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画说系列之二,临近春节,这次我们用邮票讲木版年画。</p> <p class="ql-block">春节时中国人民传统的节日,每年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置办年货、准备食物、这些都置办齐整后,除夕晚贴春联、贴窗花、贴年画。一家人和和融融在一起吃年夜饭。今次就与大家分享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木版年画。年画是要年年更换新的,意思是让过去不再回来。人们希望不再回来的当然是在过去一年发生的不喜欢、不愿意、不美好、不愉快的事情与境况。</p> <p class="ql-block">为了展示中国特有的民间绘画艺术遗产,国家邮政局从2003年至2011年连续9年发行了“木版年画”系列邮票,它们分别是:《杨柳青木版年画》《桃花坞木版年画》《杨家埠木版年画》《武强木版年画》《绵竹木版年画》《朱仙镇木版年画》《漳州木版年画》《梁平木版年画》《凤翔木版年画》邮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要求,经过申报、公示、审批等各项程序,已经有17家木版年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它们是:2006年5月20日第一批,杨柳青、武强、桃花坞、漳州、杨家埠、朱仙镇、滩头、佛山、梁平、绵竹、凤翔等11家木版年画。2008年6月7日第二批,平阳、东昌府、张秋、夹江、滑县等5家木版年画。2011年5月23日第三批,老河口木版年画。2019年11月,木版年画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本次重点分享杨柳青、桃花坞、杨家埠、漳州木版年画。</p> <p class="ql-block">木版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形式,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始于北方平原的北京、天津等地,后传至南方,如上海、苏州、杭州等地。因其以木板为印版,以手工雕刻和印刷方式制作而得名。年画中门神的历史最为悠久,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守门将军”的门神雏形。唐代以来佛经版画的发展和雕版技术的成熟、宋代市民文化的发展都大大促进了木版年画的繁荣。北宋时期出现了专门售卖年画的“画市”,当时称为“画纸儿”。而汴梁(开封)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加之雕版印刷技术的成熟,刻印年画取代了手绘门神画,并且官办与民办作坊齐开,多达三百余家。宋金时期,已经出现了“四美图”这样的精美绝伦的木刻版画,它是已知现存最早的木版画。《四美图》1909年出土于甘肃黑水城附近一古塔中,宋、金时期平阳城姬家雕印的一幅木版年画。</p> <p class="ql-block">道光年间,在李光庭著的《乡言解颐》一书中,正式提出了“年画”一词,从此,所谓“年画”就拥有了固定含义,即是指木版彩色套印的、一年一换的年俗装饰品。经过近千年的发展,到了清代中晚期,木版年画已经发扬光大,进入鼎盛阶段被广泛流传。年画是中国特有的民间美术形式,是适应人们庆贺年节的风俗活动而产生发展的。在民间,年画就是年的象征,不贴年画就不算过年。年画已不仅是节日的装饰品,它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使它成为反映中国民间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年画也是中国最具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各地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风俗孕育了多姿多彩的年画艺术。由于环境和习俗的不同,各地年画在色彩、构图、造型和功用方面,都体现出各自的地方特色。</p> <p class="ql-block">年画的内容包罗万象,有歌颂明君贤臣的,有鞭挞昏君,奸臣小人的,有宣扬因果报应的,有贤母教子、孝子事亲,英雄救难、报仇雪恨的,有历史故事、文学名作、民俗风情、戏曲时事、仕农工商、三教九流各色人物等等。归结起来,可以分为如下几类:喜画、祝福庆寿画、行业祖师像、扇面画、西湖景和丈画、灯屏画(也叫灯方画)、玩具博戏画、杂画(各种岁时节日用的装饰画)。</p> <p class="ql-block">各地对年画的称谓南辕北辙,北京叫“画片”、“卫画”,苏州叫“画张”,浙江叫“花纸”,福建叫“神符”,四川叫“斗方”……不一而足。木版年画又称木刻年画,杨柳青、桃花坞、杨家埠、锦竹、朱仙镇的木版年画,并称我国五大民间木版年画。在中国版画史上,杨柳青木版年画与桃花坞木版年画并称“南桃北柳”。梁平、绵竹、夹江的木版年画,并称西南三大木版年画。</p> <p class="ql-block">中国民间木版年画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的瑰宝,它保留着中国最古老的传统手工印刷的制作模式;体现着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美的追求,它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民族特点和重要的文化价值;它曾盛行于广阔的中华大地并形成了多种流派和风格。年画的风格因地域的不同而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面貌,总的说来,有宫廷趣味和市民趣味的杨柳青年画;有粗犷朴实、充满乡土气息的山东潍坊和河北武强年画;有造型生动活泼、色彩对比强烈,充满生活气息的梁平年画;有以细腻工整的桃花坞年画;有古朴稚拙的河南朱仙镇年画,它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年画;还有大写意风韵的色彩浓艳的四川绵竹年画;有浓郁的地域色彩的福建漳州年画和广东佛山年画,它们多以红黑色打底,神佛类画丰富多样。