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指山横亘于海南岛中部,最高峰海拔有1867米。由于长期受自然因素的强烈侵蚀切割,山峰此起彼伏,成锯齿状,故取名“五指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指山古称通什峒,“通什”是地名,黎语“通什”指山谷中连片的田地。后沿革为通什乡、通什镇、通什市。“通什”是黎语的汉字海南话译写,读tōng z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毛阳琼崖纵队司令部旧址),是全国三十条红色旅游经典线路之一。是海南第一个以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为主题,集观光、度假、黎苗族风情文化、休闲为一体的旅游圣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建于2001年,以原琼崖纵队司令部旧址为依托,是全国100个重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4年1月12日,我们参观了这个纪念园。弥漫在整个园区中的《我爱你中国》、《我爱五指山 我爱万泉河》等歌曲在纪念园庄重肃穆的环境中显得格外神圣、分外有感染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纪念园入口处展示着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赠送的坦克车、榴弹炮和装甲运兵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国83式122毫米榴弹炮,是中国陆军的装备。该炮主要用来杀伤有生力量,爆破野战工事,支援步兵和坦克的战斗行动,对战斗火器和辎重车辆进行压制和歼灭射击,还可以在地雷区开辟通路。火炮配有榴弹、子母弹和远程弹,射程比较远。采用三角形展开的大架,确保射击稳定性好。它既能间瞄射击又能直瞄射击打坦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3式装甲运兵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型自行设计、生产的履带式装甲输送车,主要用于输送步兵伴随坦克作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3式履带装甲输送车是简单而可靠的设计,动力舱前置,乘员舱后开门,具有克服江河障碍的浮渡能力。系列衍生车型至1990年代停产,曾参与包括越战、中越战争、两伊战争与海湾战争在内的不少战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9式中型坦克。该型坦克战斗全重36吨,乘员4人,最大时速50千米,最大行程560千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9式中型坦克是中国装备的国产第一代主战坦克。该坦克于1959年开始列装中国军队,1980年代以前一直是中国装甲兵的主要装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入口到纪念广场的路旁,有重要诗文的石刻和宣传介绍的展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朱德总司令写的诗文《过五指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叶剑英元帅写的词《蝶恋花·海南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开国第一上将肖克所作诗文《为纪念琼崖纵队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茅盾《海南颂》节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纪念广场的北端是一座天然的山坡,山顶的台地上建有纪念园的核心建筑——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往纪念碑的路,是长长的、陡峭的台阶。拾阶而上,崇敬之情油然而生,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令人敬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台阶起点在纪念广场,中间和两侧共有三幅巨大的浮雕,庄严肃穆,令人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纪念琼崖革命的伟大胜利,在纪念园中部的山坡上修建了纪念碑。碑高23米,它寓意着“孤岛奋战,二十三年,红旗不倒!”,象征着海南23年红旗不倒的光辉历史,时刻提醒着人们琼崖纵队革命先烈在解放海南中做出的牺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纪念碑上的群像象征冯白驹、王国兴等历史人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黎族首领王国兴发动“白沙起义”,是黎族人民的领袖。1950年5月1日,海南解放。王国兴回到海南,1952年,他当选为海南岛黎族苗族自治区主席。1955年,自治区改称自治州,王国兴任州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基座下方的浮雕,形象地把23年红旗不倒的历史画面反映出来。有反映军民一家亲、反映军政训练、革命斗争和发展经济等图景,可以说解放区的天是最晴朗的天。也形象地阐明琼崖革命之所以持续23年红旗不倒,一是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二是琼崖共产党人的不屈不挠;三是琼崖共产党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始终和人民群众在一起,冯白驹曾形象地表述为“山不藏人,人藏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侧面看过去,纪念碑就像一面迎风飘扬的红旗,主碑的造型是突出“山”的形状,寓意着纪念碑像五指山一样巍峨雄伟。远看像一团火焰,寓意五指山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近视如钢枪,寓意“枪杆子里面出政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纪念碑广场四周密植松柏。