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很多年前,有一个年青人写了一夲书,书中叙述了一个静美如诗的地方,一位谆朴清纯的名叫翠翠的船家姑娘。这夲书以柔美抒情和细腻的文风,描绘了湘西地区神密而特有的风土人情。以跌宕起伏的爱情悲剧,讴歌了人性的善良美好及心灵的澄澈纯净。以它颇具奇特的文学魅力和浓郁生动的乡土风情,而声震中华扬名海外。这夲书,就是(边城)。这位年青作者,就是中外驰名的文学巨匠沈从文。一江清水,激起了沈从文千般灵感,造就了他流芳文史,而这如清江般流淌的文字,也让(边城)从此举世闻名。</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处美得令人心醉的地方,澄澈见底的清水江由南往北从两个千年古镇中穿过。江东的古镇隶属于湖南省辖,名曰茶峒镇,江西的古镇隶属于重庆市辖,名曰红安古镇。东西两个古镇的西南角,就是隶属于贵州省辖的松桃苗族自治县了。这是一处湘,黔,渝,三省交界的边陲古镇,也是一处正宗的"鸡鸣三省"的边城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都城"南京"失守,蒋介石迁都重庆,一条湘.渝公路横贯清水江,随着这条极具战略地位的公路通车,得天独厚的地理自然条件,使沦陷区大量的机关,学校蜂拥而至,茶洞,红安两镇,倾刻间便成了武陵山脉深处人声鼎沸,商贾云集的"小南京"。几十年风云散尽,"小南京""风韵犹存",当漫步于边城的大街小巷,往日的繁华依稀在目,银行,会馆,商铺,妓院等旧时遗址随处都有散落。</p><p class="ql-block"> 我己记不清有多少次到过边城茶洞了,但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到茶洞赶场的情景。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一个秋天,我与两位湘西夲地知青一起从几十里外的龙潭公社水利工地出发,翻越太阳山,穿过牛角井,沿着一条两旁布满深不可测的天坑的小路,一路艰辛地赶到茶洞古镇。走进茶洞古镇,吸引我目光的当然不会是那旖旎迷人的自然风光和那人文厚重的深宅大院,而是琳琅满目的山货奇珍和金秋鲜果;那红彤彤的淌着蜜汁般的野柿;那黄澄澄清脆沁甜的香梨;还有那五分钱一个的紫红色肉瓤的柚子。那一天的新奇和兴奋还有辛苦留在了我的记忆中,随之留在我记忆中的还有;麂子肉,荤子,各色山果,及整整一背蒌繁重的归途。</p><p class="ql-block"> 清水江中,原有一处小洲,旧时人称"三不管"即湘,黔,渝,三省都不管,是旧时社会治安最混乱的地方。相传以往战争之时,洲上贩卖军火枪枝,贩卖鸦片,聚赌斗殴一派污烟瘴气。由于天高皇帝远及特殊的地理辖区环境,至使湘黔渝三省都不插手管理。如今这处小洲划归红安镇管辖,当地政府己将它打造成一块树木繁茂,风景秀丽的江中公园。公园的中心广场上矗立着一尊白色的石雕象,(翠翠和她心爱的狗狗阿黄)翠翠衣袂飘飘,双目烱烱有神地注视着东北方向,仿佛在等待着她的心上人傩送远行归来,狗狗阿黄依偎着蹲在翠翠身旁,忠诚地伴随着它的女主人。</p><p class="ql-block"> 清江古渡口东边的山涯石壁上,阴刻着"边城"两个巨大的字,下方落款是沈从文。清江上空飞越着钢筋水泥拱桥,但往来东西的千年古渡依然保持着古朴原始的风貌;青山倒影,绿水长流,清澈如碧的江面上游船画舫如梭,向岸上的游人们招揽着生意,偶尔还能看到一叶渔舟掠过江面撒开渔网的绝美画面。从岸边岩石上垂下一条钢索横贯江面,摆渡人不用划桨,勿须扳舵,只须用一木制板手一拽一拽地拉着钢索,就把渡船划向了对岸。</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跳下渡船就踏上了重庆的地盘;沿石阶而上进入红安古镇老街,昔日"小南京"的风采依稀尚存。街口左手边一栋白色的楼房十分引人注目,门楣招牌上"复兴银行"四个大字非常醒目,走进去一看,里面陈列着一些旧军服衣帽,及军用枪械物资地图和旧图片,原来这处宅子己成刘邓二野进攻大西南司令部遗址陈列馆。沿麻石路再往上行,左边是一溜旧式木制雕花门楼商铺,衬映着昔日繁华的商业景像。右边侧是一排青砖青瓦的麻石石库门的深宅大院,这些古宅大院原来是四川会所,湖广会馆一类场所,里面迴廊幽静,木刻雕花,古色古香,信步踏进一所古宅,里面曲径迴廊,假山奇石,显得古朴而厚重。