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英华‖传奇钻山洞,乡愁记忆馆

芷菡客

<p class="ql-block">“宁洱县同心镇石膏井那渣箐自然村•钻山洞乡愁记忆馆”于2023年9月1日开始筹展,至2024年1月9日布展。“乡愁记忆馆”由宁洱南滇广告艺术装饰中心设计,陈启富、周少仁、许时斌、谢光兴等提供文图。石膏井村委会、钻山洞村民和外嫁姑娘与热心人士及村民小组捐款、出资兴建。</p> <p class="ql-block">经过4个多月的辛苦努力,“宁洱县同心镇石膏井那渣箐自然村•钻山洞乡愁记忆馆”最终于2024年1月10日圆满布展完毕。</p> <p class="ql-block">“钻山洞”系汉语地名,位于宁洱同心石膏井东南的山坡上。因“村旁有一钻山洞而得名”,极富传奇色彩。</p><p class="ql-block">筹办“钻山洞乡愁记忆馆”,缘于征编《历史名镇石膏井》及随后征编其姊妹书《山水清音听未了》时,因为当时发现钻山洞村民收藏有近百张契纸。书籍既成,又有了歌曲《山水清音调》,最后就有了“钻山洞乡愁记忆馆”。</p> <p class="ql-block">“宁洱县同心镇石膏井那渣箐自然村•钻山洞乡愁记忆馆”由宁洱籍著名画家陈启富设计、展陈并题写馆名。展馆内共设有11块展板,分别是前言(概况)、党建、地契、家训、科技(加工)文旅、养殖、种植、林业水利、交通、村规民约(历任组长)、建馆(修路)捐资名单。版面图文并茂,既直观又蕴藏内涵。</p> <p class="ql-block">契纸是“钻山洞乡愁记忆馆”的核心,是“镇馆之宝”,独具唯一性。从时间上来看,契纸最早的属于清朝时期的2张,即光绪十一年(1885)二月二十日“查单”1 张和光绪十二年(1886)二月廿六日“执照”1 张;从形式上来看,有官方的、有私人的;从内容上来看,有买卖赠予田地、房产的,有分家的,有嫁娶的;从“契纸”上姓名来看,有普洱知府魏锡经(曾撰《思茅厅志》序)、宁洱县令任浦霖和民国云南省财政厅长陆崇仁等;从涉及到的地域来看,有同心、勐先……</p> <p class="ql-block">馆内展陈,除11个大版块外,还扫描了50张契据作为补充,张贴上墙或放置在10个展柜里。展柜里还有《历史名镇石膏井》《山水清音听未了》和中共宁洱县委党史研究室赠予的《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志》《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志(1978~2010)》等书籍。</p> <p class="ql-block">目前已收集到20世纪70年代现金日记账本、联产承包合同书和自留山(责任山)使用证和方斗、算盘、录音机及奖状等物件,其他实物仍在陆续征集中……</p> <p class="ql-block">“钻山洞乡愁记忆馆”或是“宁洱县首个村民出资兴建的村史馆”吧?!吾以《古风•题钻山洞乡愁记忆馆》赞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乡愁记忆馆,契纸属经典。</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钻山洞传奇,此中最显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文字:草木英华</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图片:草木英华、火客、谢光兴、谢光富</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编辑:芷菡客</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