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岁月如梭,弹指一挥四十多年,昔日风华正茂的少男少女们如今已两鬓斑白,步入了天命之年,我们风风雨雨、沟沟坎坎。</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体味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经历了世事的浮浮沉沉之后,然而才发觉,让我们最难以忘怀、难已割舍的依旧是那份浓浓的农场情、基建情、同学情、同事情……。</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记得2019年元月初的一个中午在上海悦来大酒店举行东海农场基建(基建队、基建营基办、基加厂、工程连队)知青聚会。参加聚会约70人。</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时过境迁,我们离开昔日朝夕相处工作和生活的场所已有四十多年了。当年工作和生活的场所因农场发展,大部分已经拆迁和改造了。农场青年同志,您是否还记得我们在农场工作时的办公楼、厂房车间、食堂、宿舍楼是什么模样的吗?下面把我们部分工友前几年回农场时拍的照片和画的图在这里展示给大家,让我们慢慢回忆、慢慢品味,从而再次点燃青春少年时代的激情……</b></p> <p class="ql-block">这是2006年4月拍摄的东海农场基建营(基办)大门口。</p> <h3>2006年4月拍摄的基办大楼。</h3> <h3>2018年8月拍摄的基办大楼。</h3> <h3>2018年8月拍摄的基办职工宿舍楼。</h3> <p class="ql-block">从基建营职工宿舍再往南,原先有基加厂的预制场、食堂、五金仓库、机电组、职工家属宿舍、办公楼(下面是木匠间)和机动车间,现在都被拆了。照片拍摄时间:2018年8月。</p> <p class="ql-block">基加厂和工程一连的职工宿舍、办公室、食堂已经拆了,只有一个厕所当时还完好的保留着。照片拍摄时间2006年4月。</p> <p class="ql-block">这是本人在2018年画的东海农场基建营及下属的基加厂、工程一连、宿舍等《平面示意图》(1977年—1981年回忆版)。</p> <h3>当年基加厂职工从宿舍到厂区人行门。照片拍摄时间2006年4月。</h3> <h3>基加厂办公大楼。照片拍摄时间2006年4月。</h3> <h3>基加厂食堂已经改造维修过,屋顶上气楼(气窗)没有了,但这扇双开大门没有改变(原件)。在木工机动车间工作时,尽管自己不是做木匠,但平时也学习了解一些木工专业知识,就那这扇木门说,由门挺、上下门毛头和门板等组成。照片拍摄时间2006年4月</h3> <p class="ql-block">这是本人2018年9月画的《食堂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感谢工友张月芳,组织了这次东海农场基建70人大聚会活动。</p> <h3>大聚会活动现场。</h3> <p class="ql-block">以上视频中的人员依次:陆民亮(原东海农场基建后去朝阳农场基建工作)、姜龙兴(原东海农场基建后去农场局物资供应站工作)、陈荣麟(原东海农场基建后去朝阳农场基建工作)、潘裕杰(东海农场基建)、刘宪强(东海农场基建)、杭忠云(东海农场基建)、汤金兰(东海农场基建)、杨惠芳(原东海农场基建后去朝阳农场基建工作)、张建芬(东海农场基建)、陆平(东海农场基建)、张晓文(原东海农场基建后去朝阳农场基建工作)。11位同志是老三届和70届知青,也可以说是东海农场基建的创建人,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礼!