这些年画丰富了中国年画的地域特色和风格特征,使之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杨柳青木版年画</b></p> <p class="ql-block">《杨柳青木版年画》邮票,2003年1月25日发行,编号2003-2。</p> <p class="ql-block">杨柳青木版年画,属木版印绘制品,是中国著名民间传统木版年画。杨柳青木版年画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杨柳青木板年画是印绘相结合的年画制品,风格独特,构图丰满,线刻精工细腻,人工染色艳丽。题材多为戏曲、神话故事以及表现美女、胖娃娃等世俗风情等内容,其代表作品以清时期最为典型。杨柳青木版年画产品行销北方及东北、内蒙、新疆各地。对武强年画、东丰台年画、及潍县、高密及凤翔等地年画都有一定影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五子夺莲</b></p> <p class="ql-block">五子夺莲——此图为清雍正年间的作品,属娃娃题材的经典之作。画面中娃娃形象生动,造型丰满,其线刻细腻,染色鲜明艳丽,是一幅装饰性和趣味性很强的年画,充分体现了杨柳青年画的独特风格。“五子”寓意多子,亦有“教五子,名俱扬”之意,民间素有“五子夺魁”之说,此画中为“夺莲”,寓意为“早生、连生贵子”之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钟馗</b></p> <p class="ql-block">钟馗——此画为清乾隆年间作品《镇宅钟馗,驱邪逐魔》,描绘了高举利剑的钟馗形象,并以朱砂色为主,表现了一身正气、降伏妖魔的大义凛然。其绘画艺术在其他“门神”类中属上乘。杨柳青年画题材丰富,但最早是从门神的门画开始产生的,现今有些地区仍有贴门神的习惯。钟馗是神话传说中的驱逐人间鬼魅和避驱凶邪的神仙。以他为图的年画多贴于大门上,用来驱鬼邪、保平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盗仙草</b></p> <p class="ql-block">盗仙草——此图为清乾隆年间的作品,其风格特点为人物多而清丽,线条优雅,人大于景,疏朗有风致,是杨柳青年画中戏曲题材的佳作。内容为著名传说《白蛇传》中的一个情节,描绘了白娘子为救许仙性命,偕小青昆仑山盗取灵芝仙草过程中,与护山仙童战斗的场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玉堂富贵</b></p> <p class="ql-block">玉堂富贵——此图为清代早期作品。在杨柳青年画中,仕女类题材占据主要位置,作品较全面地反映了仕女类年画的面貌。俗称“母子图”。描绘了一身着清代服饰的年青女子怀抱一子、手携一子,并以手中所执的玉兰、海棠、牡丹、桂花为谐音,寓意“玉堂富贵”,也称“富贵寿考”,即“大富贵,亦寿考”。相传唐人郭子仪在银州,偶见织女下凡,郭有所祈祷。织女笑曰:“大富贵,亦寿考”,言讫升天而去。后果其然,天降两幅对画,贵妇抱娃,衬以白色折枝花。隐喻即富贵亦寿考之意。</p> <p class="ql-block">莲年有余——即“连年有余”之谐音。此画是杨柳青木版年画的经典作之一,大约兴起在清乾隆年间,只是当时的图案和现在略有不同,至清末光绪时图案与现在基本不变。画上的娃娃“童颜佛身,戏姿武架”,怀抱鲤鱼,手持莲花,象征吉祥美好,生活富足。《杨柳青木版年画》小版张边纸·莲年有余。</p> <p class="ql-block">杨柳青(原名古柳口),位于天津市西郊三十里的一个镇,以杨柳青木版年画闻名古今中外,是北方繁盛的年画画业中心。全镇居民经营年画生意者约占五分之二以上。杨柳青年画最早可追溯于北宋末年,金兵裹挟宋都画师艺匠北上,因有“北宋画传杨柳青”之说。木板年画创于明朝崇祯年间,杨柳青一带就出现了许多既是年画的生产作坊,又是销售年画经营点的店铺。清朝雍正、乾隆至光绪初为最盛时期。这一带“年画店铺通坊皆是,画牌相招彩幌遥对”一派繁荣。全镇连同附近的30多 个村子,“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画店鳞次栉比,店中画样高悬,各地商客络绎不绝,是名副其实的绘画之乡。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悠久历史。</p> <p class="ql-block">杨柳青木版年画在清中叶先出现了两大派,即以表现历史故事为主的齐家和以表现小说戏曲为主的戴家,到清末,又出现了集两者之长的霍家,至此,杨柳青木版年画三大派形成鼎足。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杨柳青木版年画走向衰落。1926年,霍派五世传人霍玉棠创建了杨柳青镇最大的“玉成号”画庄,杨柳青木版年画渐渐走向复苏。霍派第六代传人霍庆有(霍玉棠之子)从20世纪80年代起,继承父志,利用近三十年的时间苦心钻研勾线、刻板、刷画裱等传统技艺,掌握了全套杨柳青木版年画工艺,成为天津一带唯一的勾、刻、刷、画、裱“五项全能”的杨柳青年画艺人,使得曾几近绝迹的木版手工绘制的杨柳青木版年画得以复苏。</p> <p class="ql-block">杨柳青木版年画以刻工精巧、绘制细腻、色彩绚美、且犹存宋元绘画风格而著称于世。早期的杨柳青木版年画具有典雅细致的色彩,晚期则追求红火强烈的效果。以艺术技法而言,线描粗细刚柔,兼俱色调柔丽悦目,人物头脸用工笔细画,相貌俊俏,尤以其“开脸填色”的独一无二的画法,成为该画种画工秘传之一。</p> <p class="ql-block">杨柳青木版年画题材广泛,历史故事、仕女儿童、神话传说、民俗生活、风景名胜、花鸟虫鱼等等应有尽有。它的内容多渲染喜庆、欢乐、吉祥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物造型生动完整,活泼秀丽;构图丰满,装饰性强;刀法坚实有力,线条简练明快;画面热闹喜庆,吉祥热烈,具有浓郁的地方生活气息而独树一帜。杨柳青木版年画是采取木刻套印同人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制作的,即先用木板印出线纹,再用彩笔填色而成,形成了一种既有线条工力的木刻韵味,又不失民族传统绘画风格的杨柳青木版年画所特有的格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桃花坞木版年画</b></p> <p class="ql-block">《桃花坞木版年画》邮票,2004年1月14日发行,编号2004-2。