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6-2尸罗差别:律仪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

华庆拉姆

<p class="ql-block"><b>【巳三、尸罗差别】</b></p><p class="ql-block"><b>【分三:一、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b></p><p class="ql-block"><b>第三,戒差别分三:一、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今初</b></p><p class="ql-block">《瑜伽师地论 ·菩萨地》中对于菩萨戒是这样分类的:“谓菩萨戒略有二种,一在家分戒,二出家分戒,是名一切戒。又即依此在家、出家二分净戒,略说三种,一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p><p class="ql-block">这段文的意思是说戒律按照所依不同,也就是受戒人不同,可以简略分成两种,一种是在家戒,一种是出家戒,合起来就是一切的戒律。再按照戒律的自性不同,又可以简略分成三种,即菩萨的三聚净戒:律仪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p><p class="ql-block">宗喀巴大师在《功德之本颂》中说:“发心若不学三戒,当知定不证菩提,故应勤发大精进,学菩萨戒祈加持。”大师教诫大乘佛子发菩提心后,一定要精进修学菩萨三聚净戒,才能证悟无上菩提。我们接下来依次学习三聚净戒,首先来学习律仪戒。</p> <p class="ql-block"><b>【午一、律仪戒】</b></p><p class="ql-block"><b>【分二:一、总说;二、依《菩萨地》分说圆满律仪戒的十因。】</b></p><p class="ql-block"><b>【未一、总说】</b></p><p class="ql-block"><b>《菩萨地》说,即是七众别解脱戒。故若具足别解脱律仪而住菩萨律仪者,或在家品或出家品,所有真实别解脱律仪,及诸共同能断律仪,是律仪戒;</b></p><p class="ql-block">《瑜伽师地论·菩萨地》中说:律仪戒就是七众别解脱戒。因此,具足别解脱戒而安住守持菩萨戒者,无论是在家居士还是出家人,所受持的真实别解脱律仪,以及与别解脱律仪共同的能断律仪,就是律仪戒。</p> <p class="ql-block">别解脱戒主要是调伏外在身语的戒律,属于声闻的戒律;大乘修行人在此基础上还要受持菩萨戒和密乘戒,后两者主要是修心的戒律。我们格鲁巴的传承里面讲:“外修声闻戒、内修菩萨戒、密修金刚乘”。这三乘的戒律如果能够严密守护,就奠定了成就的基础,肯定成就得非常快。</p> <p class="ql-block">七众别解脱戒包括比丘戒、比丘尼戒、式叉尼戒、沙弥戒、沙弥尼戒、优婆塞戒和优婆夷戒。</p><p class="ql-block">其中优婆塞戒和优婆夷戒是男女居士戒,都是五个戒条——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四根本戒,加上不饮酒戒,即不能喝酒。</p><p class="ql-block">如果这五条戒受持圆满就是圆戒居士;只受持五戒中一条就是“一戒居士”。部分受戒源于过去的印度,那时有受一条戒的“一戒居士”,也有受两条戒、三条戒的“多戒居士”。</p><p class="ql-block">但是我们藏地多是传圆满的五戒,传一条、两条戒律的传承可能已经失传了。在藏传佛教的历史中,受一条、二条、三条居士戒的法也很少,在传承上师传戒的过程中我们也没有听说过。这五条戒,无论对于在家居士还是出家师父都要受持。</p> <p class="ql-block">沙弥和沙弥尼戒都是三十六条;式叉尼戒,也叫正学女戒,是十二条,在受持满两年之后,再受比丘尼戒。