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仪来(宜荷堂止盫)的美篇

章仪来(宜荷堂止盫)

西汉书法之骨签书法 <p class="ql-block">西汉这一时期,恰是书法“隶变”最为关键、最为复杂的转型期。也是中国书学史上最具原发性和创造性,同时又最为个性化的时代。艺术本身所彰显出的,是还没有受到过多污染的生命,天真率意,活泼生动。一切程式化、概念化的所谓法度还没有形成,流淌于线条间的是自然的气息和新鲜之血液。</p> <p class="ql-block">所有骨签未见朱墨书痕,均为直接锲刻,这与甲骨文常常书而后刻有所不同。</p><p class="ql-block">骨签骨质难刻,受书面又小,文字点线、结构体势只能弃曲而用直,方直笔势成为骨签刻文的主旋律。骨签文字没有磔角、波势,只有结体的诡异变化和线条的直曲对比。</p> <p class="ql-block">古隶出,不但是隶书,还带有一定草书味道,被称为:“俗书体”。</p><p class="ql-block">​但这种契刻带来书法的古拙质朴又灵動的美感!</p> <p class="ql-block">骨签贯穿整个西汉,正处汉字与书法发展的关键时期,西汉的刻石存世不多,未央宫出土的近6万件刻字骨签,多达近百万字</p><p class="ql-block">可对比西汉石刻书法、西汉金文、西汉简牍对西汉时期的书法研究,有重大意义!</p> <p class="ql-block">“没有力就没有美”,这句话一直深入我学书的骨髓。美学理论家也曾言,凝结着有节奏、有规律的点画笔力,是具有很强生命力的运动,是美的基本源泉。</p><p class="ql-block">如何得“力”?</p><p class="ql-block">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一种境界,那便是在模仿中寻找创新,从相似中提炼出灵魂。</p><p class="ql-block">为了“力”。师承得以筆法,无外乎古法与今法,古法为篆籀之法,可得“金石氣”也,书法之玄妙,全在筆法,万物之理,大道至简;临《张迁》五十通以上,知其涩进;又以《衡方》《郙阁》增其浑厚;《大开通》《孔宙》得其纵横;《石门》《西狭》《杨淮表》丰其面目;又临西漢诸刻石,加之上追秦小篆《琅琊》及秦诏版,悟其篆隶相间中圆曲方折互换之妙!</p><p class="ql-block">在这其中,我的灵魂不知是否得到升华了吗?我不禁自问?</p><p class="ql-block">要达到力的表现、美的创造,我如若能以笔代刀,在反复悉心讲求运笔方法,就是为了表达力的目的。若能做到这点,便是寓力于形似之中,取神于刀刻之外。</p><p class="ql-block">不知最后是否能“人书俱老”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