</p> <p class="ql-block">照片中的人物就是我在《初到农场的记忆》中写到的第一天去东海农场基建加工厂报到后碰到的夏文亮和单正超同志。左:单正超,曾在基加厂木工排(木匠间)工作,内场木匠,俗称小木匠;中:夏文亮,曾在基加厂医务室工作;右:冯卫,曾在基加厂机动排、食堂和基办工作。</p> <h3>印象深刻的几件事之一:</h3><h3>去农场基建加工厂工作第一天报到,那时基加厂全厂的职工已去海塘围垦了,我第一个认识在厂部值班的夏文亮同志——“赤脚医生”。医务室,木匠间楼上厂部办公室走廊左边第一间,用“人造木屑板”一隔两,靠里(朝南窗)的是床铺、箱子、方凳子和放碗筷的台子等,靠外(朝门)有两只白漆刷的玻璃木橱,里面放了一些基本的医疗器械、玻璃器皿及药品、写字台、椅子和一只放面盆用木头做的三脚架。他对待新来的职工很友善、待人很客气。给我第一印象他会女同志做的活,看到他床头边有布鞋底和扎(锲)鞋底的工具、针线。听说他还会织(接)毛衣(绒线衫),绣花,缝被子、做衣服等(日后也真实了),干起这种活很利索。</h3> <h3>印象深刻的几件事之二:</h3><h3>上世纪70年代末是知青顶替回城的高峰期,四十年前的1979年春节前,基加厂木匠间单正超同志顶替通知来了,兴奋不已,想尽早回城办理手续,由于劳动人事关系要调出单位签字盖章,当时基加厂徐书记要求单正超同志回城前要制作完碗橱(上海话谐音:“嘎市”)的工作再盖章放人。单正超同志木工手艺高超,平时也得到基加厂领导肯定,没办法,缠不过,单正超同志只能接受这个任务。为了尽早完成碗橱,晚上要加班,这时单正超同志来和我商量,如果晚上做了晚了是否弄点夜点心?当时我在食堂工作,食料实在缺乏,用卷制面和酱油做个汤面,帮助单正超同志尽早完成任务也算作了“贡献”。</h3> <h3>后排左起:丁月华(曾在基加厂预制排、医务室工作)、周菊英(曾在基加厂机动排工作)、刘根兰(曾在基加厂预制排、食堂、木匠间工作)、钱静华(曾在基加厂食堂工作)、俞萌芝(曾在基加厂预制排、医务室工作)、万健菁(曾在基加厂预制排、医务室工作)、姚秋菊(曾在基加厂食堂工作)</h3><h3>前排左起:乐祥元(曾在基加厂医务室工作,后去场部医院工作)、陈正薇(曾在基加厂财务室工作)、张淑英(曾在援建朝阳农场突击排、基加厂财务室工作)、夏文亮。</h3> <h3>左起:徐宝珠、杨金瓶(曾在基加厂机动排工作)、范阿诺(曾在基加厂机动排工作)、季美英(曾在基加厂木匠间工作)。</h3> <h3>右起:江永祥(曾在基加厂机电组、基建营、农场场部工作)、范阿诺、丁月华。</h3> <h3>左起:单正超、孙惠康(曾在基加厂机动排工作)、冯卫。</h3><h3>印象深刻的几件事之三:</h3><h3>我们职工在厂里三餐的饭都是用铝饭盒(饭格子)送到食堂“老虎灶”蒸的。那时我在食堂工作,孙惠康同志每天早饭不吃的,时隔四十年这次碰到问他,早餐还是不用的;孙惠康同志在机动排工作是操作一台当时算得上很先进的机器,是杭州木工机械厂生产的,叫“射流式榫槽机”,是用于木门窗门挺、窗挺榫头开槽。机器的功能有点像钻床和冲床原理,操作时用脚控制开关,当脚踏开关时一只外形方壳里面圆孔有个钻头的刀朝下,在木门窗挺上开槽,根据榫槽的大小这把刀可以换的。由于开槽时有木屑出来,所以这台机器还有一个功能用空压机吹气,把榫槽里的木屑吹出来。孙惠康同志操作这台机器操作自如,得心应手,我们走过他工作的岗位只听到很有规律的“噗气,噗气”声音。记得有一次他在上海学习,机器有人代操作,一个不慎,手脚不同步,机器像“老虎”一样把操作工的手指“咬了一口”,我们工友手指受到了伤害。</h3> <h3>好同事叙旧聊天。左起:乐祥元、陈正薇、张余(曾在基加厂任文书工作)、张淑英。</h3> <h3>下面有四组四十年前的照片,自己对照,哇!如今还是这样年轻。