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头部优质客户,一年到头发起的变更需求体量来看,研发自身发起的变更需求问题,远远低于客户发起的变更需求,这足以说明研发同事的优秀和责任与担当。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为制程管控端,把希望寄托在研发端,依赖于研发端零误差输出,这是对自身制程管控存在价值和意义的否定,也是对自身制程管控能力的不自信,应该扭转这种错误思想。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制程管控的职责就在于及早发现问题,及时管控问题,风险前控。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制程管控前期发现不了问题,要到首件制作时才能发现问题,或者要到量产后才能发现问题,甚至要到客户端让客户来发现问题。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么,足以说明,制程管控形成虚设,制程管控是失效的。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个部门,如果都不去审视自身的问题,而是动不动就劳师动众,拿着全厂全司上下,几十上百号人,要其他部门去反复复盘,在公司内部,肆无忌惮的指责,无限升级,并放大其负面影响,最后,则由老板来买单,这本身就是一种充满负能量的消极管理思维。 除了出风头标榜一下自我,再难产生其他方面的积极意义。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费斯汀格法则告诉世人,如果长期任这类负面情绪泛滥而不受控,于公司而言就是一场灾难,除了持续造成大面积内耗和消极情绪,其负面影响,远远大于其正面意义。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尤其是对于那些超饱和工作负荷下的兄弟部门,不论问题大小,不经利弊权衡考量的大范围反复复盘运动,将大量侵占和挤压工程师的工作时间,造成工程师工作量不断堆积滞后,打击相关部门士气,这是在为持续生产新隐患制造人为条件。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根本就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一边在造成解决问题的假象,一边在给那些踏实干活,忙于实干的群体,持续挖坑埋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质上,这种行为就是个别部门为标榜自我,不惜劳师动众,拉着全厂全司上下同事,持续挖坑埋雷,最后让老板来买单的行径。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于这类部门行为和企业风气,建议公司层面保持慎重态度,<b style="color:rgb(237, 35, 8);">费斯汀格法则的要义,也许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费斯汀格法则】</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生活中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的反应所决定的。很多时候,我们因为控制不住情绪,忍不住发脾气,或者控制不住的悲伤懊恼,很容易让原本生活中的小事情,却产生了不可弥补的后果,这就是著名的费斯汀格法则。</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