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的职业学校——边区农业学校

易水寒

<h1>  陕甘宁边区的中等学校包括师范学校教育、普通中学教育和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等。陕甘宁边区的中等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党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指导下创立和发展越来的。它的经验是我国教育史中的宝贵财富。1945 年以前,边区中等学校为边区建设和抗日战争培养和输送了毕业及未毕业的干部约 3000 余人。</h1> <h1>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陕甘宁边区中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边区中初等技术人才缺乏,而抗战和边区建设又十分迫切地要求有更多的具有专门技术的人才参加工作。为了适应抗战和建设边区的需要,边区政府在人力、物力、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先后办起了一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这些学校主要培训在职干部。促进了边区的经济建设,大大改变了边区的社会面貌。</h1> <h1>  “延安革命旧址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2024年1月11日,得学校领导嘱托,为探讨延安时期的职业教育对今天发展职业教育的启示意义。查阅了诸多资料,又向专家请教,笔者与朋友驾车前往延安南三十里铺村,探寻陕甘宁边区农业学校旧址——</h1> <h1><b>从延安城区沿210国道向甘泉方向前行,在三十里铺向南泥湾方向左转,进入303省道,过大桥行几百米,左侧有原三十里铺小学,停车下去寻找,果然如友人所说,有延安市文物局所立石碑一通——陕甘宁边区农业学校简介(1939年—1942年)</b></h1> <h1>  前期查阅资料,对照碑上文字介绍得知:1939 年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提出了“自力更生”、“自己动手、生产自给”的方针,号召全边区军民,人人奋起,开展大生产运动。边区政府积极响应中共中央的号召,除开展大生产外,并决定创办边区农业学校,培训一批经济建设的管理干部,以加强边区经济建设的组织和领导。<div>  1939 年 4 月,边区政府建设厅派<b>宜瑞珍和方悴农</b>等四五位干部,负责筹建边区农业学校和附设农事试验场的工作。校址和场址设在延安南三十里铺西边的一个名叫<b>红寺</b>的山沟里。<br><b> </b>1939 年 7 月 23 日,陕甘宁边区农业学校正式开学,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出席会议并讲了话。校长由边区建设厅副厅长朱开铨兼任,第二任校长是黄亚光;副校长宜瑞珍,还兼任党支部书记和农事试验场场长。校长下设教务处、总务处和附属农事试验场。教务主任方悴农,教员李世俊、姚作农等。<br><b> </b> 农业学校以培训边区县、区两级的农业经济管理干部为宗旨,造就具有普通的农业科学知识、领导农村经济建设和农业生产的行政干部。学校每期招收学员150 名(有说是几十人),学制定为两年。“学生由各县政府选送之第四科科员及区之助理员为主,次则从边区中学与鲁迅师范考取之”。</div><div> 招生资格要求为:(1)年龄在十六岁以上三十岁以下,身体健全,无不良嗜好。(2)不限性别,具有相当农业经验及学习基础者。(3)本校学生在学习期间衣服、膳食、住宿、文具、讲义等概由学校供给,并每月发给津贴洋1 元,毕业后得由校呈报建设厅,以农业技术干部任用之。(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一辑338-339页)<br><br></div></h1> 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 <h1>那么,边区农校的农场红寺又在哪里呢?虽说资料中有记载,向西走二三里,但省道旁边都是居民或工厂建筑,根本没有路可以穿过高速公路到对岸去。不断向老乡们打听,终于一个老大娘说有一条乡村小路,可以下去,并将我们引至宝塔区人民政府2018年竖的一块纪念石碑“陕甘宁边区农业学校旧址”旁,让我们沿着小路下去往西走,穿过高速公路下面的涵洞,再上坡就到了——</h1> <h1> 果不其然有路,但是土路,由于近日没有下雪,路上全是黄土,深一脚浅一脚沿着黄土路走了估计一公里,过了涵洞顺着车辙印前行上坡走了一大截,听到狗叫声看到炊烟起,同行的党老师赶紧前去打听,这家人在此已经住了40多年,沟里原来的住户都已经迁到川道上去了,我们看到的不大的平地都是他们这些年平整出来的,这里面虽说有条小溪,但过去山势陡峭不适宜大面积耕种。<div><br></div></h1> 寂静的山沟 冬日的寂寥 <h1> 不过一个读过书的小伙子给我们说,前些年公家在涵洞刚过的山坡上修窑洞,说是保护边区农校的旧址,他参加过劳动,所以知道具体位置。于是,我们顺着来时的路往回走到涵洞附近,果然有一条上山的路,由于许久没人来了,路上都是经年累月的残枝败叶,怀着试一试的态度,我们继续向上走去,转了一个湾,在一片树林前的山崖下,终于见到了边区农业学校窑洞——</h1> 窑洞虽然破败,但它却能证明历史、能讲述那段不平凡的岁月 保持三孔原来的窑洞,新维修了四孔窑洞 <h1> 三孔旧窑,在静静的矗立着,没有门窗的接口石窑似乎在等待着后来者探寻那大生产运动的峥嵘岁月,那一盘土炕就是前辈们休憩谈论理想之所吧,那窑掌的小门里也许就是收获洋芋玉米的储藏室吧,那稍微开阔的院子就是他们劳作之余放松嬉戏的场地吧,那沟下的溪水既能浇灌农田又能让年轻的学子们辛劳一天后洗漱放松吧——</h1> <h1> 2018年宝塔区政府修了围墙,安装了木栅栏门。院子里还有未消融的雪,围墙外是厚厚的树叶杂草。