</p> <p class="ql-block">桃花坞木版年画,因曾集中在苏州城内桃花坞一带生产而得名。明清时期,随着苏州城市经济的发展,阊门一带集中了许多工艺作坊,以年画铺为最多。在此出品的民间木版年画,更使桃花坞名闻天下。桃花坞木版年画以其丰富的 题材、儒雅的画面和清秀的色彩所显示的魅力而受到世人的欢迎,与杨柳青木版年画、杨家埠木版年画一起,成为明清时期中国民间木版年画艺术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琵琶有情</b></p> <p class="ql-block">琵琶有情——原图描绘了一名弹词女艺人在演唱“堂会”的情景,艺人自弹自唱,二妇人听得入神,三孩儿绕膝撒娇,人物刻画的惟妙惟肖。评弹是苏州文化的“三朵花”之一,在江、浙、沪地区已经流传了300多年的说唱艺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麒麟送子</b></p> <p class="ql-block">麒麟送子——麒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吉祥物。麟儿是幼童聪颖的美称,乘坐麒麟下凡投胎转世的必定是神童。这是一幅新婚夫妇祈求早生贵子的传统年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刘海戏金蟾</b></p> <p class="ql-block">刘海戏金蟾——刘海即刘金蟾,是道教中的神明。在古代的传说中,刘海蟾被演绎成刘海戏蟾。画中的刘海童稚可爱,手持成串金钱,逗引三足金蟾。刘海蟾是钓钱、撒财和吉祥喜庆的化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十美踢球图</b></p> <p class="ql-block">十美踢球图——球即鞠,游戏用具。蹴踢为戏,称为“蹴鞠”,由宫廷逐渐传入民间。原图有十女二童,邮票图取其一女踢球。</p> <p class="ql-block">桃花坞木版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到明代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发展成民间流派,清雍正、乾隆年间为鼎盛时期。其印刷兼用和彩套版,构图对称、丰满,色彩绚丽,刻工、色彩和造型具有精细秀雅的江南民间艺术风格。主要表现吉祥喜庆、民俗生活、戏文故事、花鸟蔬果和驱鬼辟邪等民间传统审美内容,民间画坛称之为“姑苏版”。</p> <p class="ql-block">桃花坞木版年画是江南水乡的特产,图文并解,具有连环画故事风格。采用木版套印,长期以来一直运用比较简单的手工方式从事生产,色彩上红黄绿黑蓝五种颜色。在无数雕板和印刷工人的精心制作下,年画不仅色彩绚丽夺目,而且构图精巧,形象突出,主次分明,富于装饰性,形成一种优美清秀、严密工整的民族艺术的 独特风格。桃花坞木刻品种很多,大致可分为门画、农事画、儿童、美女画、装饰图案画、历史故事画和神州传说画等,其中神仙佛像等迷信类画片,内容有门神、灶神,以及所谓“辟邪人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杨家埠木版年画</b></p> <p class="ql-block">《杨家埠木版年画》邮票,2005年2月1日发行,编号2005-4。</p> <p class="ql-block">杨家埠木版年画始于明代后期而盛于清代,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素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淳朴鲜明的艺术风格驰名中外。杨家埠木版年画表现内容丰富多彩,体裁形式新颖多样,主要以木版水印套色印制,色彩多用原色,对比鲜明,线条粗犷,既有北方年画的质朴明快,又有南方年画的柔丽雅致,是我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门神</b></p> <p class="ql-block">门神——中国民间的司门之神,更是杨家埠历史上最早印制的年画之一。《鞭锏门神——秦琼、尉迟敬德》分外经典,作为杨家埠最广泛、最大量的门神年画。武门神年画中,两位门神勾画脸谱、着将军战袍、各持鞭锏相对而立。在形象塑造上夸大了人物的头部比例,身材粗壮有气势,构图上加入了蝙蝠和如意等元素,增加了年画的意蕴与装饰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连年有余</b></p> <p class="ql-block">年年有余——代表生活富足,每年都有多余的财富及食粮。传统画中以谐音“鱼”代“余”,是中国传统吉祥祈福最具代表的语言之一,若用图画表示则可看作是传统吉祥符号。图中要有莲花或莲藕,还要有鱼,即“莲连有鱼”。年年有鱼,从字面理解,就是年年有鱼吃。从词源来看,是指每年都有盈余。所以,年年有鱼象征着年年丰衣足食,财物充盈,生活富裕,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喜报三元</b></p> <p class="ql-block">喜报三元——这是后话,说潍县的名医都周南,看病方法有点奇怪,他用一幅年画当药引,先后治好了三个病号:胎位不正的孕妇、十几年打嗝不断的举人老爹、腰部骨节脱臼的陈府老太。至于为何要用年画当药引,他的说法是:“谁让人家那年画画得俊来。”三个故事离奇曲折,但功效一致,治好了病。民间“喜报三元”说的是旧时科举,举人省试第一称为“解元”,贡士京试第一称为“会元”,贡士殿试第一称为“状元”。年画中,以喜鹊与荔枝、桂圆、核桃三圆型果寓意“喜报三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天女散花</b></p> <p class="ql-block">天女散花——原为佛教故事,天女散花以试菩萨和声闻弟子的道行,花至菩萨身上即落去,至弟子身上便不落。后多形容抛洒东西或大雪纷飞的样子。出自《维摩诘经·观众生品》: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寓意为天女散花的景象如同大雪漫天飞的样子。又示意为天女散花,把鲜花撒向大地,用鲜花来点缀在山林与草树之间,寓意美好。</p> <p class="ql-block">杨家埠村在潍坊市东北15公里处,由于盛产木版年画而远近闻名。