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崇教尚学 耕读传家</p><p class="ql-block"> ——浅谈龙溪祝氏文化</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去年七月份吧,朋友余明丰先生电话我说从美国犹他家谱网上查找到清代同治年间的我龙溪祝氏宗谱二本,我赶去看了惊喜万分,旧谱所载内容我是从来没见过的,是传序记跋赋诗类的,像我这等年纪还有更年轻些的,几乎很少翻阅族谱,我算是对这些还是感兴趣的,但旧谱没见过,二00二年新修谱和二0一七年续修谱我翻看了,都没这些内容,常说龙溪是文化古村,但却不知这文化从何处可寻,我一直都纳闷怎么没见文字类的流传下来,今见其旧谱,深知重要性,遂打印了带回与村里德高望重退休的祝子林前辈共商,二00二年新谱是以一九三八年旧谱为基础续修的,那么首先要找齐一九三八年旧谱才是,而后和子林前辈到村委及几个修谱人家去找,有些已虫蛀破烂不堪,零零落落勉强凑齐,旧谱是有记述这些体现龙溪祝氏文化的内容的,我仔细对照了下新谱,不光新谱没有记录到这些,在个人详细谱上也很多有删减的,老话说做谱是越旧越真实,而一错是再错的,保存旧的延续新的才是做谱人的初衷,并不能以个人好恶任意增删,那样就失去了做谱的意义了。此后经祠管会成员商议,对一九三八年的旧谱扫描存档并打印一套(因借的旧谱要还给人家的),以后修谱当以旧谱为准,该保留的一定要保留,不然若干年后龙溪祝氏文化就无从考据了。</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在龙溪祝氏始祖绍文公迁来龙溪之前,龙溪古名叫龙潭里,还是个荒芜的小山坳,住着几户人家的,从龙溪的一些小地名可见分晓,如上徐尾、桐岗山、张家坂、官家厅等,公元一一七九年,南宋淳熙六年四月,杨万里从常州卸任归乡,途经江郎山时在郎峰祝氏族人阁佬街那里盘桓了两天,当时郎峰祝氏是很兴旺的,在朝为官的很多,和杨万里交情也甚好,停留并游览江郎山应是先前相邀,而后归乡入赣的第一处便是龙溪,应该也是杨万里与龙溪有缘,农户家庭也是热情,四月初四这天中午,杨万里在农家喝的是糯米醇酒,乘着酒兴,登上个小山墩,当时叫堠山的(正是现在祠堂后叫后门山顶),看龙潭碧波山峦围绕,更听当地人说已在江西地界,不禁心情大好,诗兴大发,当场吟了一首,题为《四月四日午,初出浙东界入信州永丰界》</p><p class="ql-block"> 外面千峰合,中间一迳通。</p><p class="ql-block"> 日光自摇水,天静本无风。</p><p class="ql-block"> 村酒渟春绿,林花倦午红。</p><p class="ql-block"> 莫欺山堠子,知我入江东。</p><p class="ql-block"> 很显然,杨万里为官耿直,在朝多为奸佞排挤,心情一直是郁闷的,告老还乡实是心有不甘,如今来到龙溪也就是说踏入了自己家乡江西地界,才会这样长长的舒了口气,诗中明是形象描写此处地形地貌,景致宁静,世外桃源般,暗讽朝廷尘嚣尔虞我诈的丑恶现象,更从最后两句可以看出,杨万里觉得这里是风水宝地,才意气风发而言“知我入江东”的,实有“卷土重来未可知”之意。而令杨万里没想到的是二百多年后,郎峰祝氏四十二世绍文公会从江郎阁佬街那里迁来龙溪,繁衍生息至今二十几世,竟造就了几千人的赣浙边际望族,而关于绍文公是怎么迁来龙溪的,有个传说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绍文公家养的母猪躁动不安,跨栏外跑,绍文公一路追来,母猪停留在此处山坳茅草上生了一窝猪仔,绍文公遂认定此处必是风水宝地,就在此地搭了个茅舍,而后就一直住了下来。当然我对这个传说一直是不以为然的,因为我听过别的家族谈起其发族始祖也是有同样的母猪生猪仔的故事,而且谱中也没这个记载,而我更愿意相信的是以杨万里和郎峰祝家人的交情,杨万里的这首诗郎峰祝家后人应该早就知道的(因为我看过一篇小说,是上世纪抗战时期的故事,有段话是说有人考问有首诗是何人所作,答曰是南宋杨万里在灵鹫寺所作,龙溪的大人小孩都知道这诗句云云),可以想象龙溪离阁佬街并不远才二十多里,绍文公的爷爷寿一公是苏州知府,绍文公从小就在爷爷做官的那里学习长大,而后改朝换代为避难,家族四处分迁,绍文公可能受杨万里这诗句影响迁来龙溪的,又据村里一老前辈讲,绍文公先是在龙溪这里给当地人做私塾先生,而后在这里娶妻安家的,绍文公夫人管姓,正是附近的大姓,由此可信度还是极高的。