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那盏光荣灯 作者:张戬红

叶因森

<p class="ql-block">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春节就悄悄地来到了眼前。这个在中国已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节日,早已盘根错节牢牢的根植于中国人的心中,成为一种难以割舍的信仰和念想。虽然现如今的春节,让人们更多想到的是春运、春游、春晚,许多美好的传统习俗和年味,在城乡也渐行渐远。但儿时春节的那种“出门人”陆续归来,推碾子拉磨,杀鸡鸭宰猪羊,赶集上店置办年货,出豆腐蒸干粮酥菜,大扫除清理庭院,贴对联挂灯笼,敲锣打鼓踩高翘扮玩,吹拉弹唱排演节目,穿新衣吃饺子放鞭炮,走亲访友互拜年,拥军优属搞慰问,年夜守岁阖家大团圆等等这些忙年过年的情景,始终深深刻印在心中挥之不去,是纯真、是向往,是乡愁村恋,更是年文化的传承和赓续。伴随着零零星星的鞭炮声,城乡的大街小巷,也开始张灯结彩。</p> <p class="ql-block">  伴随着零零星星的鞭炮声,城乡的大街小巷,也开始张灯结彩。我所住的明珠小区马路两边,每年都由物业公司和酒厂负责悬挂红灯笼。每到晚上两串不見首尾的红灯笼,就像两条火龙随风摇曳,很是耀眼喜庆。望着做工精美的红灯笼,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上小学时,为慰问村里的烈军属,老师组织我们制作“光荣灯”的情景。那时的农村,还是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体制,经济发展缓慢,社员们的日子还不宽裕,乡亲们过年挂灯笼、贴对联,基本都是自己制作、自己写或找人写。记得上四年级时,临放寒假,老师就给同学们布置寒假作业,提出寒假期间安全防火防病等注意事项,并要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帮助烈军属家做好事,并把做好事的内容写成日记。拥军优属的优良传统,从小就牢牢地在心中打下了烙印。当时,我们大队(相公寨子村)共有一户烈属,四户军属,需要写五副对联,制作五盏“光荣灯”。毛笔字写得好的徐子杰老师(相公曹孟村人),负责写对联,本村的张建中、张司芹老师,组织我们几个家住学校旁边的同学绑扎灯笼。开始,我和张司沾同学先给徐老师研墨、裁红纸,徐老师写,我们帮着晾。烈属的横联是“英雄门第”,竖联字大点是“赤胆忠心”,“精神永存”;军属的横联是“光荣人家”,竖联是“保家卫国”,“无尚荣光”。不到半天功夫,徐老师就把五副对联写完了。我们把晾干的对联卷起来捆好,并注明烈军属以防出错。随后我俩又参与制作五角星“光荣灯”。我们把张司芹老师拿来的一挂破旧竹帘子,一根根拆好,按照尺寸先用线绳绑扎成十个五角形,再把两个五角形用横杆连结扎牢,成为立体的五角形,裁好红纸糊上,再在底部拴上两个红纸穗,最后在灯的两面贴上,由张建中老师用黄纸剪的“光荣人家”四个字,一盏端庄大方又好看的“光荣灯”就做好了。大家齐心协力,不到两天就做完了五盏“光荣灯”,准备年底与大队民兵连、团支部一起,送到烈军属家。</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村春节慰问烈军属的节点一般是腊月二十八。这天一大早,大队党支部书记就在有线大喇叭上下通知,要求民兵连、团支部和学校的有关人员,早饭后到大队部集合,慰问烈军属。我们吃过早饭就来到学校,在两位张老师的带领下,拿着对联和“光荣灯”到大队部集合。