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走马观花

南窗客

<p class="ql-block">  “天下文章,其在桐城乎?”安徽桐城,明清时期进士200多名、举人600多名,“文章甲天下,冠盖满京华”,享有“文都”之美誉。疫情大流行后,于国庆假日,随友朋三五,走马观花桐城,领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p> <p class="ql-block"> 桐城文庙</p><p class="ql-block"> 桐城文庙,亦称“圣庙”,始建于元朝延祐年间,明代洪武元年迁建于今址,迄今近700年的历史。文庙是桐城地方祭祀孔子的礼制性建筑群,也是桐城县学和儒学教官的衙署所在,属“庙学合一”的文教活动场所。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来到文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文庙门楼,这是一座三开间亭阁式建筑,造型优美,雕刻精细,正匾上的“文庙”两字由赵朴初先生题写。踏入门楼,可以看到一座四柱三门冲天式石坊,这就是棂星门。古代帝王祭天时,首先要祭棂星,以祈求风调雨顺。文庙设棂星门,象征祭孔如同尊天。再往前走几步,则能看到泮池和泮桥,泮桥又称状元桥,古时只有取得秀才以上功名的人,才可以走过去祭拜孔子,其他人则需绕池而行。</p><p class="ql-block"> 下泮桥便至大成门,这是文庙中轴线上门厅式建筑,上方匾额“圣集大成”由嘉庆皇帝题书。大成门后则是文庙主殿——大成殿,一座以斗拱为梁柱结点的木构架抬梁大木殿式建筑。大成殿内供奉一圣、四配、十二哲泥彩塑像,以及清代帝王御书匾额楹联。匾额“万世师表”“生民未有”“化成悠久”,分别由康熙、雍正、乾隆三帝所题,盛赞孔子为人师表、前无古人,儒家学说源远流长。大成殿东西两庑内,展示“孔门七十二贤”画像。</p><p class="ql-block"> 文庙的建筑外貌高大威武、旧迹幽幽,在古典质感中透出一种沧桑风情,并且不失“遗风流韵”的秀丽之美,俨然成为桐城历史文化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 桐城文派</p><p class="ql-block"> 桐城派,清代最著名古文流派,主宰文坛200余年,归附作家1200余人,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p><p class="ql-block"> 桐城派崛起于清初,亦称“桐城古文派”。文派以城为名,因其代表人物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的籍贯均为桐城而得名,戴方刘姚四人被称为桐城派“四祖”。</p><p class="ql-block"> 在桐城文庙的西北角,院内绿意仍然、颇为静雅,一栋两层的砖木结构老屋,便是“桐城派文物陈列馆”。说是文物陈列馆,更多的是桐城派发展历史脉络介绍,但也收藏着方苞、姚鼐的一些书画。</p><p class="ql-block"> 桐城派主张学习左传、史记,讲究义法,提倡义理,语言雅洁,反对俚俗。从一祖方苞的“义法”说,到二祖刘大櫆的“神气”说,再到三祖姚鼐的“义理、考据、辞章”相济说,桐城派散文理论臻于完备。晚清以曾国藩、姚莹、薛福成、吴汝纶为代表的桐城派后辈,又提出文章要“经世致用”“立诚求真”等观点,大大丰富了桐城派散文艺术理论。</p><p class="ql-block"> 桐城派弘文重教的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邻近文庙的桐城中学,至今悬挂着吴汝纶撰写的对联:“后十百年人才奋兴胚胎于此,合东西国学问精粹陶冶而成。”横匾“勉成国器”,已为桐城中学校训。</p> <p class="ql-block"> 六尺巷</p><p class="ql-block">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清朝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的一首《让墙诗》,展现了宰相气度胸襟,着实让人佩服。</p><p class="ql-block"> 六尺巷位于桐城市西南,长约100米、宽2米,均由鹅卵石铺成。据说当年张、吴两家各让3尺,形成这条2米宽的巷子。在这条中国最“宽”的巷子,我来回走了一趟,如果心底宽,路也就宽了。巷子两头建有礼让石牌坊、懿德流芳石牌坊、诗画照壁等,以纪念这个谦和礼让的美好故事。</p><p class="ql-block"> 张姓为桐城世家望族,张英于清康熙六年(1667)中进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其子张廷玉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中进士,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首席军机大臣,被誉为“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分别撰写了《聪训斋语》和《澄怀园语》两部家训,包括立品、读书、养身、择友等方面的内容,告诫子孙为人要善良,谦恭礼让,为官要清廉,不受非分之财。</p><p class="ql-block"> 张英、张廷玉父子勤谨、谦让,康熙称张英“有古大臣风”,雍正褒张廷玉“调梅良弼”。父子两人人品、学识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凭的是日积月累的品德修养,凭的是一脉相承的家风家教。张英之后,张氏家族科举大张,“三代得谥”“六代翰林”,耀眼桐城。</p><p class="ql-block"> 如今,六尺巷南北的张宅、吴宅房屋已不复在,但六尺巷故事的精神魅力、道德之光,在中华大地仍然并将继续流传下去。</p> <p class="ql-block"> 紫来桥</p><p class="ql-block"> “龙眠山上茶,紫来桥下水”。源于龙眠山的龙眠河,是桐城人的母亲河,自北而南穿越市区。河上桥梁众多,最著名的是紫来桥。</p><p class="ql-block"> 紫来桥,原名“桐溪桥”,宋末元初由邑人方苞祖先方益德捐建。明嘉靖末重修后,名“紫来桥”,取“紫气东来”之意。雍正时期,大学士张廷玉捐皇帝所赐五千银两重建石桥,乡人颂其德,名曰“良弼桥”。在今日紫来桥头,竖立着一块汉白玉碑刻,讲述着良弼桥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站在紫来桥上,西北方向的龙眠山逶迤连绵,仿佛我脚就是山脚。桥面麻石条上深深的车辙,刻录着桐城过往纷纭,也见证了古桐城岁月沧桑。黄昏时分的河水如龙眠静卧,与古朴的老桥、民居,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 从紫来桥西行进城,抬头仰视的是名城之门——东作门,上有两层木质结构,飞檐斗拱,向东雄视。明万历三年(1575),桐城营建砖城,共建门楼六座。崇祯八年(1635),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城未克,故有“铁打桐城”之称。</p><p class="ql-block"> 进东作门继续西行,踏着古朴的青麻石路,来到古韵悠扬、文脉流长的北大街。伸手可及的低矮屋檐,密密匝匝的古民居,这里有方以智故居潇洒园、姚鼐故居惜抱轩、左光斗故居啖椒堂、左忠毅公祠、商务印书馆等。行至桐城中学大门口旁,还有一座“七省通衢”牌坊。</p><p class="ql-block"> 从紫来桥至东作门,再到北大街,行走在这片承载厚重历史的土地上,桐城以其独特的建筑风貌和文化特色,唤起人们对往昔岁月的无限遐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