这里的松柏翠绿浓密、生机勃勃,针叶上面覆盖着厚厚的蜡油,触手有琉璃般的温润和厚重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纪念广场中央是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纪念广场两侧,是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和重大战役雕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冯白驹是琼崖革命武装和根据地创建人之一,他长期担任琼崖党政军主要领导职务,创立了琼崖武装斗争“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光辉业绩,后来被周恩来誉为“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琼崖纵队女战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红色娘子军,即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军特务连,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冯白驹领导的琼崖苏区红三团下属的一支武装力量,成立于1931年5月1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该武装绝大多数来自于农村青年妇女,有的来自农民赤卫队,有的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抗战开始,直到海南岛解放,勤劳勇敢的海南妇女在抗日救亡运动和支援前线扩军运动中,像男子一般踊跃报名上前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她们绝大多数在连队里担任炊事员、看护员、交通员、运输员、公务员,简称“五大员”。这些妇女大多数来自农村,在旧社会三座大山的重压下,还受夫权父权的压迫,渴望自主自由。她们虽然大多数是文盲,但参军后革命意志极其顽强,不少在战争中立下大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50年海南岛刚解放时,琼纵全军庆功大会上,有18名女战士,被评为战斗英雄和模范的“人民功臣”。其事迹已于建国初期被改编成芭蕾舞剧而被全国群众所熟知。红色娘子军作为一个战斗整体,仅存在一年多时间,但她们的事迹和精神在海南、在中国乃至世界妇女解放斗争史上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和意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世纪初,经海南省领导批准,原琼崖纵队女战士统称“红色娘子军”。历史没有忘记她们,共和国没有忘记她们。“红色娘子军”的称号,是对琼纵女战士革命历史的光荣定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14年4月19日,中国最后一位红色娘子军老战士卢业香在海南省琼海市中原镇的家中去世,享年100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攻克新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州,是琼崖西北部的一座重镇。它的西北是新英港,东北是中和镇(旧州),南面是王五镇,是这一带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琼西沿海国民党统治的一个重要据地。镇里有日军侵琼时修建的炮楼和碉堡,驻有伪僧县政府、党部、政警中队、义勇大队等共有300余人。在镇中心的一块高地上,紧靠伪县府旁边,耸立着一座砖木结构的楼房,这就是鱼肉人民,恶贯满盈的僧县代县长、义勇大队长陈德赏的公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27年10月11日,詹县讨逆革命军400余人在黄金容、张兴的率领下与王政平、符英华率领的200多名临高讨逆革命军和农军会合,攻打僧县县城新州镇。国民党政警队100多人仓促应战,并退缩到县府大院。讨逆军一时受阻。12日拂晓,讨逆军发起总攻。驳壳枪队登梯越墙冲入县府大院。讨逆军追击挖墙洞逃跑的敌人,毙敌10人,缴获一批武器,打开监狱救出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100余人,占领新州镇,成立僧县临时革命政府,在琼崖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白沙起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9年2月,日军侵占海南岛,琼崖国民党顽固派一步步溃退到五指山区,对黎族苗族同胞进行残酷统治和压迫,黎、苗族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3年春节前后,黎族首领王国兴两次召开各乡黎族首领会议,并邀请苗族首领一起讨论武装起义问题。在首领会议上,起义定于8月17日举行,并推举王国兴为起义总指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年8月12日,白沙一区四千多名黎族苗族同胞因不堪忍受国民党当局的再次压榨,揭竿而起,提前起义,拉开了白沙起义的序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白沙县一区黎族苗族同胞提前起义的消息传来,国民党顽固派立即逮捕了黎族首领王国兴、王玉锦等人。王玉锦机智逃脱,随后救出王国兴,率领起义群众向国民党顽固派发起猛烈进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次起义历时半个多月,各地黎族苗族同胞纷纷起来响应。驻守白沙县境的国民党军政机关和部队,几乎被全部赶出白沙县境,起义取得了初步胜利。这次起义充分体现了黎族苗族同胞为民族解放而英勇斗争的献身精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原墟攻坚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根据中央军委1948年7月14日发出的关于战争第三年的军事计划中要求全国各个战场发起秋季攻势的指示,1948年9初,琼崖区党委和琼纵总部在白沙县的毛栈召开作战会议,具体研究和制订发动秋季攻势的作战计划和部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1月9日至11日,我军相继攻克了岭门和乌坡、枫木(今属屯昌县)等墟镇,歼灭一批守敌之后,立即挥师东转,于11月22日进行围攻乐会县中原墟的战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原战斗,是我军秋季攻势集中作战的最后一战,也是一场攻坚战。