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们到海南旅行,首先到了海口,在海口专门安排半天时间,参观海南农垦博物馆、海垦知青博物馆,展厅内那一件件文物和一张张的旧照片,让我回想起海南农垦橡胶发展的艰难历程和广大知识青年到农垦开荒种植橡胶的蹉跎岁月。</p> <p class="ql-block"> 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为共产主义国家友好合作的需要,为国家工业化发展的需要,中国开始了种植橡胶树的艰难历程。橡胶树是热带植物,中国的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只有极少的国土面积可以种植,当年,国家成立了华南橡胶垦殖局,由叶剑英担任局长,海南的功勋领导冯伯驹担任副局长。</p> <p class="ql-block"> 中央调拨了解放军南下部队和原琼崖纵队、东江纵队的部分武装力量组建林一师、林二师,在海南和雷州半岛开展橡胶园的开垦种植工作。</p> <p class="ql-block"> 全国各大院校也安排大量的各专业毕业生到垦殖局帮助橡胶的种植工作,其中林业和农业技术人员尤其受欢迎。</p> <p class="ql-block"> 早在民国时期,有些爱国华侨已经将橡胶树移植到海南岛种植成功,给了我们巨大的信心。当时帝国主义已经对中国沿海封锁,橡胶制品和种子都无法从海外获得。国内的橡胶园只能采集原华侨种植的橡胶树种子进行育苗繁殖。</p> <p class="ql-block"> 后来华南垦殖局改为广东农垦局,下属湛江农垦局和海南农垦局,在各自的区域大面积垦荒,种植橡胶。</p> <p class="ql-block"> 经过10来年的精心种植和养护,第1批橡胶林终于可以开割产出橡胶乳,送去初步加工,提炼形成橡胶原材料,提供给工业的各个领域,制成工业成品。</p> <p class="ql-block"> 橡胶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橡胶制品有很强的弹性、韧性、延展性,也有良好的绝缘性,小到气球、避孕套、医用手套,大到汽车轮胎、密封器件、绝缘材料等都必须用天然橡胶制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但是,天然橡胶产自天然的橡胶树,是用农业手段种植橡胶树,橡胶树长大以后,切割橡胶外皮,流出的乳汁制成工业用的橡胶原材料。</p><p class="ql-block"> 所以,种植橡胶树和采割橡胶乳需要大量的农业劳动力,需要漫长的培植过程,也需要大量的采割橡胶工人。</p> <p class="ql-block"> 1952年开始,大量的技术人员到雷州半岛和海南岛进行测量选点,规划种植橡胶园,他们首先开垦荒地,修筑梯田,挖穴种植橡胶苗,耐心地施肥浇水,防止病虫害,坚持十来年,才有橡胶乳汁产出。从种植到产出橡胶原材料,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坚持不懈地工作,<span style="font-size: 18px;">正是由于橡胶产品的重要性和培育橡胶树的长期性和艰难性,</span>国家为此投入大量的资金,国家成立了种植橡胶的农垦局,下属几十个国营农场,这在当时还是一个十分神秘的系统,这是一个庞大的央企。</p> <p class="ql-block"> 在农垦系统,“垦荒”是永远的工作主题,不断开垦荒漠或森林,扩种新的橡胶林,扩大再生产,才能不断地增加橡胶产量。</p> <p class="ql-block"> 1956年1月,从广州、汕头来了一批知识青年,到海南岛农垦系统,参与橡胶的开垦种植工作,为农垦系统增添了一批新生力量。</p> <p class="ql-block"> 农垦系统同时也在附近农村招聘青年人加入劳动大军,但是1958年,国家经济调整时期,有些人也被辞退回乡。</p> <p class="ql-block"> 1968年12月,毛泽东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城市青年人“上山下乡”运动由此大规模展开。</p> <p class="ql-block"> 1968年,城市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除了每家留一位小孩以外,全部前往农村参加劳动。有报道说,“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人数达到1600多万人,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p><p class="ql-block"> 很显然,上山下乡运动是人类现代历史上罕见的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大迁移。全国城市居民家庭中,几乎没有一家不和“知青”下乡联系在一起,每个有大孩子的家庭餐桌上都留下空位,知青远赴农村,远赴边疆,让每个家庭的家长无限牵挂。</p> <p class="ql-block"> “上山下乡”的知青,受到城市的热烈欢送,十分光荣。能离开父母的束缚,跑到新鲜的地方,也十分高兴。刚开始出发,大部分知青是兴高采烈的,但是到了偏远的乡村以后,艰苦的环境和艰难的生活,让他们感到落差极大,现实给他们很大的冲击,也使他们迅速地成熟起来。</p> <p class="ql-block"> 在这些上山下乡的知青中,其中有一部分人到了广东、海南农垦系统工作,回想起来,他们是幸运的,农垦毕竟是国营单位,管理正规,而且每月有工资收入。</p> <p class="ql-block"> 不管知识青年来自何方,也不管您到了哪里,当地都会热烈欢迎,热情地接待,周到地安排。很快,知青就和原职工打成一片。</p> <p class="ql-block"> 1969年初,广东和海南的农垦系统改制成为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由部队派军队现职干部前来管理,但是,原来的职工成了不穿军装的兵团战士,整个系统实施半军事化管理,这时,知识青年成为兵团战士,觉得十分光荣和自豪。