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和不吐不快的杂七杂八

Jidong

<p class="ql-block">在李老师布置这篇期末作业的前一天晚上,实在没心思看专业课课本,我于是决定把《东京爱情故事》看完。除了赤名莉香标志性的微笑之外,这部剧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它的主题曲:《突如其来的爱情》。</p><p class="ql-block">其实还有译名《爱情故事突然发生》,我个人倒是觉得也有些味道。</p><p class="ql-block">“在那天/在那时/在那地方/如果不曾与你邂逅/我们将永远是陌生人”,第一次听到这就有所触动,再把歌词和剧中几人相当纠缠的感情故事联系到一起,不得不感慨小田和正的词曲能力。非要用一个词来总结这部经典日剧所有情节转折的原因,就是“巧合”。如果三上没有和里美交往的同时精神出轨,如果完治在生日当天早早回到公寓没有去接里美的电话,如果完治在莉香第一次提出去爱媛时就立刻带她走,如果最后的最后完治能赶上那班33分开走的火车……看完莉香站在天台久久凝视远方的镜头,我不禁想着,要是没有这些戏剧性(当然电视剧是得有戏剧性的)的巧合和偶然,永尾完治和赤名莉香应该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刚开始交往的时候,你看他们多快乐啊。</p><p class="ql-block">后来仔细想想,感觉从很多细节来看,其实分开还是两个人最好的结局。就算没有这些编剧强加的巧合,两个三观根本就不合的人,怎么可能长久下去?我想这就是偶然中也存在着必然吧!有时候“命中注定”这个词可能还真不是空穴来风。</p><p class="ql-block">好巧不巧,前一天晚上刚躺在床上感慨完人生,第二天李老师分享自己充满“偶然”的人生经历的时候,那些还新鲜的念头又一次出现在脑海。我想这也是冥冥之中一种巧合,就像李老师所讲的在考前精准翻到了考试内容一样。听完李老师讲述自己求学的经历以及之前课程上的一些分享,突然有种自己人生好像有点太单调的落寞感。一直以来好像没有那么多足以影响我一生的巧合(当然可能是因为还没到一定年龄),无论是考试还是选择志愿,我做出的任何可能影响我人生的决定几乎都在我的把握之中。降低生活中可能带来不利影响的不确定性,也许这就是我的生活之道吧。至于为什么用“生活之道”这个词,在刚上中学励志多读书的时候看了几页《瓦尔登湖》,然后摘抄了一句:</p><p class="ql-block">“一个圆有多少条半径,就有多少条生活之道。”</p><p class="ql-block">感觉很有意思。虽然它几乎没能出现在我高中的任何一篇议论文里,但能在这篇文章里被用上,也算是一种微不足道的偶然。</p><p class="ql-block">不过要说为什么我今天能在这里写这篇文章,也是偶然因素所导致的。</p><p class="ql-block">怀着放每周休两天半的心思,选课时我选了周四上午的实验课,想想看,周五上午的课一上完我就能坐高铁去北京痛痛快快玩两天!</p><p class="ql-block">当天下午,舍友突然跟我说:“哎,大家如果都选周四的实验课,岂不是很容易掉课吗?我还是选周五下午的好了。”</p><p class="ql-block">“有点道理啊,”我想,万一必修课没选上也挺麻烦的,“那我也改成周五的实验吧。”</p><p class="ql-block">当时对选课系统完全不了解,以为掉了课就再选不了了,万一调到下学期再修,那不更要命吗(其实教务老师肯定会让你在本学期修完,这些担心完全是一个freshman自己吓自己)!加之前文所提到的,“降低生活中可能带来不利影响的不确定性”,只好忍痛舍弃了我的北京梦(虽然后来还是在周六翘了团会跑了趟北京)。</p><p class="ql-block">盯着那个空了周四上午的课表,我决定不能让自己太闲。但是留给大一学生的通选课很少,排除线性代数工程制图这些我闻而生畏的课,最后筛出来一门“逻辑学概论”。老实说,我见到“逻辑”这个词,更准确点说是“logic”这个词,几乎只在游戏的加载界面(游戏公司的名字),高考题里酷爱玩文字游戏的议论文阅读都鲜少出现这个词。我想这个词原来还能衍生出一门科学啊,真是不可思议,果然文科生的世界是理科生难以窥探的。</p><p class="ql-block">人在面对一个几乎是陌生的概念时总会不安,于是又上微信和QQ南开选课排雷群发了一句:“有没有人选过逻辑学概论啊,急急急”。然而群友沉浸于刷自己“选了xx学分,是不是会掉很多啊”类似的消息,没什么人看到我问的问题。