清代乾隆年间,是杨家埠年画发展的鼎盛时期。杨家埠木版年画为黄河流域地道的农民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以吉祥如意、欢乐新年、恭喜发财、富贵荣华、年年有余、安乐升平等喜庆吉祥为主题,像亲人的祝福、似好友的问候,表达了农民新春祥和欢乐,祈盼富贵平安的特点。它取材于民间,而又不拘泥于现实生活,采用概括、象征、寓意和浪漫主义等表现手法。采用我国传统的勾线技法,使构图完整、饱满、匀称;造型夸张、粗壮、朴实;色彩艳丽、火爆、对比强烈;主题突出,富有装饰性,充分体现了我国北方农民粗犷、奔放、豪爽、勤劳、幽默、爱憎分明的性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p> <p class="ql-block">杨家埠木版年画形式多样,有门神类、神像类、美人条类、童子类、横披类、山水花鸟类、祥禽瑞兽类等,凡属中国的屋宇、庭院、门户、畜舍,都有相应的年画 可以装扮。有贴于街门上的武门神、将军型;贴于堂屋门上的文门神、朝官式;贴于场院屋门、仓库门上的栏门判;美人条类,多贴于内房门,左右成对,多以美女、母子、祥瑞吉利内容为主;童子类,多左右成对,贴于内房门和炕头处;这些年画都具有明显的装饰趣味和极高的实用价值。</p> <p class="ql-block">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制作,采用绘画、雕刻、印刷、装裱等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极为精细准确。艺人先将彩色画稿勾出黑线稿,贴到刨平的梨木或棠木板上,雕刻出主线版。待印出主线稿后,再分别不同颜色,刻出色版,然后采用名贵宣纸、古墨与国画颜料逐色套印,最后还要用手工补点上各种颜色进行简单描绘,使年画显得自然生动。年画为民间绘画与国画技法相结合,木版水印本色与人工彩绘相结合的艺术品,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淳厚的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杨家埠木版年画是我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淳朴鲜明的艺术风格而驰名中外。其制作方法简便,工艺精湛,色彩鲜艳,内容丰富。每年春节年画题材都会更换一次,许多新思想、新事物出现之后,马上就能够在年画中反映出来,对社会的进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另外,杨家埠木版年画还间接地记录下了中国民居和民间社会生活的情况,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武强木版年画</b></p> <p class="ql-block">《武强木版年画》邮票,2006年1月22日发行,编号2006-2。</p> <p class="ql-block">早在我国宋元时期,河北武强县已开始盛产年画。清代康熙、嘉庆年间,武强年画声名远播。武强县历史上曾是中国最大的年画集散中心之一。武强年画继承了中国著名的雕刻印刷技术,采用木版水色套印,完全以手工制作,构图紧凑饱满,线条粗放、稳健、清晰,尤以大刀阔斧、粗犷自然的刻法见长,以阳刻为主,有的兼施阴刻,单色套印以及黑白效果的运用,表现出刀味木趣、笔情墨意,形成独特的古朴而稚拙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四季平安</b></p> <p class="ql-block">四季平安——进财童子手托元宝和金钱,手拿折枝莲花和牡丹。牡丹为花中之富贵者,莲花高洁,出污泥而不染。此图借物抒情,以喻富贵廉洁,生财有道,四季平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五福临门</b></p> <p class="ql-block">五福临门——童子门神,两个童子各骑一只大公鸡,条幅上分别写着“功名富贵”,“吉星高照”。借“公鸡鸣唱”的取“功名”之音义。童子头上戴的牡丹花象征“富贵”,结成吉语为:“功名富贵”。另一童子头上戴的是菊花,取“菊”为“吉”音相同的吉祥的含义“吉星高照”,而且鸡在世俗观念中是辟邪的吉祥之物。几只蝙蝠,取“福”字之音义,象征幸福,故称“五福临门"。表现古人对幸福的向往和追求,皆取美名,以应祥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富贵花开</b></p> <p class="ql-block">富贵花开——我国传统吉祥图案之一,代表了人们对美满幸福生活、富有和高贵的向往。富贵花开图里有时会看到蝙蝠,因为蝙蝠的“蝠”和“富”谐音。清代赵世学在《牡丹富贵说》:牡丹有王者之号,冠万花之首,驰四海之名,终且以富贵称之。夫既称呼富贵,拟以清洁之莲,而未合也;律以隐逸之菊,而未宜也。甚矣,富贵之所以独牡丹也。也就是说:牡丹有王者的称花,是百花的头领,在四海扬名,所以用富贵称呼它。既然叫富贵,莲花的洁净不适合,菊花的隐逸也不合适,所以,只能是牡丹独占富贵之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狮子滚绣球</b></p> <p class="ql-block">狮子滚绣球——狮子滚绣球是汉族传统吉祥图案,常由两只狮子和一个绣球构成。有去除灾难,好事降临之寓意。武强年画代表作中不可多得的精品“狮子滚绣球”中,猛兽狮子造型蓬头大耳,巨目环睛,娇憨可爱,逗人喜欢,是意象化的艺术形象,与自然形态的狮子大不相同,其作为守护装饰和辟邪之用,也是权势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六子争头——武强木版年画《六子争头游戏图》,通过魔术式的画笔,把三个俊秀的胖娃娃巧妙地连接在一起,有的侧立,头和身子相互变幻成六个有趣的娃娃,把民间“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和民间娱乐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深受人们喜爱。“六子争头”它来源于明清时代的《九九消寒图》,武强年画《九九消寒图》就是最早出现在明清时代的武强年画六子争头的雏形。《武强木版年画》小全张背景图就是“六子争头”。