</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绍文公自小聪颖,又受爷爷寿一公的熏陶,为人处事敦厚踏实,谱云(雅量恢宏莫匹,善教军民咸敷,有古之遗风焉),足见家学渊源,定居龙溪后,哦,当时叫龙潭里的,在周边开垦田地、山场,通过开荒、收购,几代人便置办了大量的土地田产,家族经济日渐富足,绍文公只生有一子名世昌,谱云世昌公(敦仁敦让 克歧克嶷 横经负耒 树德务滋 存心忠厚 秉性孝慈 具一人之特识 开百代之始基),横经负耒,正是农家读书人的真实写照,可见绍文公教导有方,父子俩从此开启了以耕读传家的龙溪祝氏家风,世昌公生五子十三孙,十三孙就成了现在龙溪祝氏分房祖,基本奠定了各分房格局。经济日渐富足后,建书院就成了当时龙溪祝氏的头等大事,因为“崇教尚学”是郎峰祝氏家风,早在唐初郎峰祝氏十五世东山公就在江郎山上隐居教学,其子钦明公是当朝国子监祭酒,为父建造了江郎书院,东山公是唐初一代大儒,因不满武则天篡位而屡诏不仕,江郎书院在宋代更是有曾创过一门四十进士的荣光,经元明更迭才致败落,所以龙溪祝氏不忘初心,当时是由四世耆宾永祥公率族中秀才(庠士)壁公等在贤寓山上造的名为“龙江书院”,书院建成,龙溪祝氏学风更甚,至七代子昌公岁进士授儒学训导,子才公乡贡土授饶州府浮梁县教谕,谱云(有学有守 气吞云梦 才撼岳阳 弟兄先后树职文坛 才人学人咸倾心焉),龙江书院就成了江南学子心往之地,进京赶考都会途经这里盘桓沾沾才气,宁波府同知俞孔震正是赶考途经龙溪的学子后又来这里,因其景慕前朝苏州知府祝寿(字介眉)学术醇正为官清正,慨而为之记(泉石幽奇可以觞咏可以读书四方名贤多寓于此因名之曰贤寓山),应该来说龙溪祝氏对教学的重视程度是为首要的,即使后来龙江书院遭飓风所毁,在原址上又重建为文昌阁,后又遭兵焚,还重选址在祠堂旁龙江河畔再建文昌阁,几百年这文昌阁应该是屡毁屡建,锲而不舍,现存的文昌阁建于清代同治七年,纯木三级结构,有三元及第之意。清光绪辛卯年恩进士候选直隶州州判徐道权(本房先祖亲家)曾来龙溪并为文昌阁写过篇序,内中不乏有赞叹龙溪学风之盛的句子,如(曾构文昌阁于贤寓山颠 四方逸士戾止如梭 凡遇咨暑群贤毕至 至则秉兴 兴则琴者谐棋者 胜书者劲画者工缅人杰于地灵殆以龙溪为最),又云(刘子曰有龙则灵老子曰至于龙变化莫测一旦英豪崛起文章华国峙滕王阁于千古未必不遗贤寓山欤)。</p><p class="ql-block"> 除了文昌阁,应该是在清康乾那段时期,就建有龙江书塾,而书塾地正是我现在的新建房屋处,以前是我家老屋前的一块菜园,前几年我新建房挖地基时明显有旧墙脚的痕迹,而旁侧一口池塘一直是叫书阁塘的,以前我只听老一辈讲过,看来确实无疑。而我本房这支向来就有“书香门第”之说,老屋堂上现还存有祖上几个的功德牌匾,登仕郎郡庠生邑庠生等,就是近几代吧,曾祖父也是秀才,曾祖母是在一九六三年去世的,村里人还一直叫她是“秀才娘子”的,祖父还是黄埔军校毕业,北伐时任机枪队队长的,就是父亲也是旧时的初中毕业,考中过两个大学,只是时代不同家庭成份原因不能读而已,虽是在家乡务农显得老实木纳,但我从小还是很佩服父亲的,到老都嗜好读书,而且过目不忘,小时候我们邻居几个小孩常聚我家做作业,父亲边编竹篮边讲故事,什么东周列国,什么说岳全传,什么三国魏蜀吴,所讲细节和说书的一般无疑,在父逝后我写过篇祭父吟,有句“纵怀治国才,奈无持家手。平生不得意,壮志从未酬”,就我自己还曾自嘲过是“执教鞭的气质,扛锄头的命“,有时想来,不胜唏嘘。</p><p class="ql-block"> 江浙社是龙溪祝氏族人较早建的一个公共场所,相传正是绍文公当年搭茅舍之处,取名“江浙社",显然是有缅怀先祖从江郎山那边迁来而不忘祖之意,堂上挂有块“江浙毓徽″匾。