</p><p class="ql-block"> 与西岸的红安相比,东岸的茶洞古街却又是另外一种景象。茶洞打出的人文自然牌。沿清水江岸边,一色的特具苗家风味的吊脚木楼一字排开,具有民族风情的纪念品商铺,民族服饰的照相馆,苗家风味餐馆,休闲品茶赏江景的旅馆等等,比比皆是,到处是人头躜动,热闹非凡。虽一江之隔,与红安老街稀疏冷落的街市相比,人气,显然留在了茶洞老街。</p> <p class="ql-block"> 真正有闲心慢慢地赏玩边城的风景,却是近些年的事情。闲睱之后,几乎每年都会有机会回到原来被流放的湘西花垣。每次到花垣后总会有当地的知友们陪我一起到茶洞寻幽访古;或驱车过江去红安镇品尝当地江中野生的肉质鲜嫩的水煮"角角鱼";我们长沙叫:"黄鸭叫"。前不久,我又在夏雨迷朦的时分,再一次慢慢游览了边城古镇。江水依然清澈、耳傍涛声依旧,江畔的长廊里,多了一队写生画画的艺术系大学生,走近一看:吊檐飞角、红灯高挂,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画面跃然纸上。从他(她)的那种休闲,安然的神态及认真娴熟的笔风,若干年后,说不定又会有黄永玉类似的人物诞生。</p><p class="ql-block"> 沿江往东北方向走,江边的山崖上,依山傍水有一座七层白塔甚是招人之眼,于是信步朝白塔走去。途经一处叫“药王洞”的山洞,过“药王洞”不远,即有上山石级小路。一路上行,曲折迂回,终于走到白塔近傍,小路也到此为止,再无上山小径,原打算上到山顶居高临下拍一幅边城古镇的“全览图”,只好悻悻地调头折返,一路向下。回到江边,心犹有一丝不甘心,抬头看前面,有座民宅面朝清水江,依山而建,有五层之高且面向古镇有一观景阳台,这里岂不是拍“全景图”的绝佳之地?于是急步上前,欲扣门求进,无奈大门紧闭,无人回应。傍边有一两层小宅,屋内正好有一老翁,我上前打听。老者见我远道而来,亦听懂我的意思,古道热肠的他,愿带我从他家后门上山拍“边城全景图”。</p><p class="ql-block"> 跟老者上山,几乎是一路爬行,途中灌木密布,上坡下坎,汗湿衣襟,历经艰辛正欲登顶,一道铁栅栏将前方路径挡住。隔栏相望,隔壁民宅的主人,一男一女正在山顶花园内劳动。老者急呼他们开门。那男主人听老翁呼唤,一边应答,一边跑去拿剪丝钳将铁栅栏剪开将我们迎进。当男主人正惊异我们爬山之举时,老翁即代我们说明了来意,男主人随即带我们进入他的宅顶观景阳台,让我惬意地拍摄起来。这真是一处不可多得的观景台,居高临下,凭栏远眺,视野极其开阔,整个边城古镇尽收眼底:远处的青山、近处的绿水、被青山绿水缠绕的边城古镇、画舫小舟、吊脚木楼皆入眼来。摄影人梦寐以求的全画幅场面,催动着握着相机的手,频频地摁动快门,那个抒畅,那个尽兴,真是不欲言表,难以形容,真让人有飘飘欲仙之感!</p> <p class="ql-block"> 拍完照,男主人领我从楼上下来,一直送我到大门口的江边,此时才发觉我己全身汗湿。快步走下码头石级,捧一捧清凉的江水,洗去满头汗水,顿感心旷神怡,抒畅万分。漫步古镇小街,依依惜别边城,小城的静谧、小城的纯朴、油然上心!几十年前眼中的“穷山恶水”此刻在我的眼中是如此的美好,无论多少次游览与造访,离别之季,竟如此地难舍难分。</p><p class="ql-block">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几十年前你若来边城,无论从大庸这边走还是从沅陵这边走,路上都要坐车花上三天才到花垣县城,若到茶洞则还要花上半天时间。路途遥遥,令人望而生畏,途中要翻越号称世界公路奇观的矮寨天险。几十年苍桑巨变,如今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无处不在,无处不到,从长沙至茶洞一路高速到底,全程五个来小时即可到达这个"鸡鸣三省"的边城。于是,"边城"不再遥远,"边城"不再封闭,网上也有了边城茶洞的许多游记和图片。作为下放到该地多次游览边城的我,今也再次写下上述拙文并附几张图片,为原下放地第二故乡摇旗呐喊作些贡献吧。当作你踏上"边城"之旅时,我为你祝福,送行!当你饱览"边城"秀色而归时,我知道你一定在默默地庆幸,此行很值,收获颇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