回过身向山下望去,山坡下地势较为平坦,如今高速公路和省道占了很大一部分平地,还有两条小溪汇聚,边区农校的农场应该就在此处,这里足够他们开垦1200亩荒地,满足全校师生的生活之需。</h1> <h1> 农业试验场既是学员的课外劳动试验场,又是农校的生产自给基地。这个农场的自然条件比较好,山大沟深,有水有草,可以放牧牛羊;坡前有几块较平坦的荒地,可作为农场试验田;四面荒山也都是可开垦的肥沃土地,农校在这里开垦了 1200 多亩荒地,勤耕细作,每年收获粮食 20-30 万斤,既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又使学生在实践中增加了知识和技能。同时,农场还饲养了 20 多头牛,200多只羊。</h1><h1> 这个农场所培育的蒙古马、关中牛、三边白羊,都是在边区农业展览会上受奖的优良畜种。</h1><h1> 边区农业学校和农事试验场所作出的成绩,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称赞。朱德总司令、边区主席林伯渠等领导同志曾亲临参观,对学校和农场工作进行了表扬,使农校全体教职工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h1> <h1> 学校的课程设置特色鲜明,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并重,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学校设农艺、园艺、畜牧三个部,并附设实验农场一所。农校开设的课程分为三类:农业科学知识课约占 30%,着重讲授作物栽培、土壤、肥料、选种等,同时还开设园艺、林业、畜牧、水利等。农业管理课约占 30%,如县农业科工作、农业合作社、农民问题等。政治课和文化课约占 30%。此外,党日活动和社会工作约占 10%。学员们一边上课,一边劳动实习,在农业试验场里培育各种树苗和良种蔬菜,交给地方去推广。</h1><h1> 延安地区的西红柿就是从农业试验场开始推广的。</h1> 边区农业学校第一任校长朱开铨(兼) 朱开铨参加中共七大的代表证(网络照片) <h1> <b>朱开铨</b>(1901-1993 ),字乘衡,江西瑞金人。1926 年 8 月参加革命,1928 年 8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苏区时期,曾任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土地人民委员会委员、中央政府巡视团巡视员、粤赣省土地部长。长征中曾任道义县革命委员会土地人民委员会主任委员、红三军团十二团地方工作组主任。到达陕北后,历任陕甘省苏维埃政府主席、陕甘宁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陕甘宁边区政府巡视团主任及<b>边区政府建设厅副厅长。</b>解放战争时期,任甘肃省陇东专署专员,中原人民政府荣誉军人管理处处长。建国后,任宁都专署专员、江西省人民政府民政厅厅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省政协副主席。1993 年农历 12 月 24日病逝于南昌。</h1> 边区农业学校第二任校长黄亚光 <h1> <b>黄亚光</b>(1901—1993),福建省长汀县人。1926 年毕业于台湾高等农林学校。1927 年 8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 年起先后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总务厅出版处处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调查处处长等职。1934 年 10 月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先后任<b>陕甘宁边区政府建设厅副厅长,</b>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陕甘宁边区政府财政厅副厅长,中共陕甘宁边区政府党团委员,陕甘宁边区政府审计处处长,陕甘宁边区银行副行长。1945 年参加中共七大。同年 6 月起任中共陕甘宁边区政府党组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国人民银行西北区行行长,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副行长,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福建省第三届政协副主席,中共福建省委书记。1993 年 4 月因病逝世。</h1> 右边为老红军,曾任边区农业学校副校长、党支部书记兼农场厂长宜瑞珍。 <h1><b> 宜瑞珍(1916-2006),延安</b>子长人,1934年加入陕北红军九支队,任宣传员。1935年任瓦窑堡苏维埃政府土地部长,1935-1936任安定苏维埃政府土地部长,1936-1937任安定县苏维埃政府副县长、代县长。解放后历任陕北实业公司总支书记、副经理、陕西省煤炭局局长轻工业局局长、国家五机部201所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党委书记。1984年8月离休,省部级待遇。</h1> 1942 年 6 月 1 日,农校奉命同边区职业学校合并。 <h1>陕甘宁边区的职业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今天我们职业教育的发展亦有启示意义。建国后延安相继成立延安农业学校、延安林业学校,其实就是在继承边区农业学校的光荣传统,为延安乃至陕北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技术技能人才。</h1> 资料来源:《陕甘宁边区教育史》《陕甘宁边区教育大事记》《延安文化思想概论》及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