何想当然的行为,却是质量的陷阱、悬崖。<br><br>质量,我们之所期;质量,我们之所成。以上,非为新颖,唯如向清澈湖水抛扔的石子,在新征程上,激荡起一圈细浅的涟漪…</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