</p><p class="ql-block">经过一番心理斗争还是决定选上这门课。虽然总感觉心里不踏实,但听起来会比舍友选的系统解剖学保险。高一分科的时候我不是没考虑过学文的可能性,对于政治虽然一窍不通(分科前只考了56分),但地理和历史都是我感兴趣的课程,在暑假那些激动的睡不着的夜晚,我就决定上大学要修一些文科课程。学习专业课的同时,我坚持认为探索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是重要的,比如文科课程的学习,或许真的能够带来崭新的思考(下学期没有史纲的话,我有点想选拜占庭历史)。</p><p class="ql-block">然后等来了正式上课后的第一个周四,刚好李老师那天有事,然后又等到周末,一进教室发现全是不认识的面孔(理科这边大家专业课差不多,上几次课也就熟了),我想,天啊,哲学院的学生!坐在他们中间总觉得格格不入,好像会有人指着我说:“站起来,你个理科的!”“我们的专业课怎么会有理科生!”仔细想想这也是一种刻板印象,毕竟在中学时期和文科生一起上课几乎不可能,但大学的课堂应该是包容开放的。这是比起中学相当棒的一个特点。</p><p class="ql-block">不过逻辑学到底学些什么?我脑海里浮现的是数学里的一个问题:甲说乙说谎,乙说丙说谎,丙说甲乙如何如何……哲学院的专业课应该不会是这样的吧?瞅一眼旁边的几个女生人手一本橘色封面的《逻辑学概论》,我突然觉得两手空空的自己选课有点草率了。</p><p class="ql-block">按照套路,此处应该描写我在不安中等来了课程老师李老师进班,他幽默风趣的讲课风格一下就深深吸引了我,消除了我原本的担忧,窃喜自己选了一门会让自己受益匪浅的课。但那天我坐在后排被开着的窗户吹的瑟瑟发抖而且有些听不清李老师的话,只记得第一堂课李老师课件上的那些例子很有趣,这门课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晦涩难懂,其实挺生动的。对于前几天忙碌在高数和化学之间的我来说,这门课无疑能让大脑轻松一下。</p><p class="ql-block">之后的课程所呈现的内容对于我来说确实是一块新大陆。众多的概念和规则让我能思路清晰地分析问题,然而感慨最深的当属真值表方法。把抽象的判断转化成形象的可视化的问题,那些绕口的咬文嚼字在TTFF的帮助下迎刃而解,而且全面地覆盖了所有可能情况。在无机化学实验室里我感慨发明了减压抽滤装置的人实属天才(这还不足以表达我第一次使用它时的震撼,听起来有点夸张,但对一个只拥有理论而缺乏实践的新生来说也情有可原),那么我也赋发明真值表方法的人一个天才头衔吧。如我所期待的一样,这门课为我开拓了一个理科学习之外的新天地,我很难描述这种惊喜又兴奋的心情,总之在我躺在床上一边回味着逻辑课所学的内容一边期待着明天的无机实验课时,这种幸福的憧憬是无与伦比的。听起来相当矫情,但我真诚地为我的大脑接受新知识而高兴。</p><p class="ql-block">人在睡前那些辗转反侧的时刻就是他个人的哲学形成的时刻。宿舍熄灯以后我听着手腕上表嘀嗒的声音,想着这些事情难以入睡。</p><p class="ql-block">比起课程内容,李老师本人也让人印象深刻。每堂课最有意思的就是听李老师讲他丰富的人生经历,不止一次地感慨“原来真的有人在这样生活啊,简直是漫画里的男主角一样”。国庆回了趟家,跟父母聊起来大学里有意思的事情,不可避免地会提到“我那个逻辑学概论的老师,感觉人家活的真潇洒啊!”后来听完李老师传奇般的人生故事,感觉更有意思了。而且李老师的很多观点(参考“东哥名言”,李老师提到那句与偶然相关的名言时,我眼睛都直了,因为我一直也是这样认为的!),确确实实能引发我的思考,我想这也是文科课程学习的意义所在。</p><p class="ql-block">有时候我想,如果那天没有脑子一热选上了这门课,也许真的就失去了一次接触人文社科的宝贵机会,感谢无数次偶然导致的现在,也感谢当时冲动的自己吧。有幸成为李老师关门弟子(虽然这么说有往自己脸上贴金之嫌),如果李老师明年继续代课的话,我一定会在那个流传于学生之间的选课指南上写:“逻辑学概论这门课很有意思,老师很有趣,理科生也来听听吧!”</p><p class="ql-block">真诚感谢李老师为我带来的珍贵的知识和人生哲学,祝福您未来在大西洋的彼岸依然自由潇洒,万事顺遂。</p><p class="ql-block">南开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3级GKX</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