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冀东抗日根据地设在潘家峪的当时情况》</p><p class="ql-block">1939年3月的一天,冀东专暑在潘家峪潘灿家召开会议,(这次会议原丰润县县誌有记载)。由组织部长吴德(后来在北京当市长的吴德)传达了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由孔庆同作了他对潘家峪风土人情和地里条件的汇报。会议决定:冀东抗日根据地就设在潘家峪。指定在丰滦迁县政府任秘书的潘贺皋为潘家峪第一任办事员。为了保密潘贺皋的化名叫哓庄。潘家峪的化名叫密密村。马庄户村的化名叫天华村。千马岭村的化名叫树堂村。并且安排分区长王文合负责串户作保密宣传。</p><p class="ql-block">坚接着,冀东专署住进了潘家峪潘喜家,专员焦惹余。</p><p class="ql-block">冀东军分区司令部住进了潘会林家(潘家大院),司令员李运昌。</p><p class="ql-block">丰滦迁联合县政府住进了潘芝彬家,县长高静芝。</p><p class="ql-block">尖兵报社住进了东山沟老龙背潘国臣的三间草房地下的两间地洞里,社长潘润芝。</p><p class="ql-block">后防医院住进了老龙背潘国臣的三间草房里,院长刘素珍,护士长高换民。东山沟潘家峪看园子的85间小草窝棚就是后防医院伤员的病房。</p><p class="ql-block">地下监狱设在老龙背山沟的人工地洞里,监狱长扬洪。</p><p class="ql-block">兵工厂住进了潘凤密家,八路军十二团战场上得了几颗日本手榴弹,准备研究制作方法,结果冒烟了,一个战士把冒烟的手榴弹扔出了大门口外,炸死了放牛回来的潘小三。兵工厂就搬到潘贵清家,开始烧煤化铁水铸手榴弹。</p><p class="ql-block">节振国工人大队住进了潘灿家,节振国的妻子刘玉兰,儿子节凤生,女儿节凤英节凤兰也一同住进了潘灿家。</p><p class="ql-block">被服厂住在老龙背潘广仁的两间草房里,厂长刘素慎,付厂长郭春侠。</p><p class="ql-block">日本鬼子经常进潘家峪扫荡,仅在1938年末到1941年潘家峪大惨案前,日軍扫荡潘家峪达138次,来少了死在了潘家峪,来多了找不到人。形势一紧张,除兵工厂还在潘贵清家以外,其他各机关单位全部转移到潘家峪东山的各个山沟的密林深处坚持着冀东抗日斗争的指挥工作。</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