</p> <p class="ql-block"> 大量的知青到来,为农垦(兵团)增加了许多青年劳动力,这些青年人帮助开垦荒地,扩大种植橡胶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时用“大会战”的方式进行“垦荒”,用人海战术突击扩大再生产。</p> <p class="ql-block"> "大会战"-﹣农垦(兵团)人力集群、劳动强度达极限的一种生产方式。</p><p class="ql-block"> 上级命令计划下达,上千号人马,打起背包,离开营地,向垦荒工地集结,吃住在工地。搭草寮、打通铺、战地野炊,砍树、撬石、挖穴、抢种,一场艰难的大会战一持续就是几个月,每天劳动超过8小时。知青与广大职工付出血汗,换来层层梯田、万顷胶园。</p> <p class="ql-block"> 许多知识青年到农垦系统(兵团)以后,经过短暂的培训,成为一名割胶工人,每天都要早早起来,带着工具跑遍整个橡胶山林割胶,天亮以后及时收集胶乳汁,挑回生产队收纳,送去加工。</p> <p class="ql-block"> 这是现在实地拍照的橡胶林树,树干下方有明显的割胶痕迹。</p> <p class="ql-block"> 在橡胶树身上的割面下端有一个鸭舌状的金属,用来收纳橡胶乳,滴到地上的胶杯内。</p> <p class="ql-block"> 农垦系统的基层单位叫农场和生产队,由于大量地接纳城市来的知识青年,农场的基础条件不足,没有足够的房子供知青居住,农场只能挖掘自己的潜力,甚至用牛棚、猪舍改造给青年人住,或者搭建大量的茅草房给人住。</p> <p class="ql-block"> 由于是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的编制,很多青年都能接受军事技能训练,学习枪械知识,练习瞄准射击和投弹,提高了个人的军事素质。</p> <p class="ql-block"> 持枪拍照,寄回给自己的父母,是知青很荣耀的事,说明自己作为知青,已经在当地受到了信任,可以拥有枪支,也说明自己已经从学生成长成为一个兵团战士,已经能够独立生活,并有稳定的收入。</p> <p class="ql-block"> 在知识青年当中,有一部分是幸运儿,他们分到了农场做广播员、总机接线员、医院护士等,工作岗位基本是在机关,工作条件优越。</p> <p class="ql-block"> 农垦系统也有不少技术岗位,一些知识青年在劳动学习中掌握了技术技能,对自己日后的人生发展很有帮助。</p> <p class="ql-block"> 而知识青年的主力是分到生产第1线的各生产队,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做割胶工,参加橡胶种植施肥,参加生产“大会战”,干的都是重体力活,有些劳动还要超过自己的体能承受能力,时间长了,积劳成疾。</p> <p class="ql-block"> 那个时候,生产第一线的劳动力基本靠人的体力劳动,当然,也有部分牲畜帮忙,会赶牛车也是一种技能,而且相对来说,养牛、放牛和赶牛车是比较轻松的工作。</p> <p class="ql-block"> 繁重劳动之余,每到周末,知青们可以互相探访,同学之间、邻里之间、兄妹之间和老乡之间互相走动,见面改善生活,互相传送消息,解决思乡之苦。</p> <p class="ql-block"> 城市的知识青年,有一部分还是有文艺素养,业余时间可以通过文体活动,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p> <p class="ql-block"> 几个青年聚集在一起,吹拉弹唱。日子就过得更舒坦了。</p> <p class="ql-block"> 农垦或兵团也有自己的文艺单位,一般叫文工团或文化宣传队,有艺术素养而且表现好的青年,很快就会被抽掉到这些文艺单位。他们参加艺术表演,到各地慰问演出,远离繁重的体力劳动,自己的艺术技能也可以在这里得到保持甚至提高。</p> <p class="ql-block"> 这些艺术轻骑兵根据农垦的工作特点和扎根基层的便利条件,结合当地生产生活,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和深受欢迎的舞蹈节目,并在参加各级比赛中获奖。</p> <p class="ql-block"> 知青在兵团时期,条件是艰苦的,工作是繁重的,心情是快乐的,生活是浪漫的。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生存下去的方式。</p> <p class="ql-block"> 农垦的基层是十分艰苦的,劳动强度大,生活条件差,交通不便,许多地方没有通电,只能靠煤油灯照明,当时生活只能饮用井水,总结起来,那个时候的农垦生产队,“出门基本靠走,治安基本靠狗,找人基本靠吼,干活只靠双手,照明基本靠油“。知青上山下乡几年后,陆陆续续有一些知青通过各种方式回到自己原来的城市,找到新工作。</p> <p class="ql-block"> 不少知识青年在农场的子弟学校担任老师,在数理化和文体各方面,都为农场培养了不少优秀学生,在偏僻的农垦基层学校提升了教学水平。</p> <p class="ql-block"> 十万知青投身农垦(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建设,与农垦的老职工结下了"情浓于血"的感情。这些青年的到来,给农场带来了新生力量,带来了城市文明,带来了文化知识,知青在农垦经济建设进程中,发挥了生力军作用。</p> <p class="ql-block"> 知青年代,农垦(兵团)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生产(工作)者和先进人物。知青回城后,继续弘扬他们的先进思想和优秀品质,在改革开放的潮流中,展现了一批老知青的先进模范身影,榜样的力量激励了更多的人踏上再创业的征程。知青是坚韧的一代,成熟稳健的一代,能够撑起社会脊梁的一代。</p> <p class="ql-block"> 在农垦的创业、建设、发展历程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模范人物和英雄群体,他们是百万农垦人的杰出代表。他们所创造的巨大的物质财富惠及后人,培育的"艰苦创业、团结拼搏、求实开拓,改革奋进"的农垦精神,激励一代代农垦人继往开来,勇往直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