</h3> <h3>左下图宋国强(曾在基加厂机动排工作,基建拆并后在农场单位工作),他仿佛在说“阿拉当过民兵额”,一面孔自豪感。</h3> <h3>四十多年前五位好同事一起去苏州白相,这次聚会来了三位。</h3> <h3>记忆中我们基加厂当年的团支部领导陈瑛同志,梳了两只小辫子,身穿工作服,腰索皮带,皮带上插了一套电工工具,脚穿一双高帮电工跑鞋,一身装扮,精神抖擞,飒爽英姿。</h3> <h3>基加厂木匠间的陈萍(左)与蒋媚兰。</h3> <h3>后排左起:刘根兰、邵美琴(曾在基加厂预制排工作,后去朝阳农场基建工作)</h3><h3>前排左起:丁月华、陈俐敏(曾在基加厂预制排工作,后参军)、俞萌芝</h3> <h3>来来来,老酒咪起来。王勇(曾在基加厂机电组工作)</h3> <h3>后排左起:于佩燕(曾在基建营工作)、范阿诺</h3><h3>前排左起:邓苏斯(曾在基建营工作)、丁月华、张雅芬(曾在基建营工作)</h3> <h3>左起:刘兰芳(曾在基加厂预制排和后勤组工作)、陈瑛、庄文娟(曾在基加厂预制排、食堂工作)</h3> <h3>左起:杭忠云(曾在东海和朝阳农场基建工作)、邱玉英(曾在东海农场基建工作)、张建芬(曾在东海农场基建工作)。</h3> <h3>张月芳(曾在基加厂机动排工作)、毛喜文(曾在基加厂机动排工作)、杨金瓶、周菊英。四人在农场时还住同一宿舍的。</h3> <p class="ql-block">曾在基加厂医务室工作过的五位“赤脚医生”。应该还有一位“赤脚医生”她叫张叔华,因没有联系上这天没有参加聚会活动。</p> <p class="ql-block">老照片左为张叔华(曾在基加厂医务室工作)和张淑英。</p> <h3>丁月华 俞萌芝</h3> <h3>万健菁 丁月华</h3> <h3>丁月华 夏文亮</h3> <p class="ql-block">印象深刻的几件事之四:</p><p class="ql-block">我从学校毕业分配刚到基建加工厂报到时,那天正值基建营全体职工去海边围垦筑堤(职工已在海塘围垦有三天了)。第二天我跟着老职工乘基办的拖轮到围垦工地,来接我的是预制排黄明生同志说,就到我们排里吧。</p><p class="ql-block">刚到工地一开始我与一位女同志她叫胡跃(这次聚会活动也没有联系上她),两人一起扛两块“烂污泥”,毕竟刚刚从学校里出来一个人挑不动,这时才知道挖泥的工具叫“河撬”,看到最结棍的男同志一人两边可以各挑三“河撬”的“烂污泥”。到了第三天我一人可以挑两“河撬”了,深一脚浅一脚,歪歪扭扭,喔唷,芦根把我新的雨鞋(“册刮勒”新的半统套鞋)戳破了,套鞋进水啦!肉麻啊!……</p><p class="ql-block">不久,1978年新年来临了,我们在围垦的工地上冒着小雨,干劲十足,工地上呈现了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我被这种场景所感染,自然而然在嘴边哼起了在中学时用沪语唱的男声小组唱《社员挑河泥》,“莎拉拉子呦……社员挑河泥哎,心里真欢喜哎,扁担接扁担脚步一崭齐哎……”。棉袄,绒线衫等都湿透了,我们基建职工同志们个个都坚持在阵地,这时农场的高音喇叭传来了党中央主席华国锋的元旦新年贺词,什么革命青年志在四方、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等等,我们青年职工在中央领导讲话精神的鼓舞下,个个努力工作,不完成任务誓不罢休,革命工作干劲冲天霄……</p><p class="ql-block"><br></p> <h3>印象深刻的几件事之五:</h3><h3>我们农场发工资日是每月5日,当年我是下半个月来基加厂的,可以领半个月工资9块。次月在领工资前,厂财务问我要肉票、油票、糖票,可能上月来厂工作没有几天,财务免了我交肉票,真要谢谢这位财务。</h3> <h3>老照片是基加厂工友同志们收藏了四十多年,它记录了我们知青在农场工作与生活,非常珍贵。