我们当地人是叫“大厅”的,当然是区别于后来建的东、西房会厅四合厅六家厅等,厅即香火堂,是族内各分房日常祭祀及公共活动场所,除各分房外,后来龙溪祝氏又有各种会,就譬如小时候见过的村是大队,又分十几个生产队一样,会名有禁山会、昭穆会、尊祖会、光宗会、明礼会、敬宗会、绍谱会、孝思会、崇德会、正伦会、睦族会、奉先会、追远会、光前会、文昌会、耀先会等,怎么样,会名都颇具特色吧?!旧时大厅还有个行拜堂礼场所的功能,龙溪祝氏男丁迎娶新娘时,是要在大厅行拜堂礼的,这样新娘才算是进了祝家的门,这个礼俗后来没有了后,直到现在大厅又成了葬礼祭拜后从这里起灵的场所,一副棺材杠及绳索一直是放在大厅公用的。</p><p class="ql-block"> 江浙社东面不远处有口规模较大形似木勺的井叫木勺井,木勺井不仅形状独特而且是处在一个大池塘中间,这是很少见的,龙溪木勺井,井里有七泉,井水清澈,常年满盈,冬暖夏凉,养活了几乎龙溪全村的N代人,小时候从这木勺井挑水回家,从中途歇两歇到一歇再到不用歇,木勺井的记忆是永远也忘不了的。木勺井是龙溪祝氏族人早先建造的,凝聚着龙溪祝氏先人的智慧,即是现在游人看到这口井也不禁啧啧称赞,井里井水清澈,井外池塘水混浊,有时还明显看出池塘水的水位比井水高,整口井虽被池塘包围,然井水不犯塘水,这是如何做到的?相传古人是用糯米石灰浆勾缝的,现代人也未必做得到。木勺井还有个主要功能是村里有人去世后其家属都要到这井里买水为逝者洗脸才可入殓的,这些风俗现在还是,相信也会一直相传下去。除木勺井外,村里还有六口古井,按七星位置布局,于是整个村庄的布局就大致定了,鱼塘阍、新屋北、祠堂后、安塘顶、四角井等以井为名的各处叫法沿续至今,池塘有八个,以前凡在宗祠及各分祠,近旁必有池塘,可见古人防火意识是很强的。</p><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 龙溪祝氏兴旺的主要标志就是祝氏宗祠,宗祠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几经清康乾及同治时期修扩至现今规模近三千平米,大门坐南朝北,正望江郎山,还是有不忘祖之意,内列三进,前厅、中堂、后院。中间天井足有六百平米,一座戏台贯连前厅正屋,三面临空,巍巍而立,戏台承载的是多少龙溪少儿的欢乐和期盼,我小学都在祠堂里读的,每每下午时看到有放映队来戏台挂银幕或者剧团来布景拉幕,一放学小孩们都会欢欣雀舞的从家里搬长凳短凳椅子到天井,最喜莫过战斗片武打片,越剧婺剧黄梅戏。中堂屋顶层叠式飞檐凌空,板角高挑气势恢宏蔚为壮观,飞檐额下正中高悬着宋神宗御题“郎峰世家”烫金大匾(原匾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卸下被毁),宋时江郎山下的郎峰祝氏兴旺,在朝为官者众,为谢宋神宗元丰二年御题“郎峰世家",当朝宣国公祝臣鲁国公祝常是堂兄弟,谱载兄弟俩有奏折《御书谢表》,云(连谱抱呈御览 荷赐宠鉴 蒙赐御书于图简),而中堂后挂有块匾“兄弟宰相”是为宋文天祥所题,正是指祝臣祝常俩兄弟也,当时文天祥抗蒙驻军在江浙一带,郎峰祝氏三十八世君翼公以粮草相助文天祥抗蒙,谱载有《宋端宗旌君冀公尚义郎诰》,云( 而草野之士不忘朝廷犹朕之所殷然属望也相国文天祥奏闻军屯江西内乏外迫浙衢江山儒学生员祝君翼赍以家积黄粟五百硕白金五千镒馈济营饷以敷国用朕阅嘉之特颁褒诰旌尔为尚义郎)。文天祥感之情而为祝家题“兄弟宰相″,落款是后学文天祥题。而中堂上还挂有两块“进士"旧匾,则是龙溪祝氏十二世祝元功在乾隆十九年岁进士匾和十五世祝嵩在光绪年间的恩进士匾。后堂是享堂,也是最早建的,是明成化年间建的,中堂是在乾隆十八年元功公主持下建的,前厅戏台当是同治年间所建,可见祠堂凝聚着龙溪祝氏这二十多代人的心血,而能保存至今实属不易,据说当年日军进犯沿途烧杀,是来到过龙溪祝氏宗祠的,但看到祠堂上挂有块匾,是龙溪祝氏十八世祝丙拱留学日本时为日本天皇所赐,遂龙溪祠堂得以保存,村民也无伤,此匾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卸下所失。还有个节点就是卸匾毁旧那些年,幸好那时祠堂是做学校用的,祠堂大体也无损,村里主事的用黄泥浆把祠堂的雕刻油绘糊住,才得以完好保存至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