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和合二仙

金秋

<p class="ql-block">寒山寺位于苏州城西枫桥镇,始建于公元508至519年的梁代天监年间,起初名叫"妙利普明塔院",唐朝时才改称寒山寺。</p><p class="ql-block">寒山寺并非因山得名,而是因人得名。唐代时,寒山、拾得两位高僧到此,后人为纪念寒山,改寺名为寒山寺。</p><p class="ql-block">寒山确有其人,是唐朝诗僧,著有《寒山子诗集》留世。寒山寺自唐代以来一直名扬中外,魅力无穷。</p> <p class="ql-block">在江南古刹寒山寺的碑廊里,有一块石碑上面镌着唐代大诗人张继那首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块由清末著名学者俞樾书写的诗碑,已成为寒山寺中的一绝。</p> <p class="ql-block">寒山寺是闻名中外的千年古刹,是中国和合文化的发祥地。寒山寺是“和合祖庭”,供奉的是寒山拾得“和合二圣”,民间称之为“和合二仙”、“欢喜之神”,有吉祥如意、调和顺畅、和睦同心之意,遇之则喜,闻之则祥。</p> <p class="ql-block">和合二仙是民间传说之神,主婚姻和合,故亦作和合二圣,是民间最受欢迎的神之一,他们在寺庙供奉的不多,而多见于年画和门神画中:画中的和合二人是两个胖胖的仙童,一个穿红缎子衣物,一个着绿缎子衣物;一人高举一朵绽开的荷花,一个手捧一个篾盒。二人都扎着丫角髻,露出兴高采烈的神气。有时,和合又作为配祀的神,与财神、福神等一同出现,象征福气、财气和欢乐。在《周礼·地官》中,有“使媒求妇,和合二姓”,意为和合二仙,是主婚姻之神,因而,和合二仙图也常悬挂于婚礼上,以示夫妻和睦、幸福美满。古时和合二仙的画上,还配有一句四言诗:和气乃众合,合心则事和;世人能和合,快活乐如何?相传唐人有万回者,此人生性痴愚,他有个哥哥在边东当兵,久绝音讯,其父母日夜涕泣想念,于是他出门如飞,一日往返行万里,并带回一封哥哥笔迹的家书给父母,故被号为“万回”,张万回形状怪异,传说是神仙转世,唐高宗曾把万回召入宫,武则天还送他锦袍玉带,他所说之事多有应验, 万回死后,宫廷、民间都奉祭他,认为此人能未卜先知,排解祸难,而唐明皇亦有封赐,后人视为“团圆之神”,称之为“和合”。宋时,老百姓在节日要祭万回,相信能使万里之外的亲人回家团圆。由于其名称为“和合”,后世的人认为和合应该是两位神灵的合称,就是“寒山”和“拾得”,经过长期的流传,和合亦辗转成了掌管婚姻的喜神。以其象征家人之和合,自宋代开始祭祀作“和合”神。</p> <p class="ql-block">至清代雍正时,复以唐代诗僧“寒山,拾得”为和合二圣。相传两人亲如兄弟,共爱一女。临婚寒山得悉,即离家为僧,拾得亦舍女去寻觅寒山,相会后,两人俱为僧,立庙“寒山寺”。自是,世传之和合神像亦一化为二,然而僧状,犹为蓬头之笑面神,一持荷花,一捧圆盒,意为“和(荷)谐合(盒)好”。婚礼之日必挂悬于花烛洞房之中,或常挂于厅堂,以图吉利。在我国传统的婚礼喜庆仪式上,常常挂有和合二仙的画轴。但见面轴之上两位活泼可爱,长发披肩的孩童,一位手持荷花,另一位手捧圆盒,盒中飞出五只蝙蝠,他们相亲相爱,笑容满面,十分惹人喜爱,人们借此来祝贺新婚夫妇白头偕老,永结同心。亦称“和合二圣”。雍正皇帝正式封寒山为“和圣”,拾得为“合圣”,和合二仙从此名扬天下。</p> <p class="ql-block">寒山寺始建时,就有“妙利普明塔”,后毁于战火,北宋重建宝塔,元代末年又毁,后600多年来寒山寺一直无塔,建塔是寺僧们的心愿。现在新建的此塔是1995年秋建成,1996年10月30日举行隆重的开光典礼。塔高42.2米,共5层,呈正方形,为仿唐木结构楼阁式塔;塔刹为铜铸镀金,高9.6米,重12吨,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闪闪。</p> <p class="ql-block">寒山寺古钟建于唐代,声音洪亮,更因唐代诗人张继的“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名句,扬名天下。建有钟楼。张继《枫桥夜泊》诗是唐代寒山寺钟声的最早文字记载。据《长寒山寺志》载,“唐钟炼冶超精,云雷奇古,波磔飞动,扪之有棱”。</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寒山寺的钟声,独具和合魅力,有沟通心灵、感悟人生的神奇力量。</span></p> <p class="ql-block">梵音阁,也叫新钟楼,与诗碑遥遥相对,阁内挂有“华夏第一法钟”,重108吨,高8.6米,最大直径5.242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佛钟,</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门桅上高悬“大雄宝殿”匾额,正中供如来佛坐像,左右立阿难、迦叶近侍。两侧沿墙列坐明代鎏所铸的金铁罗汉十八尊,神态各异,是由佛教圣地五台山移置于此。佛像背后供奉着唐代寒山、拾得的石刻画像,画像中寒山右手指地,谈笑风生;拾得袒胸露腹,欢愉静听。两人都是披头散发,憨态可掬,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罗聘之的真迹。</p> <p class="ql-block">寒山问曰:“&nbsp;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该如何处之乎?”拾得答曰:“&nbsp;只需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nbsp;。”寒山与拾得这个绝妙的问答,蕴含 了面对人我是非的处世之道,因此虽经一千多年,至今仍然脍炙人口。</p> <p class="ql-block">寒山寺寒拾殿屋顶的西游记传说群雕</p> <p class="ql-block">寒山寺有座殿堂称“寒拾殿”,据说跟寒山寺的来历有些关系。相传,丰干禅师是阿弥陀佛的化身,也是寒山、拾得的师傅。禅师临终前,给寒山半部真经和一枝荷花,给拾得半部真经和一个篾盒,并说,诵透此经就会得道。数年后,两人相遇苏州,各自拿出禅师所给的东西放在一起,由此得到一部(荷)和(盒)合真经。</p> <p class="ql-block">寒山寺是一座值得一游的千年古刹。这里不仅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有美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佛教文化与人生哲理!</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