那时大队里也穷,每户烈军属只能二斤猪肉一条斤数沉的鲤鱼,一张县委、县政府的慰问信和我们制作的“光荣灯”、对联。这点东西,如今看起来,显得太小气,根本不起眼,但在当时生活困难期间的农村,那可是一份让人眼前一亮的重礼。人到齐后,慰问的锣鼓就“咚咚锵锵”的敲起来了,锣鼓声吸引了好多孩子围在大队部门口看热闹。慰问烈军属的队伍出发了,孩子们也跟在后边打闹欢笑呼喊着,给慰问活动增添了许多的隆重和喜庆。我家斜对门的文大爷是军属(他的二儿子当兵),慰问的队伍还没到,他就把大门口和整条胡同都打扫的干干净净,带领全家人早早在家门口迎候,见人说话的声调都格外响亮,那种自豪感、高兴劲全挂在了脸上,真是妥妥一个“一人当兵,全家光荣”的军属大爷。慰问烈军属的热烈氛围感染着我,红五星灯笼上的“光荣人家”四个字激励着我,在我幼小的心灵里也立下了长大入伍参军,保家卫国的志向,也期盼着早日实现,过年也能在自己家门上,贴对联、挂“光荣灯”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九七O年底,我终于实現了入伍参军的梦想,来到了人民解放军这所大学校,成为了一名炮兵。从此,每年春节,村里都给我家送慰问信、“光荣灯”、红对联,当然也少不了一块猪肉和一条鱼。记得一九八0年快过春节时,我舟车劳顿从部队回来探亲,这是我当兵十年,第一次和家人团聚过春节。思念变成了现实,亲情冲淡了疲惫,岁月酸甜,家长里短,其情悠悠,其乐融融,其岁绵绵,年味就深深暖暖的蕴含在这血脉的亲情和团圆之中。腊月二十八这天,父母亲就早早起来,把庭院收拾得利利索索,大门外清扫了一遍又一遍。吃过早饭,全家人就静候慰问队伍的到来,一听到街上的锣鼓声,父母亲就带着全家到大门口迎接。当父母亲接过慰问品,与慰问的人们话别时,我从父亲的眼神里感觉到,他并不在意那块肉和那条鱼,而稀罕的是那张慰问信和那盏“光荣灯”。只见他像宝贝似的把这两样拿进大北屋,先把“光荣灯”放到小孩子够不着的大立柜的顶上,再小心奕奕地,从椅子背后的墙上摘下一个镜框,把玻璃卸下,取出往年的慰问信换上这新的,重新挂到墙上,嘴里不住地说着:“好啊、好啊,党和政府没忘了咱!”除夕清晨,老父亲就招呼弟妹们,打浆糊贴对联,搬梯子在大门口正中挂“光荣灯”,还没到掌灯时刻,就点燃了灯中的蜡烛。烛光中,那“光荣人家”的四个金字特别耀眼,似在与大门上的火红对联比美,又像与邻居家门口的红灯笼在交流说话,更像与空中燃起的烟花在对舞。烛光下,孩子们嬉戏玩闹放鞭炮、礼花,父母亲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一年的操劳辛苦全烟消云散了,岁月刻在脸上的皱褶也仿佛在这一刻全部舒展开了。“光荣灯”下的我,内心的欣喜更是溢于言表,十年了,一种在老家与亲人共度年夜的非同寻常的心境油然而生。这是一个难得而又值得怀念的除夕夜,这不只是父母亲在乡亲们面前的自豪,还有对儿子站岗戍边保卫国防的嘉许,比这更深沉的,是对家乡和祖国,在安宁祥和的年夜欢度春节的无限欣慰。此时此刻,望着父母亲凝重的神情,我感觉浑身都热乎乎的,一阵鼻子发酸,两眼也湿润了。</p> <p class="ql-block">月交替年复年,灯笼高挂盏换盏。人似行云流水,年是不变轮回。我参军入伍十七年,“光荣灯”也在老家大门口挂了十七年。多少年过去了,无论我在哪里过春节,只要看到红灯笼挂起,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当年老家大门口挂得“光荣灯”。它的荣耀,它的精神,它的传承,它的光芒,永远镌刻在心中,熠熠生辉,成为鼓舞鞭策我不忘初心,努力前行的动力。(作者:张戬红)</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