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虽已是小寒节气,这几天最高气温却有十几度,冬日暖阳下,计划前往长兴过周末,准备按以下路线在县城闲逛半日:东鱼坊文化街区 - 长兴人民广场、文化馆、艺术馆 - 台基山遗址公园 - 九汇城。</p> <p class="ql-block">东鱼巷历史文化街区2018年3月经两年改造后开街。今天的东鱼巷街口,古时候是神武门,桥为神武门桥。明代知县齐之鸾改为望春桥。乾隆年间,知县谭肇基重建,改作石拱桥。现在的东护城河上,仿长兴古桥“州桥”建造了宜春桥。</p> <p class="ql-block">东鱼坊现有三座牌坊,均是2017年根据古书记载而重建的,分别是尚书坊、进士坊和宫保坊。</p> <p class="ql-block">尚书坊以明代顾应祥曾任两京刑部尚书得名。</p> <p class="ql-block">进士坊为纪念明水部郎中臧继芳所建,臧继芳明嘉靖三十二年为水部郎中,是晚明《元曲选》写作者臧懋循的父亲,臧懋循万历八年中进士,所以叫他们父子进士。</p> <p class="ql-block">宫保坊,依据《顺治长兴县志》、《康熙长兴县志》所载“宫保坊”图版重建。</p><p class="ql-block">长兴相关“宫保”者有三人;一为吾邑顾应祥太子少保;一为新长兴人刘麟太子少保;另一为长兴县知县熊明遇,熊人霖编其父《文直行书》文选卷一即明其父身份:明宫保尚书坛石熊先生。</p> <p class="ql-block">东鱼坊所在地旧为竹器和茶叶集散地,曾是长兴老城区的最中心、长兴最繁华的商业地段。文化街区候巷附近有一些表达茶叶弄堂传承的历史雕塑,看到这些雕塑好像看到当年的茶叶弄堂热闹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逛完东鱼坊街区,沿着县前中街往西步行几百米,便到了长兴县人民广场。</p> <p class="ql-block">人民广场远处有一座白色三层小楼,原为长兴县文化馆,现在是城市书房,不少市民在里面读书阅报。</p> <p class="ql-block">从文化馆向左前行不远便是长兴县艺术馆。</p> <p class="ql-block">长兴县艺术馆对面是台基山遗址公园,这里是台地型聚落遺址,新石器时代至商周。1971年发现,1983年,2003年两次试掘,文化层0.2~2.0米,出土文物十分丰富,有石器:钺、斧、锛、刀、镞:陶器黑皮陶、夹砂陶、印纹硬陶等。器形有罐、杯、豆、盘、盂、鼎、缸等。证实为崧泽至商周文化完整序列之典型遗址,保存良好。</p> <p class="ql-block">石像生园,原为灵山墓道石像生,墓道有石羊、石马、石虎、石人各一对(现石人仅存单个),后因城市建设搬迁进台基山遗址公园。应为明代二品官员丧葬之墓道。</p> <p class="ql-block">台基山公园中心最高处,树立了五根玉锥形器造型,象征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玉锥形器是一种器身修长横断面呈方或圆形,其柄端上部多收缩成一短榫头状(即枘)枘上以对钻小孔者居多,器身下部则逐渐收敛成尖锥形的玉器。这种玉锥形器目前以良渚文化最为常见,大多认为是原始先民部族首领的“权杖”。</p> <p class="ql-block">台基山遗址博物馆未开放。</p> <p class="ql-block">从台基山遗址公园出来,原路返回到县文化馆,穿过人民广场前往九汇城时在广场东侧意外见到了长兴孔庙。</p> <p class="ql-block">长兴孔庙含大成殿、明伦堂,始建于北宋庆历四年(1044),明嘉靖九年搬至今址,大成殿为清乾隆九年(1744)重建,两建筑相距37.5米,处同一中抽线,坐北朝南,均三开间、面阔17.3米。</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进深16.7米,歇山顶、重檐、五架梁,典型孔庙风格,墙嵌孔像及殿前碑刻共19通。既是长兴历史底蕴之见证,也对全国孔庙研究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一个上午转眼即逝,在九汇城吃了一顿可口的杭帮菜,轻松的长兴县城半日游就这样愉快地结束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