</p> <p class="ql-block">武强木版年画在造型上具有较高的艺术表现力,刻画的人物多以正脸出现,着重表现头部和眼睛,寥寥几笔,神情毕现。武强年画有窗花、条幅、扇面、连环画等多种形式,涉及风土人情、天文地理、时事政治等广泛题材。代表作品有“踏雪寻梅”、“三娘教子”、“赵州石桥”、“六子争头”、“狮子滚绣球”、“天官赐福”等,从中可以体味淳朴的民风以及人民的理想愿望和自强精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绵竹木版年画</b></p> <p class="ql-block">《绵竹木版年画》邮票,2007年2月10日发行,编号2007-4。</p> <p class="ql-block">绵竹木版年画始于明代,清乾隆、嘉庆为鼎盛期。其种类繁多,内容广泛,从形式看,绵竹年画分为斗方、横披、中堂、条幅等,似同国画分幅相近但却别具一格。其张贴有许多规矩,与地方习俗紧密联系在一起,不能违背。绵竹年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构图讲求对称、完整、饱满,主次分明,多样统一。设色单纯艳丽,强烈明快,构成红火、热烈的艺术效果。用线洗练、流畅,刚柔结合,疏密相间,具有强烈的节奏感。造型常使用夸张、变形、象征、寓意的表现手法,使塑造的艺术形象生动感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坐提刀</b></p> <p class="ql-block">坐提刀——清中期作品,纵52厘米,横34厘米,手工彩绘,现藏绵竹年画博物馆。绵竹年画口诀“立如一张弓,坐似一口钟”。此年画表现了武将坐帐的雄姿,内穿铠甲,外罩锦袍,头戴帅盔,一手捋须髯,一手提刀,眉目间溢发威武之气,动态优美生动,刚劲有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穆桂英</b></p> <p class="ql-block">穆桂英——清光绪年间作品,纵54厘米,横40厘米,手工彩绘,现藏绵竹年画博物馆。穆桂英是小说《杨家将》中的女英雄,她智勇双全,尤擅骑射,因自招杨宗保为婿,归于宋营。为抗击辽兵犯境侵扰,她跃马披甲,大破天门阵,是老百姓所喜爱的古代巾帼英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双喜童子</b></p> <p class="ql-block">双喜童子——清中期作品,纵52厘米,横34厘米,手工彩绘,现藏绵竹年画博物馆。画幅中双童头扎小辫,手执莲花,捧着佛手,喜气洋洋,表达了福寿双全,连年平安之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张仙射狗</b></p> <p class="ql-block">张仙射狗——清中期作品,纵54厘米,横40厘米,斗方,手工彩绘,现藏绵竹年画博物馆。据民间传说,张仙为五代时四川眉山人,名张远霄,游青城山得道,民间奉为祈子之神。此画描绘张仙骑着神兽,护着儿童,正张弓射向云间的天狗。构图饱满且有动感,张仙和童子的形象俊美,实为佳作。</p> <p class="ql-block">扬鞭尉迟敬德——清嘉庆年间作品,纵110厘米,横80厘米,门画,现藏绵竹年画博物馆。此画为绵竹年画武将门神中的一幅,画中尉迟恭两眼环瞪,双眉倒立,长髯怒飘,好一副威武相貌。此画为绵竹年画中最为经典的门神作品。《绵竹木版年画》小全张边纸图案·扬鞭尉迟敬德。</p> <p class="ql-block">2007年有奖明信片获奖纪念《绵竹木版年画》小版与丝绸小版边纸图案·穆桂英大战杨宗保。</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朱仙镇木版年画</b></p> <p class="ql-block">《朱仙镇木版年画》邮票,2008年1月15日发行,编号2008-2。</p> <p class="ql-block">朱仙镇木版年画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诞生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被誉为中国木版年画之鼻祖。其制作采用木版与镂雕相结合,水印套色,种类繁多。朱仙镇年画构图饱满,线条粗犷简练,造型古朴夸张,色彩新鲜艳丽。人物头大身子小,既有喜剧效果又觉匀称舒适,乡土气息浓郁,民间情趣强烈,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和淳朴古老的民族风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步下鞭</b></p> <p class="ql-block">步下鞭——取自开封市博物馆清末作品《门神秦琼·步下锏》。门神是朱仙镇年画古老而典型的题材,骑马披甲执鞭锏的门神画俗称“马上鞭”,不骑马、更见魁伟身材、威武之气的门神画,俗称“步下鞭”。无论“马上”“步下”,都是秦琼执锏,尉迟敬德执鞭,百姓除夕前把他们请到家里,贴到门上,驱灾辟邪,保佑平安,并恭敬地称他们二位为“门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三娘教子</b></p> <p class="ql-block">三娘教子——取自开封市博物馆清末作品《三娘训子》。描绘三娘剪断织布,劝诫儿子发奋读书。画面继承传统技法构图,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线条雕刻的有阴、有阳,较豪放,粗细对比性强。采用古代人物画的技法,尤其在衣饰等方面表现最为突出,线条粗实纯厚,富有野味,具有北方民族独有的纯朴、厚实、健壮风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满载而归</b></p> <p class="ql-block">满载而归——取自河南开封市博物馆清末年画作品《柴王推车》。表现柴荣推车卖伞,寓意“推车满载聚宝盆”。整个画面饱满、紧凑、严密,上空下实,留有空白地方较少,主次分明,主题突出,情景人物安排巧妙,表现出匀实、对称的图案,美感强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凤香兰</b></p> <p class="ql-block">凤香兰——取自年画收藏家王树村所藏的清代年画作品《三女侠》。