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羞提当年勇ーー云贵渝骑行散记(三)

憨人老宋

<p class="ql-block">酒文化之旅结束了,酒厂看了,酒也品了。</p><p class="ql-block">红色之旅,也看了一些遗迹和展览,令人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土族、苗族、侗族、布依族的民族风情也走马观花地看过了一些。现在又来到了云南,继续看看其他民族的风情该是什么样子呢?</p> <p class="ql-block">游石林时我们还请了一个导游,一路上的精彩讲解,确实比我们自己傻看要好一些。当时听得明明白白地,可是,过后再让我们说说这里面的故事,脑子里竟是一片茫然!</p> <p class="ql-block">云南对60岁以上的老人,还真就高看一眼,只要有老年证的,所有的景点都免票。</p> <p class="ql-block">建水的毛豆腐名气好大哦!上过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我们也找了一家小店,吃了一回毛豆腐,也没感觉有多么地好吃,也不难吃。</p><p class="ql-block">就像是在北京喝豆汁儿,爱喝的人就说好好好,不喜欢的人认为就是喝泔水。</p><p class="ql-block">不过,毛豆腐比豆汁儿更让人容易接受一些!</p> <p class="ql-block">建水古迹很多,保留的也挺好。这口古井至今还在为〔建水豆腐〕做贡献!</p> <p class="ql-block">出建水不远就开始爬坡,从海拔1400米一直爬升的1850米,出建水时穿的衣服感觉有点凉了,需要加衣服。</p><p class="ql-block">山顶上雾太大了,来去匆匆。我说:这不是雾,应该是云!山下看到的这些雾,就是飘在山头的云。</p> <p class="ql-block">山顶上雾气很浓,地面湿滑,路况也不好,只能小心翼翼地谨慎骑行!</p> <p class="ql-block">这辆车滑到路边的沟里,如果滑到路的另一面,估计我们路过也不会看到车了!</p> <p class="ql-block">看到这么多警示标志,就是傻子也会提高警惕呢!</p> <p class="ql-block">连续下坡,从1850米的海拔要下到235米,而下降这1500多米,需要在38公里左右完成!平均坡度5%左右,山顶上的路特别湿滑。而且,好多胳膊肘子弯儿,叫人触目惊心。这样的路危险的有点儿变态哈!</p><p class="ql-block">我的自行车是捷安特750,刹车是V刹,用两片刹车片勒车圈实现制动,刚开始下坡不久,我的后胎爆了,李岩说:看看爆口在里面还是在外面?在里面就是刹车把车圈磨热了烫得!</p><p class="ql-block">拆开一看,还真是在里圈爆了一个十多公分的口子,内胎直接废掉了!</p><p class="ql-block">换完胎,车气没打足,为得是增加阻力,就这样还得前后刹倒换着刹,走一段必须停下来降一降温再走呢!</p> <p class="ql-block">每当在坡路上骑车,经常会看到某加油站或维修站经常会出现‘免费加水’等字样,一开始我就搞不明白,为什么要加水?</p><p class="ql-block">后来,看到坡路上的水迹和正在下坡的载重车轮子上冒出来的热气,才知道为什么要加水了!</p><p class="ql-block">如果我的自行车,也有往刹车片上浇水的功能,是不是在下大坡的时候,就可以不用停下来休息冷却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老陈在一公里路程外给我们拍的照片,又是一个肘子弯儿!</p> <p class="ql-block">离坡底越来越近了!因为不断地交替刹车,再加上精神高度紧张,双手都有些疼,酸胀麻木了好长时间。</p> <p class="ql-block">下到坡底,我想,如果反着走这段路,就全部是爬坡,到坡顶是不是得用一个工作日才能走完啊?</p> <p class="ql-block">谁知道这是什么东西?</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烟具,要是让骑自行车的人用,该怎么携带啊?多愁人哪!我就想不明白了?抽这么小的一支烟,为什么要用恁大的一个烟具呢?</p> <p class="ql-block">这是海拔只有二百多米的元阳县城,有南方景色的一个地方!</p> <p class="ql-block">哈尼梯田可把我们冻惨了!可能是我这辈子感觉最冷🥶🥶🥶🥶的一次!</p><p class="ql-block">元阳县城气温25度,没想到哈尼梯田只有10度左右。我们穿的衣服是按照县城的温度搭配,结果,直接冻傻了。</p><p class="ql-block">海拔1800多米的地方,不但气温低,而且,雨雾随时会来!按说我们经常出门儿的人,不应该犯这样低级的错误!可鬼使神差,我们还是犯了!</p> <p class="ql-block">我只记录下来半付对联:‘东不管西不管哈尼人家馆‘忘记是上联还是下联了。谁知道那半付对联?知道的给补上呗!或者干脆再给对半付联!</p> <p class="ql-block">普洱茶园</p> <p class="ql-block">到了普洱,不买茶也得看看啊!</p> <p class="ql-block">我是1969年下乡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去的是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p><p class="ql-block">这个地方,当年也是下乡知青的农场,发生了好多事情,这里的知青为改写知青的命运做出了重要地贡献!</p> <p class="ql-block">在傣楼吃了一顿傣家饭。</p><p class="ql-block">打摆鸡、蕉叶鱼、菠萝饭!应该是正宗滴!</p> <p class="ql-block">我先退出行程,李岩和老陈,继续后面的骑行!</p>