敌人在中原墟里构筑了控制全墟的中心堡和暗堡,组成交叉火力网。担负攻击任务的粤江队指战员们,斗志昂扬,克服重重困难,于23日深夜用火力封锁敌人的暗堡,掩护爆炸手潜入敌碉堡的脚下,炸毁了敌中心堡﹣﹣四脚碉堡,毙、伤、俘敌三十名,缴获轻机关枪一挺,步枪十五支。通过这次攻坚战,使部队得到了锻炼,取得了攻坚战的经验,树立了敢打攻坚战的信心。至此,秋季攻势集中作战胜利结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强攻阳江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解放战争期间,阳江是国民党在乐会西部的重要据点,四周设有2道铁丝网,4座哨楼、4座地堡与壕沟,由国民党中庸乡自卫队和乐会县保安营二连共200多人驻守。守敌自倚工事牢固,十分猖獗,肆意凌辱盘剥当地人民,训练大批特务到处进行破坏,残害群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9年7月7日晚,琼崖纵队第三总队第一、二团把阳江据点紧紧包围。9日,前线指挥部命令组织突击队当晚以强攻手段歼灭敌人,天亮前攻克阳江据点。凌晨3时半总攻击开始,我部队用长竹竿扎稻草人吸引了敌人火力,突击队员个个勇猛地冲上去,机枪声、手榴弹爆炸声、叱喝声震惊了敌据点,敌兵只得投降。拂晓时分,阳江国民党据点全部被拔除。经过3天3夜的战斗,我军攻克敌炮楼4座、歼敌20名,其余敌人全部被俘虏,并缴获枪械70件,物资一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解放军渡海作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9年12月中旬,中南大陆全部解放后,国民党军余汉谋、白崇禧集团残部逃至海南岛。企图凭借琼州海峡固守,将海南岛作为尔后反攻大陆的基地。为消除国民党对东南沿海的破坏、骚扰,1949年12月18日,正在苏联访问的毛泽东主席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发出准备渡海作战解放琼崖的命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50年1月10日,毛主席在关于海南岛作战问题的指示中指出,海南岛与金门岛情况不同的地方一是有冯白驹的配合,二是敌军战斗力较差。既是对冯白驹的信任,又是鼓舞野战军解放海南的信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海南岛战役从3月5日至5月1日,历时58天,野战军在琼崖纵队的配合和琼崖人民群众的支援下歼敌3.3万余人,此战创造了以木帆船为主,配以部分机帆船进行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摧毁敌陆海空"立体防御"的战例,也是人民解放军大规模登岛的成功战例,不仅是解放战争史上的奇迹,也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为随后解放沿海其它岛屿的作战提供了丰富的渡海登岛作战的成功经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纪念广场南端是烈士陵园,有两座烈士陵墓,安葬着琼崖纵队副司令员、前线总指挥兼政委李振亚和琼崖妇女临委会主任刘秋菊等人,告慰为海南岛解放牺牲的英雄儿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纪念园中建有“五指山中心革命根据地历史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列馆背倚“坡尖岭”群山,庄重肃穆,历史感极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指山上红旗展,敢叫琼崖换新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指山根据地的建立,虽然时间不久,但在支持与发展后期海南人民革命战争上是有重大的作用的。没有这个根据地的建立,我们就不会有一九四八年与一九四九年中秋春两季攻势的伟大胜利;没有这个根据地的建立,我们就会很困难或不可能应付国民党在解放前夜那样压倒优势力量的进攻;也可以这样说,没有这个根据地的建立,对于配合大军渡海登陆作战解放海南的任务,非但会受到影响,恐怕甚至不能起多大作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列馆内展示的战争年代使用的武器。这是白沙起义中战士们使用的弓箭和枪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复制的琼崖纵队会议室。</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在海南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列墙上展示的琼崖纵队老战士照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琼崖革命23年武装斗争中,五指山革命根据地是最后的一个根据地。地跨白沙(包括现在的琼中、五指山)、保亭、乐东三县的五指山区,位于全岛中心,方圆一万多平方公里。这里群山耸立,丘陵起伏,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建立革命根据地的理想地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指山北部的毛阳镇毛贵村,曾是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的大本营——琼崖区党委等机关的驻扎地,也被称为海南的“西柏坡”。当年,就在这片坡地上,冯白驹率领琼崖党政军首脑机关,运筹帷幄,发动和指挥了1948年秋季、1949年春季、夏季三大攻势战役,迎接和配合大军渡海作战,最终迎来了全海南的解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五指山革命根据地,冯白驹将军曾作这样的评价:“五指山根据地的最大作用在于战略上保证了海南解放战争的胜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