此画又称“女三杰”,描写王玉凤、王氏小香、张桂兰三位智勇双全、行侠仗义的故事。朱仙镇年画表达正面人物、英雄形象画面较多,塑造英雄人物一身正气、忠诚、朴实,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英雄人物真实形象,给人以正义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漳州木版年画</b></p> <p class="ql-block">《漳州木版年画》邮票,2009年1月18日发行,编号2009-2。</p> <p class="ql-block">漳州木版年画始于宋代,在明清两代最为兴盛,它构图大方,造型夸张,既有北方年画的粗犷沉雄简洁明快,江南年画的纤巧细腻秀美雅丽,又兼具闽南本土古朴神秘的东南沿海风格,流露着浓郁的地方特色,设色好用大红大绿,对比明显,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漳州木版年画,是一种在木质平板上镌刻画稿,后以短版法套印于纸上的民间版画艺术,主要流传于漳州的芗城区和闽南、岭南一带,远销台湾、香港和东南亚等地。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在有色纸上套印各种粉色。印厚的地方,有重量感、凸凹感,大红大绿,大俗大雅;印薄的地方,底色散透出来,空灵又虚幻抽象,不发闷透气,十分古趣。薄色与厚色重叠,可称“软硬兼施”,色调丰富、神秘、奇幻、意外。在黑色底纸套印彩版时,还大胆用金、银印线压色,富丽大气,金碧辉煌,为其他地区罕见,堪称绝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狮头衔剑</b></p> <p class="ql-block">狮头衔剑——清代雕版,纵34厘米,横45厘米。狮头衔剑是闽西南及台湾地区民宅常见的用于辟邪制煞的符物。图中狮头红眉圆目,五彩鬣毛飞动于颈后,双目圆瞪,赤口锯牙,口衔七星剑,额间印有八卦,十分威猛。此幅年画为漳州木版年画代表作,多贴于照墙、门楣、门楼及船头上,希冀防冲、辟邪、守门卫财,这种年画充分反映了闽台崇敬神威的民间习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日日进财</b></p> <p class="ql-block">日日进财——实际这幅年画是一对年画中的一幅,两幅图画分别为传统年味十足的《日日进财》《年年添丁》。《日日进财》表现两童子手捧铜钱和元宝,寓意多多发财。《年年添丁》表现两童子嬉戏寿桃形花灯,写明年年添丁。“灯”与“丁”在闽南语中是谐音,丁就是人丁的意思。闽南风俗,娘家在新年时为出嫁之女送灯(谐音送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天仙送子</b></p> <p class="ql-block">天仙送子——相传北魏圣武皇帝(鲜卑族,其时尚未建魏国)曾于山泽间与天女相合。一年后,天女将所生之子交与圣武皇帝,并说:“此君之子也,当世为帝王。”言讫而去。漳州木版年画中的“天仙送子”多为骑马天仙,立地天仙较为少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老鼠嫁妆</b></p> <p class="ql-block">老鼠嫁女——清代雕版,纵28厘米,横44厘米。老鼠嫁女是我国年画中的常见题材,闽南民间以农历正月廿五日为“填仓节”,当晚有奉老鼠为“谷神”,不许点灯,好让老鼠娶亲的习俗。此幅画中老鼠抬花轿,敲锣打鼓,红灯高照,热热闹闹,前导以蟾蜍为坐骑,更添几分神秘气氛,但右上方的新郎——猫,却一口把敲锣的老鼠吃掉。这年画表现了老百姓畏鼠恨鼠的心理,所以在画中表现了老鼠偷吃鸡、偷吃鱼场面,但在锣上书写“金”字;红灯上书写“状元及第”,又表现了民众祈福的愿望,所以嫁鼠包含有把老鼠逐出家门的意思,嫁鼠于猫更包含了杜绝鼠患的愿望。此幅为漳州年画代表作。《漳州木版年画》小全张边纸图案也是老鼠嫁女。</p> <p class="ql-block">两种2009年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获奖纪念边纸图案·关帝君像。清雕版漳州木版年画《关圣帝君与观音菩萨》,纵36厘米,横22厘米。关羽字云长,河东解县(今山西临漪境内)人。宋徽宗时,封关羽为“忠惠公”,故后人称为“关公”。道教亦尊关羽为神圣帝王。宋宣和五年(1123)封关羽为“义勇武安王”,明万历加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清顺治、雍正、乾隆均御封,并制定了祭祀关圣大帝礼仪,多奉为保护神。图中关帝君面带笑容,独坐神椅,右有周仓手抱青龙偃月刀。此图作为民间神像供奉。现仅存黑线版。</p> <p class="ql-block">漳州木版年画的雕版分阳版和阴版两种,印制“幼神”人物背景色(红)的版为阴版,其刻法和用法在中国是独有的。雕版上所有线条和色块的边缘均向外倾斜,这便于印制时调节水分。印制时采用版套印,先色版后黑线条版,画面效果十分明朗。</p> <p class="ql-block">漳州木版年画中的人物不管是文是武,是善是凶,其面容多和颜悦色。以武门神“神荼郁垒”为例,年画中的这两位神人,其造型在人体结构、比例关系上没有解剖、透视可言,而是把它做了横扩短缩的变形,他们的面部五官也是传神写意的夸张(如豹头、环眼、长髯)。这种变形夸张不是依据自然实体,而是服从于驱邪避鬼、镇宅御凶的功能和对于神祇崇拜的心理需要。而在文门神“加官晋爵”中,人物造型的夸张变形则比武门神弱些,靠近世俗凡人,迎合民众希求吉祥、瑞庆的心理。漳州木版年画多以红、黑色做底,所以印出的年画富有浓丽凝重的色调,犹如织锦刺绣,绚烂而美观,为我国木版年画中特有佳品。</p> <p class="ql-block">漳州位于福建最南部,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原的灿烂文化在漳州广泛传播。漳州由于地处东南一隅,战祸较少,社会比较安定,人口迅速增长,经济文化的繁荣,促进了民间木版年画的产生和发展。宋代以后,漳州木版年画艺术日臻成熟。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题材和构图逐步定型;二是绘画技术不断升华;三是艺术影响扩大,年画大量输出海外。</p> <p class="ql-block">漳州木版年画的题材广泛,形式多样。