只有女众有式叉尼戒,男众没有相对应的戒律,藏地现在已经没有正学女的戒律传承了;比丘尼的传承也已经断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然后是比丘戒和比丘尼戒。比丘戒有二百五十三条;比丘尼戒有三百六十四条。这些就是七种别解脱戒,如果要是再加一个八关斋戒就成了八种别解脱戒。但是因为八关斋戒只是受持一日一夜的戒律,所以不在这七种别解脱戒里面;而其他的七种别解脱戒是尽形寿的戒律,也就是说从受戒的那一天开始一直到这个生命结束为止,都要受持的戒律。别解脱戒就是这么严格。</p> <p class="ql-block">那么什么时候开始受戒律呢?这一生当中都要受持戒律。什么时候开始不受呢?受戒人死亡的时候,他的戒体自然而然就消失了。总之,这些都是律仪戒的支分。</p> <p class="ql-block">对于戒律的性质,各部派有不同的看法。藏传佛教从见解方面来分,包括经部、有部、唯识部、中观部等。其中中观里面又分为中观应成派和中观自续派。这样就有五种部派。五部派对戒律的定性有所不同——有的认为是心法;有的认为是色法。有部和中观应成派的观点认为戒律是色法;剩下的部派,如经部、唯识部、中观自续派则认为戒律是心法,守护戒律不去毁犯,这种心态就是戒律,因此是心法。</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我们就分析一下戒律中色法和心法有什么区别?将戒律定为色法的部派,认为戒律各个不同。如先受居士戒、又受沙弥戒和比丘戒,那这三个戒律好比是三个平行叠在一起的铜钱,如果失去一种戒律,其他的不受损失。比如破了居士戒,剩下的沙弥戒和比丘戒依然还在。</p><p class="ql-block">而将戒律定为心法的部派则认为,戒律体性是一体的。如先受居士戒,再受沙弥戒时,居士戒与沙弥戒自然合为一体;再受比丘戒时,沙弥戒自然融入到比丘戒里面,一个心同时受持三种戒,戒律体性互相融合;当失去护戒的心思的时候,三个戒同时失去。比如杀生了,那居士戒、沙弥戒、比丘戒三戒同时都破了,这是别解脱戒色法和心法的区别。这样讲大家就明白了。</p> <p class="ql-block">菩萨戒和别解脱戒也是有区别的,性质不一样,互不相融,各自独立存在,即使其中一个破戒了,另一个也不会失坏。比如破了菩萨戒,别解脱戒还在;而在别解脱戒内部,几种戒律集于一体,互相融合,若一种戒破了,那么另一种戒也不能避免,比如若破了居士戒,那么沙弥戒和比丘戒必定会破。</p> <p class="ql-block">我再说一下舍戒。舍戒按原因分为两种:被动舍戒和主动舍戒。被动舍戒是死亡时自然舍戒——因为别解脱戒是尽形寿的,是这一生当中受持的,所以在持戒的人死亡时,戒律就自然舍了;主动舍戒是在世时自己主动舍戒——持戒人在实在不能持戒,或不能保持出家身份的情况下可以主动舍戒,舍戒之后就不存在破戒了,因为已经没有戒体了。主动舍戒的时候,持戒人需要找到一位持戒的比丘,明确说出自己要舍戒,这是最好的;如果实在找不到比丘,那么就找一个能听懂的人,对他说自己不能再守持戒律,愿意舍戒,这样就主动舍戒了。</p> <p class="ql-block">在受戒的时候,受戒人一般先受居士戒,再受沙弥戒,最后受比丘戒,是按次第受戒的。受戒仪轨程序有很多,比较复杂,但是舍戒的时候,一下子就全舍了。</p><p class="ql-block">刚才说过,别解脱戒的戒律是一体的,一损俱损。妙音笑大师说:这里不能把菩萨相续中的别解脱戒安立为菩萨戒,因为如果犯了别解脱戒的他胜罪,就是舍弃了别解脱戒了;然而如果具有菩提心,就没有舍弃菩萨戒;而且如果舍弃菩提心,也不等于舍弃了别解脱戒。这方面的内容大家要搞清楚,具体情况必须依照宗喀巴大师的《菩萨戒品释》来详细地研究。</p> <p class="ql-block"><b>若非堪为别解脱律仪之身而具菩萨律仪者,谓共别解脱断除性罪及诸遮罪,随其所应能断律仪,是律仪戒。</b></p><p class="ql-block">如果是不堪能受持别解脱戒的所依身,比如天人、龙等,及动物中佛菩萨的化现,这些都是不能受别解脱戒的,但是可以受菩萨戒,菩萨戒中共同别解脱律仪的断除性罪和遮罪方面的,与之相应的能断律仪,就是律仪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