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甲秀楼,感受历史的韵味

德哥视野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七绝·甲秀楼</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碧瓦朱梁甲秀楼,</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玉桥九眼照沙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檐四角攒尖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为睹芳容数度游。</p><p class="ql-block"> 作者:佚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贵阳甲秀楼是一座位于中国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的著名历史建筑,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现存建筑为清宣统元年(1909年)重建。甲秀楼是贵阳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楼高22.9米,底层为石拱,上有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结构精巧,造型独特。楼前有一座名为“九眼桥”的石桥,连接南明河两岸。甲秀楼旁有一座始建于明宣德年间的翠微园,园内以山景为主,有拱南阁、龙门书院、翠微阁等建筑,环境清幽,景色宜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甲秀楼是贵阳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美丽的河景而著名。其建筑风格具有以下特点:甲秀楼以木结构为主,石雕和砖雕为辅,整个建筑坐落在河畔的一块巨石上,远看仿佛是河中的一块陆地,近看则可以感受到其古色古香的建筑美。飞檐翘首,朱梁碧瓦,尤其是这个翘首,就像一个昂头展翅欲飞的大鹏鸟。甲秀楼高三层,第一层为石台,第二层为白墙黑瓦的木结构建筑,第三层为观景台。每一层都有精美的雕花和斗拱,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工艺的精湛技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甲秀楼的传说</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明朝年间,贵阳出了一位状元。官府为了讨好他,愿出巨资修一座藏书楼,作为他读书游艺的地方。为此,知府大人请了三位风水先生,在全城察看了一番之后,认为南明桥那里是块风水宝地,回来向知府大人禀报,确定就将藏书楼修在南明桥上,并且取名叫“甲秀楼”。知府大人又请来了本地最有名的一位石匠和二位木匠,带着他们来到南明桥上看了一回,便下令选个黄道吉日动工修建。知府走后,石匠师傅打了一壶酒,把木匠师傅请到家里,两个人喝了三盅之后,石匠叹口气对木匠说:“兄弟,知府大人下令造楼,哪个敢违抗。只是这南明河上,眼下就只有这一座桥贯通南北,桥上要是再修了藏书楼,这桥就成了状元公的地盘,交通要道不就成了一块禁地吗?日后哪个还敢从桥上经过?有钱的倒可以坐船摆渡,没钱的呢,就只好望河兴叹了。尤其是那些进城卖菜的、推车挑担的,就更不方便了。”</p><p class="ql-block"> 木匠说:“大哥说得有道理,这南明桥确实是个交通要道;只是知府大人已经画好了圈圈,你我兄弟二人又怎敢不照办呢?”石匠说:“顾不得知府大人了。我们还得替百姓着想,不然,日后你我世世代代都要背骂名。”木匠说:“听大哥的意思,这藏书楼不修了?”石匠说:“当然要修,只是换个地方就是了。”木匠问:“换在哪点?”石匠说:“沿河下去一百二十步,就是块好地方。”木匠觉得这主意好,就决定这样办。</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本文图片和视频由林妹妹提供,在此鸣谢!</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