从年画的功能来看,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神灵佛道题材,以门神为主。明清两代.漳州木版年画的门神样式有100余种,大体可归纳为将军、福神、天仙、童子四个类型。二是供花灯张贴的年画。这类年画大多以连环画形式,描绘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或戏曲故事。三是供祭祀或宗教活动的年画。这类年画多是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等图案,尺幅较小,以求财、求平安为主要题材。</p> <p class="ql-block">常见的有福寿平安、保生大帝、添丁进财等。漳州还有一类专门用于敬天、驱灾、保平安的纸马,纸马花样相当多,如麒麟献瑞、四兽图、镇宅平安符、家门玄庆符以及签诗、冥纸等等。寺庙宗教使用的木版年画是漳州的一个独特品种,它是在特制黑纸上套印白、黄、蓝、红等色,宛如漆画效果,为中国木版年画中独有的品种,堪称年画中的一绝。</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梁平木版年画</b></p> <p class="ql-block">《梁平木版年画》邮票,2010年2月6日发行,编号2010-4。</p> <p class="ql-block">梁平木版年画已有近500年历史,据传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间,到清朝康熙、雍正时已相当发达,民国时达到鼎盛。其品种品种有水货、托货、清章、花笺四大类,钩金描银,画印结合,色彩艳而不俗,华美富丽,形式活泼,内容丰富 。梁平年画构图饱满简洁,色彩对比强烈,人物造型夸张,主要突出表现的是头部五官,身长则缩短,脸部描绘细致,不分男女,都在脸上腮部“开脸”,即涂上椭圆或扫帚形桃红,妙趣横生,为其他年画所罕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门神</b></p> <p class="ql-block">门神——此画为清版作品《将帅门神》,原图现藏梁平县民间艺术博物馆。将帅门神头大腰粗身形雄壮。二门神皆戴倒缨金翅盔,背插方形帅旗,身披鱼鳞金甲,手持元宝、火珠、翠叶金钱,增添了金珠满门财富到家的祥瑞气氛,是梁平年画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盗仙草</b></p> <p class="ql-block">盗仙草——此画为清版作品,原图现藏梁平县民间艺术博物馆。故事取材于清朝方成培的《雷峰塔》传奇。金山寺僧法海嫉恨许仙与白素贞美满姻缘,警告许仙白为蛇妖所变。端阳节日,许听从法海之言,劝白饮雄黄酒,白现原形,许仙惊吓而死。白潜入昆仑山,盗取灵芝仙草,遭鹤鹿二仙阻止,白素贞被打败,恰在此时,南极仙翁出于同情而赠以灵芝,救活许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和气致祥</b></p> <p class="ql-block">和气致祥——此画原图为清版作品,现藏梁平县民间艺术博物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和为贵”与“和气致祥”是中华文化价值观的取向之一。“和气致祥,乖气致异。”一语源自《汉书.刘向传》,反映儒家思想中提倡的“以和为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盗令出关</b></p> <p class="ql-block">盗令出关——此为清代作品,现藏梁平县民间艺术博物馆。出自戏曲《四郎探母》的一段,宋代时大宋与辽国交战,金沙滩之战后杨四郎延辉被辽邦俘虏,改名木易,与铁镜公主成婚,生子阿哥。杨四郎思母心切,在妻子铁镜公主相助下,在母后处盗得出关令牌携妻带子逃回与母相见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梁平木版年画》小全张边纸图案·正面立斧顿刀门神。此画为清版作品《立斧门神》,原图现藏梁平县民间艺术博物馆。梁平年画中的门神画有一个特点,在给人物开像时,五官的造型就别具一格;将两个黑眼珠的中距离拉得很近,似“对对眼”,但两目对视却炯炯有神,使人物形象格外威武;再者,在人物的五官,如眉或眼的上缘,鬓发的内侧部位,均以手绘大笔触墨黑色块,同时又在二者的下缘或外侧,勾出数根平行墨线。这种粗细、疏密错落有致的线、面组合,形成了一种具有立体感的中间色调,对比强烈,富有鲜明的节奏韵律。</p> <p class="ql-block">两种2010年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获奖纪念小版张边纸图案·梁平木版年画《送子麒麟》。此画为清版作品《送子麒麟》,原图现藏梁平县民间艺术博物馆。梁平年画的门神画有一个特点,就是除了威武的门神外,还有可爱的童子画相伴其中,而这幅门神画中的“麒麟送子”童子画为最出彩的一幅。</p> <p class="ql-block">梁平木版年画始于明,盛于清。清嘉靖梁平的富庶,造就了屏锦民间门神雕版印刷的兴盛,梁平木版年画最早起源于梁平屏锦镇。早年兴盛时期,屏锦就有二三十家画坊,其中徐氏家族的“德和泰”和“信立号”最为著名。据《梁山县志》(因与山东梁山县同名,于1952年12月改梁平县)记载:在清康熙年间就已在宜昌、沙市、汉口均设有分庄,产品销往陕西、西南各地及长江流域,盛极一时,曾是著名的年画产地。清代,梁平木版年画便已畅销东南亚。民国初年,梁平县有30余家作坊,从业人员数百人。年画由单色发展到多版彩色套印,并在此基础上施以手工彩绘,工艺由简单到复杂,品种不断丰富,成为全国著名的年画产地之一。1913年到1934年,梁平木版年画进入鼎盛时期,每年生产数百万幅,除满足当地农民的年货需求外,还远销沙市、宜昌、武汉、汉中、贵阳等地。但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战乱,销售量一度萧条。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社会变迁,加上现代印刷技术的冲击,传统木版年画市场萎缩,自然停止生产,画版大多散失或毁坏。</p> <p class="ql-block">梁平木版年画一个比较有趣的地方就是“开脸”,也就是在脸颊两侧点上“腮红”,关于开脸的说法也有好几种,有的说是辟邪,也有的说是象征阴阳交合之用,但比较有趣的一种说法是南方女子在出嫁前会用红绳刮净脸上的汗毛,意为从少女成长为人妻,这一说法也不是没有依据,可追溯到清朝曹雪芹的《红楼梦》,在第六回中讲到,“开了脸,越发出跳的标致了,那薛大傻子真玷辱了她。”