</h3><h3>中共一大会址。</h3> <h3>这是基建营(基办、基加厂、工程一连)团支部组织团员青年去杭州活动时拍的集体照,团支部书记陈继勇,看看你能认出几个。杭州岳飞庙。</h3> <h3>参观杭州蔡永祥烈士事迹陈列馆。</h3> <h3>参加基建营组织的民兵训练。</h3> <h3>这是基加厂民兵集体照,里面有一个女民兵是在工程一连食堂工作的她叫赵美珍(前排右二)。</h3> <h3>基加厂团员南翔古漪园活动。</h3> <h3>张淑英 丁月华 张尉(曾在朝阳农场基建财务工作)</h3> <h3>基加厂组织团活动到金山石化厂参观。</h3><h3>张叔华 王海婴 陈瑛 张淑英</h3> <h3>冯卫 朱岳忠</h3> <h3>长风公园活动。</h3><h3>陈正薇 张淑英 杨天祥 周菊英</h3> <h3>农场照片。</h3><h3>王海婴 张淑英</h3> <h3>张叔华 冯卫 陆申 张淑英</h3> <h3>在农场工作时用过的餐具和证书。这是张月芳同志保存至今的铝饭盒(饭格子)。</h3> <h3>这是万健菁同志保存至今的铝饭盒(饭格子)。</h3> <h3>这是张淑英同志保存的《工会会员证》。</h3> <h3>这是冯卫同志保存的基加厂发给其的奖状。</h3> <p class="ql-block">以下是大聚会工友、好同事、好姐妹结对拍的照片。</p><p class="ql-block">刘根兰 陈正薇</p> <h3>陈萍 钱静华</h3> <h3>张淑英 刘根兰 俞萌芝</h3> <h3>丁月华 范阿诺 江永祥</h3> <h3>孙惠康 陈萍</h3> <h3>邵美琴 丁月华 邱玉英 杭忠云</h3> <h3>钱静华 杨金瓶 陈萍</h3> <h3>陈萍 钱静华 范阿诺 邱玉英</h3> <h3>陈俐敏 丁月华 俞萌芝</h3> <h3>邵美琴 陈瑛 刘根兰</h3> <h3>丁月华 范阿诺</h3> <h3>邵美琴 丁月华 刘根兰</h3> <h3>陈萍 钱静华 丁月华 邱玉英</h3> <h3>陈萍 张雅芬 周菊英 钱静华 丁月华</h3> <h3>丁月华 陈瑛</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参加大聚会的工友名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江永祥、王 勇、顾培华、陆 平、黄国忠、仇德泉、王奇扬、单正超、凌伟保、李祝卿、宋国强、陆民亮、胡仲庆、冯 卫、陈荣麟、姜龙兴、吕永安、陈 捷、陈继勇、乐祥元、张 余、潘裕杰、原子能、郑谷庆、孙惠康、仲福根、潘国华、张金喜、夏文亮、刘宪强、于 勇、项银良、张惠明 (男工友33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汤金兰、刘春英、杨惠芳、杭忠云、张月芳、张晓文、蒋媚兰、刘兰芳、万健菁、丁月华、邓苏斯、张雅芬、杨金瓶、陈 瑛、范阿诺、陈燕萍、周菊英、吴红英、陈俐敏、季美英、张淑英、徐宝珠、陈正薇、邱玉英、张元华、张建芬、钱静华、刘根兰、毛喜文、庄文娟、黄杏梅、于佩燕、陈 萍、姚秋菊、俞萌芝、邵美琴、彭鸿云 (女工友37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相逢是短暂的,但是真情是永存的,每一次相聚都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这份真情,希望让这份真情永远地温暖着你我的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不足之处还请工友们多多指正。谢谢大家!</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