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三落四不只是儿童应该注意的,成年人一样养成好习惯

凤凰涅磐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培养孩子收拾东西的习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父母平时要经常教育孩子把东西放置有序,使孩子养成自觉收拾东西的良好生活习惯。父母要做到坚决不放过任何一次不按规定办的行为,只要发现一次,就要立即督促按规定摆放收拾好。有时候,孩子因乱塞乱丢而找不到自己的东西,父母先不帮孩子寻找,“惩罚”孩子感受-下不按顺序摆放的后果,然后再帮助孩子。</span></p> <p class="ql-block">2、父母要率先垂范</p><p class="ql-block">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较大,而且这种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在收拾整理东西方面也不例外.要求孩子的鞋子摆放整齐,首先自己的鞋子不要脱了乱扔;要求孩子把柜子和抽屉里的东西放好,首先自己要把物品摆放得整整齐齐;要求孩子把用过的东西及时归原,首先自己要作出表率。</p> <p class="ql-block">3、固定孩子放物品的位置</p><p class="ql-block">给孩子一个固定的地方,有条件的家庭可以给孩子一个专门的小柜子,摆放孩子的书本和玩具,要求孩子把课本、练习本、玩具分类摆放,家长还要协助孩子挂置一些布娃娃、张贴一些儿童画,把这片小天地营造成一个少年儿童小世界的氛围,吸引孩子去喜爱和珍惜自己的这一片“小天地”。</p> <p class="ql-block">4、创造一个每日打扫的惯例</p><p class="ql-block">一天所造成的混乱通常是很容易处理的,但是每天加起来的混乱就会让状况变得越来越不可收拾!最好的方法是,每天找一个固定的时间去执行每日的打扫。例如,在吃完晚餐后,或者要换上睡衣准备睡觉前,要持续的执行。刚开始,可以和孩子一起参与打扫,让这段时间变得更有趣一些。几周以后,每天打扫的惯例就会成为习惯,并且孩子的抱怨也会减少。</p> <p class="ql-block">5、建立有序的家庭生活环境</p><p class="ql-block">物品放在固定的位置有利于改变孩子丢三落四的毛病。首先在衣柜、抽屉、书柜、挂钩、毛巾杆等处,孩子和家长分别摆放自己的物品,不要混淆在一起,用完东西放回原处。然后,孩子的书包、文具、书本、钥匙、水壶、雨伞、外套等常用的学习和生活用品也各就各位,不要混杂叠放。如果孩子记不住什么地方放什么东西,可以做一些特殊标记或者张贴形象的贴画。出门的时候,将随身携带的物品尽量放在一个袋子里,以免遗漏。最好在出门的地方放一张小桌或椅子,让孩子每天睡觉前把第二天要带的东西都放在这里,早上时间紧张出门就走,也不会落下东西。建立有序的家庭生活环境,会有效地减少孩子丢三落四的不良记录。</p> <p class="ql-block">6、养成拉清单、做检查的习惯</p><p class="ql-block">不管是工作中安排事务日程,还是生活中购物旅游,有的家长都有拉清单的习惯,然后做完一件事就在旁边做个记号,最后全盘检查一遍,发现没有遗漏就心安了。这种好习惯也可以传授给孩子。</p><p class="ql-block">放学之后,家长可以问孩子:“今天老师布置了哪些作业?明天老师让你带什么?”然后指导孩子把晚上的作业和早上带的东西拉一个清单,放在显眼的地方,这样可以提醒孩子记住事情。开始孩子不会写字,可以用拼音或者简笔画代替。晚上睡觉之前,家长不要帮助孩子收拾书包,而是敦促和指导孩子动手操作,做完一件事就在清单上画一个勾,最后通盘检查一遍,查漏补缺。</p><p class="ql-block">其他事情如孩子出门玩耍或旅游、过生日招待小朋友,也可以坚持让孩子拉清单、做检查,并承担自我检查的后果。体验检查好了有甜头,检查不好吃苦头,促进孩子一丝不苟的自觉性。</p> <p class="ql-block">7、自然后果惩罚</p><p class="ql-block">当孩子丢三落四时,父母不要立即伸手援助,给孩子提供“自食苦果”的机会,利用自然后果惩罚教育孩子。例如玩具找不到,就不能玩,家长不要替他找;没有带学习用品,家长不要给他送去;半路想起将什么东西忘在家里了,家长不要替他去取,让孩子自己回去取,迟到的后果让他自己承担。</p><p class="ql-block">丢三落四的不良体验会强化孩子痛定思痛,对自己的毛病产生反感,敦促孩子吸取教训,从反面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提高孩子改变自己的迫切性和自觉性。</p> <p class="ql-block">8、减少包办代替</p><p class="ql-block">孩子丢三落四的主要原因就是家长包办代替。家长包办代替使孩子处于被动等待的地位,事前有家长安排、事后有家长收拾,孩子不用操心、不用负责,因而做事有一搭没一搭的。</p><p class="ql-block">如果家长偶尔没有为他做事,他还会埋怨和责备家长,把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推给别人。所以,家长一定要减少包办代替,尽量让孩子完成自己的事情,家长只是亲切地提醒、耐心地指导方法,而不是动手代办,给予孩子更多的身体力行的锻炼机会,使孩子形成受益终身的好习惯。</p> <p class="ql-block">9、严肃地指出孩子丢失东西的错误,并让孩子承担错误造成的后果</p><p class="ql-block">丢了水壶?丢了眼镜?丢了手机?让孩子沿着原路去找,一次找不到,找两次,两次找不到,找三次。实在找不到了,没关系,可以再买,但是必须用自己的零用钱买单;零用钱不够就家长先垫,然后用零用钱分期付款;再不然,用做家务来抵偿。</p> <p class="ql-block">10、家长及早放手,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整理收拾房间,减少对家长的依赖</p><p class="ql-block">出门要清点随身物品,东西摆放要分门别类,工具使用完要放回原处……类似这样的生活习惯,应该从小开始培养。家长也要以身作则,创建有序的家庭生活环境,和孩子一起共同维护。习惯了井井有条,孩子就不容易马大哈了。</p>

孩子

家长

丢三落四

摆放

东西

自己

包办代替

习惯

收拾

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