这种将活人做法跃然画纸上,不仅是载体的变化,更体现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让文化可视化。</p> <p class="ql-block">清代之后的民国时期,梁平木版年画则呈现出一些不同的表现状态,这一时期的特征在于,绘画采用了中西合璧的方法,色彩偏重于明度的变化,注重人物立体感。由于受西方油画的立体写实影响,以及清末时期的梁平木版年画畅销海外、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又被苏联、美国和法国等地的博物馆收藏。在绘制技法上,创作者们吸收了外来文化,在人物脸部运用了立体透视画法,根据西方人体解剖学当中颊骨的走向,与笑肌重合,斜插上去,使人物面部具有了西方的立体透视,显的更加的完善和形象,总体来说,其构图饱满简洁,人物夸张变形,色彩对比强烈,动静处理得当,造型古朴粗犷,使人过目难忘。这种结合传统与外来优秀文化从而形成的审美创新也是梁平木版年画能够流传至今的重要因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凤翔木版年画</b></p> <p class="ql-block">《凤翔木版年画》邮票,2011年1月10日发行,编号2011-2。</p> <p class="ql-block">凤翔木版年画为西北地区的民间艺术,产于陕西凤翔,始创于明正德初年,题材广泛。凤翔年画以手工雕版,土法印制,局部手绘染填,套上金银二色,色彩对比强烈,造型饱满夸张,保留了木版年画古朴自然的艺术风格。它数百年间流行于陕、甘、宁、青、川广大地区,深受民众喜爱。凤翔年画以古朴优美、风格独特的面貌在中国木版年画中独树一帜,与它的历史渊源、地域特色是分不开的。</p> <p class="ql-block">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的凤翔县,是我国知名的木版年画产区。凤翔木版年画古朴优美、风格独特,在中国木版年画中独树一帜。凤翔木版年画分门画、十美画、风俗画、戏剧故事画、神码画五大类,全以手工雕版、土法印制,局部手绘染填,套上金银二色,色彩对比强烈,造型饱满夸张,保留了古版木版年画古朴自然的艺术风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执鞭敬德</b></p> <p class="ql-block">持鞭敬德——尉迟恭全身披挂甲胄,手执鞭,黑脸似锅,蒜头鼻子火盆口,竖眉豹眼,须如帚,整整一个威武大将军的形象。相传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梦中常有鬼魅侵扰,不得安宁。时有大将秦琼(秦叔宝)奏曰:“吾平生杀人无数,何惧鬼魅乎?愿与胡敬德戎装立门以伺。”太宗准秦,当夜果然无忧。因虑两人守夜无眠,太宗令人画二人之图像,全身戎装,手执钢鞭,怒发一如平时,悬于宫门左右。此后,邪祟绝袭。后传民间,人们便在新年的前一天贴上门神,以佑来年平安。“门神”秦琼、尉迟恭是陕西民间木版年画里最受欢迎的一对门神,其夸张、威武的造型是人们理想中镇压一切邪魔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纳祥童子</b></p> <p class="ql-block">纳祥童子——以夸张手法塑造了一个优秀而健康硕壮的骑虎娃娃,头大身小,扭动身躯,挥舞胖胖的小手,形象和服饰都富有关中地区特色,非常招人喜爱。外婆一定要给孙儿送一只虎,一是为了祈求平安,二是将它作为装饰。因此,凤翔民间泥塑虎、布老虎、剪纸虎……虎的形象比比皆是。整幅作品画面生动活泼,富有情趣,旁边还画有一个如意。整张年画寓意驱虎辟邪、纳祥平安、生活如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佳人爱菊</b></p> <p class="ql-block">佳人爱菊——“菊”谐音“举人”,古时“举人”定是文化之人。转换到现代,即漂亮的女孩子喜爱学习上进的人。中国民间对爱情的表白很含蓄,把女孩子对心爱之人的择偶标准一画置之。年画中两个女子身材修长,身着华衣,肩担一篮菊花,眼望着脚下,哪里是在寻菊花?而旁边正有一丛怒放的菊花在等待。整个画面构思巧妙,寓意新颖,是中国年画中难得的精品。该画是年节时贴在闺中少女门上或窗扇上的年画,是凤翔木版年画中侍女画的佳作之一,其构图、造型独特,色彩艳丽,人物姿态优雅大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富贵花瓶</b></p> <p class="ql-block">富贵花瓶——瓶饰为如意纹和冰裂纹,插以双荷及莲蓬,两旁衬以书籍、茶壶、印章、石榴、酒坛,空处补以蝙蝠纹及富贵印。春牡丹、夏莲花、秋菊花、冬梅花4种形式表现,牡丹代表高贵典雅,莲花代表高洁、出淤泥而不染,菊花代表傲霜抗雪,梅花则在严寒中怒放。她们相互呼应,古朴典雅,画风严谨,刻工极佳。年画兆四季平安之瑞,印章呈富贵祥和之意,是凤翔年画中明版复刻之作。</p> <p class="ql-block">木版年画原本是为了庆祝春节而制作并用来贴在家中以迎春纳福,表达对于新年的向往和希望。木版年画的内容通常以神、仙、佛、旧事、民俗、自然、动植物等形式,主要采用了花鸟、人物、景观等画面,以及吉祥话语、祝福语、年历等文字。时至今日,人们对木版年画的认识已经上升到华夏文明的高度,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瑰宝,是具有浓郁中国年味的传统文艺形式,其美术风格刚劲大气,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目前,木版年画已经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制作和流传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实际上,神州大地的木版年画远不止已经搬上邮票的这九个地区,如:滩头、佛山、平阳、东昌府、张秋、夹江、滑县、老河口、东丰台、章丘、绛州、襄阳陈义文、聊城、晋南、南通木版年画,等等。希望在不远的将来也能够系列发行这些地区的木版年画邮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